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式两处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642例临床观察

李静慧;张克忠

关键词:肛裂, 括约肌侧切术
摘要:目的 探索治疗肛裂的新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642例患者资料,手术方式是在肛裂的两侧肛管皮下两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和外括约肌皮下层,切开肛管1点或11点位栉膜带,同时处理肛管其他合并症.结果 术后患者无明显的疼痛感觉,Ⅲ期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9 d.肛门功能良好,无肛门溢液、溢气,疗效满意,396例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肛门括约肌修补加黏膜下注射术治疗肛瘘术后肛门失禁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唐某,病案号0067389,男,56岁,因肛瘘术后肛门不完全性失禁20余年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患者2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出现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稀便不能控制,经常有稀便、肠液溢出肛门污染内裤,肛周潮湿不洁,伴直肠黏膜外翻脱出,用手不能回纳,伴有便时拭纸染血.

    作者:赵鹏飞;何永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括约肌切断在急性嵌顿痔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嵌顿痔的手术中切断内括约肌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急性嵌顿痔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25例),均行急诊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其中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没有行内括约肌切断术,两组术后作临床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嵌顿痔采用急诊手术并行内括约肌切断可迅速缓解症状,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合理可行的术式.

    作者:钟腾芳;余苏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骶管麻醉配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简化骶管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简化骶管麻醉,观察术中及术后麻醉镇痛效果.结果 有效率96%,无效率4%,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孙涛;张西玲;贺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1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肛门狭窄实施皮瓣转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肛门狭窄并实施皮瓣转移术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成功,排便通畅,无肛门疼痛,无大便失禁.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肛门创面护理,指导排便功能训练等,对肛门狭窄患者行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的治疗与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哲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直肠拖出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施保肛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有2例局部复发.结论 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行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世锋;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治疗内痔2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治疗内痔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8例内痔患者采用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直肠黏膜下烧灼痔核治疗.结果 278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该法治疗各种内痔,临床疗效好, 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王兴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坐浴后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为90%和15%;对照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为70%和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周后瘙痒症状及皮损面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建清;季利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改良内扎外剥加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痔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内扎外剥加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采用内痔逢合外痔小切口切除剥离加扩肛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无内痔脱出,无大出血、肛门直肠狭窄及肛外残留物,创口平均愈合时间13.5 d.结论 改良内扎外剥加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痔,具有疗效确切、损伤小、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梁新成;丁秀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Longo1997年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概念.2000年6月,姚礼庆教授完成国内首例PPH手术.基于痔的现代概念:当黏膜下层的血管因调节障碍发生淤血或肛垫的支撑组织Parks韧带和Treitzs肌发生断裂时,肛垫下移,肛垫即为痔.PPH是通过环形切除齿状线上方直肠黏膜,使肛垫上移,阻断痔血供,控制出血症状及使残留部分痔术后萎缩,以达到治愈痔的目的.

    作者:陈艳妮;江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直肠良性疾病的选择性肠段切除治疗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肠段切除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结肠运输功能试验、结肠腔内测压、电子肠镜、钡剂造影、术中探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选择性肠段的定位依据,并对5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结果 选择性肠段切除手术治疗对本文所列述的结直肠良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达到治愈目的 .结论 选择性肠段切除对结直肠良性疾病,尤其是结肠慢运输型便秘、脾曲综合征、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较好的定位病变肠管,减少切除范围,降低并发症,同时又可避免遗漏病变.

    作者:宋安;张根福;闵志军;邱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内修补缝扎治疗女婴直肠前庭瘘9例

    女婴直肠前庭瘘系婴幼儿时期肛周感染,脓肿向会阴和前庭破溃形成.治疗困难,我院肛肠外科2000~2008年采用经直肠内修补缝扎术治疗女婴直肠前庭瘘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付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术后大出血的分析和预防处理(附11例报告)

    术后出血是PPH的并发症之一.2008年1月至12月,我们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对383例Ⅲ、Ⅳ期内痔或混合痔患者施行治疗,其中发生术后大出血的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健伟;傅林平;侯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癌中西医指标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直肠癌中西医指标是否存在某些内在规律性的联系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4~2006年间在南京市中医院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将所有入选病例编号,在术前完成中、西医指标,术后完成病理分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医辨证分型在西医Dukes B、C期以气血淤滞型为常见,以薄腻苔弦涩脉多见;体重70.4%在正常范围,25.4%体重超重.未见中医虚证患者.气血淤滞型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7.2±4.9 )cm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者(4.6±2.0)cm,P<0.01.结论 目前直肠癌患者多为气血淤滞型和湿热毒蕴型(西医Dukes B、C期).气血淤滞型患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术前分型为气血淤滞型保肛手术的几率较大.中西医指标间有相似分布,可以相互佐证,建议今后对于直肠癌的中医诊治应该加以区分,以使中医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更加具体可行.

    作者:江滨;陈艳妮;徐斐;丁义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自主神经5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自主神经对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女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6例接受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女性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较好;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增高.结论 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较好地保存排尿及性功能,肿瘤局部复发率无增加.

    作者:鲁发龙;杜刚毅;郑少康;马普伟;陈金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 floor syndrome,UPS)是为常见的一种出口梗阻型便秘.表现为患者静息时盆底肌呈持续收缩状态,排便时盆底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

    作者:郑伟琴;张大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创伤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创面、溃疡二种伤口,将荆黄汤熏洗液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 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缩短约5.82、5.29 d.结论 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姚健;王顺和;穆云;乐欣;肖顺汉;刘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从微血管密度改变分析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结合微血管密度(MVD)改变,评价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腔内超声为T3、T4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直接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先予放疗35~48 Gy+同步FOLFOX-4方案化疗2次,放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予FOLFOX-4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病理改变及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MVD表达,手术并发症和疗效随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化疗后肿瘤缩小, 分期降低,手术切除率(96%vs82.5%)和保肛率(85%vs60%)明显提高,手术并发症相仿,病理VEGF及MVD表达明显下调,3年随访局部复发率仅为7.5%.结论 术前放化疗可以改变T3、T4期中低位直肠癌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而改善手术疗效, 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王永兵;张根福;缪旭东;黄胜;王高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瘘护理要领及体会

    肛瘘是指经肛管或直肠下段到肛门周围皮肤的瘘管,也叫肛漏或痔漏,是外科常见病.2008年1月至10月,我院共收治肛瘘患者45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遵循肛瘘护理要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向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分析

    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切除术54例,回顾性总结分析54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后早期复发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富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痔术后诱发脑血栓3例

    例1,男,67岁,因内痔大出血急诊入院.肛门镜检查(截石位)3、7、11点位直肠末段黏膜隆起,7点位黏膜溃烂,出血.诊断为内痔出血.在常规消毒局麻下,行内痔结扎术.术后1 h患者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经摄CT片示脑血栓.

    作者:郑础兴;鄢全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