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凌宙贵

关键词: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恶性胸腔积液, 胸膜活检术, 诊断
摘要: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个临床难题,本文综述了胸腔积液检查、经皮胸膜活检术、内科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等方法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醛固酮的表达特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醛固酮的表达特征.方法 根据肺功能损害程度将90例COPD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6例)及重度极重度组(54例);再根据病情将COPD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33例),肺心病组(57例),同时和29例健康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醛固酮水平的检测,并进行肺功能检查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肺心病组患者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极重度COPD组的醛固酮较轻中度组升高(P<0.05);血浆醛固酮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460,P=0.00).结论 醛固酮在COPD患者中有异常表达,与肺心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覃淑娟;陈昌枝;冯洁美;朱贵朝;吴文彬;覃家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病程长,多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的同时,系统、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还有助于贯切执行教育与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和病情监测相结合的新治疗原则.本文对DPN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概述,对DPN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作者:韦香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15例X线及CT表现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X线、CT表现,探讨X线、CT在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痰培养、血培养及临床症状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5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及CT平扫.结果 15例患者中X线平片表现炎性浸润14例;表现蜂窝状、空洞、肺气囊影12例;脓胸、气胸3例;球形病灶2例.15例中CT表现都有片状肺部浸润,以两肺下叶明显,大部分分布于胸膜下.部分病例合并空洞、肺气囊影,以肺气囊影为主.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CT表现综合分析.

    作者:林斯文;裴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同时对NAFL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测定NAFLD患者(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个临床及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TG、ALT、AST、SBP、DB、BMI、WHR FP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AFLD病变程度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作者:韦钰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CC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进展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就PICC导管的选择、置管方法、主要并发症及维护进行综述,为PICC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卢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0例肾脏疾病患者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 分析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探讨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6月经皮肾活检的8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 临床分型:8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例(占73.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2例(占15%);肾小管-间质疾病4例(占5%);遗传性肾病3例(占3.7%);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占2.5%).病理分型:8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MCD)5例(占6%);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例(占3.7%);膜增生性肾炎8例(占10%);膜性肾病(MN)12例(占15%);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5例(占6%);IgA肾病(IgAN)32例(占41%);狼疮性肾炎(LN)12例(占15%);紫癜性肾炎2例(占2.5%);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肾炎2例(占2.5%);糖尿病肾脏病5例(占6%);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占2.5%);高血压肾动脉硬化2例(占2.5%).结论 通过肾活检和临床分析,不仅能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为临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而且能对疾病的预后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作者:王宏;魏娟;李斌;李万国;李燕霞;牛静;龚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常规疗法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常规疗法联合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93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20 mg/次,1次/d,疗程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1%),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昌灵;何明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乙犁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非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病毒药物α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肝功能、血清HBeAg定量检测.结果 对照组存活42例,观察组存活48例,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HBV DNA拷贝量、MELD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推崇.

    作者:林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基层卫生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方法.结果 65例患者中30例好转出院,20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自动出院6例,9例因出血量过多并发脑疝死亡.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过硬的业务水平,采取及时有效的科学护理措施,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欧艳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121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胺碘酮注射液能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6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且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张喜民;刘文智;豆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5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部湿哆音以及咳痰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达到药物互补的作用,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洪长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带加压预防腹膜透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带加压对腹膜透析患者伤口拆线时间、伤口渗液、出血及隧道口炎、导管移位发生率的影响,为防治腹膜透析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腹膜透析术后是否采用腹部伤口腹带加压,将患者分为腹膜透析插管后3个月内腹带加压组(A组)和未使用腹带加压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拆线时间、伤口渗液、出血及透析管相关隧道口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 (1)A组平均拆线时间为(11.2 ±0.8)td,B组平均拆线时间为(13.4±0.7)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A组有1例患者发生伤口渗血,而B组有8例患者出现伤口渗血,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A组有1例隧道口炎发生,而B组有7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发生隧道口炎,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予以规范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3)A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第2天出现管周渗液,发生率为2.94%;B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出现管周渗液,发生率为3.0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A组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发生率为2.94%;B组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发生率为3.0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带加压可缩短手术后拆线时间,可减少术后腹部伤口渗血及隧道口炎的发生率,极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能有效延长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和治疗效果,减少腹透早期退出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波;王小琴;熊飞;张燕敏;丁艳琼;万胜;高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责任制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单元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单元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2007至2009年对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护理采取专人负责的健康教育模式,2010至2012年对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的护理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单元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个阶段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分别为88%、62.5分、86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分别为95.9%、70.8分、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单元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龚献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3例肺结核耐多药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成因,寻求相关对策.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门诊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个案调查.结果 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HR共25例(占58.0%),其中初治耐药5例,复治耐药20例;耐HRS共3例(占7.0%),全部为初治耐药;耐HRE共10例(占23.3%),初治、复治耐药各5例;耐HRES共5例(占11.6%),初治耐药4例,复治耐药1例.疗程仅为1个月者2例(4.6%);疗程为1~3个月者10例(23.2%);疗程为4~5个月者9例(20.9%);疗程为6~ 14个月者18例(41.8%);疗程超过15个月者仅4例(9.3%).化疗方案合理仅11例(25.6%);不规则服药者35例,占81.4%.结论 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及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护理策略和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

    作者:梁彩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进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内镜治疗方法如硬化术、套扎术、组织胶栓塞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提高了EGVB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目前EGVB的内镜治疗状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陆兆炯;刘福建;李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踝臂指数等危险因素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踝臂指数(ABI)等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300例及定期门诊体检者(对照组)100例,分析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肥胖及ABI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肥胖及ABI异常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ABI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密切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ABI异常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指标,临床上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与控制.

    作者:覃惠洵;杨明秀;廖书胜;邱小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消心痛、拜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0.25 g口服,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连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BP、DBP、HR及TC、TG、LDL-C、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HR、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R、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党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脱水、抗凝、脑保护、积极防治应急性溃疡、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庆玲;周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9例,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1例,MS11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所需胰岛素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和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 CSⅡ组患者胰岛素所需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明显低于MSII组(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瑞平;杨冬莲;李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26例诊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析其病情状况、临床特点,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0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呼酸+代酸、呼碱+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pH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除呼酸+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的HCO3-均优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经对症积极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88.5%),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终病情得到控制(7.7%),1例死亡(3.9%),总体有效率96.2%.结论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有出汗、语言不连贯、烦躁不安、咳嗽、多痰、呼吸与心率加快、血气指标异常表现,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童锡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