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良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路颛桥向阳路收费口处后,再次发生碰撞,随即双方驾驶员引发口角,后成某采用掌掴、脚踹的方式对被害人宣某进行殴打,致使宣某受伤.
作者:徐跃灵君;于红卫;江东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朱某,男,46岁.2013年1月30日因邻里纠纷与施某夫妇二人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受伤.1月31日朱某被送拘留所行政拘留五天.入所前朱某自述左肩部疼痛,拘留时朱某左肩部进行拍片(图1),未检见明显骨折现象.2013年2月6日,朱某至我法医门诊反映情况称其左肩胛骨骨折,并出具了当日在市中医院拍摄的X线片(图2)和CT片(图3),同时称该骨折系被施某夫妇二人殴打所致,但据拘留所管教证实,朱某在拘留室内,左肩关节活动并无太大障碍,可自行脱去毛衣.朱某伤后7天方查出肩胛骨骨折,骨折与损伤时间间隔较长,为明晰案件责任,进行损伤机制及损伤程度鉴定.
作者:刘迎春;吴国民;彭银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现行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中涉及骨盆骨折的条款包括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骨盆骨折严重畸形愈合、骨盆倾斜致双下肢不等长、骨盆严重畸形破坏女性产道四个方面,但对上述情形没有明确释义,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把握,形成的鉴定结论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对实际工作中骨盆骨折伤残等级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对骨盆骨折相关条款的把握进行解释,就骨盆骨折导致的伤残等级评定方法提出建议,与同行交流.
作者:李琳;刘俊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不论是开放性或闭合性颅脑损伤,或是因锐器、钝器的暴力打击伤,乃至徒手的打击、气体的爆炸,均能使外耳、中耳或内耳受损,影响听觉功能.1 颅脑损伤所致耳聋的分类1.1传导性聋主要由外耳及中耳受损引起.外耳损伤常见为耳部的撕裂与离断,耳道的裂伤,一般因积血引起听力下降,除去积血可恢复正常.如发生感染形成狭窄或闭锁将影响声波的传导,出现轻度传导性耳聋.中耳损伤分为两种.
作者:于海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案例1 喻某,2011年某日在某看守所,因冠心病急性发作猝死.相关就医资料记录:喻某有高血压病史,且在押期间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法医学尸体解剖: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达Ⅳ级.案例2 丁某,2012年某日在某监狱,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监狱门诊病历资料记录:丁某2012年某日凌晨3点自觉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因疼痛加重,4小时后到监狱卫生所治疗.10点28分送到某市医院门诊部继续治疗,40分钟后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法医学尸体解剖:胰腺肿大、淤血明显,切面呈暗灰棕红色,与周围组织粘连;组织病理学检验见胰腺广泛出血、坏死,细胞结构不清,周围灶性炎细胞浸润,伴脂肪坏死.
作者:袁银娣;吕宏光;陈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人员职业门槛高、正规医疗单位费用贵以及卫生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各地城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非法行医群体,在非法行医过程中出现死亡案件也屡见不鲜.对这类案件如果处置不力,解决不当,极易导致当事人亲属上访,甚至抬尸闹访.要处置好此类案件,不论从卫生行政处罚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刑事打击的角度考量,首先要厘清非法行医行为与病患者死亡之间有无联系,是何种关系,这必然涉及到鉴定问题.笔者通过亲身经办一起此类案件,体会到这类案件鉴定所涉法律和技术问题众多,现结合国内文献做如下探讨,不足之处,望法律专家和同行斧正.
作者:杨洪尚;刘建国;秦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女,37岁.因“左肾囊肿”4年、左腰部不适于2010年9月14日到通辽市某医院就诊,人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15cm×10cm大小肿物,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肾脏CT检查见左侧肾区类圆形囊性肿块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直径约9.9cm,左肾及周围结构受压移位,右肾未见异常,印象左肾囊肿,诊断左肾囊肿.2010年9月15日IVP见:左肾上组肾盏缺失,左肾内侧可见一独立通道显影,在第一狭窄处并人输尿管,左肾门向内侧移靠,左肾影增大,右肾双侧输尿管显影形态良好.9月16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见囊肿呈上大下小葫芦状,刺破囊壁,两者相通,吸出囊内液1000mL,去除顶部囊壁,边缘电凝止血,移出囊壁,置胶管引流.
作者:王硕;黄景芳;苏艳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2年10月20日11时许,梁某(男,35岁)报案称:在某医院住院部医生办公室与医生发生纠纷,被医生用椅子砸伤自己面部.但医生予以否认,并称梁某系自己摔倒时面部与椅子碰撞致伤.双方当时各有4人在场,且各执一词,办案单位提请法医对伤者的损伤方式进行鉴定.
作者:石河;冯宝圣;黄奕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法医学鉴定中,对颅脑损伤进行明确的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组织,即灰质、白质与脑脊液,能分辨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不受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清楚显示幕下和脑干的损伤.随着MRI技术的进步,已证实MRI对于脑细胞微结构的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突损伤、胼胝体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灰质的非出血性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对于脑外伤后CT检查阴性,临床有明显神经症状的病人应做MRI检查.
作者:周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本文结合笔者在医疗损害鉴定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探讨如下.1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存在双轨制的问题,既有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的、各级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有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组织进行的医疗过错鉴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医疗损害鉴定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导致医疗损害鉴定双轨制长期存在.
作者:杨轶囡;白延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本文总结12例涉及疾病与外伤有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外伤与疾病的关系归类以下三种:(1)外伤与疾病属巧合;(2)外伤是疾病病的诱因;(3)外伤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按疾病类型分为以下八类:癫痫、脑出血、脑梗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发;裴永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实施,其取消了医疗纠纷中对医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除医疗产品责任(适用产品责任)和医疗机构违背基本的道德(适用无过错责任)外,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由于医疗机构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手段,并占有全套病历资料,在证据的掌控上具有明显优势.患方为了弥补医疗专业知识欠缺、有效证据不足的劣势,只有寻求医疗损害鉴定这个途径.因而出现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数量陡增.因此,进一步规范医疗损害鉴定,使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是服务群众,创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作者:姚恒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女,39岁.于2006年7月20日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无力、呕吐,病情持续2月余.在当地做颅脑CT未发现明显异常,2006年9月22日到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头部MR示小脑扁桃体下疝.因伤者经常头痛头晕,2007年4月17日颈部MR示: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到椎管内,椎管无狭窄.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2007年5月6日做脑血流图,发现颈部血流有异常改变,2007年5月16日颅脑及颈部MRA示左侧椎动脉较对侧变细.
作者:叶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案件中,常常遇到护理依赖赔偿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法医临床鉴定中护理依赖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重庆法医验伤所法医临床鉴定的500名伤者数据资料,且满足只做过伤残等级鉴定而没有做护理依赖程度、期限鉴定.
作者:邢扬;邓世雄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涉及死因、伤残等级评定两种情况下,法医需参与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如何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作用,本文结合多年参与医疗鉴定工作的实际予以分析.1 目前法医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1.1 专业领域特殊,与临床医学交叉面较小法医专业工作是应用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的问题,它偏重于人体损伤形态、程度、关系、后果等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医学的救治、护理、检验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虽然法医专业围绕损伤这个面与临床多个学科发生交叉,但与临床医学相比,交叉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专业的差异导致了法医无法通晓临床中的诸多核心环节,除部分从临床改行担任法医者外,多数法医的临床水平较低,无法与资深的临床专家相比.
作者:康宁;徐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王某,男,47岁.因发烧、咳嗽、头晕、右上腹疼痛两周,于2012年5月28日下午到当地医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欠佳、嗜睡、面色苍白,体温38.5℃,脉搏110次/min,血压60/40mmHg,诊断:胆囊感染,感染休克.给予:25%葡萄糖100ml+VC2.5g/iv;安痛定3ml+地塞米松5mg/iv,5%葡萄糖500ml+先锋霉素5.5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静点液还余100mL时,突然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抢救无效死亡.患方认为是药物过敏或用药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作者:裴永学;谷舞;刘亚利;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进;于云辉;董庆;刘尚峰;陈蓬波;吕国庆;任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脊柱损伤是临床法医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外伤,常由交通事故、高坠、房屋倒塌、打击、跌倒和枪炮弹伤等引起,其中交通事故是脊柱损伤的重要致伤原因之一.严重的脊柱损伤可累及脊髓,致残率较高.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交通事故中的378例脊柱损伤案例,旨在对脊柱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五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88例,其中法医55例,占绝对多数.在命案、非正常死亡、轻重伤鉴定等案(事)件的刑事、民事庭审过程中,法医的出庭为正确处理案(事)件提供了科学证据保障,同时也给法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医出庭作证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困境,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窦国宴;张开乔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是由检察机关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本文作者通过对2012年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进行文证审查的10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法医临床学鉴定水平,保障涉及人身伤害案件公平、公正审理.
作者:王文静;杨洪波;孙显锋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