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蛭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作用机制的研究

刘冬华;黄玲莎;苏承武;周维海

关键词:水蛭素, CNE2细胞, 细胞凋亡, 鼻咽癌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水蛭素对鼻咽癌(NPC) CNE2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以NPC细胞CNE2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检测水蛭素对CNE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水蛭素对CNE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水蛭素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水蛭素具有诱导CNE2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随着水蛭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水蛭素使CNE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结论:水蛭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蛭素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来实现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评价孤立性肺肿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评价孤立性肺肿块的可行性.方法:69例孤立性肺肿块患者,病灶数共69个,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CT值、常规增强CT值及碘分布图CT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块常规平扫分别与VNC(A)、VNC(V)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常规平扫与VNC(A)图像CT值均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91及r=0.93,均P=0.00.常规平扫图像SNR较VNC图像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C图像质量较常规平扫图像稍差,两者图像质量评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肿块增强CT值与碘图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增强与碘分布图CT值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r=0.89,P=0.00).常规增强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43.68±3.89)mGy、(1 130.21±109.87)mGy·cm及(15.82±2.03) mSv,双能量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29.23±3.11)mGy、(738.69±90.46)mGy·cm及(10.34±1.37) mSv,两种扫描方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总量及ED总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双能量扫描患者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约33.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增强扫描一次能获得VNC图及碘剂分布图,在不影响图像质量下用VNC能够代替常规平扫对肺部孤立性肿块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邓东;彭业胜;李凯;张小波;黄福灵;李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经右前外侧及上腹正中二切口和左后外侧一切口两组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将75例在我院心胸外科择期进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切口组43例患者采用经左后外侧切口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二切口组32例患者采用经右前外侧及上腹正中二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切口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切口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一切口组(P<0.05).结论:经右前外侧及上腹二切口入路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疗效确切,淋巴结清扫彻底,利于术后病理分期,且术后疼痛较轻,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作者:周曼新;杨逊军;岑家福;邓宇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168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42例、抗阻运动组41例、有氧运动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3个月的运动干预后,观察并比较4组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结果:抗阻运动组、有氧运动组、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预3个月后FBG及HbA1c较干预前改善(P<0.05),其中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对HbA1c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联合抗阻—有氧运动组干预3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能更好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代谢指标.

    作者:陆丽荣;戴霞;陈青云;韦薇;王自秀;韦春;麻晓君;罗祖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处理中患肢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一期处理肢体创面中患肢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面且创面邻近关节允许活动的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医生常规指导功能锻炼,患者主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医生常规指导功能锻炼,护士定时提醒患者功能锻炼要点,且指导和协助患者患肢的主被动关节训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肢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为(4.08±1.12)分、(3.74±0.92)分,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1.15±0.56)、(2.13±1.03),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96±2.03)d、(16.38±2.23)d,关节活动优良率分别为91.67%、76.09%,肢体肿胀优良率分别为84.00%、53.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满意率分别为94.08%、92.04%.结论:护士参与的VSD技术创面处理中患肢邻近关节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患肢关节活动度,加快患肢肿胀消退,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

    作者:王琦;郑捷;黄忆梅;胡艳艳;韩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BMI水平,将其分为体重正常组(BMI为18.5~22.9 kg/m2,n=45),超重组(BMI为23.0~24.9 kg/m2,n =52)和肥胖组(BMI超过25.0 kg/m2,n =53).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和代谢指标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与代谢性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肥胖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显著低于超重组患者和体重正常组患者(P<0.05),超重组患者的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的水平与BMI、TG、HOMA-IR、HOMA-β呈负相关关系(r=-0.041,-0.329,-0.310,-0.214,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BMI水平是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亚锋;宋海锋;齐学林;高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患者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70例阻生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5例,A组为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B组为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41±3.21) min,B组为(28.32±4.56) min,A组用时明显短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拔牙窝完整性得分分别为(1.41±0.21)分和(3.32±1.06)分,A组患者拔牙后拔牙窝完整性好于B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分别为97.65%和87.06%.A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好于B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者阻生齿可有效缩短拔牙时间,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光来;修力军;丁作友;姚庆国;夏登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微出血的检测及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微出血(CMBs)中的诊断价值及脑微出血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CMB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病例组相匹配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病例组采用常规磁共振(MRI)平扫、T1加权、T2加权、T2LFAIR、弥散加权及SWI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不同扫描方法诊断CMBs的检出率差异,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对病例组(不同CMBs程度)、健康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WI检出294个CMBs病灶,其中多的分别是基底核区128个(43.54%)、大脑皮质及皮质下79个(26.87%),SWI扫描检出CMBs数量显著的高于T1加权、T2加权、T2LFAIR、弥散加权扫描序列(P<0.05).病例组患者的视空间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定向力、注意力、命名、语言、记忆力、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不同病情的病例组患者的MoCA各维度及总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视空间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记忆力、MoCA评分与CMBs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SWI技术检测CMBs的检出率较高,CMBs病灶会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认知功能与CMBs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高晓嵘;高亚军;高慧;薛艺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羟孕酮辅助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甲羟孕酮辅助TCRP治疗,TCRP术后5d开始服用甲羟孕酮,每天10 mg,连续服用20 d,以后每次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重复上述方法6个月.对照组仅予以TC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治疗后6个月月经周期正常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6、12和24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月经周期正常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甲羟孕酮辅助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在减少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同时,减少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明燕;李芳;田艳红;魏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小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医生建立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ve training,AIT)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方法[1],亦属感觉统合训练,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学习困难等疾病的心里行为障碍的康复[2,3],但在小儿脑瘫康复领域未见有报道.现将近年来AIT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小儿脑瘫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或)培养虑液蛋白10(CFP-10)致敏的T细胞,并与PPD皮试、腺苷脱氢酶(ADA)、胸水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DNA)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ESAT-6阳性率为85.42%,CFP-10阳性率为75.00%,ESAT-6/CFP-10(E/C)阳性率为91.67%.对照组ESAT-6阳性率为6.67%,CFP-10阳性率为6.67%,E/C阳性率为8.89%.两组各项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ESAT-6)敏感度为85.42%,特异度为93.33%,约登指数为0.786,诊断准确率为89.25%;T-SPOT.TB(CFP-10)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93.33%,约登指数为0.683,诊断准确率为83.87%;T-SPOT.TB(E/C)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1.11%,约登指数为0.828,诊断准确率为94.62%.T-SPOT.TB各项指标优于其他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 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对于胸腔积液疑似结核菌感染患者予以辅助诊断可增加准确性.

    作者:张亦飞;廖小雯;张丽仪;田东波;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水蛭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水蛭素对鼻咽癌(NPC) CNE2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以NPC细胞CNE2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检测水蛭素对CNE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水蛭素对CNE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水蛭素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水蛭素具有诱导CNE2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随着水蛭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水蛭素使CNE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结论:水蛭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蛭素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来实现的.

    作者:刘冬华;黄玲莎;苏承武;周维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壮药了刁竹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了刁竹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该药材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HPLC的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等色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药材破碎度为过三号筛的粉末,提取溶剂为甲醇,溶剂加入量25 mL,回流时间30 min.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了刁竹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琴;蒋伟哲;黄瑞松;陆峥琳;叶积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综合护理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基础护理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血压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亓春霞;李海青;李宝玲;张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南宁市吸烟人群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南宁市1145名吸烟者进行调查,收集个人资料及吸烟、戒烟行为等相关特征,并分成有戒烟意愿组和无戒烟意愿组,分析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性别、受教育程度、每月吸烟天数、尼古丁依赖、吸烟危害认识、戒烟经历、家里禁烟情况、戒烟影响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月吸烟天数、家里禁烟情况、戒烟经历、戒烟影响认识是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每月吸烟天数少的吸烟者更愿意戒烟,而有过戒烟经历、家里禁烟、戒烟影响认识正确也是促使吸烟者产生戒烟意愿的有利因素.

    作者:梁耀洁;李虹;梁丹燕;欧阳云;吴华贝;付文捷;黄馨缘;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结合醋酸白试验、病理组织学与Ki67和p63表达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宫颈黏膜醋酸白试验(VIA)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不符合情况,结合Ki67和p63蛋白表达,探索综合诊断CIN的评定方法.方法:分析VIA与病理诊断CIN的不符合率,从病理组织学层面探寻不符合的原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Ki67和p63,观察其在炎症和不同级别C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VIA对CIN的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在炎症组、CIN Ⅰ级组、CINⅡ级组和CINⅢ级/原位癌组的不符合率分别为46.34%、32.00%、44.44%及50.00%.VIA对宫颈病变的评估较病理诊断结果程度过重.Ki67在炎症组低表达,在CIN各级别组高表达,并随CIN级别增高表达增加(P<0.05);p63在炎症组中伴有鳞状化生或增生增厚的上皮组织及CIN各级别组均呈高表达(均P<0.05),但随CIN级别增高表达增加.Ki67与p63在宫颈炎症及CIN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791,P<0.05).结论:VIA+病理形态观察+Ki67细胞增殖指数计数相结合,是诊断CIN实用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郑萍;李辛辛;林思彤;韦玉鸾;罗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状况的现状调查和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于手卫生认识的现况,探讨执行不彻底的原因,同时找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本研究中随机抽取的96例护理学实习生进行手卫生相关的操作考核、现场暗访以及问卷调查,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现况以及探讨对策.结果:实习生手部卫生的考核合格率为80.2%,而现场暗访的合格率为45.8%,且问卷调查发现手部卫生的依从率为76.0%,问卷调查与现场暗访结果显示,只是在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后实习生洗手率基本保持一致之外,其他环节两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习生手部卫生的依从性比较低的原因有认为自己工作忙,严格依据七步洗手法会浪费时间;接受相关培训不到位;老师未起到表率作用;保护患者意识较差;管理者不够重视;监管不力等方面.结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执行力比较低,学校应该重视卫生知识宣讲,实习的医院更应该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岗前卫生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卫生监督作用,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状况合格率以及临床依从性.

    作者:刘燕妮;刘静;王静;孙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5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治疗方案进行营养治疗后,每日补充叶酸5 mg及维生素B12 0.5 mg,持续8周后,进行生化及血液检测,比较补充前后的变化.结果:57例研究对象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8周后,血浆中叶酸的含量从(7.3±2.1) μg/L增加至(22.7±7.2)μg/L(P<0.01),血浆中维生素B12的含量从(297.0±101.0)ng/L增加至(488.0±91.0)ng/L(P<0.01);血浆Hcy浓度由(15.2±3.9)μmol/L下降至(12.0±2.6)μmol/L(P<0.01),补充前后血浆Hcy浓度均与血浆中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补充叶酸前r=-0.651,补充叶酸后r=-0.427,补充维生素B12前r=-0.779,补充维生素B12后r=-0.524,均P<0.01);各种生化指标变化不大(P>0.05);血红蛋白含量由(126.0±8.6)g/L显著上升为(140.0±8.4)g/L(P<0.01),补充后血红蛋白与维生素B12成正相关关系(r=0.354,P<0.01),与叶酸则不具有相关性(P>0.05);红细胞值由[(4.0±0.6)×1012/L]显著上升为[(4.8±0.2)×1012/L)](P<0.01),血小板由[(176.0±49.0)×1012/L]显著上升为[(199.0±45.0)×1012/L](P<0.01),白细胞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后血浆Hcy浓度下降明显,贫血现象得到改善,认为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是有益的,但是目前尚未有统一的B族维生素治疗方案,还需进一步探讨血浆Hcy浓度致病机理.

    作者:谢明;姚彦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量元素锌、铜、锰与硒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锌、铜、锰与硒4种微量元素在血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个体的血清标本,术中留取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样品中锌、铜、锰及硒含量.结果:共收集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15例健康个体的血清标本.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铜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个体(P=0.005),血清锌、锰、硒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种微量元素在正常肝组织中的含量梯度均相同,从癌组织、癌旁组织到正常肝组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铜含量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r=-0.278,P=0.027),锰及硒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297,P=0.015;r=-0.285,P=0.037);癌组织锌含量与其血清中的含量无相关关系,铜、锰、硒在癌组织的含量与其血清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877,P=0.000;r=0.604,P=0.000;r=0.476,P=0.006).癌组织中除锌以外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均与其他部分肝组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癌组织微量元素水平低,受患者年龄、体重以及血清、周围肝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志辉;杨伟萍;韦长元;龙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对新生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对新生儿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患者来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66例需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治疗的足月新生儿.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全麻Ⅰ组(瑞芬太尼+七氟醚)和氯胺酮全麻Ⅱ组(氯胺酮+咪唑安定),每组33例.两组患儿分别经诱导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并根据患儿生理指标[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节维持麻醉药物浓度.记录两组麻醉患儿入室时(T1)、插管前即刻(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手术开始后1 h(T4)、拔出气管插管时(T5)共5个阶段患儿的生理指标参数(HR、MAP及SpO2)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为100%;手术麻醉的T3~T5阶段Ⅰ组患儿HR低于Ⅱ组(P<0.05),T4阶段Ⅰ组SpO2低于Ⅱ组(P<0.05),Ⅰ组、Ⅱ组的HR、SpO2和MAP及RR麻醉过程中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术后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所需时间、术后苏醒时间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前后未出现低血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的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全身麻醉相比,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新生儿全麻中麻醉效果更好,有效降低了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所需时间和苏醒时间,值得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推广.

    作者:荀世宁;张玉勤;焦明娜;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肝癌(HCC)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采用血清乙肝两对半作为筛查手段,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均呈阳性者定义为HCC高危人群,建立HCC高危人群队列并追踪随访,从标准化质量控制文件制定、研究人员培训、具体操作流程及质量反馈4个方面对队列研究进行整体质量控制.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HCC高危人群基础队列规范化参与随访的依从性为20.59%,成功构建HCC高危人群动态队列人群共2 085例,血样本6021例,确诊HCC 8例.结论:HCC高危人群队列研究质量控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以提高随访依从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作者:罗兰英;梁新强;岳惠芬;刘海洲;聂龙;李为之;江健;罗凤;黎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