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浓度氯氮平中毒死亡1例

熊进成;魏平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氯氮平, 中毒
摘要: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7 年 8 月 23 日 15 时许,高某发现邻居曹某坐在自家灶屋门口地上不动,查看曹某昏迷不醒、流涎,随后又见曹某妻子向某也躺在床上昏迷不醒,遂拨打 120 将二人送往医院抢救,向某经洗胃等抢救措施后脱离生命危险,曹某于次日凌晨 3 时死亡.经调查,曹某,男,67 岁.曹某与向某的女儿曹某某多年来患有精神分裂症,需常年服用氯氮平控制病情;8 月 23 日,曹某某将氯氮平投入曹某和向某的稀饭中,导致曹某死亡.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6 年 11 月 7 日 8 时许,刘某某被发现死于工地宿舍内.经查,6 日晚刘某某与工友饮酒时打赌,赌输后在 1min 内喝完一瓶老白干(500mL),后因琐事发生厮打.次日凌晨刘某某被发现已死亡.

    作者:宋维贤;李春荣;李晓林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躯干部离断尸体检验1例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 6 月,一行进列车发现前方有一人在铁路上行走,司机紧急制动,列车撞击该人后停止.为不影响行车,司机将尸体拖出线路外侧并向就近车站报告.1.2 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衣着检验 上着蓝色半袖衬衣背部有多处不规则裂口并有多量血迹、黑色油污、沙土附着;下身外层深蓝色外裤后腰部至裆部有破口 , 并有多量血迹、黑色油污、沙土附着,内着黑白蓝方格相间短裤后腰部至裆部有破口,并有血液浸染.

    作者:刘钢;葛忠伟;席焕久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4例头面部延长创口造作伤的法医鉴定分析

    1 案例资料案例 1 吴某,男,42 岁.2015 年 10 月 3 日因门前地界纠纷被人用硬物击伤头面部.伤后于当地卫生院清创缝合,住院 1 天出院后以眼部损伤到其他医院专科治疗 1 天再返原卫生院住院治疗.于伤后 6 天伤情检验见:右额顶部(发际处)有长 8cm纵行缝合创口,前 1/3 段创口,创缘不整齐,创周肿胀明显,有片状血痂覆盖,缝合线打结在创口左侧;后 2/3 段创口,略成角,创缘平滑,对合整齐,肿胀不明显,血痂仅存在于创口处,缝合线打结在创口右侧,前 1/3 段创周新长出头发较后 2/3 段创周新长出头发略长;左眉弓、左眼睑、右上唇均见不规则缝合创口,有血痂覆盖;伤后 16 天再次检验见:右额顶部有长 8cm 纵行疤痕,前 1/3 段疤痕粗大,宽 0.3cm,边缘不整齐,创角钝;后 2/3 段疤痕细小,宽 0.05cm,边缘光滑整齐,创角锐,前 1/3 段与后2/3 段疤痕行向存在夹角.除卫生院病历记录右额部、左眼部、面部多处挫裂伤口(没有具体描述)外,其他医院无法提供资料.

    作者:陈楚边;许琪海;叶晓文;王亮;张凯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1 案例资料1.1 法医学尸表检验2016 年 4 月 30 日晚上 , 侯某与他人打斗时倒地死亡.为明确死亡原因,法医在微山县公安局尸检中心对尸体进行了检验.死者老年男性.头面部检验:左眼上下睑青紫,以下睑为主;左眉外段有一 3cm×2.5cm 的片状皮肤擦挫伤;左眼角外眦部有一 2 cm×2cm 的片状皮肤擦挫伤;左颊部有一 4 cm×2cm 的横形点片状擦挫伤;鼻翼左侧有一 1.5cm×0.2cm 的浅表挫裂创;左下唇有一 0.4 cm×0.2cm 的皮肤擦挫伤,对应的唇粘膜可见挫伤淤血.以上损伤均有明显生活反应,鼻腔内有少量血迹,双外耳道未见异常,头部皮肤外表未见损伤.背部及四肢:右外踝有 1 cm×0.5cm 的擦挫伤,右手背在两处片状擦挫伤 1 cm×0.3cm、2 cm×0.7cm.颈部及项部、胸腹部、会阴部及其他部位未见明显损伤.

    作者:王开来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聋哑者杀人1例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吕某,女,33 岁.夜跑未归,2015 年 10 月 14日 21 时,手机被路人捡拾, 20 日 17 时在河堤公园发现其尸体.1.2 现场勘查及调查现场为公园一 20m×20m 的剑麻丛,西侧有一条小路,路边有高空照明灯.剑麻稠密,高度 1.9m,中间空地是吕某尸体,下颌骨、颅骨碎片脱落,周围有大量溅落血迹.运动衣被推至胸部,双手腕被绿色鞋带捆绑,左腕戴手表,紧身长裤及内裤被脱至小腿下段,双足踝被蓝色鞋带捆绑.身旁摆放运动鞋,鞋带缺失.尸体西侧有耳机、钥匙及一根蓝色鞋带,北侧有头绳、数据线及充电宝,东侧有一24cm×16cm×8cm 石块,染有血迹,东南侧有挎包,背带断裂,拉链打开,内装少量现金,东北侧有食物残渣、电线、塑料针管.距现场 300m 河堤灌木丛发现衣物、食物、打成环状的铁丝及两把鞋带.距现场 1500m 视频显示吕某 14 日 20 时 50 分往桥北方向跑步,现场未发现可疑手机信息,调查吕某性格好强,排除仇杀、情杀.

    作者:屈建民;郑晓军;田三虎;姚震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髌内侧支持带撕裂致髌骨脱位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吴某,男,27 岁.2016 年 12 月 27 日被他人拳脚致伤,左膝部疼痛,活动受限,随即就医.专科检查:左膝部内侧肿胀,压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屈曲 30°髌骨自动脱位,半月板研磨征疼痛拒查.2017 年 1 月 5 日行膝关节镜探查见关节腔大量血性积液,髌股关节对合欠佳,屈膝 30°髌骨从滑车沟向外侧脱出,髌内侧支持带广泛撕裂、水肿,撤关节镜后行髌股韧带等重建术.

    作者:赵红波;张慧永;马少民;安占亭;徐宏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根据锁芯内残留锡纸上DNA分型破获系列盗窃案

    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通过各类媒体的不当宣传,窃贼的反侦察能力在不断的增强,此类案件在现场能得到的破案线索越来越少.作者在实际检案中,根据具体的物证,结合案情,利用 QIAamp DNA Mini Kit 处理此类检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提取、检验残留在锡纸上的微量 DNA 的方法和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兴宏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脾破裂的法医损伤学分析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脾破裂案例中,体表损伤多畸轻.其成因主要与人体皮肤软组织富于弹性、腹腔的解剖结构决定了腹腔前壁皮肤软组织所受外力到达腹腔后壁客观上需要较长作用时间,以及脾脏本身质地因素有关.本文通过探讨与分析结果,希望给法医工作检案及庭审提供经验参考.

    作者:张秋芬;朱泽磊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同一部位多器官损伤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某年 7 月,王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被他人用尖刀刺伤腹部.该患者于半小时前被他人用刀刺伤腹部,急诊来院.查:左上腹部可见一长约 3.0cm 皮肤裂口,有活动性出血,探查该裂口与腹腔相通,腹肌呈板状强直,未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手术记录:取左侧经腹直肌切口,长约 20cm,逐层切开入腹腔,探查左侧腹部可见少量积血及血块,吸引器吸净之,脾脏可见约 3cm 贯穿伤口,有活动出血,行脾摘除术,小肠可见两个约 1.0cm 裂孔,有活动出血,以及肠内容物流出,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食管癌术后主动脉食管瘘死亡尸体解剖案例分析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张某,男,1953 年出生.2016 年 6 月 2 日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入 ×× 医院就诊,诊断食管癌, 2016 年 6 月 14 日行左开胸食道下段癌切除术, 2016 年 7 月 15 日死亡.1.2 病史摘要1.2.1 ×× 医院病历资料.张某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1 月余入院.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狭窄,胃镜示食管下段癌.于 2016 年 6 月 14 日行左侧开胸食道下段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术后第 13 天,已进流食,突然出现体温升高,高可达 38.7℃;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9.43×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90.90% ↑;给予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考虑吻合口瘘,胸腔感染;于 2016 年 7 月13 夜间患者突发呕血,呕出大量暗红色血块,后呕出为鲜血.

    作者:李旭辉;闫晓宝;杨保丰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用枕头压迫口鼻部致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张某报警称,早上起床发现同床的女朋友肖某(30 岁)病死在自己旁边.民警赶到现场房内发现肖某盖着棉被仰卧于床上,已死亡.1.2 现场勘验该房单家独屋,为一室一卫结构,由正门进入是卧室,卧室南是卫生间,房门朝北.肖某仰卧于床上偏北侧,身上盖有一床粉色棉被,鼻中隔处见点状皮肤擦挫伤,右嘴角有疑似血迹附着,头下枕头东北角处有疑似擦蹭血迹附着.掀开棉被见肖某全身赤裸,双上臂平于肩侧,双前臂垂直于肩呈上举状,右手半握拳状,左手半展.室内各处物品摆放较整齐自然,未见明显搏斗迹象.

    作者:黄志平;胡丹;张惟;崔亚杰;邓裕平;陈丙文;刘钊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交通事故中烧焦尸体DNA提取1例

    个体识别 DNA 的提取对于解决一些特殊案件尤为重要,比如交通事故后车辆发生燃烧,给事后的个体识别带来的重重困难.笔者就日常检案中碰到的一例交通事故,对其中烧焦尸体成功进行了DNA 提取.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 6 月份某地发生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场一辆小轿车与一辆货车相撞,相撞过程中小轿车发生自燃,待交警清理现场后发现烧毁轿车框架内遗留有轻度碳化人类下肢,上腹部两部分,交警怀疑尸体来自不同两个人,故请求法医对尸体进行个体识别并给出判定.

    作者:孔小超;谢素梅;冀强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血友病患者头部轻微外伤死亡1例分析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日 22 时许死者张某某因琐事被他人用脚踢伤头部 , 自行开车回家,于次日清晨 5 时许出现意识障碍,急症入院手术治疗,14 天后死亡.2014 年曾在我省血友病诊疗中心确诊患有血友病 A,缺乏凝血因子 FVIII;凝血因子水平:5.2%(正常值 20-150%).既往因关节疼痛、皮肤软组织出血在当地医院不规律输入冷沉淀治疗.

    作者:夏秀利;邓立群;接存正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室内颅脑损伤并颈椎骨折意外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宋某,男,46 岁.某年 1 月 9 日 12 时 45 分许,接报案称:宋某家中卧室死亡.经勘查,现场门窗完好.死者位于卧室南侧电脑桌下,见一淡黄色棉被裹盖,口鼻部棉被上见血性液体浸染床尾,床头北侧挡板及附近墙面见小血点,卧室地面见大量散在粘血纸巾及滴落、擦蹭血迹.

    作者:曾凡荣;郑翔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水杯上微量DNA检验破案1例

    1 案例简介2016 年 5 月,在外省某县大道教体局北侧,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现场遗留一不锈钢水杯.经当地 DNA 实验室多次检验,未获得 STR 分型结果.当地公安机关于 2016年 6 月送检至我市物证鉴定所,本文综合运用了分段多处取材、多次平行扩增、混合谱图拆分等手段,有效获得了 STR 分型,为破案提供线索.

    作者:张浩;秦海燕;杨敏;韩海军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跨部位损伤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资料朱某,女,2016 年 8 月 13 日晚因纠纷被他人致伤.入院情况:左侧颜面部肿胀,左侧眼眶周青紫,左侧耳廓约下 1/4 完全离断,伤口渗血,左侧颈部有一长约 8cm 伤口,伤口斜形向下,深约 3cm,部分小血管断裂、喷血,颈动脉搏动好.后行左耳廓部分离断清创缝合术 + 左颈部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

    作者:顾亚峰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PSA弱阳性精斑检材的检验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倪某,2017 年 5 月 20 日,被强奸.办案单位提取内裤,送检市局 DNA 室检验,未检出.送本实验室重新检验.1.2 分型检验剪取内裤裆部 3 个部位,分别放在 3 个 EP 管中,标记为 1-3 号检材,PSA 试剂条检验为弱阳性.EP管加入1mL超纯水,浸泡3min后高速振荡3s, 13000 r/ min 离心 3 min后去掉上清液,再加入1mL超纯水,100μ L PK、100μ L SDS,混匀后 56℃保温过夜.第二天,1 号取上清液离心,加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沉渣中加入 Chelex-100100μL ,10μ LPK , 10μ L SDS, 消化过夜.2-3 号于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分别再加入 100μ L PK,消化过夜.四天后,取上清液离心,加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沉渣用博坤小型工作站自动提取 DNA.

    作者:刘金辉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86例命案尸体检验法医学分析

    目的 寻找命案的基本特征,为命案的法医学鉴定及侦破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对2011-2016年锦州市区内发生的86例他杀案件中死者的性别、年龄、抵抗伤、案发时间与地点、致命伤部位、致伤物类型及损伤数量等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死者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于31-65岁之间;性别差异及因年龄因素所导致的抵抗能力的强、弱与抵抗伤发生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82,0.819).2.冬季发案量及室内案件比例较大、夏季室外案件数量较多;近三年来(2014-2016年)室外命案发生率增多(P<0.001).3.致伤物类型、损伤数量和致命伤部位三者关系密切,一处损伤多由锐器所致,多发损伤常见于钝器及混合器(钝器及锐器)(P=0.016);锐器所导致的致命伤多发生于胸腹部,钝器及混合器则常发生于头面部(P<0.001);一处致命损伤多位于胸腹部,多处损伤其致命伤的发生部位常由致伤物的种类决定.结论 锦州地区命案多发于冬季且随气候的改变呈现出夏季室外案件多发、冬季室内案件多发的特点;在因机械暴力致死的人群中其一处致命伤多由锐器所致且以胸腹部居多,因钝器打击致死者其致命伤多位于头面部并常伴有多处损伤,另外,是否出现抵抗伤与死者生前抵抗能力强弱无关.

    作者:李晓洁;王宇;赵晓杰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151例两轮摩托车山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

    目的 分析151例两轮摩托车山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探讨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及死亡的特点,为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及损伤检验鉴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遵义市151例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资料,按照死者年龄、性别、死者交通行为方式、死亡原因、救治情况以及有无驾照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死者性别差异显著;死者年龄多以青壮年为主;死者的主要交通行为方式为摩托车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中无证、无照驾驶占总数的57.8%;主要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死亡.结论 1.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具有对冲性损伤较重的减速伤,受伤部位多集中在颞部、面枕部以及现场多遗留有摩托车等特点,能与其他案件中的钝器损伤相鉴别;2.摩托车交通事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问题关键,为预防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换;巩京慧;胡勇;犹念;黄绍虎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肩袖损伤伤残程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案情摘要马某,男,66 岁.于某日上午 10 时许在公园散步时,灌溉花草的公园管理人员拉拽水管不慎将其绊倒受伤.受伤次日门诊病历记载.主诉:右肩外伤后 1 天.体检:肩锁关节压痛.诊断:右肩锁关节损伤.处置:肩肘带固定 3 周,3 周后门诊复查肩关节 MRI,随诊.

    作者:宋世强;梁锋 刊期: 2018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