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目的 探究营养支持、自我管理干预对急性加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急性加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给予干预组患者营养支持和自我管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胃肠道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白蛋白变化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5d、l0d时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大便成形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加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支持、自我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菊;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英夫利息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沉(ESR)、血红蛋白(Hb)、结肠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较对照组(67.50%)(P<0.05);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b、ALB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RP(15.56±3.10)mg/L、ESR(15.26±6.04) mrn/h显著低于对照组,Hb(128.00±7.78) g/L、ALb(39.12±8.75) 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肠切除率为2.50%、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x2=3.914,P<0.05).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可显著降低IBD患者CRP、ESR表达水平,并显著升高Hb、ALB表达水平,可有效降低患者结肠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痔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痔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切除标本100例,将突出的母痔组织作为病变组织,将正常的肛垫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及对照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通过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痔组织中HIF-1α阳性率(63%)及阳性细胞百分率(26.27±1.87)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7.12±3.14)(P<0.05);痔组织VEGF阳性率(54%)及阳性细胞百分率(19.91±1.4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10.57±1.36);两者阳性率一致性为67%(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与HIF-1α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表达呈显著相关(r=-0.83,P<0.01).痔组织中MVD(17.82±1.21)显著高于对照组9.47±1.58(P<0.05).HIF-1α阳性表达组MVD均值为(13.10±1.42),显著高于阴性组(6.20±1.53)(P<0.05).结论 痔组织中HIF-1α升高,诱导VEGF表达,促进微血管形成,新血管形成是痔形成中重要现象.
作者:夏子杰;邓小月;严常开;夏东;刘韦成;彭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胃肠功能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择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8例),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差异,术前和术后3d测定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术后3个月通过Wexner便秘评分和肛门直肠测压评估肛门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MTL、GAS明显高于开腹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袁敏哲;姚长康;刘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骶前灌洗、坐浴对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会阴处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确诊为直肠癌并行Miles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换药护理切口,观察组则采用骶前灌洗、坐浴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和残腔消失所用时间、患者的换药次数和费用及切口总引流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残腔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愈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观察组伤口感染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骶前灌洗、坐浴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会阴处切口的感染,该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辉;王艳;代德珍;黄梅;胡清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伴血压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伴血压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常规治疗,进行非药物控压,观察组另外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肠黏膜组织学评分,并进行肠黏膜组织微血栓检测,记录两组用药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AI评分、肠黏膜组织学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同时点比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黏膜组织微血栓阳性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抗凝可提高UC的临床疗效,其机制考虑与改善凝血有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白延平;刘智娜;高智耀;王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普瑞博思治疗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口服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口服普瑞博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及主要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临床症状总积分及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和普瑞博思治疗AECOPD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结肠炎效果相当,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纳;冯学军;郑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会阴结合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肛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术前分别对该63例患者行直肠CT检查(记为对照组)和会阴结合直肠超声造影检查(记为观察组),以术后病理结果金标准作为参照,比较两组检查的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及直径水平、临床肿瘤分期等评估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检查显示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直径水平值分别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淋巴结转移N分期诊断上均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敏感度、准确度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肿瘤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88.89%)较对照组(74.60%)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T1~T2分期诊断差异较为突出.结论 会阴结合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和直肠多层螺旋CT均是结直肠癌术前观察肿瘤形态、淋巴结转移的有效影像手段,且前者能获得高质量的声像图,能更好的观察肿瘤位置及形态等信息,在评估肿瘤浸润肠壁深度和T分期方面优于直肠CT.
作者:邱国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GROβ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45例非肿瘤患者(疾病对照组)以及4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分析各组外周血清中CROβ的含量.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的血清GROβ浓度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Oβ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有无肿瘤栓塞、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级以及患者性别无关.结论 血清GROβ浓度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结肠癌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王芳;王慧;张云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术前联合放化疗及单一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8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自愿选择治疗的方式,分为术前放疗联合化疗组(联合组)41例和单一化疗组(单一组)40例.在手术开始前与术后一周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免疫细胞群体水平,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保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群体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联合组保肛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中,术前予以联合放化疗较单一化疗能显著提高术后保肛率,且对机体免疫细胞群体影响小,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波理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行痔手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微波理疗.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情况、创口周围水肿情况及调查患者伤口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创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抑制出血有效度(91.90%)、减轻伤口水肿情况有效度(91.90%)、缓解疼痛有效度(95.45%)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75.00%、77.27%)(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6.82%)和痔复发率(4.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15.90%) (P<0.05).结论 微波理疗联合普济痔疮栓应用于痔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创口恢复,缓解患者术后伤口疼痛,降低复发率及伤口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祥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痔核缝扎(hemorrhoids ligation)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Ⅲ度以上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行PPH联合痔核缝扎术,对照组行单纯PPH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以及复发、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72h及1月的显著性出血(>50 mL)病例均为0例(0%),对照组则分别有3例(10%)和4例(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以及瘙痒等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大疼痛评分为(9.45±0.81)分和(2.72±0.35)分,排便时疼痛为(8.11±0.62)分和(2.91±0.23)分,研究组中13例(43.3%)使用止痛针,对照组中仅有5例(16.7%),术后疼痛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对手术疼痛、排便和总体满意度的自我评分调查结果分别为92%、92%、96%,研究组则为62.5%、91.7%、95.8%,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PPH术相比,PPH联合痔核缝扎术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相比单纯PPH术的止血疗效更优,但术后疼痛较为明显,PPH联合痔核缝扎可作为治疗出血性重度痔病的重要选择之一.
作者:周军;陈海亮;罗自通;杨斌;张育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对炎症性肠部病变活动性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炎症性肠部病变患者98例,根据活检结果和Mayo疾病活动指数将患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组35例,UC缓解组29例,克罗恩病(CD)活动组18例和CD缓解组16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5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查后肠壁厚度、肠壁内血流分级情况和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活动组肠壁厚度均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CD缓解组肠壁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活动组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CD缓解组患者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活动组患者肠壁血流分级为Ⅱ~Ⅲ级的概率较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CD缓解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活动性炎症性肠部病变经腹超声检查显示在肠壁厚度、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肠壁血流分级方面与缓解期相比有显著差异,经腹超声对判断炎症性肠病活动程度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陈欣;刘宏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对肛周湿疹局部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100例肛周湿疹局部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罗哌卡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亚甲蓝和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注射并进行中药坐浴,对照组定时对肛周进行清理并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坐浴的方法与常规方法对比,具有总体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且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蒋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位直肠灌肠治疗骨盆骨折术后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肛肠科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骨盆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开塞露进行高位直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传统塞肛治疗,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排便量、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便意感觉容量(FDV)等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肛门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0.50±3.21) min,短于对照组;排便量为(145.61±23.22)g,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的ARP、RRP及FDV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RP、RRP无明显变化(P>0.05),FDV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肛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外溢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13.3)(P<0.05).结论 高位直肠灌肠治疗骨盆骨折术后便秘具有起效快、利于粪便更快排尽的优点,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对肛肠动力学影响轻,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瑞;杨文学;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心理干预联合肠道系统维护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住院腹泻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心理干预联合肠道系统维护.比较两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应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高于对照组85.5%(P<0.05).治疗前,两组的GIQ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QLI评分均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GIQL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肠道系统维护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中的应用可改善胃肠道状态从而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生活质量获得更大幅度提高,疗效更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范风波;林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肿瘤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微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同期移植供体结肠黏膜者50例为对照,取肿瘤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CE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较三种类型组织CEA阳性表达率,另观察CEA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2年复发的相关性,并分析CEA预测淋巴结微转移的准确性,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观察两者相关性.结果 84例结肠癌组织CEA阳性表达90.5%,高于癌旁组织60.7%表达及正常组织无阳性表达(P<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CEA阳性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2年复发与CEA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32例有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CEA呈阳性31例,仅1例阴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821).结论 CE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内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表达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2年复发有相关性,而CEA预测淋巴结微转移的准确度高,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有较强相关性.
作者:李莉;任娟;郭峰;汤和平;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用于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1例乙状结肠造口旁疝患者进行研究,将51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3),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法行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造口处感染、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状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中,腹腔镜术较开放手术相比创伤更小、康复时间短、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外剥内扎术、痔环切术、PPH术等手术方式.其中,外剥内扎术或因皮片保留过多而需再次手术,或由于术中切除皮肤黏膜过多而引起术后肛管狭窄,很难达到理想疗效.痔环切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导致肛垫及齿线被完全破坏,多有溢气溢液、黏膜外翻等并发症发生.而PPH术则存在肛垫不能满意回缩,部分痔核、肛缘皮赘仍旧存在,术后容易复发等问题.近年来,我院肛肠中心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皮肤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骨盆骨折伴直肠肛门损伤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并提出急诊处理措施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盆骨骨折伴直肠肛管损伤患者病历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性别年龄等基本人口学资料及骨折类型、ISS评分、感染、休克等病历资料与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对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并提出急诊处理措施建议,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存活30例,死亡5例,死亡率14.29%.经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OR=1.934,P=0.014)与是否休克(OR=1.758,P=0.021)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急救复苏和直肠肛管及合并伤处理等急诊处理方法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1年,治疗优良率为86.67%.结论 ISS评分与是否休克是影响骨盆骨折伴直肠肛管损伤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复苏抢救,处理直肠肛管及合并伤,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控制出血和感染,有效纠正创伤,防治失血性休克,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符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