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心理亚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罗志强;邓立普;赵红;曹嫚

关键词:心理亚健康, 人格特征, 护士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亚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衡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8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护士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8.3%.护士E与L得分均低于常模,护士P与N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人格特质E量表分与MR分及绝大多数的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护士人格特质P量表分与MR分及所有的症状因子分呈正相关;护士人格特质N量表分与MR分及所有的症状因子分呈正相关;护士人格特质L量表分与MR分及绝大多数的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且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蛇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近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难治疾病[1].该病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临床上西医治疗无特效手段.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拔罐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治疗烙铁头蛇伤肢体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拔罐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烙铁头蛇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后贴敷如意金黄散治疗;对照组予土黄连液纱布外敷局部伤口,再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肿胀处.比较两组治疗后伤肢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5天后,观察组患者伤肢肿胀消退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拔罐后配合贴敷如意金黄散疗法对烙铁头蛇伤伤肢肿胀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是一种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笑怡;黄琪;周丽;李文敏;刘治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我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前的腔镜管理为对照组,将2015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腔镜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的完好率、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腔镜器械完好率、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保障了腔镜器械的完好性,提高了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丁春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的有效方式.方法 将12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即输液过程中间断脉冲式冲管(冲管间断时间为4 h),输液结束后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对照组采用普通冲封管法.两组冲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导管堵塞发生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的形成,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保证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春霞;张婧;刘惠;陈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杉醇对大鼠颅内C6胶质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杉醇类药物对大鼠颅内胶质瘤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紫杉醇治疗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预实验计算出紫杉醇IC50=6.04 nmol/L,实验组中加入紫杉醇溶液终浓度6.04 nmol/L,对照组加等体积培养液,温箱中作用48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myc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两组C6细胞中均检测出β-catenin蛋白和c-myc的mRNA表达,癌基因c-myc mRNA 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且-catenin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抑制细胞内β-catenin 蛋白表达及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阻断wnt信号转导通路,是紫杉醇类药物抗癌机制之一,研究紫杉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提高其疗效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礼泉;蒋六洲;邓立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分别检测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40例HPS患者(HPS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SF和FIB水平.结果 SF和FIB在HPS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将HPS组按治疗效果分为病情缓解组(n=18)与病情恶化组(n=22),比较治疗前的SF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F和FIB在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联合表达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英;李佩章;黄玲莎;黄蕾;朱春燕;谭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概述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临床上以全身抗病毒治疗,局部止痛、消炎、干燥收敛及防止继发感染为治则,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为目的.临床上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免疫制剂、营养神经、消炎镇痛、对症支持等方法治疗.而季德胜蛇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有临床报道,到80、90年代被广泛认同,报道也渐增多.目前,采用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较为常见,有单用也有配合其他药物或配合多种复合方法治疗的.

    作者:龚旭初;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寻找佳的动脉采血部位.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急诊病房需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以及患者接受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及患者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皮下出现血肿情况少,而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林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概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文献报道,201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占全部新发癌症的25%,占癌症死亡病例的25%,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n].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化疗及手术效果的不断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越来越高.有资料显示,在京、津、沪Ⅰ~Ⅲ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2].

    作者:唐梅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着床于子宫以外,主要以输卵管妊娠为主,是妇产科临床常见急腹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我国异位妊娠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和低龄化发展趋势,国内文献[2]报道,异位妊娠小发病年龄为16岁,因此,如何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和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随着高敏感度的放射免疫检测及B超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不少异位妊娠在出现典型症状之前就能明确诊断.而治疗上,腹腔镜手术和以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为代表的药物广泛应用,已改变了以往单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异位妊娠多元化治疗创造了条件.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两组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经过系统的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实验组的住院医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教学方面评价指标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较传统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的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李政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食管癌出院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食管癌出院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出院的6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于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进行延伸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干预周期3个月,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服务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高出院食管癌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香宁;唐忠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术前使用指导性游戏对全麻患儿分离性焦虑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使用指导性游戏对全麻患儿分离性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咽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指导性游戏,比较两组患儿焦虑和苏醒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儿使用指导性游戏可减轻麻醉前的分离性焦虑,使患儿顺利度过麻醉期.

    作者:蒋亮;王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和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和伤肢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治疗对蝮蛇咬伤伤口愈合、肿胀及疼痛的缓解有促进作用,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

    作者:朱荣丽;陶菊;龚旭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分析探讨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急诊护士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近5年(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如加强急诊护士人文关怀,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等措施,进而改善护士归属感和价值感.结果 5年来我院急诊科护士仅1人离岗.结论 加强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及待遇可显著稳定急诊护士队伍,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

    作者:杨巧华;杨贺平;张敬伟;杨翠英;白建蕊;魏彩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变化,分析其在病情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3例,根据临床病情的轻重分为轻症病脑组(n=87)和重症病脑组(n=36),并选取同时期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差异.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S100B、NSE、MBP、NGF水平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CK、CK-MB、AST、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重症病脑组患儿血清中神经功能相关指标S100B、NSE、MBP、NGF水平和血清心肌酶谱相关指标CK、CK-MB、AST、LDH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病脑组(均P<0.05).经治疗后,患儿各指标水平均有下降,入院后第1、2周S100B、NSE、MBP、N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在病毒性脑炎的诊疗中,神经功能指标和心肌酶活性均能用作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重要指标.

    作者:曹嫚;邓立普;赵红;姚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韦群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院近十年毒蛇咬伤中毒的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总结我院近十年毒蛇咬伤的发病情况,揭示我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15年期间收治毒蛇咬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中华眼镜蛇咬伤占首位,其次为竹叶青蛇咬伤,其他蛇类咬伤发病情况相对较少;中华眼镜蛇和竹叶青蛇咬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其他蛇类咬伤的发病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呈散发趋势;2015年新发印度眼镜蛇咬伤病例.结论 广西境内毒蛇咬伤发病率高为中华眼镜蛇,第二位为竹叶青蛇,但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发病种印度眼镜蛇咬伤毒性高,易误诊,临床上需警惕.

    作者:黄周;王威;李其斌;李恬;黄东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间接ELISA法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蛇毒种属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矛头蝮蛇血凝酶,用于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检测.方法 将矛头蝮蛇血凝酶为抗原免疫小鼠,与尖吻蝮蛇血凝酶、白眉蝮蛇血凝酶交叉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优化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IgG、矛头蝮蛇血凝酶(抗原)工作浓度,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考察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确定方法的适用性.采用膜超滤法将巴曲亭中辅料去除,按照建立的ELISA法检测,判定种属来源.结果 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具有强特异性,一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二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抗原浓度2μg/孔,该法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较好.巴曲亭与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有特异性反应,与其它蛇毒来源血凝酶单抗无交叉反应,确定巴曲亭来源于矛头蝮蛇蛇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判断的方法.

    作者:李秀娜;孙东;李秀琳;崔亮亮;丁忠福;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7.87%;1例因肌瘤较大中转开腹切除术.本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平均104(81~195)min,出血量平均120(90~140)ml,术后住院时间4~5天.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石秀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蛇志杂志

蛇志杂志

主管: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