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胤谋;童仕伦
目的:探讨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对恶性肿瘤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和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8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脑转移分为转移组(38例)和未转移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S100B、MBP、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100B、MBP、NSE蛋白用于诊断恶性肿瘤脑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血清S100B、MBP、NSE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清S100B、MBP、NSE用于诊断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80.0%,AUC均大于0.800.结论:血清S100B、MBP、NSE可作为恶性肿瘤脑转移的可靠标志物.
作者:何程祖;池小钜;蓝东;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RUNX2)in the synovial tissu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its effect on the apoptosis of RA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 (RA-FLS),and to screen new targets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RA.Methods: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mRNA and protein of RUNX2 in the synovial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pectively.The effect of th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RUNX2 on the apoptosis process of RA-FLS cell line MH7A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and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RUNX2 mR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ynovial tissues from RA patients,compared to that in the OA patients (P<0.05).RUNX2 protein was mainly localized in the nuclear of the RA synovial cells.Overexpression of exogenous RUNX2 could notably decrease the apoptosis of RA-FLS,which was substantially reversed by pretreatment with SN50,a specific inhibitor of NF-κB pathway.Compared with blank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pCMV6-AC-GFP-vector),the apoptotic rate of exogenous RUNX2 overexpressing (pCMV6-AC-GFP-RUNX2) MH7A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and this effect could be effectively reversed by NF-κB signal pathway-specific inhibitor SN5.Conclusion:The high expression of UNX2 in RA synoviocyte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spontaneous apoptosis of cells,and it was related to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In-depth studies of RUNX2/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will help to identify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RA.
作者:Jin Zhang;Xinhu Wang;Xiajun Liu;Yuanchi Huang;Qing She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每组28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5d,两组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大部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l0d,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更为适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涛;陆春雷;葛晨;兰杨;龚龙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GB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IVIG治疗,观察组给予IVIG联合mNG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系统病变评分(TCSS),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白介素(IL)-4、IL-21和IL-2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Hughes评分、TCSS评分及血清IL-21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NGF联合IVIG治疗儿童GB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节血清IL-4、IL-21、IL-23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作者:田娟;李娟娟;李园;李晓刚;马春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GM)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RBs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糖、肾功能、尿β2-GM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和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尿β2-GM水平、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ARBs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能明显减少尿蛋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张月成;罗文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70例,均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这3种检查方法及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脏超声分别与心电图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心脏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联合心电图检查对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右冠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分别为88.00%、77.27%、82.6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心脏超声,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联合心电图对不同病变部位的诊断准确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宝华;罗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疾病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秦皇岛地区分娩的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确诊为无出生缺陷的新生儿2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出生缺陷儿的疾病类型与预后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与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出生缺陷儿中,苯丙酮尿症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8例,唐氏综合征9例,性染色体及其他常染色体异常7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5例,循环系统畸形10例,其他畸形5例.活产45例,死胎或死产2例,产后7d内死亡1例,2例为产前诊断为出生缺陷后进行治疗性引产.两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产妇自然流产史、孕早期服用药物、孕早期接触危险物质、孕早期被动吸烟、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缺陷中循环系统畸形及唐氏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产妇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产前疾病筛查以降低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作者:葛辛;戴向楠;华天书;庞世峰;吴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均成功完成PCI术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A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术后24 h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腺苷二磷酸(ADP)激活血小板形成大血凝块强度(MA-AD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及术前、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随访1年,记录两组出血事件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ADP及IPA<30%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IPA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抑制血栓形成,但在减少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优势不明显.
作者:陈稚丽;崔言红;刘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切口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骨导听阈和气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正勇;陈红;梅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血浆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陕西省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PVL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并加用脑活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GM-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浆iNOS、IL-1β和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iNOS、IL-1β和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治疗PVL早产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降低iNOS活性和减少NO参与的神经毒性损伤有关.
作者:张丽;包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辅以K-B纸片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比分析成人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从成人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 106株,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株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5.5%)、铜绿假单胞菌(17.1%)、肺炎克雷伯菌(10.1%);(2)从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5 726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7.1%)、铜绿假单胞菌(16.1%)、肺炎克雷伯菌(11.4%);(3)成人ICU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成人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率大于75%.结论:成人ICU分离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监测,这是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韦志福;郭世辉;梁宏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通络方治疗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LO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LO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疏导、性健康教育,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填精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血管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PCV)、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血清睾酮(TT),中医肾阳虚评分,男性老龄化量表(AMS)评分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RBC和T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及阳痿等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IIEF-5评分和A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IIEF-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填精通络方治疗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可有效促使RBC和TT水平上升,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郭补林;郭亚平;柏江锋;贺利明;刘燕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LISS、Gamma钉、DHS内固定模式在治疗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收集10例受试者的CT扫描数据,利用软件建立股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包括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及不同内固定治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C1为LISS内固定、C2为Gamma钉固定、C3为DHS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内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Evans-JensenⅢ型骨折的3种内固定治疗模型的应力集中部位、应力分布及大位移.结果:C3模型的大应力值明显大于C1及C2模型(P<0.05),C1模型的大位移值显著大于C2及C3模型(P<0.05);C3模型股骨近端大应力值大,C2模型小(P<0.05);C1、C2、C3模型股骨近端的水平大位移、冠状大位移、轴状大位移及总位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C3模型骨折断面处应力值及骨折间隙应力值的前外侧、前内侧、后外侧、后内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模型螺钉顶部周围骨质应力值明显高于C1及C2模型(P<0.05).结论:采用LISS、Gamma钉、DHS内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3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中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措施.
作者:何盛为;陈秉智;秦睿贤;杜广宇;米立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颅内各种囊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疑为颅内囊性病变胎儿的1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引产尸检结果或随访产后新生儿头颅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80例经产前超声准确诊断为单纯脑室轻度扩张60例,单侧脑积水13例,脉络丛囊肿33例,单纯后窝池增宽17例,Dandy-Walker综合征4例,脑穿通囊肿1例,室管膜下囊肿19例,蛛网膜囊肿16例,透明隔囊肿9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6%.结论:超声诊断胎儿颅内囊性病变的准确率较高,但对大脑中线部位的囊性病变有一定受限.
作者:李一冰;王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和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1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中miR-193a-3p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CA19-9表达水平.分析miR-193a-3p、CA19-9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miR-193a-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miR-193a-3p呈低表达、CA19-9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低、TNM分期较晚,且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P<0.05).miR-193a-3p低表达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miR-193a-3p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iR-193a-3p高表达组;CA19-9阳性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CA19-9阴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A19-9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呈低表达,CA19-9呈高表达;miR-193a-3p和CA19-9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对患者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黎胤谋;童仕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腹胃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诊断为胃癌的3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经腹胃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癌的患者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7%;其中病灶位于胃窦部的患者19例,占73.1%;伴淋巴结转移5例,占19.2%;病灶位于胃体的患者5例,占19.2%;病灶位于贲门的患者2例,占7.7%.结论:经腹胃超声检查对于老年胃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好,可用于胃癌筛查.
作者:黄春霞;高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六月青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制剂稳定性进行部分项目的考察.方法:通过耐热耐寒试验、离心试验等稳定性实验,比较5个不同处方对六月青乳膏成型性与质量的影响,优选出佳的处方;通过紫外扫描方法测定六月青的大吸收波长,在大吸收波长条件下测定六月青乳膏的吸光度值.结果:优选出六月青乳膏的佳处方为六月青鲜汁8 g、冰片0.1 g、硬脂酸3.0g、蓖麻油0.4 g、硬脂酸甘油脂1.0 g、甘油2.0 g、三乙醇胺2.0mL、尼泊金乙酯0.1 g、蒸馏水9 mL.按照该处方制备的乳膏在大吸收波长206 nm处的吸光度值也相对稳定,可作为含量控制的方法之一.结论:优选的六月青乳膏处方质量稳定、可控,可推广用于大生产.
作者:黄建春;李伟云;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UACE)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局部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实施UACE治疗,对照组实施静脉全身化疗(ISC),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LMVD、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LMVD和VEGF-A、VEGF-C、VEGF-D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转移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ACE治疗宫颈癌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复发转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和VEGF表达有关.
作者:张晓英;王飞鹏;张新选;姜晓春;贺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1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房黏液瘤切除1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7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正中开胸以及再次开胸止血,无术中术后死亡.手术时间(328.8±99.7) min,体外循环时间(184.5±81.7)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1.1±57.9) min,术中出血(380±186) mL,术中用血浆(223±238) mL,红细胞(2.7±2.7)U,ICU监护时间(37±38.7)h,呼吸机辅助时间(28.4±28.8)h,术后引流(685.4±222.3)mL,术后输血浆(686.7±500)mL,平均术后4.5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3.2±5.2)d.1例二尖瓣成形中转二尖瓣置换,1例术中彩超提示二尖瓣瓣周瘘,重新环缝合1针加固后消失,1例房缺术后提示少量残余瘘,1个月后复查超声正常,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右小腿肿胀,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勇泉;韦成信;李富骊;黄维佳;曹健斌;何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抗炎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92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24 h UP)、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DP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24 h UP、ACR、hs-CRP、IL-6、IL-17、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PN、SFRP5、Omentin-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维生素D治疗DN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微炎症状态、调节抗炎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张涛;王芳;张文涛;白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