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武;王永海;王其昌;王建国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3年8月12日,某天桥下路边发现1具男性尸体,经调查,死者系张某,31岁,健康,无心脏病史.1.2 尸体检验
作者:张文清;谢泽梅;陈永旗;陈兴旺;陈福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6年3月26日上午9时接派出所报案称海边发现1具女尸,场位于海边一岩石夹缝中,女尸呈俯卧位浸在岩石夹缝中间的海水中,岩石周围是沙滩,沙滩上有大量足迹,由于进出人员较多,现场破坏较严重.
作者:刘柏松;杨利军;郭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8的表达,探讨用caspase-8表达的规律推测皮肤损伤时间.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皮肤中caspase-8的表达,以未切创小鼠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伤后12~24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部分单核细胞表达caspase-8.随伤后时间延长,caspase-8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结论 伤后3~6h,caspase-8阳性细胞比率较低,12h后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中,1、3、5、7d组可见明显的caspase-8活化片段,位于分子量Marker44/42处.结论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8在损伤区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
作者:韩阳;官大威;侯震寰;赵锐;张珉;王起;杨大利;张建军;彭雪;张巍;路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阐明死后48h内家兔体内氯氮平再分布规律,为相关法医鉴定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取家兔15只,随机分为5组,以氯氮平灌胃,分别于死后0、6、12、24、48h取心血、外周静脉血、尿液、肝组织检测氯氮平浓度.结果 家兔死亡后心血、外周静脉血、肝脏氯氮平浓度不断升高,尿液氯氮平浓度不断降低;死后早期浓度变化率大于晚期浓度变化率.死后48h心血、外周静脉血、肝脏、尿液氯氮平浓度分别为死后0h各检材氯氮平浓度的418%、193%、154%和29%.结论 死亡一段时间后,提取生物检材,检测出的氯氮平浓度并不能准确反映刚死时的实际浓度.
作者:王琦玮;周海梅;李朴;马锦琦;莫耀南;刘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卫星标记具有高度灵敏性、高度特异性及操作简便省时的特点,使其在目前的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本文就牛微卫星标记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加以论述,并对前景加以评定.
作者:戴文申;叶健;赵兴春;姜成涛;李湘秦;金鑫;徐银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患者,男,48岁.头部外伤后5h到医院就诊,有高血压史3年,无药物过敏及心脏病史.检查:血压22.6/13.3kPa,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孟学龙;余扬帆;赵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赵某,男,40岁.2006年2月26日被人用石块击伤左下颌部.病历摘要:伤后半小时,左颏部外侧有2.0cm创口,边缘不整齐,深达骨膜.
作者:徐传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丁丙诺啡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血浆先用乙醇除蛋白,尿、水剂样品则直接加pH10.8Na2CO3/NaHCO3缓冲溶液后用氯仿提取,提取液经净化浓缩后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选定碘化铋钾作显色剂,丁丙诺啡薄层色谱分析展开效果较好,检测灵敏度为0.5μg,血浆、尿液和水剂中检出限分别为0.7、0.7和0.6μg/ml.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涉毒案件中丁丙诺啡的日常检验.
作者:刘冬娴;贺江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吾某,男,36岁,某日凌晨回家途中死于公路上.现场位于公路的东向西车道,尸体呈仰卧位,头位于车道旁白线上方,左膝屈曲外展.
作者:杨宇雷;阿不都艾尼;张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人体伤害案件中,受害人与案犯有近距离的接触或搏斗时,有可能抓刮到案犯皮肤,并在指甲垢里留下肉眼看不到的皮屑组织等微量生物检材,本文对11例指甲垢中异体DNA检验做了分析,以期为同类案件的鉴定提供借鉴.
作者:张晓红;张毅;唐建新;刘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18s rRNA含量的比值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15℃、20℃环境中,采用TRIzol试剂提取SD大鼠在死后即刻、1、2、3、5、7d时脑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与凝胶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8s rRNA和GAPDH mRNA的含量,并将二者的比值(GAPDH mRNA/18s rRNA)与PMI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结果 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在2d时降解不明显,但到3、5、7d时降解程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加;而18S rRNA降解缓慢,直到7d仍无显著性降解变化,且降解速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对GAPDH mRNA/18s rRNA值(Y)与PMI(X)进行回归相关分析:20℃时,Y=0.62-0.004X(R=-0.981,P<0.001);15℃时,Y=0.965-0.001X(R=-0.709,P<0.001).结论 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和18s rRNA基因的相对稳定性即GAPDH mRNA/18s rRNA值与PMI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季;宋贞柱;谢润红;任广睦;王英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hollow fiber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F-LPME)法提取水和生物体液中的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方法 样品调节至pH 11.5和盐饱和,磁力搅拌器转速为600转/min,内标为盐酸萘福泮,取4μl甲苯,注入到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中,萃取20min,抽回1μl甲苯进入GC中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尿、水相关系数R2:哌替啶分别为0.9935、0.9981、0.9997,氯胺酮分别为0.9906、0.9913、0.9927,曲马多分别为0.9741、0.9913、0.9970;检测限:水、尿中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均为0.01μg/ml,血浆中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均为0.05μg/ml;血浆、尿、水日内RSD:哌替啶分别为13.0%、7.3%、4.6%,氯胺酮分别为15.1%、13.6%、1.4%,曲马多分别为3.7%、4.3%、9.0%;血浆、尿、水日间RSD:哌替啶分别为15.1%、13.5%、12.2%,氯胺酮分别为12.3%、5.3%、6.0%,曲马多分别为7.1%、15.5%、11.9%;血浆、尿、水相对回收率:哌替啶分别为109.80%、93.49%、97.57%,氯胺酮分别为91.09%、101.80%、100.40%,曲马多分别为106.40%、92.94%、113.32%.结论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用于水和生物体液中的哌替啶,氯胺酮,曲马多的分析,所需有机溶剂少,避免残留和交叉污染,集萃取,富集,进样于一步完成,简单,高效,实用.
作者:赵秀丽;刘俊亭;郭晓明;王晓飞;高利娜;王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4年2月19日16时许,甲某到自家地窖里,不到2min传出爆炸声,后发现甲某在菜窖中死亡.甲某所住平房北侧相邻一私营液化气站.
作者:姜爱武;王永海;王其昌;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54例意外烧死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供法医学实践参考.1 案例资料1.1 基本情况
作者:吴斐霄;王建强;孙高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53例原发性小脑挫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全部小脑标本在表面检查后分别进行矢状、水平切面观察.结果 ①表面局部散在出血21例,弥漫性出血15例,出血伴局部叶片挫伤28例,切面见8例导水管周围、13例第四脑室壁、6例小脑扁桃体上部与9例蚓小结表面有散在点状出血;②表面未见出血但有局部肿胀17例;局部肿胀致小脑中线移位5例.矢状与水平切面:山顶肿胀向上移位4例,直达胼胝体压部6例;山顶并中央小叶向上向前移位挤压上、下丘致导水管狭窄4例;闭塞10例;中央小叶并蚓小结肿胀向前移位11例,均致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狭窄.中央小叶并小脑扁桃体上部肿胀6例,造成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腔狭窄.小脑扁桃体上部与蚓小结肿胀向脑桥第四脑室移位12例.结论 小脑受力可使应力部位肿胀,移位,造成导水管闭塞或第四脑室狭窄,甚至与脑干背侧相互挤压致伤.这是脑干损伤与继发脑肿胀原因之一.
作者:姚青松;宋一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氯胺酮的提取及检测现状,比较了液液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提取方的优劣和GC/NPD、GC/FID、GC/MS以及薄层色谱等不同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
作者:姚汶泉;朱军;刘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caspase-9、-3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皮肤全层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切创及切创周边区内caspase-9、-3的表达情况,以无切创的小鼠皮肤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中caspase-9、-3表达于表皮层,毛囊及皮脂腺.伤后3h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中可见少量多核粒细胞表达caspase-9、-3,6~24 h,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aspase-9、-3阳性,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逐渐以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并在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14d低.结论 caspase-9、-3可能引发正常小鼠皮肤表皮、毛囊和皮脂腺细胞的凋亡并参与正常皮肤细胞的自我更新;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9、-3在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判定.
作者:侯震寰;官大威;韩阳;张珉;赵锐;王华新;彭雪;王起;杨大利;张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许某,男,46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10余年,近几年出现驼背,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抬头动作明显受限.2005年9月10日骑自行车时,被两轮摩托车从后侧刮撞倒地,当时双下肢不能活动,10min后被送往医院治疗.
作者:王玉林;孙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李某,男,18岁,无业.2005年12月25日晚被人用剪刀刺伤左胸,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后38h进行尸检,尸体呈贫血状,左胸乳头上方有两处相邻的缝合创,剪开缝合线后见2.4 cm×1.1cm、2cm×1.2cm创口两处(照片1),创缘整齐,创角一钝一锐,深达胸腔,两钝侧创角相对,创口间有宽0.5cm的皮肤相连.
作者:田志永;牛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老年人腰部因外伤经影像学检查,常会发现椎体双凹变形、椎弓峡部裂、退行性脊椎滑脱等变化,需要鉴别系外伤造成,还是老年性病变所致,本文通过对相关3例的鉴定,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陈大威;杨俊波;靳贵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