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张爱华

关键词:老兵, 吸入性肺炎,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退役复原老兵40例研究对象作为老兵组;对照组为普通老年患者40例。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兵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有肢体残缺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提示: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马来酸氟伏沙明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马来酸氟伏沙明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检查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患者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氟伏沙明抗抑郁的作用显著,疗效与阿米替林相仿,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且程度轻,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首选药物。

    作者:黄晓;吕辰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孕产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140例为观察组与140例正常孕产妇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29.87±5.65)岁,孕期体重指数(25.12±3.94),孕期增重为(17.56±6.78)kg,发生产后出血35例(25.00%),胎儿窘迫26例(18.57%),妊娠期糖尿病18例(12.86%),胎膜早破14例(10.00%),HELLP综合征9例(6.43%),早产28例(20.00%),新生儿窒息15例(10.71%),剖宫产118例(84.29%),低体重儿26例(18.57%),畸形胎儿9例(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应及时诊治。

    作者:庄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NP联合 Tei指数对 AECOPD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 BNP)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Tei指数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6例AECOPD患者入选观察组,8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观察组及观察组缓解期患者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与Tei指数正相关(γ=0.89,P=0.007);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与FEVl(%)、FEVl/FVC负相关(γ=-0.87,-0.89,P=0.015)。结论: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E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状态。

    作者:凌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C营销理论及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提高护理质量是确保医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4C营销理论包括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客户的期望费用、与客户沟通、购买的便利性。人性化护理要求应以患者为中心,发挥自身主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门诊就医环境,减缓因疾病所致的生理不适感,增加心理舒适度。在门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4C营销理论即人性化服务理念,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利于建立满意的护患情感基础,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促进医院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何学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前提下,对各个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1.57%,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及接触类型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为64.49%,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为26.79%,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48.96% VS 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37,P=0.002)。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医院的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作者:张昌;连玉佳;陈盛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的患儿173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88例,研究组患儿85组。所有患儿均采用对症疗法,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沙丁胺醇,研究组患儿使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在治疗中度和重度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用沙丁胺醇。

    作者:卢君;王一川;张小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观察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按空腹血糖取值范围分为正常低值组(3.9 mmol/L~6.9 mmol/L)与正常高值组(7.0 mmol/L~9.0 mmol/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结果:低值组的低血糖、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8.75%、16.67%和4.17%,明显低于高值组的患者43.55%、40.32%和16.12%,两组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低值组低血糖、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值组。故在治疗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时应严密观察血糖变化,适当提高空腹血糖标准,坚持个体化原则,以降低心脏猝死、心律失常、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李呈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退役复原老兵40例研究对象作为老兵组;对照组为普通老年患者40例。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兵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有肢体残缺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提示: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旨在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51例城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三级以上)发生率为9.05%,肇事肇祸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x2=10.57,P<0.01)、文化程度(x2=10.88,P<0.01)、和监护人类型(x2=16.89,P<0.01)、疾病类型(x2=10.80,P<0.01)、病程(x2=11.39,P<0.01)及服药依从性(x2=19.81,P<0.01)呈显著相关,与患者的年龄(x2=0.80,P>0.05)、民族(x2=0.443,P>0.05)、婚姻状况(x2=1.99,P>0.05)无关。结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从未就医、服药依从性较差、监护人为患者的兄弟姐妹及其他人者居多。

    作者:张勇辉;王维;阮冶;黃芹;唐岩;张跃坤;叶渊;林海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规律以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32例患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15例(46.87%),过敏性休克6例(18.75%),药物热8例(25.00%),其他3例(9.38%%)。其中,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半个小时内的患者有25例(78.12%),在用药后24 h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2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0~10岁组。结论: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应注意适应症,儿童慎用。

    作者:张秋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的疗效。方法:按照10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意愿,分为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47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孕妇孕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GDM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GDM知识知晓率为92.5%(49/53),对照组孕妇为74.5%(35/47),观察组孕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血糖比较,观察组孕妇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时介入合理的孕期护理可以提高GDM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指数。

    作者:蒋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如何选择小儿肾积水的手术方法,比较手术后患儿的治疗效果,为如何更好的治疗小儿肾积水提供科学方法。方法:以28例小儿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患儿年龄小6个月,大10岁,年龄平均为(6.4±0.5)岁;经过CT、B超、泌尿系MRI+MRU、KUB+IVP、VCUG等检查方式确诊以后发现左肾积水患儿有17例、右肾积水患儿有9例,双侧均出现肾积水患儿有2例,对手术前后肾实质厚度、GFR(肾小球滤过率)、肾盂平均前后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患儿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前肾实质平均厚度有明显增加、肾盂平均前后径发生明显减少、GFR明显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积水的患儿,±据肾积水患儿发病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仪锡;蔡林强;康力峰;胡月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加炎琥宁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临床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抗体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退热、咳嗽、啰音、气喘以及肺部X线阴影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IgG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例孕产妇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第二产程中给予胎心监护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未在第二产程中给予胎心监护,观察组产妇则给予胎心监护,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共出现变异减速(VD)21例、晚期减速(LD)13例、早期减速(ED)6例、延长减速(PD)3例;②观察组中,共行剖宫产产妇48例(48%),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中,Apgar评分≤7分5例(5%),发生肺炎6例(6%)、脑瘫1例(1%),除脑瘫外其余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会有效控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会提高产妇的剖宫产机率。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普适量表( MBI-GS)对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9867±1.545)分、(1.7444±1.513)分、(2.1724±1.451)。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主要原因为情绪枯竭,应采取减压力,多支持,提升自我等对策。

    作者:宋银梅;顾如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辩证分型采取不同辨证治疗方式,并对貝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痊愈的为48例,效果显著的为11例,有效的为8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达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目的,且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佟家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 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给予沙丁胺醇和观察组85例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及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和FEV1/FVC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沙丁胺醇疗效。

    作者:廖余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亲情护理方法在焦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焦虑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亲情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明显提高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敏;魏晓花;陈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引起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

    目的:观察引起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方法:选取消化内科患者126例,分析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为27.78%、胆系结石为22.22%、急性肠胃炎为6.98%,显著高于胃癌的1.59%、颅内病变的1.59%、功能性消化不良的3.18%、急性阑尾炎的1.59%、十二指肠溃疡的6.35%、急性肠炎的7.94%和巨幼细胞贫血的0.79%,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炎和胆系结石为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呕吐的主要成因。

    作者:杨冬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珠三角某企业抑郁症状人群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筛查珠三角某大型企业员工中具有抑郁症状人群的比例,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以该厂1089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信息表、患者健康问卷中的分量表PHQ-9作为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89名员工中筛查出有抑郁症状者491例,检出率49.31%。其中:①轻度抑郁症状者340例,占34.14%;②中度抑郁症状者96例,占9.64%;③中重度抑郁症状者39例,占3.92%;4.重度抑郁症状者16例,占1.61%。结论:该大型企业员工中存在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较高,应加强该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郑庆梅;李耀东;黄再萍;卢迟英;赵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