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孙攀锋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近视, 1%阿托品眼膏, 裸眼视力, 屈光度, 眼轴长度
摘要:目的:分析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青少年早期近视患者(172只眼)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玻璃酸钠眼液睡前滴用,观察组则使用1%阿托品眼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视力治愈和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视力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阻碍近视的加重与眼轴的延长,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产程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运用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模式,对照组采用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人工干预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分娩率分别为23.3%和76.7%,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的32.0%,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干预率为15.7%,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新产程标准管理模式对初产妇产程管理可提高阴道分娩率和降低人工干预率的效果优于Friedman曲线管理模式.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青少年不同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探讨青少年不同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调查7214名学生的体检资料,分析青少年不同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青少年运动次数、吃西餐次数、碳酸饮料饮用量和吃甜食次数等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存在相关性(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吃西餐次数、碳酸饮料饮用量和吃甜食次数均呈正相关(P<0.05),与运动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吃西餐次数、碳酸饮料饮用量和吃甜食次数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运动次数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

    作者:万妮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46例小儿急性腹痛的原因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痛的原因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46例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儿急性腹痛的原因包括急性肠胃炎、肠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胃肠道反应、肠叠套以及其他,其中以肠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占比较大.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愈36例,显效10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为100%;患儿治疗前VAS评分为(3.61±0.29)分,治疗后VAS评分为(0.21±0.05)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61,P=0.000).结论:小儿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为肠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经针对性治疗后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骆宇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462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在筛查高危孕妇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62例高危孕妇外周血进行胎儿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检测分析,筛查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确诊.结果:行产前无创基因检测的462例样本中,发现胎儿非整倍体阳性者11例,其中21-三体9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经羊水穿刺确诊阳性病例9例,假阳性2例,其余病例出生后随访,未发现漏诊病例.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一项很好的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形的筛查技术,临床实用性高,筛查时间早,漏诊率低,而且可以使一部分孕妇免受羊水穿刺等有创产前检查.

    作者:刘明颖;石英坤;孙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观察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时切开引流,适当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同时完善CT检查,确定脓肿形成及程度.结果:12例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1例行气管切开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抗感染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切口愈合良好;疗程短15天,长33天,平均住院18天,其中1例女性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为常伴有严重坏死性感染及脓腔积气,治疗除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并切开引流治疗外,应重点预防呼吸道梗阻、血管破裂及纵隔脓肿等的发生.

    作者:贾军;张楠楠;王永良;王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术式将1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87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良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继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喘息患儿,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喘息评分(0.37±0.13)分、咳嗽评分(0.33±0.14)分和哮鸣音评分(0.32±0.1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4±0.19)分、(1.08±0.26)分和(0.97±0.29)分,(P<0.05).结论: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可有效减轻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效果明显.

    作者:苏巍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 周围炎112例分析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筋骨痛消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法松解,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肩部疼痛.

    作者:刘亚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心理状态与术后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心理状态与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96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结果: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许春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T与核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 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CT和核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抽取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共计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根据CT影像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根据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的核磁共振技术诊断效果优于对照组采用CT影像检查的诊断效果.结论: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优于CT,是临床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佳方法.

    作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 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不稳定性脊髓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治疗分数(JOA)、颈椎疼痛程度(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曲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VAS、NDI、颈椎曲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1.8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管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应用.方法:选择21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应用乳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舒适评分以及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任方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早期完全性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观察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且术后早期出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患儿29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此类手术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儿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1天、3天、5天及30天心电图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左室电压、JTcd随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J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左室电压在术后3天、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有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左心室电压和JTcd有差异,JTcd可能对预测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有参与意义.

    作者: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部CT、B超与核磁检测在肝外胆管结石 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核磁检测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和腹部CT,腹部CT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好,其次为腹部CT,B超效果差.

    作者:刘思雨;牛万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32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sIgE、IL-4.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sIgE、IL-4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评分、sIgE、IL-4指标.

    作者:许婵娟;王旭东;缪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 时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科手术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160例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每组各80例.早期手术组在入院3天内完成手术,延期手术组在入院后1~3周内完成手术.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78/80),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的83.8%(67/80)(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术后24小时引流量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死亡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P<0.05).结论:尽早给予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邢力;王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青少年早期近视患者(172只眼)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玻璃酸钠眼液睡前滴用,观察组则使用1%阿托品眼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视力治愈和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视力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阻碍近视的加重与眼轴的延长,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孙攀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 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疗效.

    作者:赵林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 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在给予缩宫素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宫腔填纱治疗,研究组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 h、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缩宫素治疗基础上,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宫腔填纱治疗疗效.

    作者:吕会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16例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认知及康复需求 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认知情况及康复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用自编的《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康复措施调查问卷》对516例于产后42天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有正确认知的占36.85%,有知识需求的占80.88%,对治疗态度积极的占62.53%.结论:宣传和普及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知识应作为当前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女性盆底康复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是保障女性盆底健康的有效措施.

    作者:俞飞;陈维忠;周丽;樊莉;张莉;尹露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