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丽;陶菊;龚旭初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X)临床上又称之为意外拔管,主要表现为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而出现的导管拔出或导管意外脱出.非计划性拔管是考核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的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1].早在1998年,相关学者将UEX定义为[2,3]:患者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并且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和相关操作时的意外拔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容易导致患者气道黏膜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低血压、心肺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5].相关研究显示[6,7],UEX发生后再插管的患者病死率高于UEX的7倍,增加了肺炎等疾病的发生率,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就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王飞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韦群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两组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经过系统的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实验组的住院医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教学方面评价指标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较传统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的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李政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听力、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老年性耳聋伴耳鸣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银杏叶胶囊、甲钴胺和氨基酸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听力及耳鸣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0天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听力和沟通能力均较对照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听力功能,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作者:陆园英;黄丽雯;农英存;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外降解以及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式缝合,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裂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热、伤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无不良反应,而且缝合线降解效果良好,组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不仅能在体外有效降解,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冯紫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草酸二铵和硫普罗宁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4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8.9%,对照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志勇;谢林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86例(407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用泪囊按摩、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泪囊区按摩法一次治疗成功率1.47%,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一次治疗成功率94.34%,二次治疗成功率2.70%,三次治疗成功率1.47%.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取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并配合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蒙静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健康知识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活跃期后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计划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4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均确诊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且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根据枕横位或枕后位枕部位置,协助产妇取对侧侧俯卧位;对照组根据产妇喜好取舒适随意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耗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缩短产程,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母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临床上以全身抗病毒治疗,局部止痛、消炎、干燥收敛及防止继发感染为治则,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为目的.临床上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免疫制剂、营养神经、消炎镇痛、对症支持等方法治疗.而季德胜蛇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有临床报道,到80、90年代被广泛认同,报道也渐增多.目前,采用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较为常见,有单用也有配合其他药物或配合多种复合方法治疗的.
作者:龚旭初;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的有效方式.方法 将12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即输液过程中间断脉冲式冲管(冲管间断时间为4 h),输液结束后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对照组采用普通冲封管法.两组冲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导管堵塞发生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的形成,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保证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春霞;张婧;刘惠;陈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因素.结果 1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并发症86例,发生率为46.2%(86/186),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5例(18.8%),消化道出血13例(7.0%),尿路感染16例(8.6%),中枢性高热17例(9.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7%).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nter法)显示,发病后入院时间和吸烟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发病后入院时间和吸烟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发生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预防及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影响患者预后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夏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等,严重者可导致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1].因此,积极寻求一种尽早稳定病情、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方法是临床医生的研究目标[2].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而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辨证选穴、针灸手法、针刺疗法等综述如下.
作者:骆卓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分诊标准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方法 制定急诊分诊标准并进行培训与实施.结果 实施急诊分诊标准后,提高了急诊患者的分诊准确性.结论 实施急诊分诊标准可提高急诊分诊质量,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韦敏俭;黄翠青;黄霜霞;卢莉颖;周冬娜;李世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模拟情景剧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级中医本科生23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并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操作知识掌握、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比较两组学生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操作熟练度、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是符合中医急诊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邓海霞;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动力异常并不少见,出现的胃症状较多,称之为糖尿病性胃病.当无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时,胃排空延长被称为胃轻瘫(Gastroparesis),其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76%,其中10%患者出现临床表现[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因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住院的人数也显著增加[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DGP患者的护理也不容忽视.现就DGP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13日~2015年2月15日我社区护理管理完善后对高血压患者65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并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血压值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发生心力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急性脑梗死1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2%.结论 完善社区高血压护理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亚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衡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8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护士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8.3%.护士E与L得分均低于常模,护士P与N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人格特质E量表分与MR分及绝大多数的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护士人格特质P量表分与MR分及所有的症状因子分呈正相关;护士人格特质N量表分与MR分及所有的症状因子分呈正相关;护士人格特质L量表分与MR分及绝大多数的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且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罗志强;邓立普;赵红;曹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气滞血瘀证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口服氯唑沙宗片(0.2g口服,每天3次)、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穴位注射,局部体针针刺、手指点穴及电针治疗(选取天柱穴、颈百劳穴、后溪穴和天宗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7天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加速颈椎关节囊充血水肿的消退,改善微循环,治疗气滞血瘀证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黄秋燕;覃聪慧;黄业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矛头蝮蛇血凝酶,用于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检测.方法 将矛头蝮蛇血凝酶为抗原免疫小鼠,与尖吻蝮蛇血凝酶、白眉蝮蛇血凝酶交叉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优化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IgG、矛头蝮蛇血凝酶(抗原)工作浓度,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考察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确定方法的适用性.采用膜超滤法将巴曲亭中辅料去除,按照建立的ELISA法检测,判定种属来源.结果 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具有强特异性,一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二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抗原浓度2μg/孔,该法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较好.巴曲亭与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有特异性反应,与其它蛇毒来源血凝酶单抗无交叉反应,确定巴曲亭来源于矛头蝮蛇蛇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判断的方法.
作者:李秀娜;孙东;李秀琳;崔亮亮;丁忠福;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