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观察

周建清;季利江

关键词:慢性肛周湿疹, 穴位注射, 中药外洗
摘要:目的 观察醋酸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坐浴后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为90%和15%;对照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为70%和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周后瘙痒症状及皮损面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安奈德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肛瘘护理要领及体会

    肛瘘是指经肛管或直肠下段到肛门周围皮肤的瘘管,也叫肛漏或痔漏,是外科常见病.2008年1月至10月,我院共收治肛瘘患者45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遵循肛瘘护理要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向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9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9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TME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Dixon术,8例行Parks术,33例行Miles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出血2例.在获得随访1~6年的91个病例中,性功能障碍21.9%(20/91),局部复发7.7%(7/91),其中吻合口复发1.1%(1/91).结论 直肠癌术中TME可明显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减少性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苏国森;湛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癌中西医指标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直肠癌中西医指标是否存在某些内在规律性的联系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4~2006年间在南京市中医院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将所有入选病例编号,在术前完成中、西医指标,术后完成病理分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医辨证分型在西医Dukes B、C期以气血淤滞型为常见,以薄腻苔弦涩脉多见;体重70.4%在正常范围,25.4%体重超重.未见中医虚证患者.气血淤滞型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7.2±4.9 )cm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者(4.6±2.0)cm,P<0.01.结论 目前直肠癌患者多为气血淤滞型和湿热毒蕴型(西医Dukes B、C期).气血淤滞型患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术前分型为气血淤滞型保肛手术的几率较大.中西医指标间有相似分布,可以相互佐证,建议今后对于直肠癌的中医诊治应该加以区分,以使中医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更加具体可行.

    作者:江滨;陈艳妮;徐斐;丁义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离子配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69例

    笔者采用电离子配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32例,年龄17~78岁;病程2周至10个月,平均4个月.皮损类型:丘疹状、乳头状、菜花状65例,巨大型4例,均经病理证实.单纯肛周湿疣40例,伴随外生殖器疣29例.

    作者:孙艳萍;魏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痔术后诱发脑血栓3例

    例1,男,67岁,因内痔大出血急诊入院.肛门镜检查(截石位)3、7、11点位直肠末段黏膜隆起,7点位黏膜溃烂,出血.诊断为内痔出血.在常规消毒局麻下,行内痔结扎术.术后1 h患者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经摄CT片示脑血栓.

    作者:郑础兴;鄢全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自主神经5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自主神经对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女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6例接受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女性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较好;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增高.结论 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较好地保存排尿及性功能,肿瘤局部复发率无增加.

    作者:鲁发龙;杜刚毅;郑少康;马普伟;陈金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治疗内痔2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治疗内痔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8例内痔患者采用动静脉留置针配合电刀直肠黏膜下烧灼痔核治疗.结果 278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该法治疗各种内痔,临床疗效好, 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王兴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疾患的发生.结论 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护理是结肠造口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玲;张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创伤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创面、溃疡二种伤口,将荆黄汤熏洗液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 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缩短约5.82、5.29 d.结论 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姚健;王顺和;穆云;乐欣;肖顺汉;刘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 floor syndrome,UPS)是为常见的一种出口梗阻型便秘.表现为患者静息时盆底肌呈持续收缩状态,排便时盆底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

    作者:郑伟琴;张大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门括约肌修补加黏膜下注射术治疗肛瘘术后肛门失禁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唐某,病案号0067389,男,56岁,因肛瘘术后肛门不完全性失禁20余年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患者2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出现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稀便不能控制,经常有稀便、肠液溢出肛门污染内裤,肛周潮湿不洁,伴直肠黏膜外翻脱出,用手不能回纳,伴有便时拭纸染血.

    作者:赵鹏飞;何永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分析

    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切除术54例,回顾性总结分析54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后早期复发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富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直肠良性疾病的选择性肠段切除治疗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肠段切除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结肠运输功能试验、结肠腔内测压、电子肠镜、钡剂造影、术中探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选择性肠段的定位依据,并对5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结果 选择性肠段切除手术治疗对本文所列述的结直肠良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达到治愈目的 .结论 选择性肠段切除对结直肠良性疾病,尤其是结肠慢运输型便秘、脾曲综合征、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较好的定位病变肠管,减少切除范围,降低并发症,同时又可避免遗漏病变.

    作者:宋安;张根福;闵志军;邱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从微血管密度改变分析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结合微血管密度(MVD)改变,评价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腔内超声为T3、T4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直接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先予放疗35~48 Gy+同步FOLFOX-4方案化疗2次,放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予FOLFOX-4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病理改变及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MVD表达,手术并发症和疗效随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化疗后肿瘤缩小, 分期降低,手术切除率(96%vs82.5%)和保肛率(85%vs60%)明显提高,手术并发症相仿,病理VEGF及MVD表达明显下调,3年随访局部复发率仅为7.5%.结论 术前放化疗可以改变T3、T4期中低位直肠癌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而改善手术疗效, 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王永兵;张根福;缪旭东;黄胜;王高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本病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4∶1[1].如此高的发病率,以及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使其成为肛肠外科治疗的焦点之一.

    作者:张庆伟;樊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异物嵌顿的诊治体会(附1例巨大型直肠异物嵌顿报告)

    在肛肠科临床中,直肠异物并不鲜见.但由于异物的种类和来源的不同,加之患者羞于坦诚病史,使得直肠异物嵌顿的诊治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原则.近年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肛肠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就1例巨大型直肠异物嵌顿的病例来浅析对肛门直肠异物诊治的体会.

    作者:杨妍;张琨;王晓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5年来24例低位直肠癌施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术.结果 24例保肛手术均一期愈合,近期无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结合Dukes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柳逸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肛肠科的应用

    肛肠科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比较小,手术时间比较短,住院时间较短,但患者痛苦比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我科通过对患者心理行为、生活行为给予健康指导,对手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习惯等进行健康教育,减少疾病痛苦和复发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吴乐琴;陈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直肠拖出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施保肛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有2例局部复发.结论 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行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世锋;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术后大出血的分析和预防处理(附11例报告)

    术后出血是PPH的并发症之一.2008年1月至12月,我们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对383例Ⅲ、Ⅳ期内痔或混合痔患者施行治疗,其中发生术后大出血的有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健伟;傅林平;侯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