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李琼;张春花;贺琴;邓琛琛
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医生建立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ve training,AIT)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方法[1],亦属感觉统合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学习困难等疾病的心里行为障碍的康复[2,3],但在小儿脑瘫康复领域未见有报道.现将近年来AIT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小儿脑瘫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肌球蛋白轻链(MYL9)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特征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48例NSCLC患者(实验组)及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MYL9基因的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YL9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与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MYL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3.16±1.59),对照组为(2.16±1.13),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前外周血中MYL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3.57±1.63),术后为(5.49±2.55),两者比较术后高于术前(P<0.01);MYL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吸烟情况均无关(P>0.05).NSCLC患者低分化组外周血中MYL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4.02±0.54),中、高分化组为(2.67±1.42),两者比较低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22).结论:MYL9基因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分化不良密切相关,NSCLC患者外周血中MYL9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NSCLC恶性行为的有效指标.
作者:欧进;陈铭伍;冼磊;王永勇;谭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肺栓塞(PE)患者在双源CT肺灌注与肺FLASH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疑似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双源CT肺灌注扫描(A组)和FLASH扫描(B组).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A组平均扫描时间、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12.05±2.33)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349.54±77.78) mGy×cm],肺动脉主干强化值(474.25±115.64)HU、噪声值(27.35±4.23)HU,左肺动脉干强化值(465.32±108.53) HU、噪声值(26.18±5.32)HU,右肺动脉干强化值(466.63±118.38)HU、噪声值(26.45±5.18)HU,升主动脉平均强化值(95.42±8.03)HU、平均噪声值(26.86±5.63)HU.B组:平均扫描时间(1.23±0.08)s,CTDIvol(4.1±0.73) mGy,DLP(134.69±25.41) mGy×cm,肺动脉主干强化值(498.74±102.59)HU、噪声值(31.24±8.37)HU,左肺动脉干强化值(478.34±101.09) HU、噪声值(30.29±6.34)HU,右肺动脉干强化值(490.52±127.18) HU、噪声值(29.53±7.81) HU,升主动脉平均强化值(68.52±6.43)HU、平均噪声值(30.32±3.37) HU.结论:A组相对于B组,其图像噪声小,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肺灌注异常,更好评价肺血管堵塞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B组则扫描时间短、扫描剂量低.两组不同成像扫描均可很好的显示肺段及肺亚段动脉血管,达到诊断要求,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兆国;张鹏;赵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外伤继发的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利用大剂量的药物都不能控制眼压的30例(30只眼)眼外伤且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在受伤后的2个月内行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观察并记录下不同的随访时间节点的手术成功比率.此外,还对比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佳矫正视力等数据,以协助判断青光眼阀植入术对于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疗效.结果:末次随访19例中,手术完全成功16例(84.2%),条件成功3例(15.8%);平均眼压为(2.01±0.07)kPa,比术前眼压(5.67±0.24) kPa明显下降,同时术前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眼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随访时点平均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明显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末次随访时间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0.40)明显低于术前(LogMAR视力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早期出现浅前房2例,前房积血3例,而无持续性的低眼压、浅前房、引流管暴露以及局部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军;王秀超;杨洪帅;张英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其中放疗组采用单纯放疗;而放化疗联合组在放疗组的基础上接受口服靶向化疗药物(吉非替尼).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和癌抗原242(CA242)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和总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措施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和CA242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放化疗联合组治疗后较放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放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的DCR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0.00% vs 82.85%和31.43% vs 57.14%;并且放化疗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明显高于放疗组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放化疗联合组恶心、呕吐、皮疹、腹泻、白细胞减少和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放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基础上加服吉非替尼能够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DCR,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丹;周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紫杉醇盆腔内联合简化调强放疗(sIMRT)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盆腔内强调放疗(IMRT),观察组则联合运用sIMRT.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体积及毒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措施实施后总有效率、肿瘤体积以及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杉醇并盆腔内sIMRT在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中近期疗效较佳,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莉;高宇;李硕;田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外原发恶性肿瘤(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HCC合并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诊断间隔时间、EHPM发生部位、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EHPM发生率为1.01%(62/6 120),其多发部位依次为胃、结直肠、肺部、鼻咽部;同时癌30例,异时癌32例,80.6%患者的第一恶性肿瘤与第二恶性肿瘤诊断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28例患者HCC发生于EHPM之前(H-E组),34例患者HCC发生于EHPM之后(E-H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7.2%、6.4%、2.1%,异时癌组生存期长于同时癌组(P=0.006)、H-E组相比于E-H组患者生存期更长(P =0.033).结论:HCC患者合并EHPM发生率及生存率较低,定期复查,特别是对胃、结直肠、肺部等高发部位的筛查有助于HCC合并EHPM的诊断,对肝内外恶性肿瘤尽早采取根治性治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作者:付艳龙;赵荫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评价孤立性肺肿块的可行性.方法:69例孤立性肺肿块患者,病灶数共69个,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CT值、常规增强CT值及碘分布图CT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块常规平扫分别与VNC(A)、VNC(V)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常规平扫与VNC(A)图像CT值均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91及r=0.93,均P=0.00.常规平扫图像SNR较VNC图像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C图像质量较常规平扫图像稍差,两者图像质量评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肿块增强CT值与碘图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增强与碘分布图CT值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r=0.89,P=0.00).常规增强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43.68±3.89)mGy、(1 130.21±109.87)mGy·cm及(15.82±2.03) mSv,双能量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29.23±3.11)mGy、(738.69±90.46)mGy·cm及(10.34±1.37) mSv,两种扫描方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总量及ED总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双能量扫描患者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约33.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增强扫描一次能获得VNC图及碘剂分布图,在不影响图像质量下用VNC能够代替常规平扫对肺部孤立性肿块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邓东;彭业胜;李凯;张小波;黄福灵;李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168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42例、抗阻运动组41例、有氧运动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3个月的运动干预后,观察并比较4组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结果:抗阻运动组、有氧运动组、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预3个月后FBG及HbA1c较干预前改善(P<0.05),其中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对HbA1c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干预3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能更好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代谢指标.
作者:陆丽荣;戴霞;陈青云;韦薇;王自秀;韦春;麻晓君;罗祖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联合上皮标志物CK、EpCAM用于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鉴定的效果.方法:收集93例中晚期乳腺癌(Ⅲ~Ⅳ期)患者全血,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富集CTC,对比Vimentin联合CK+EpCAM(联合检测组)和仅CK+EpCAM(单纯检测组)染色鉴定CTC的阳性率、平均阳性细胞数量,并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对比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两种方法均未在健康志愿者血中检测到阳性细胞;联合检测组和单纯检测组总检出CTC阳性率分别为69.9%和76.3%,平均检出CTC细胞数分别为(4.89±4.58)个/7.5 mL血液和(8.76±8.32)个/7.5mL血液,联合检测组检出率及CTC检出细胞数均高于单纯检测组;Ⅲ期患者两种检测法的检出率及CTC个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期患者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CTC阳性率无差异(P>0.05),但联合检测组CTC计数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组(P<0.05).依据年龄、肿瘤大小等,联合检测组均较单纯检测组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年龄>35岁、肿瘤大小<5 cm的患者差异显著(P<0.01),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检测法提高CTC检出水平,而Luminal B型和三阴型则未体现出显著的差异.结论:Vimentin联合CK、EpCAM进行CTC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同时CTC数量与肿瘤的分期及转移状态有关.
作者:梁容瑞;石立彦;史悦;石凤灵;李伟;陶敏;李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HTGP)模型的建立.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12只)、B组(30只),分别用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饲养.满4周时行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A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AP组和C组,分别用雨蛙肽50μg/kg腹腔注射干预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组也随机分为5个亚组:HTG+AP1组、HTG+AP2组、HTG+AP3组、HTG+AP4组和HTG组,分别用雨蛙肽50μg/kg、40 μg/kg、30 μg/kg、20μg/kg腹腔注射和生理盐水干预;苏木素—伊红染色(HE)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用底物酶法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AMY)含量.结果:经高脂饲料饲养后B组大鼠TG为(3.11±0.73)mmol/L,较A组的(0.99±0.30)mmol/L显著升高(P<0.01);与AP组相比,HTG+AP1组、HTG+AP2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AMY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HTG+AP3组、HTG+AP4组与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能够加重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的胰腺损伤.
作者:何家萍;符洪宗;王惠临;覃蒙斌;梁志海;唐国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或)培养虑液蛋白10(CFP-10)致敏的T细胞,并与PPD皮试、腺苷脱氢酶(ADA)、胸水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DNA)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ESAT-6阳性率为85.42%,CFP-10阳性率为75.00%,ESAT-6/CFP-10(E/C)阳性率为91.67%.对照组ESAT-6阳性率为6.67%,CFP-10阳性率为6.67%,E/C阳性率为8.89%.两组各项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ESAT-6)敏感度为85.42%,特异度为93.33%,约登指数为0.786,诊断准确率为89.25%;T-SPOT.TB(CFP-10)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93.33%,约登指数为0.683,诊断准确率为83.87%;T-SPOT.TB(E/C)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1.11%,约登指数为0.828,诊断准确率为94.62%.T-SPOT.TB各项指标优于其他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 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对于胸腔积液疑似结核菌感染患者予以辅助诊断可增加准确性.
作者:张亦飞;廖小雯;张丽仪;田东波;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抗胆碱药物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所介导的A549细胞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具备人正常肺泡Ⅱ型细胞特点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共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C组):A549细胞+培养液;(2)LPS组(L组):A549细胞+培养液+10 mg/L LPS;(3)LPS+PHC组(L+P组):A549细胞+培养液+10 mg/L LPS+5 mg/L PHC.培养24 h后分别进行以下检测和观察:(1)噻唑蓝(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分别检测6h、12h、24 h和36h各组A549细胞的吸光度值(OD值);(2)检测各组培养液中损伤因子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表达水平;(3)用显微镜观测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4)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549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 MTT法检测结果:与C组比较,L组和L+P组的OD值明显降低(P<0.05);L+P组与L组比较,L+P组的OD值除6h外均明显升高(P<0.05).(2)损伤因子检测结果:L+P组LDH和MDA的表达较L组明显降低(P<0.05).(3)细胞形态学改变:L组A549细胞较C组形态变圆,体积缩小,胞质变空亮,且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加入PHC干预后的L+P组损伤的A549细胞表现有所改善.(4)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与C组比较,L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率降低,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与L组比较,L+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G2/M期细胞比率增加.结论:抗胆碱药物PHC能够抑制LPS对A549细胞的损伤,PHC可能参与了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作者:程仕宇;李昌龙;朱敏;秦明秀;杜学柯;梁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BMI水平,将其分为体重正常组(BMI为18.5~22.9 kg/m2,n=45),超重组(BMI为23.0~24.9 kg/m2,n =52)和肥胖组(BMI超过25.0 kg/m2,n =53).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和代谢指标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与代谢性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肥胖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显著低于超重组患者和体重正常组患者(P<0.05),超重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与BMI、TG、HOMA-IR、HOMA-β呈负相关关系(r=-0.041,-0.329,-0.310,-0.214,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BMI水平是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亚锋;宋海锋;齐学林;高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CQI.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每个月进行一次Harris评分(HHS)和生存质量评分(SF-12评分),护理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HHS评分组间主效应(F=11.52,P=0.003)、时间主效应(F=4.73,P=0.03)和组间×时间交互作用(F=5.44,P=0.02)均有显著差异.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护理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H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12评分组间主效应(F=11.45,P=0.003)、时间主效应(F=4.57,P=0.03)和组间×时间交互作用(F=5.66,P=0.02)均有显著差异.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1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9,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5,P<0.05).结论:CQI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林楠;李国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加压素在心肺复苏救治中是否优于肾上腺素,两者合用能否提高复苏成功率仍有争议,本研究拟在家兔室颤模型中比较两者及两者合用的复苏疗效是否相同.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肾上腺素组、加压素组及两者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应用经胸壁交流电刺激方法对家兔诱导室颤,待室颤总时间达4 min时开始心肺复苏,分别于复苏后1 min,必要时于复苏后4 min、7 min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2 mg/kg、加压素0.8 U/kg、或肾上腺素(0.2 mg/kg)+加压素(0.8U/kg),比较3组家兔10 min内的复苏成功率有无差异.在10 min内未恢复自主循环定义为复苏失败.结果:肾上腺素组、加压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61.1%、21.1%和57.9%,加压素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肾上腺素组以及联合用药组(P=0.02,P=0.045);肾上腺素组的复苏成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压素在家兔室颤模型心肺复苏的救治中并未表现出肯定的疗效,能否用于心肺复苏的临床救治仍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郑君慧;李诺;谢露;覃涛;陈蒙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BECT)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变异型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诊断为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变异型的患儿32例,回顾性分析其VEEG结果、影像学、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32例患儿中出现言语障碍和口咽部失用5例,负性肌阵11例,不典型失神16例.全部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异常.32例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均显示睡眠期和清醒期中央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大量发放,25例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55%~80%,7例>80%.所有患儿均单用抗癫痫药物(1种或2种以上)治疗,发作减少11例,发作控制21例,复查VEEG显示睡眠期棘慢波指数(spike-wave index,SWI)所有患儿均有下降或消失.结论:Rolandic区放电常见于BECT,为了提高对BECT变异型的诊断,应加强对BECT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变异型的脑电图变化和临床特点及规律的认识.
作者:杨艳娥;杨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Xi-Lei Li;Man-Ya Wu;Xiao-Yun Shen;Ye-Bin Pang;Yan Feng;Bi-Yu Cui;Xiao-Ling Luo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右前外侧及上腹正中二切口和左后外侧一切口两组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将75例在我院心胸外科择期进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切口组43例患者采用经左后外侧切口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二切口组32例患者采用经右前外侧及上腹正中二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切口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切口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一切口组(P<0.05).结论:经右前外侧及上腹二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疗效确切,淋巴结清扫彻底,利于术后病理分期,且术后疼痛较轻,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作者:周曼新;杨逊军;岑家福;邓宇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烧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烧伤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烧伤常规护理加认知行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结果:通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烧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保障临床治疗的有序开展.
作者:赵锋;黄宾;谌煜;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