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犁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分析

杜建梅

关键词: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临床监测、早期诊断CHD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2年该科收治的冠心病(CHD)患者156例为观察组,2012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2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安静平卧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4 mL,2h内离心获取血清标本,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标本的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平均Hcy水平为(20.36±2.25) μmol/L,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平均Hcy水平为(12.13±1.2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平均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 冠心病与血清Hcy有一定关系,检测Hcy可能对CHD的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有参考价值.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联合小青龙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联合小青龙汤辅助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PEF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射干麻黄汤联合小青龙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26例诊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析其病情状况、临床特点,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0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呼酸+代酸、呼碱+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pH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除呼酸+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的HCO3-均优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经对症积极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88.5%),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终病情得到控制(7.7%),1例死亡(3.9%),总体有效率96.2%.结论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有出汗、语言不连贯、烦躁不安、咳嗽、多痰、呼吸与心率加快、血气指标异常表现,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童锡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踝臂指数等危险因素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踝臂指数(ABI)等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300例及定期门诊体检者(对照组)100例,分析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肥胖及ABI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肥胖及ABI异常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ABI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密切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ABI异常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指标,临床上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与控制.

    作者:覃惠洵;杨明秀;廖书胜;邱小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脱水、抗凝、脑保护、积极防治应急性溃疡、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庆玲;周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毛细支气管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患者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卢江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患者常因难以忍受疼痛放弃康复,影响预后.目前肩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无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肩手综合征发生后,要早期介入治疗,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肩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康复护理评估及预防治疗等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评价与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的应用现状,探讨合理应用的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临床科室2014年4至6月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情况对患者年龄、科室分布及用量、用药原因、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28个临床科室使用人血白蛋白,涉及11类疾病,用量大的主要是危重患者,疾病种类以肾病多;个人用量以10~20 g居多;用药理由以肾病综合征所占比例大,达19.75%;使用人血白蛋白前患者血清白蛋白分布主要集中在10~ 30 g·L-1.结论 医院人血白蛋白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需进一步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使用.

    作者:廖作庄;谭宏棣;杨发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临床应用进展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现象,其在老年人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及时诊治,加强护理,对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背景及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吴芳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责任制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单元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单元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2007至2009年对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护理采取专人负责的健康教育模式,2010至2012年对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的护理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卒中单元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个阶段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分别为88%、62.5分、86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分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分分别为95.9%、70.8分、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单元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龚献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3例肺结核耐多药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成因,寻求相关对策.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门诊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个案调查.结果 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HR共25例(占58.0%),其中初治耐药5例,复治耐药20例;耐HRS共3例(占7.0%),全部为初治耐药;耐HRE共10例(占23.3%),初治、复治耐药各5例;耐HRES共5例(占11.6%),初治耐药4例,复治耐药1例.疗程仅为1个月者2例(4.6%);疗程为1~3个月者10例(23.2%);疗程为4~5个月者9例(20.9%);疗程为6~ 14个月者18例(41.8%);疗程超过15个月者仅4例(9.3%).化疗方案合理仅11例(25.6%);不规则服药者35例,占81.4%.结论 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及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护理策略和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

    作者:梁彩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尼莫通治疗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尼莫通治疗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10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随机分为尼莫通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另选10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结果 MCI组患者各项记忆分及记忆商(MQ)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药后,MQ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通能显著提高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覃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感染病例会诊工作及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感染病例会诊发挥的作用以及收获.方法 简述我院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对临床药师会诊的典型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比较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前后的用药效果.结果 典型会诊病例经调整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感染病例会诊,既促进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也促进了临床药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作者:雷宇;黄天文;潘文;李胜;邓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由不同的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所涉及的部位包括呼吸道、肺血管及肺实质,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本文就炎症反应与C OPD肺功能关系作一综述,揭示炎症反应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有和;陈昌枝;冯洁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五常法在医院抢救推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院抢救推车的规范管理,提高护士抢救配合能力.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资料的方法,对实施五常法前后医院各科室抢救推车规范化管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医院各科室抢救推车内药品、耗材基数固定,无过期现象;车体干净,车内物品摆放合理,标识清楚;急救药品登记本无漏记现象,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满意率得到提高.结论 运用五常法能有效提高医院抢救推车的管理质量,提高护士应急反应速度.

    作者:赵小玲;陈爱国;常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复发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在降低多发性硬化复发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即甲基强的龙冲击疗法,0.5~1.0 g/d,连续使用5 d,并根据病情维持或减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0.4 g/(kg·d),每月用5 d,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3、5、6个月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结果 第1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相同,但第3、5、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并可以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加强应用的时间越长复发率就越低,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消心痛、拜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0.25 g口服,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连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BP、DBP、HR及TC、TG、LDL-C、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HR、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R、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党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CC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进展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就PICC导管的选择、置管方法、主要并发症及维护进行综述,为PICC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卢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瑾;李桂娟;常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个临床难题,本文综述了胸腔积液检查、经皮胸膜活检术、内科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等方法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凌宙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121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胺碘酮注射液能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6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且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张喜民;刘文智;豆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