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8种合成大麻素

钱振华;乔宏伟;花镇东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合成大麻素
摘要: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检测8种合成大麻素,并对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甲醇提取及超声处理样本后,采用GC/MS法检测JWH-203、JWH-250、RCS-4、JWH-018、JWH-019、JWH-122、AM-2201和JWH-210等8种合成大麻素,并对色谱柱、初始温度、升温速率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使用中等极性的DB-17MS色谱柱(30m ×0.32mm ×0.25μm),采用起始温度200℃,以20℃/min速率升温至280℃,以10℃/min速率升温至300℃的条件进行检测.8种合成大麻素能够很好的分离,检测限达到20μg/mL;应用该方法对未知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对各类合成大麻可能的质谱碎裂途径进行分析.结论 本文方法具有分析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可以用于实际案件的检测.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LC-MS/MS法检验阿维菌素中毒死亡

    1 案例检验1.1 简要案情及尸体检验傅某,男,34岁.2013年6月某日被发现死亡,其衣着整齐,现场无打斗迹象,距尸体5m处发现内有半瓶液体的标有“阿维菌素”字样的药瓶1个.尸体轻度腐败,尸斑暗红色,指甲及嘴唇紫绀,双眼角膜中度混浊,瞳孔放大,其它未见异常.

    作者:石银涛;郑经;杜鸿雁;任飞;王俊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道肉芽肿患者腹外伤致肠破裂法医学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蒋某,女,60岁.某日午餐后被人脚踢下腹部致疼痛肿胀4h入院,既往有腹痛、腹泻等腹部不适病史数年.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肠鸣音低,约1 ~2次/min,下腹部稍肿胀,压痛明显,会阴部肿胀,压痛明显.入院次日盆腔CT示子宫、直肠陷窝内有少量积液,即行剖腹探查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中发现回肠有约20cm呈淤血性坏死状改变,近回盲部见2.0cm×2.0cm破裂口,周围肠管淤血、粘连;小肠全程扩张、水肿,腹腔内脓液、食物残渣及肠液约1 200mL.

    作者:周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比率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建立大鼠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取损伤区肌肉组织制作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察并计数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和占总细胞数量的比率.结果 伤后6~12h,损伤区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比率达到高峰;伤后1d,损伤区内主要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其比率达到高峰,中性粒细胞比率则开始下降;伤后3~ 14d,两种细胞比率均逐渐下降.伤后12h所有样本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均大于75%,而其他各组比率均低于75%;伤后1d所有样本巨噬细胞比率均大于50%,而其他各组比率则明显低于50%.结论 大鼠骨骼肌损伤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在伤后6h至伤后14d呈现规律性变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分别大于75%、50%时,可分别提示损伤时间为12h、1d.

    作者:于天水;马建伟;官大威;刘力;赵锐;张海东;百茹峰;郭兆明;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采用理化方法检验硒化合物中毒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09年8月,重庆某县2名矿工误服怀疑含硒化物的饮用水后出现不适,随即报警并入院治疗.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昏厥,抑郁,呼吸困难、两肺哮鸣声;血液分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比例下降;尿常规检查见蛋白尿;血气分析均为Ⅰ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胸部DR未见异常,心电图、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在现场提取矿泉水瓶的残留水样,大量呕吐物进行毒物分析检验.

    作者:王力春;马健;罗敬锋;郭东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硅藻检验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标准硝酸破机法和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检验水中硅藻的效果.方法 采集广州市区海珠桥段珠江水样本,分别采用标准硝酸破机法(GA/T 813-2008)和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硅藻的检出率;再将水样本按25、50、100、200倍稀释,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验,比较其低检出量.结果 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与标准硝酸破机法硅藻检出数量和检出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标准硝酸破机法硅藻低检出量为37.2 ~18.6个/mL,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则低于18.6个/mL,在样本稀释200倍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且经微波消解后硅藻结构未产生明显变化.结论 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对硅藻破坏程度低,检出率高,在法医学溺死案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建;袁自闯;张彦吉;石河;胡孙林;刘超;温锦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吸入性甲醇中毒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石某(女),某香菇种植基地女工,于2011年1月22至24日,连续3d在接菌帐内工作(8h/d).25日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以“急性中毒”入院治疗.26日出现呼吸困难、双眼视物不清、各种神经反射消失和意识障碍,30日血压下降至7.0/3.4kPa(53/25mmHg),血氧饱和度下降至30%,经抢救无效因呼吸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侯丰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7个STR基因座快速多重扩增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17个STR基因座多重PCR快速扩增体系.方法 采用人血样本提取DNA并定量,用于多重快速扩增体系分型准确性检测;采用标准品9948,设定稀释度,检测体系灵敏度;采用定量男女DNA样本按11种比例混合,检测体系对混合样本的分型能力;在标准品中加入干扰物质血红素和腐植酸,检测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对5种非人样本进行检测,评价体系的特异性;对实际案例进行检验,评价体系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采用本文体系,在65min 内,用0.5 ~ 2ngDNA模板量能获得较好的扩增效果,分型结果准确稳定,扩增均衡;种属特异性好;血红素≤50 μmol/L,腐植酸≤25ng/μL时可不受干扰准确分型;男女混合样本中单一样本量不低于1/10即可进准确进行判断;对实际案例常见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良好.结论 本文17个STR基因座快速多重扩增体系可显著缩短扩增时间,技术性能符合实际检案要求,可在实践中选用.

    作者:韩俊萍;魏丽;叶健;欧元;王英元;胡兰;李彩霞;刘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猝死的发病机制、鉴定指标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9至2012年622例确诊猝死的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般情况、临床病历、法医学尸体解剖所见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例中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类型,占59.49%,以中青年男性多见(30~50岁男性占43.78%),冠心病为主要病因,发病呈年轻化(≤35岁者占17.89%);心源性猝死、其它系统疾病猝死、不明原因猝死3组之间心脏重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与心源性猝死组中胸腺肥大或出血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心源性猝死为猝死主要类型,发病呈年轻化,中青年男性为甚,冠心病为主要病因;胸腺肥大或出血引起个体应激系统障碍可能是致猝死机制之一.

    作者:李明;黄京璐;王小广;盖连磊;盛立会;王怀勇;权力;成建定;陈忆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硅珠法提取DNA的灵敏性及稳定性评价初探

    目的 通过比较对改良硅珠法提取DNA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样本模板使用9947A(0.1 ng/μL),以30pg为等差,配置10~700pg共24种不同浓度的DNA模板,分别采用常规硅珠法与改良硅珠法提取并纯化模板DNA,在GeneAmp PCR System 9700上进行PCR扩增,ABI 3500XL型荧光分析仪进行电泳检测.结果 与9947A标准品阳性对照比较,采用常规硅珠法检验,24份样本均未获得成功分型;采用改良硅珠法检验,当模板量达到550pg时,即可得到所有基因座的成功分型;模板量达到580pg及以上时,16个基因座图谱峰值均可超过200RFU,分型稳定准确.结论 改良硅珠法提取DNA易于操作,稳定性较好,灵敏度优于常规硅珠法,可在法医微量物证DNA检验中应用.

    作者:董迎春;李诗柳;朱怡;刘宗伟;言梦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酒后口服白加黑中毒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3年1月21日21时许,于某(女,24岁)被人发现死于某宾馆房间内.现场勘查见房间门窗完好,室内充满酒精味;死者平卧于床上,衣着整齐;地面见呕吐物(内掺杂有药粒)、空酒瓶、白加黑药瓶及散落的药片.1.2 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 现场勘验后3h进行尸检.尸斑呈暗红色,于尸体背侧未受压区,重压褪色;尸僵强.双侧球睑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直径约为0.6cm;口唇紫绀;左腕部屈侧可见2.7cm陈旧性条状瘢痕1处.

    作者:李建民;李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电工胶带上人体接触性DNA检验

    1 案例检验1.1 检材实际案例中提取的电工胶带3份,其中1号检材为某敲诈案犯罪现场(办公室)内针孔摄像头上缠绕的电工胶带;2号检材为某持枪抢劫案现场提取的碎裂枪头碎片上缠绕的电工胶带;3号检材为某爆炸案现场提取散落的电线末端上缠绕的电工胶带.

    作者:黄玥蕾;肖泉;陈海英;唐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GA118-16A型遗传分析仪技术指标确证测试

    目的 对GA118-16A型遗传分析仪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考察,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份男性和42份女性DNA样本、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样本、配成6个梯度浓度的9947A标准品、7种混合比例的男/女、女/男两组混合样本(14份),使用3台GA118-16A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评价该仪器分型的一致性、重现性、重复性、精确度、分辨力、灵敏度及混合样本分析能力等技术指标.结果 经GA118-16A遗传分析仪检测,①男性和女性样本均可获得完整、清晰的分型图谱,结果准确,重现性、重复性良好;②检测精确度SD≤0.12bp;③能准确分辨1bp差异的DNA片段、基线噪声水平、峰高一致性表现良好;④可准确检出各种比例的男女混合样本分型.结论 GA118-16A型遗传分析仪相关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法医DNA检案和建库等应用要求,可在法医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孙敬;庞晓东;贾二惠;赵颖;崔海涛;李培合;陈力;赵兴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木棒打击致全颅崩裂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所见某年11月8日,在某公路南首100m处山脚下一芦苇丛内发现1具未知名男性尸体,呈仰卧位,头颅与躯干分离,头颅无明显移位、扭转.尸体附近有大量蝇蛆、蛹壳,部分蛹壳呈黑色.现场植物茎叶粘附较多浮尘、草叶,尸体表面无此现象.经调查,同年10月7日现场发生洪灾,水位高约1m,10月11日洪水消退.

    作者:马祥涛;高丽伟;唐纪定;毛文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乙醇对小鼠口服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乙醇对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方法 ①利用AOT425tatPgm程序测定雌性小鼠经口灌服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时的半数致死量;②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HPLC法测定染毒后15、30、60min时小鼠心血中地西泮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观察染毒早期乙醇对地西泮代谢的影响.结果 ①联合染毒使地西泮LD50值明显降低,且下降幅度随乙醇剂量增加而加剧;②各联合染毒组染毒15、30、60min时地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较单独染毒时低;50、100mg/kg地西泮与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显著升高,但乙醇剂量影响不大;高剂量地西泮与低、中剂量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组时低.结论 ①地西泮与乙醇确有毒性协同作用,联合中毒时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变化与乙醇剂量有关;②染毒早期,乙醇可使地西泮及奥沙西泮血药浓度降低,同时抑制去甲西泮的代谢,使其药浓度升高,在毒性协同效应发生中有意义.

    作者:王荣帅;庄冲;苏军;屈国强;许珊;潘超;刘良;刘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初探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出台后引起广泛的关注,新标准的执行无疑使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但在新标准实施的一段时期内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作者针对其中的某些提出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相关使用和今后对条款的补充修订所参考,亦可为进一步深入讨论和分析提供意见.

    作者:汤家全;刘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运用动物实验推断电击后溺水死亡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3年6月13日在某村鱼塘中发现1具尸体,经辨认死者系江某(男,37岁).案件侦破后嫌疑人供述,其用两根端口均裸露的自制电线分别连接电源(经检测电压为165V)的火线、零线,趁江某不备,用两根电线另一端多次戳击江某头面部至其倒地、口吐白沫后,用3根细绳勒其颈部,随后用“蛇皮袋”套裹江某并将其抛于附近鱼塘内.

    作者:周美新;牛鑫;程昱翰;王俊杰;田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快速形成白骨化尸体法医学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年5月7日郑某(73岁)离家后一直未归,其身高158cm,身材瘦小,患有老年痴呆症.郑某家人经多方寻找,于5月16日在邻村某太子参园旁陡坡下发现郑某尸体.现场情况及尸体检验 现场陡坡下为密林,西侧、南侧、东侧均为长满青草的缓坡,其旁有1条小土径.陡坡西侧近北处地面见1双女式皮鞋和1条围裙.尸体位于陡坡下的密林草丛内,头下脚上,卡于小树干之间.

    作者:江绍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测序新技术Ion Torrent PGM及其法医学应用

    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迅速,继Roche公司的454系统、Illumina公司的HiSeq 2000系统和AB公司的 SOLiD系统之后,Life Technologies公司于2010年推出了Ion Torrent Personal G enome Machine (PGM)测序仪.Ion Torrent是基于半导体芯片的测序技术,不属于核酸标记、荧光检测的生化技术.与其他测序技术相比,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具有强大的扩展性.本文就Ion Torrent PGM的特点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刘宇轩;张文琼;黄代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砖块上脱落细胞DNA分型检验

    1 案例检验1.1 简要案情郑某,男,2013年11月被发现死于家中床上.经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郑某系被人用砖块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提取现场两块沾有血迹的砖块要求进行DNA检验,以提供犯罪嫌疑人分型信息.

    作者:高丽伟;马祥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颈动脉夹层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女,51岁,某日因“车祸后全身多处疼痛4小时”入院,无遗传病史、近期无感染.临床经过 查体:血压16/10.7kPa(120/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顶部头皮肿胀、压痛;双侧鼻腔有血迹,左耳道有新鲜血液流出.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3个月后因“外伤后头痛、眼胀不适进行性加重、双耳闻及吹风样杂音”再次入院.诉双眼肿胀压痛、结膜充血水肿,右眼视力下降.

    作者:赵丽丽;张玲莉;刘子龙;陈晓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