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宇平
目的:探讨壳聚糖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对混合痔术后肛缘创面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采用混合痔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马应龙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壳聚糖治疗,观察两组创面评分、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水肿、创面出血、创面疼痛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混合痔切除术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促进创面恢复,减轻肛缘创面疼痛、水肿、出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樊旭;肖红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41个外来器械包(共计984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56个外来器械包(共计1036件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结果:观察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器械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流程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
作者:辛华鸽;付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且术后早期出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患儿29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此类手术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儿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1天、3天、5天及30天心电图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左室电压、JTcd随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J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左室电压在术后3天、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有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左心室电压和JTcd有差异,JTcd可能对预测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有参与意义.
作者: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22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啰音、呼吸异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P、T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同时不影响肝功能的变化趋势,安全可靠,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康利娜;成芳;安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排号,根据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则在腹腔镜下进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2d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RP和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樊宏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核磁检测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和腹部CT,腹部CT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好,其次为腹部CT,B超效果差.
作者:刘思雨;牛万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时切开引流,适当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同时完善CT检查,确定脓肿形成及程度.结果:12例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1例行气管切开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抗感染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切口愈合良好;疗程短15天,长33天,平均住院18天,其中1例女性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为常伴有严重坏死性感染及脓腔积气,治疗除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并切开引流治疗外,应重点预防呼吸道梗阻、血管破裂及纵隔脓肿等的发生.
作者:贾军;张楠楠;王永良;王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siRNA沉默MACC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siRNA-MACC1对MCF-7细胞进行转染处理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细胞经siRNA-NC转染处理.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MAC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实验组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弱于空白组.结论:siRNA沉默MACCI基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和增殖.
作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青少年早期近视患者(172只眼)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玻璃酸钠眼液睡前滴用,观察组则使用1%阿托品眼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视力治愈和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视力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阻碍近视的加重与眼轴的延长,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孙攀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面罩给氧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气促、紫绀、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肺部体征好转时间,另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与血气分析动态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SaO2、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异常和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者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循环、血液循环、体征与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军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觉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4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患者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HR、MAP、疼痛情况.结果:术前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与2 h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2 d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4 mg/kg,术后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瑞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觉的预防效果优于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预防效果.
作者:梁秋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内膜组织VEGF和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VEGF和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期间1只大鼠因肠胀气死亡,其余大鼠精神尚可,饮食、活动正常,3组大鼠体重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大鼠处死后观察异位内膜包块大小不等,治疗组移植物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VEGF和bFGF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VEGF和bFGF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VEGFmRNA和bFGF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VEGFmRNA和bFGF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和bFGF有关.
作者:吴培雅;许秀秀;卢艳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近年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远期疗效已经得到明显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但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却不令人满意.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出一系列有效化疗方案,结合我国专家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AML诊治方案,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将国内外儿童AML诊断和治疗现状作详细介绍,并对各化疗方案的特点与实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供临床医生参考.希望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我国儿童AML的远期疗效.
作者:梁宇;王西阁;赵雪莲;周玉洁;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治疗路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0例)和观察组(n=20例),给予对照组沙丁胺醇单独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优良率70.00%(14/2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优良率95.00%(19/20),(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口角等皮肤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预后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清肠汤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清肠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和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清肠汤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效.
作者:朱文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筋骨痛消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法松解,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肩部疼痛.
作者:刘亚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
作者:彭扣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内观疗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伴功能性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78例伴功能性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接受内观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森田疗法,治疗时间均为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HAMD-17)、躯体症状严重程度(PHQ-15)及生活质量(SF-1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和PHQ-15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12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疗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伴功能性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内观疗法.
作者:李雪艳;徐莎;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科手术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160例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每组各80例.早期手术组在入院3天内完成手术,延期手术组在入院后1~3周内完成手术.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78/80),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的83.8%(67/80)(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术后24小时引流量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死亡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P<0.05).结论:尽早给予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邢力;王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老年脊柱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脊柱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脊柱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黄艳秋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