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胃肠功能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袁敏哲;姚长康;刘荣

关键词:直肠癌,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肛门功能, 胃肠功能, 胃肠激素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胃肠功能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择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8例),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差异,术前和术后3d测定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术后3个月通过Wexner便秘评分和肛门直肠测压评估肛门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MTL、GAS明显高于开腹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睾丸酮与肛瘘发病原因的相关性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监测肛瘘和非肛瘘患者睾丸酮的水平来研究雄性激素与肛瘘的发病是否有关系,为临床治疗肛瘘提供更多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的男性肛瘘病人30例(20~50岁)作为监测组(实验组),对照组随机选取的30例非肛瘘男性病人(如痔、肛裂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作睾丸酮水平的检测,并与男性的睾丸酮水平正常值作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Wilcoxon轶和检验等方法对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睾丸酮水平与肛瘘发病是否有关.结果 监测组患者治疗前的睾丸酮水平与男性睾丸酮水平正常值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其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睾丸酮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其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睾丸酮水平与男性睾丸酮水平正常值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肛瘘患者的睾丸酮水平均高于非肛瘘患者的睾丸酮水平和正常参考值.说明睾丸酮水平与肛屡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睾丸酮分泌过多导致肛腺急剧增殖并分秘旺盛有关.

    作者:夏佳毅;刘德武;曹波;贾胜杰;许淑敏;王怡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普瑞博思治疗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普瑞博思治疗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口服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口服普瑞博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及主要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临床症状总积分及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和普瑞博思治疗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效果相当,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纳;冯学军;郑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临床特征与3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关系,并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瘤生存率与累积生存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有良好一致性,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灶体积、转移灶数量、转移灶分布、肝切除范围及术前CEA水平同为两者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肝功能分级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远期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灶数量、术前CEA水平为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危险因素(OR>1且P<0.05).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治术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较多,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灶数量、术前CEA水平是两者的共同影响因素,但上述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研究证据支持.

    作者:刘宁;王卫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骶前灌洗、坐浴对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会阴处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目的 研究骶前灌洗、坐浴对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会阴处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确诊为直肠癌并行Miles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换药护理切口,观察组则采用骶前灌洗、坐浴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和残腔消失所用时间、患者的换药次数和费用及切口总引流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残腔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愈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观察组伤口感染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骶前灌洗、坐浴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会阴处切口的感染,该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辉;王艳;代德珍;黄梅;胡清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术前联合放化疗及单一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术前联合放化疗及单一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8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自愿选择治疗的方式,分为术前放疗联合化疗组(联合组)41例和单一化疗组(单一组)40例.在手术开始前与术后一周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免疫细胞群体水平,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保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群体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联合组保肛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中,术前予以联合放化疗较单一化疗能显著提高术后保肛率,且对机体免疫细胞群体影响小,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英夫利息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沉(ESR)、血红蛋白(Hb)、结肠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较对照组(67.50%)(P<0.05);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b、ALB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RP(15.56±3.10)mg/L、ESR(15.26±6.04) mrn/h显著低于对照组,Hb(128.00±7.78) g/L、ALb(39.12±8.75) 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肠切除率为2.50%、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x2=3.914,P<0.05).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可显著降低IBD患者CRP、ESR表达水平,并显著升高Hb、ALB表达水平,可有效降低患者结肠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GROβ在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GROβ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45例非肿瘤患者(疾病对照组)以及4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分析各组外周血清中CROβ的含量.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的血清GROβ浓度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Oβ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有无肿瘤栓塞、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级以及患者性别无关.结论 血清GROβ浓度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结肠癌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王芳;王慧;张云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PH联合痔核缝扎术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痔核缝扎(hemorrhoids ligation)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Ⅲ度以上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行PPH联合痔核缝扎术,对照组行单纯PPH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以及复发、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72h及1月的显著性出血(>50 mL)病例均为0例(0%),对照组则分别有3例(10%)和4例(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以及瘙痒等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大疼痛评分为(9.45±0.81)分和(2.72±0.35)分,排便时疼痛为(8.11±0.62)分和(2.91±0.23)分,研究组中13例(43.3%)使用止痛针,对照组中仅有5例(16.7%),术后疼痛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对手术疼痛、排便和总体满意度的自我评分调查结果分别为92%、92%、96%,研究组则为62.5%、91.7%、95.8%,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PPH术相比,PPH联合痔核缝扎术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相比单纯PPH术的止血疗效更优,但术后疼痛较为明显,PPH联合痔核缝扎可作为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病的重要选择之一.

    作者:周军;陈海亮;罗自通;杨斌;张育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坐浴对肛周湿疹局部瘙痒的疗效

    目的 探讨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对肛周湿疹局部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100例肛周湿疹局部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罗哌卡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亚甲蓝和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注射并进行中药坐浴,对照组定时对肛周进行清理并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坐浴的方法与常规方法对比,具有总体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且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蒋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波理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理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行痔手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微波理疗.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情况、创口周围水肿情况及调查患者伤口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创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抑制出血有效度(91.90%)、减轻伤口水肿情况有效度(91.90%)、缓解疼痛有效度(95.45%)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75.00%、77.27%)(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6.82%)和痔复发率(4.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15.90%) (P<0.05).结论 微波理疗联合普济痔疮栓应用于痔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创口恢复,缓解患者术后伤口疼痛,降低复发率及伤口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祥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团队的认知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的认知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另给予团队认知干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月并发症及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并对其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3月并发症总计发生率为45.00%,对照组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病变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自护知识及自护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3月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仍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组内出院3月后各项评分较出院第一天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基于团队的认知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有利于减少术口周围皮肤病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晓兰;胡海燕;王婷;王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位直肠灌肠对骨盆骨折术后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位直肠灌肠治疗骨盆骨折术后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肛肠科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骨盆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开塞露进行高位直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传统塞肛治疗,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排便量、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便意感觉容量(FDV)等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肛门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50±3.21) min,短于对照组;排便量为(145.61±23.22)g,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的ARP、RRP及FDV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RP、RRP无明显变化(P>0.05),FDV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肛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外溢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13.3)(P<0.05).结论 高位直肠灌肠治疗骨盆骨折术后便秘具有起效快、利于粪便更快排尽的优点,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对肛肠动力学影响轻,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瑞;杨文学;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B超预测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B超预测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B超进行术前分期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B超诊断直肠癌浸润深度、直肠癌患者不同部位浸润深度、直肠癌患者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直肠癌患者Dukes分期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超对直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性为88.00%,对UT1至UT4各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00%、88.24%、88.46%、100.00%;B超对中上段、下段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00%、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86.00%;B超对直肠癌Dukes分期的判断准确性为84.00%.结论 B超预测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高,可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岗;闫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胃肠功能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胃肠功能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择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8例),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差异,术前和术后3d测定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术后3个月通过Wexner便秘评分和肛门直肠测压评估肛门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MTL、GAS明显高于开腹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袁敏哲;姚长康;刘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亚甲蓝局部浸润麻醉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复方亚甲蓝局部浸润麻醉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混合痔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复方亚甲蓝(亚甲蓝+罗哌卡因+曲安奈德)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则仅采用普通亚甲蓝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3.2%)显著高于对照组(67.3%),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亚甲蓝浸润麻醉能够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的肛门疼痛程度,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局部亚甲蓝麻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进有;杨毅钧;吴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痔组织形成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痔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痔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切除标本100例,将突出的母痔组织作为病变组织,将正常的肛垫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及对照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通过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痔组织中HIF-1α阳性率(63%)及阳性细胞百分率(26.27±1.87)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7.12±3.14)(P<0.05);痔组织VEGF阳性率(54%)及阳性细胞百分率(19.91±1.4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10.57±1.36);两者阳性率一致性为67%(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与HIF-1α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表达呈显著相关(r=-0.83,P<0.01).痔组织中MVD(17.82±1.21)显著高于对照组9.47±1.58(P<0.05).HIF-1α阳性表达组MVD均值为(13.10±1.42),显著高于阴性组(6.20±1.53)(P<0.05).结论 痔组织中HIF-1α升高,诱导VEGF表达,促进微血管形成,新血管形成是痔形成中重要现象.

    作者:夏子杰;邓小月;严常开;夏东;刘韦成;彭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造瘘口扩张训练配合预防性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造瘘口扩张训练配合预防性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造瘘口扩张训练配合预防性干预造口扩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计发生率为21.6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SF-36评分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造瘘口扩张训练配合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斌;胡海燕;王婷;孙红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伴血压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伴血压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伴血压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常规治疗,进行非药物控压,观察组另外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肠黏膜组织学评分,并进行肠黏膜组织微血栓检测,记录两组用药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AI评分、肠黏膜组织学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同时点比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黏膜组织微血栓阳性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抗凝可提高UC的临床疗效,其机制考虑与改善凝血有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白延平;刘智娜;高智耀;王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痔术后发生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究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8例痔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9例术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59例未出现大出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手术方式、饮食生活习惯、切除痔上黏膜完整性、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和宽度、治疗前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排便情况、外痔剥离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痔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切除痔上黏膜有残缺、外痔剥离数过多、排便不畅、切除痔上黏膜厚度过大、生活饮食方式不当、手术方式选择不正确等因素是导致痔术后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切除痔上黏膜完整与否、排便情况、切除痔上黏膜厚度、生活饮食方式、手术方式是痔术后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切除痔上黏膜完整与否、排便通畅与否、切除痔上黏膜厚度、生活饮食方式、手术方式选择是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强化预防意识,以期减少术后大出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喻登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AGE与sRAGE在溃疡性结肠炎诊疗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R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活动期治疗前24例,治疗后16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其中30例患者的正常区黏膜标本为正常区对照组,选取同期非肠炎的肠道疾病患者20例为疾病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同期病理诊断为正常肠黏膜标本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标本中sRAGE水平,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并检测各组肠黏膜中RAGE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sRAGE(11270.00±495.45 pg/mL)、CRP (3.12±0.12 mg/mL)、TNF-α(382.67±18.21 pg/mL)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3399.00±420.70 pg/mL、1.11±0.13 mg/mL、129.03±12.95 pg/mL)和健康对照组(3128.12±308.12 pg/mL、0.95±0.12 mg/mL、121.13±11.94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期治疗前的sRAGE(12900.00±825.5pg/mL)和TNF-α (4.23±0.24 mg/mL)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活动期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病变区肠黏膜RAGE阳性率(87.5%)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区对照组(37.5%)、疾病对照组(27.5%)、正常对照组(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GE、sRAGE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诊疗的评估指标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杨士彦;费素娟;朱伦;王昌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