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大外力作用时的伤病关系

王治民;郑建兵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外力, 伤病关系
摘要: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损伤未经任何中间环节直接造成后果或者后果完全由原发疾病造成均不难鉴定.但是,当损伤与原发疾病共同造成后果时,解决二者的因果关系就显得非常困难.有学者主张以因果关系的理论分析伤、病与后果的关系,并采用百分率量化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在巨大外力作用时不宜采用百分率量化因果关系,应根据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对疾病忽略不计.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刑事诉讼法》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人身伤害案件和经济纠纷的增多,鉴定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八条规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由于司法鉴定无属地管辖,无层级限制,各鉴定机构无隶属关系,当事人可以任意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可以委托多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鉴定意见用于诉讼.面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法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难以对鉴定意见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而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阐述,接受控辩双方就鉴定意见的制作是否合法、鉴定的过程是否科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等进行的质证,利于查明案情、认定事实和排除合理怀疑.

    作者:王斌;张阿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交通事故中疑似汽车驾驶员损伤成因探析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路颛桥向阳路收费口处后,再次发生碰撞,随即双方驾驶员引发口角,后成某采用掌掴、脚踹的方式对被害人宣某进行殴打,致使宣某受伤.

    作者:徐跃灵君;于红卫;江东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健全探究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健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有所借鉴.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现状1.1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不够公正目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卫生部门委托、双方当事人委托以及人民法院委托.而其中的双方当事人委托对患者极为不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受害方往往是患者,现行的需要两方来共同申请、委托的规定使患者处于弱势地位,比如,如果院方不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则鉴定机构可以推脱责任、不接受患者技术鉴定的申请.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双侧全髋置换后再次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59岁,2010年7月因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12年1月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当即送至医院,诊断为左髋臼、髂骨骨折,予以手术治疗.伤者申请伤残等级鉴定.1.2病历资料患者因“左髋部跌伤后肿痛、不能活动2小时余”入院.查体:左髋部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左髋臼、髂骨骨折,伴有碎骨块游离.伤后18天行“左骨盆及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髋臼翻修术”.

    作者:郑银兵;胡丰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头面部损伤致嗅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交通事故致头面部损伤的伤者,其嗅觉障碍在适用《交通事故及人身损害标准》评残时,暂不予以评定.这表明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合理的维护,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损司法鉴定宗旨.本文为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探外伤性嗅觉障碍在司法鉴定评残活动中的适用.

    作者:周伟赋;骆啸;郑银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肌肉牵拉致肩胛骨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朱某,男,46岁.2013年1月30日因邻里纠纷与施某夫妇二人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受伤.1月31日朱某被送拘留所行政拘留五天.入所前朱某自述左肩部疼痛,拘留时朱某左肩部进行拍片(图1),未检见明显骨折现象.2013年2月6日,朱某至我法医门诊反映情况称其左肩胛骨骨折,并出具了当日在市中医院拍摄的X线片(图2)和CT片(图3),同时称该骨折系被施某夫妇二人殴打所致,但据拘留所管教证实,朱某在拘留室内,左肩关节活动并无太大障碍,可自行脱去毛衣.朱某伤后7天方查出肩胛骨骨折,骨折与损伤时间间隔较长,为明晰案件责任,进行损伤机制及损伤程度鉴定.

    作者:刘迎春;吴国民;彭银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眼外伤与疾病并存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刘某,男,57岁.某监狱服刑人员,2012年7月21日因琐事,被他人用木棍击伤左眼部,后因左眼疼痛、无光感,转至某市多个医院就诊.2012年10月23日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右眼视力0.8.2013年1月9日行左眼抗青光眼手术,术前检查右眼视力下降至0.2.经调查,刘某伤前双眼视力正常.办案部门委托对其进行伤情程度和伤残等级鉴定.

    作者:胡宏远;张平;宗楠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大叶性肺炎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医疗事故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王某,男,47岁.因发烧、咳嗽、头晕、右上腹疼痛两周,于2012年5月28日下午到当地医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欠佳、嗜睡、面色苍白,体温38.5℃,脉搏110次/min,血压60/40mmHg,诊断:胆囊感染,感染休克.给予:25%葡萄糖100ml+VC2.5g/iv;安痛定3ml+地塞米松5mg/iv,5%葡萄糖500ml+先锋霉素5.5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静点液还余100mL时,突然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抢救无效死亡.患方认为是药物过敏或用药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作者:裴永学;谷舞;刘亚利;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致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1案例资料某男,2012年11月22日晚被他人用钝器伤及头部,当即头部疼痛难忍,额部、鼻腔出血,随即送当地县医院诊治.入院诊断:硬脑膜外血肿;颅内积气;开放性颅骨骨折;上颌窦骨折;眼眶骨折;眶内积气;头皮挫裂伤;鼻部损伤.治疗5d后双侧鼻腔仍反复出血,遂转至当地市级医院.给予鼻孔填塞后再无出血,治疗15d后再次出现鼻腔大量出血,较凶猛,出血量400~ 600mL,遂转至当地省级人民医院.辅助检查:右侧颈内动脉造影+3D造影示:右颈内动脉眼动脉起始部位,动脉期异常染色,呈类圆形,大小约3.5mm ×5.5mm(图1).侧位像示:病变位于右颈内动脉眼动脉起始部位前内侧.右颈外动脉造影未见异常.印象: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假性动脉瘤.后诊断:鼻出血;蝶窦外侧壁骨折;右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假性动脉瘤.行大动脉、双锁骨下、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瘤固体栓塞术.术后诊断: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作者:王东;史建忠;田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重复肾误诊引发医疗纠纷1例

    1案例资料某女,37岁.因“左肾囊肿”4年、左腰部不适于2010年9月14日到通辽市某医院就诊,人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15cm×10cm大小肿物,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肾脏CT检查见左侧肾区类圆形囊性肿块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直径约9.9cm,左肾及周围结构受压移位,右肾未见异常,印象左肾囊肿,诊断左肾囊肿.2010年9月15日IVP见:左肾上组肾盏缺失,左肾内侧可见一独立通道显影,在第一狭窄处并人输尿管,左肾门向内侧移靠,左肾影增大,右肾双侧输尿管显影形态良好.9月16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见囊肿呈上大下小葫芦状,刺破囊壁,两者相通,吸出囊内液1000mL,去除顶部囊壁,边缘电凝止血,移出囊壁,置胶管引流.

    作者:王硕;黄景芳;苏艳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出庭作证现状及对策探讨

    近五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88例,其中法医55例,占绝对多数.在命案、非正常死亡、轻重伤鉴定等案(事)件的刑事、民事庭审过程中,法医的出庭为正确处理案(事)件提供了科学证据保障,同时也给法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医出庭作证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困境,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窦国宴;张开乔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后漏诊漏治医疗事故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邢某,男,34岁.因被剪刀刺伤右胸部伴胸痛、呼吸困难1h,于2012年6月8日8时10分人某县市级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触不清楚,呼吸20次/min,血压80/60mmHg.胸廓对称,无畸形,右胸部锁骨下锁骨中线处有两处伤口,伤口长约1.5cm,边缘整齐,探查上处伤口深2.0cm,下处伤口斜向内大约2.0cm,探查时未见气泡溢出,伤口周围未见皮下气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部CT示前上纵膈增宽,建议做MRI检查.临床诊断为右开放性胸外伤,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给予清创伤口,输血、输液、止血、抗休克治疗.患者于当日13时15分,双侧腮部膨出肿大,呼吸略困难.14时50分,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触颈动脉无搏动,即行心肺复苏术,三联针静推,气管插管等措施,经抢救无效,于2012年6月8日16时死亡.

    作者:刘亚利;谷舞;裴永学;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我国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们法律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对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仍处在摸索阶段,鉴定过程中各类问题凸显,众多学者都在积极探寻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笔者认为,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尽快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损害赔偿鉴定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京璐;罗斌;高迪;郝博;汤大为;孔小平;汪冠三;石河;肖柳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法医学鉴定1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它可发生在颅脑外伤的当时,也可发生在颅脑外伤之后的迁延恢复期,发生率占颅脑外伤的1.16%~10%[1],但是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 toma,CSDH)较为少见,现将鉴定中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青青;余家树;胡祖平;程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胎死宫内医疗纠纷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郑某,女,29岁.2011年7月6日因“孕2产0孕41+周阴道流液10+小时”入住某医院,人院诊断为孕2产0孕41+周,LOA,胎膜早破.人院后第二天,患者突发无痛性阴道流血,胎心消失,急查B超显示:胎死宫内,遂行剖宫产取胎术,娩出一女死婴.郑某对诊疗过程存在异议,申请医疗过错鉴定.

    作者:赵昌龙;王洪伟;霍家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眼是人体重要的暴露感觉器官,也是人体组织精密、脆弱的器官,易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视功能障碍.本文作者就眼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眼损伤分为机械性损伤(擦伤、挫伤、穿孔、异物等)、非机械性损伤(烧伤、化学、辐射等).外伤后导致眼球解剖学结构被破坏,失去正常视觉功能的案件,具备了视力障碍的病理学基础.通过伤后就诊记录,如入院时眼科检查记录、手术记录,可以得到眼球损伤的客观指征.另外,眼球外伤后结构完整,眼球内部结构损害形成的视力障碍,则需要分析眼损伤与视力障碍的关系.细致的眼科检查是法医鉴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刁立江;刘春芳;刘大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学鉴定中的颅脑损伤MRI诊断

    法医学鉴定中,对颅脑损伤进行明确的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组织,即灰质、白质与脑脊液,能分辨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不受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清楚显示幕下和脑干的损伤.随着MRI技术的进步,已证实MRI对于脑细胞微结构的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突损伤、胼胝体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灰质的非出血性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对于脑外伤后CT检查阴性,临床有明显神经症状的病人应做MRI检查.

    作者:周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4例腰椎椎弓崩裂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腰椎椎弓崩裂是指椎弓峡部产生的应力骨折状态,也称峡部裂,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如双侧的峡部裂隙,椎体、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可在应力的作用下与椎板、棘突和下关节突发生滑行分离,即发生腰椎滑脱.本文分析了涉及椎弓崩裂的法医学检案,旨在探讨如何判断椎弓崩裂是否为外伤所致.

    作者:束长宝;刘长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鉴定伤病共存案例司法实践探析

    1案例资料某男,45岁,罪犯.某年5月15日23时许,在生产劳动中与他犯发生争执,继而厮扯,被他犯勾拳击中面鼻部,致鼻腔撕裂,血流不止.1.1病历摘要

    作者:徐红星;王有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伤情鉴定

    手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感觉器官,其中拇指的功能尤为重要.拇指受损虽不致命,但却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治疗难度大、要求高,容易遗留残疾.本文对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伤情鉴定进行讨论,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宏兴;周亚东;王克军;杜丙寅;李书田;李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