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雅施达协助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观察

杨勇

关键词:雅施达, 胺碘酮, 心房颤动
摘要:目的 观察雅施达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78例,口服胺碘酮0.6 g/d,疗程2周.随机分为2组,即雅施达组和非雅施达组,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时间.结果 雅施达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70.5%(24/34),显著高于非雅施达组42.1%(16/38,P<0.05);雅施达组转律平均时间为(9.1±0.35)d,显著少于非雅施达组(11.7±0.47)d(P<0.01).结论 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加用雅施达可提高转律成功率,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风湿病学. 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内雌激素靶器官和一些非雌激素靶器官及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必须与靶组织细胞浆或核内E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发展受多基因控制,有家族聚集性、易感性,多个基因表达综合作用导致个体出现SLE.近年来ER在SLE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ER及其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误诊12例分析

    由于甲状腺机能减退发病隐袭、缓慢,可以影响全身器官系统,病情复杂,有些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往往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误诊率很高.为了提高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的认识,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误诊的12例老年甲减心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姜卫东;高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佐治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3PaPtVAkZ/15PaPtV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结果 治疗8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60.6%;空洞闭合率为82.8%,对照组为5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痰菌阴转及空洞闭合.

    作者:蓝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落聘护士长的角色转换及心理调整

    随着竞聘机制的引进及深入,一批年轻的护士走向护士长岗位,与此同时会落聘一批护士长.虽说这是竞争机制下的必然规律,但在此冲击下的心理落差却不可忽视.从护士长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使她们面临不少的困惑、挫折、委屈与压力.处理不好会使这些同志产生焦虑,对医院及个人都会有所影响.因此自身对角色转换的心理调整尤为重要,经与9位落聘护士长沟通,体会如下.

    作者:梁克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2型呼吸衰竭30例护理

    无创通气是指利用鼻罩或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术,它使用方便,能减少创伤和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我科从2003年开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南宁市3956例公务员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由于人们健康意识增强,注重健康体检以及检查手段的多样化,被发现的脂肪肝病人日益增多.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必要的.现对南宁市3 956例公务员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做好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玲;宁加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50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 期前收缩伴心肌复极异常组和无复极异常组,心血管疾病分别为70/80例与58/170例,其中冠心病分别39/80例与18/17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杰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

    近3年来我院心内科对有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升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护理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护理行为也可能对患者人身造成一定的损害,但并非所有对患者人身造成损害的护理行为都构成医疗侵权行为.通过对医疗侵权行为的概念、构成、产生等几个方面对护理活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实施和事后积极应对的应对策略.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注重细节赢得病人信任

    在医院和病人之间,由于收费、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等问题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见诸报端或网站,使医院的声誉和医护人员的形象受到了损害.本文仅就护理层面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谈一下个人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共鸣.

    作者:黄秋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精神科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等各环节和过程中.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精神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值得探讨的护理管理问题.

    作者:赵根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语言交流对病人心理护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非语言交流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运用非语言交流的各种方法对临床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出院后电话访问,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法均表示满意.结论 合理的非语言交流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成功的一项重要环节.

    作者:初春梅;贾春颖;孙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体位干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急诊PCI术后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6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于综合体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术后24 h内心率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心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12~24 h心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舒适度,并能显著降低焦虑情绪引起的心率增快.

    作者:邱小芩;金献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社区69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膳食指导、规律运动、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和定期随访监测,确立控制治疗目标,采取分级分类管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对各指标进行个体量化和评估,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知识.结果 干预后69例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血压均值均较干预前有改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合理的膳食,规律的服药方法,适宜的运动锻炼等;通过与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督和促进,延缓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乐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防治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系指细菌吸附于惰性物体如生物医学材料或机体粘膜表面后,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及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使细菌相互粘连并将其自身克隆聚集缠绕其中形成的膜样物[1].

    作者:孔晋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小板测定在老年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在老年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8例,年龄≥61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合并肺部感染18例,慢支和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22例,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12例,急性单纯肺部感染6例.结果 58例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的占53例(91.38%),其中21例(36.21%)发生DIC,早期给予肝素钠治疗,16例临床治愈.结论 慢支和(或)慢性心衰老年人伴发肺部感染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DIC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血小板减少,早期应用肝素钠可预防 DIC,降低病死率.

    作者:付汉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功能性及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探讨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功能性胃肠病,慢、急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5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35例消化性溃疡及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8例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以52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各组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FD 44.2%、46.2%、25%,IBS 72%、42%、34%,消化性溃疡31.4%、20%、17.1%,肝硬化21.2%、48.5%、24.2%,急性消化系统疾病7.9%、5.3%、0%,与正常人群对比(7.7%、3.8%、0%),FD、IBS、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慢性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彭乃宝;黄培宁;黄晓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13例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而又痛苦的症状,不但可导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烦燥焦虑等,甚至可导致器质性疾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们对113例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喜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症状性癫痫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症状性癫痫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6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并进行随访.结果 症状性癫痫的治疗,主要对因治疗,除去病因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结论 对因治疗后仍频繁发作的症状性癫痫患者,需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

    作者:郝新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血液净化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无内瘘或内瘘闭塞患者和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建立合适的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简便、易掌握的置管技术,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已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为探讨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我们在近年来尝试将循证护理的模式运用于其并发症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漫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