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瘘管内翻结扎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

彭洪;杨祖奎;林中超

关键词:肛瘘, 内翻结扎
摘要:目的 探讨瘘管内翻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2011年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瘘管内翻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术,对两组的术后出血量、疼痛缓解时间、尿潴留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均全部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疼痛时间短、尿潴留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 瘘管内翻结扎术治疗肛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53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分为VSD组和对照组,VSD组29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常规换药处理,两组二期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VSD组在换药次数、换药时间、住院天数及愈合率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换药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快速优化切口条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手术提供条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树权;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位肛周脓肿导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目的 探讨高位肛周脓肿与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之间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7月收治的6例高位肛周脓肿并发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高位肛周脓肿的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可导致误诊,并诱发会阴区坏死性筋膜炎.该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彻底清创引流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周迈;李天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128例,采用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107例(83.6%),好转21例(16.4%),总有效率100%.其中45例(35.2%)术后肛门部坠胀感、便意感,术后第1~3 d消失.肛门部疼痛轻度98例(76.6%),中度30例(23.4%),术后第1~5 d消失;术后出血3例(2.3%);创缘水肿轻,创面2~3周愈合.肛周皮肤平整,肛门无溢液、失禁及异物感,大便无困难,肛门部无脓肿及肛瘘,肛门直肠无狭窄.结论 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应用效果好而安全.

    作者:张兆明;陈小勋;周永淳;郑逸川;黄克伟;曹洪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06例

    目的 探讨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106例手术患者术前评估、术中操作细节改进总结、术后细致管理,了解手术后近远期手术效果.结果改进PPH操作细节后增加手术近远期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手术疗效与手术细节的改进完善密切相关.

    作者:郑坤;高越超;孔亚军;路亚辉;胡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术配合血栓潜行剥除治疗重度环形内痔临床观察(附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PPH配合血栓潜行剥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PPH术配合血栓潜行剥除治疗40例重度环形内痔(Ⅲ、Ⅳ度内痔)患者.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30 min,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6 d,吻合口即时出血6例,术后肛门疼痛13例,需用止痛药5例.结论 PPH术配合血栓潜行剥除治疗重度环形内痔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冯国绸;蒋著椿;卢树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次性切刮引流治疗新生儿肛周脓肿39例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清刮引流术治疗新生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9例肛周脓肿的新生儿采用一次性切开清刮引流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均全部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一次性切开清刮引流术临床疗效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合理术式.

    作者:陈进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脱垂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18例直肠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2 h,住院时间6~9 d,平均7.8 d.其中16例患者经6~12个月随访,均无复发,且排便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效果良好.

    作者:熊秋华;张慧嫦;李君久;肖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中测漏术后减压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漏是直肠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亦是术后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如何预防术后肠漏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我科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43例直肠癌根治术应用术中测漏、术后肛管减压技术操作探讨直肠内压力因素对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肠漏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选择性结肠切除升-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选择性结肠切除升-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选择性结肠切除升-直肠吻合术和左半结肠切除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周期、腹胀腹痛、食欲、以及结肠运输试验情况,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小肠梗阻、腹泻发生情况,并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3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选择性结肠切除升-直肠吻合术组明显优于左半结肠切除术组(P<0.05);两组术后小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腹泻情况比较,试验组腹泻次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结肠切除升-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左半结肠切除术,但短期内腹泻发生率高,6个月后逐渐下降.

    作者:屈景辉;张琦;崔伟锋;杨向东;龚文敬;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直肠前突

    目的 评价PPH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PH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23例重度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无肛门狭窄、失禁及直肠阴道瘘发生,无阴道狭窄、阴道疼痛.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且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

    作者:冯运章;贾如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452例目标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松滋地区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探讨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方法 采取整体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4个筛查点40周岁以上人群共23157人为筛查对象进行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和SFOBT检查,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结果 应参加筛查21753人,实际参加初筛4452人(20.5%),阳性172人,接受结肠镜检查63人(36.6%),检出有病变者47人(74.6%),其中结直肠癌3例(6.38%)、结直肠腺瘤14例(29.8%)、溃疡性结肠炎2例(4.25%)、直肠炎16例(34%)、痔瘘及其他肛门疾病12例(25.5%).结论 湖北松滋地区40周岁以上结直肠癌患病率为67.39/10万,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和序贯法粪隐血筛检试验结合结肠镜检查能够有效的从目标人群中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

    作者:吴揭;朱昌龄;高中元;冯晓红;程乔;陈继贵;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国产吻合器治疗重度痔7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利用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脱垂性内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经肛门镜采用32 mm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重度内痔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 min,术后平均住院4 d.结论 国产吻合器PPH术治疗重度痔是一种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晓雷;张培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绝大多数感染源来自肛腺,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1].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脓肿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愈合,常需手术治疗[2].如何减少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坐浴疗法是用熏洗和坐浴的方法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而发挥药效,使局部气血经络得到温通,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控制病变,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目的,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预防.近年来的各项研究表明,坐浴疗法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建芳;姚一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小儿肛周脓肿患儿施行管道切开引流与挂线术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均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100%.随访2个月至3年均无复发,无肛门畸形,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余洪艳;韦俊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 例STC 患者的治疗,通过收集术前临床基本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Wexner便秘评分2项指标来进行术后长期随访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对比分析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手术相关性死亡.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间为120 ~190 min,手术出血量40~ 10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4 ~48 h,住院时间8~ 15 d,切口平均长度5 cm,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0~170 min,手术出血量80~14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48~96 h,住院时间12~18 d,切口平均长度20 cm,术后6个月时排便可控制在4次/ d左右,胃肠质量评分可接近正常人.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STC 安全有效优于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

    作者:朱跃坤;姜峰奇;朴大勋;朱安龙;姜涛;王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ST辅助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TST辅助切剥在临床中应用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于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采用TST辅助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80例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2例术后24小时创面出血约20~40 mL,25例术后出现肛门疼痛,12例出现尿潴留,经处理均缓解.随访3个月,无大便失禁、再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TST辅助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佳,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贺平;吴莉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国外为8%~25%[1],由于局部肿痛流脓反复发作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肛瘘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细菌以大肠杆菌为主,主要侵犯肛隐窝及肛门腺体,致使腺体感染化脓,后自行溃破或经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形成感染性瘘管,这种感染性瘘管因感染源的持续存在一般很难自行愈合.

    作者:王芳;吴闯;金炜;韩昌鹏;夏宇虹;肖文;王振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门诊手术)和对照组(住院手术),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均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方式,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治疗总费用、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半年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在疗效、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和半年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治疗总费用、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门诊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内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费用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锋;冯静娟;黄安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R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附2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对89例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RPH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77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 R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蒋干超;闻亚平;杨青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瘘管内翻结扎治疗肛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瘘管内翻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2011年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瘘管内翻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术,对两组的术后出血量、疼痛缓解时间、尿潴留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均全部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疼痛时间短、尿潴留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 瘘管内翻结扎术治疗肛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彭洪;杨祖奎;林中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