学术投稿

高危压疮评估及管理研究进展

秦玉

关键词:压疮, 高危评估, 干预, 管理
摘要: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如何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是也护理研究者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临床护理研究者在压疮预测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通过对高危压疮的评估、护理干预及管理监控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治疗,而且在有关女性精神病、青少年及儿童精神病的治疗中亦取得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良好.其在精神科的临床使用日趋广泛,在精神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强迫症、儿童抽动障碍等精神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作者:伍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7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HP阳性的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HP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更好(P<0.05);HP阴转率更高(P<0.01);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阴转H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闭文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冠心痛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及其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我在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45例男性患者进行夜间呼吸睡眠监测,按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痛组(A组)和非冠心病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对象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SAS的患病率(78.8%)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重度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黄灿;曹保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纤维支气管镜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尽管其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术中、术后也可能发生并发症,本文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常见并发症,并对其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概述,强调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作者:何启芳;潘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员工满意度调查网络平台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医院员工满意度调查征求意见建议,搭起沟通桥梁,构建和谐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方法 开设医院员工满意度调查无纸化平台,每月开放调查周期,分析调查数据,对问题督促整改.结果 实现了员工满意度调查数字化管理,通过调查整改、追踪检查,使问题及时解决,员工反映同一问题的意见逐步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 员工满意度调查无纸化操作简单直观,样本量大,征求意见面广,整改方向明确,增进科室间协作及员工沟通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作者:汪红梅;李妮亚;李星霖;陈瑜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并接受放疗的93例鼻咽癌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93例患者中出现口腔黏膜炎Ⅰ级54例(占58.1%)、Ⅱ级31例(占33.3%)、Ⅲ级7例(占7.5%)、Ⅳ级1例(占1.1%),经积极处理和综合护理干预,除1例Ⅳ级口腔黏膜患者因影响进食而延期完成治疗外,其他病例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放射治疗,无中途退出者.结论 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口腔黏膜反应、促进口腔黏膜修复,对保证鼻咽癌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蒙如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与单独应用长托宁或阿托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阿托品治疗组33例,应用阿托品+氯解磷定治疗;长托宁治疗组33例,应用长托宁+氯解磷定治疗;联合治疗组32例,应用阿托品+长托宁+氯解磷定治疗.三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值低限60%)的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长托宁治疗组和阿托品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但三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阿托品或长托宁治疗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应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红;余小汉;卫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eminar教学法在精神病学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2013学年109名本科护理学生进行精神病学课程授课,并调查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可行,并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临床技能并有助于其对精神病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结论 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临床综合应对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者:潘立玉;黎裕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之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焦虑状况及GRACE评分调查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焦虑状况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为临床护理提供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在我科住院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一般资料调查表、GRACE进行评价.结果 焦虑状态患者44例(89.8%);女性焦虑症总体发生率高于男性.重度焦虑女性患者中有2例(20%),男性患者中有13例(33.3%);49例患者GRACE危险评分在101 ~247分,合并焦虑症状患者GRACE危险评分随HAMA评分的增高而升高.结论 性别、年龄、限制卧床、既往生活方式、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对AMI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的心理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邱小芩;肖熙;吴玉芳;陶晓;黄春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抗病毒治疗使艾滋病成为可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但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就有关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及效果等方面对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继续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致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20例CCCI患者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组,52例)及非VCIND组(68例),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CCCI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等各种危险因素与VCIND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脑梗死的多次发作及多部位发生及低教育程度与CCCI致VCIND有关;多因素分析证实糖尿病、脑梗死的多次发作及多部位发生及低教育程度与CCCI致VCIND有关,OR值分别为13.255、12.862、9.051、1.486(P<0.01).结论 糖尿病、脑梗死的多次发作及多部位发生、低教育程度与CCCI致VCIND有关,可能是CCCI致V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潘丽雅;翁保慧;邓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在晚期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同时静滴硫普罗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能减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不能明显提高化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苏渊金;黄江;陈奕;包丽华;邹营;黄智武;欧盛钊;李弟武;毛德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身多发性大面积压疮患者1例护理体会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科于2013年8月26日收治一位患者,主因“间断全身浮肿半年,加重伴全身压疮1个月”经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常丽霞;王菊梅;李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患者入住ICU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术后立即入住ICU)和对照组(术后2d入住ICU),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良好率、中重残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残、重残、植物状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及早送入ICU病房,可明显提升术后恢复良好的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瓦常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误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全面掌握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评估方法、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是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关键,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不仅可降低误吸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赖若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静脉肾盂造影(IVP)与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特点,探讨CT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IVP与螺旋CT联合诊断的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2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中,IVP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肾输尿管膀胱肿瘤、泌尿系感染及肾输尿管畸形的IVP诊断符合率不高,但能直接或间接发现病灶;联合螺旋CT后32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都能明确诊断.结论 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设备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不能作为常规的检查.

    作者:林斯文;裴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由度评估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由度评估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自由度分级标准首先进行活动度评估,然后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心肌耗氧量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度评估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提高早期康复效果.

    作者:冉梅;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亮叶杨桐叶乙酸乙酯部位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亮叶杨桐叶乙酸乙酯部位(LY)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亮叶杨桐叶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以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法,观察LY的抗炎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大鼠足趾机械刺痛法和大鼠尾部辐射热刺激法,观察LY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Y(0.42 g/kg)能显著抑制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耳肿张(P<0.05)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同时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P<0.01);与模型组比较,LY(0.42 g/kg)可明显抑制热刺激(P<0.05)和机械刺激引起的疼痛(P<0.05),对尾部辐射热刺激引起的疼痛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LY对怠慢性炎症和高位中枢参与的疼痛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星宇;袁志林;兰太进;韦韚;刘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癌痛控制现状、治疗、影响因素及管理

    疼痛管理培训,疼痛评估,疼痛记录和患者教育,这一系因素均影响临床上疼痛管理实践的效果.因此,只有根据NCCN《成人癌性疼痛的治疗指南》对癌痛评估,患者教育及癌痛治疗管理等提出的明确要求,借鉴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经验,将疼痛管理各个实践过程及细节标准化、正规化、系统化,以促进循证实践指南在临床的转化和应用,才能大限度过地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本文就癌痛的控制现状、癌痛的治疗方法、癌痛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癌痛管理状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林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