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路星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5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情况进行评定,分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7项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代谢指标(空腹血糖、HbA1c、血脂).结果:共249例患者完成随访.治疗12周后,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PSP评分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3组的CGI-S无明显差异(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和HbA1c)明显高于基线值,脂代谢中甘油三酯明显下降,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帕利哌酮组糖代谢无明显改变,但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下降,甘油三酯明显上升.结论: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效,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帕利哌酮、利培酮、阿立哌唑.
作者:冯婉霞;陈婉珉;莫翠英;潘红珊;陈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h1及Th2细胞功能在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病程中的作用.方法:HIV合并PM患者64例(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单一HIV感染者16例,HIV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32例(亦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健康体检者1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TNF-α、IL-4、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中IFN-γ和IL-4表达水平均较单一HIV感染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也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和HIV合并口腔念珠菌组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的IL-6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单一HI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NF-α在各组间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在各观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V合并PM或口腔念珠菌两种混合感染的病程晚期既存在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同时也存在Th1和Th2功能的显著抑制.在HIV合并其他感染中Th1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较Th2细胞及其他细胞因子在免疫防御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林玫;梁娟英;冯润川;孙惠棉;卢祥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调适(IP)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IP A组、IP B组、IP C组,每组12只,各组均予股动脉夹闭4h,再复灌长24 h,IP 3组于4h缺血前施以3个不同方案的预处理:IP A组:6个循环2 min缺血/2 min灌注;IP B组: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IP C组:10个循环1 min缺血/1 min灌注.各组骨骼肌IR后2h、12 h、24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骨骼肌湿干比(W/D)值、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以及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 A组、IP B组、IP C组骨骼肌IR2h、12 h、24 h的血清CK及LDH含量上升、骨骼肌W/D值增加、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均比IR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能减轻大鼠肢体IR损伤,以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的IP方案保护作用佳.
作者:劳宏业;阳富春;罗君;阳茂春;刘军廷;胡峰;王静威;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锰中毒小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为锰中毒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5只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染锰组(MG)、锰加普罗布考组(MPG),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氯化锰的方式制造小鼠锰中毒模型,剂量为20 mg/kg,MPG予以普罗布考药物灌胃,剂量为500 mg/kg,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MG相比,MP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与MG比较,MPG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 <0.05).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与CG相比较,MG海马CA1区和海马DG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0.05);与MG相比,MPG小鼠caspase-3的阳性表达减少(P<0.05).结论:普罗布考干预可改善锰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忠信;井学超;王琳;甘珏方;杨伯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M)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对腹膜透析(PD)管大肠杆菌(E.coli)生物膜(BF)的影响.方法:(1)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AZM、LFX对临床分离E.coli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2)建模3d后对各组分别进行处理.A组:空白对照组;B组:1/8 AZM MIC组;C组:lLFX MBC组;D组:1/8 AZM MIC+1 LFX MBC组.经药物作用12h,各组分别以连续稀释法行BF内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D管表面BF结构.结果:(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D组E.coli BF结构体积较A组减少.结论:AZM可增强LFX对PD管表面E.coli BF内细菌抗菌效应.
作者:邹龙涛;伍巧源;李艳林;廖蕴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体表血管瘤进行次数不等、剂量不同的瘤腔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通过6~24个月的观察,判断其疗效.结果:150例中,治愈111例,占74.4%,显效37例,占24.7%,无效2例,占1.3%,总有效率98.4%.结论: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病变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廖明德;陈石海;殷国前;韦强;于海生;蒙旭昌;马珂;覃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纺锤体观察仪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2月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216例,以ICSI操作中是否使用纺锤体观察仪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多精受精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结果:两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多精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纺锤体观察仪应用于ICSI可以避免损伤纺锤体,使ICSI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降低多精受精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孙燕萍;牛向丽;方伟芬;陈自洪;公方强;黄华;乃东红;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部分胸锁乳突肌瓣联合生物膜同期植入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良性肿瘤患者36例,行肿瘤切除术后,同期植入生物膜后转移部分胸锁乳突肌瓣充填修复术区缺损.结果:36例患者肌瓣成活,34例创口Ⅰ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涎瘘创口Ⅱ期愈合,面瘫4例,耳垂麻木1例.随访6~24个月,36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3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4例面瘫6个月内恢复,面部双侧基本对称,患者对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部分胸锁乳突肌瓣联合生物膜同期植入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效果确切,手术简单,生物膜组织相容性好,是腮腺肿瘤术后修复术区凹陷畸形,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鼎阳;刘正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脂肪与肥胖相关(FTO)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以及相应59例癌旁组织、68例肝癌以及相应67例癌旁组织中FTO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FTO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93%(39/61)、37.29% (22/59),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O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24% (43/68),88.06% (59/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O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斌;廖芝玲;向邦德;刘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9例行常规IVF治疗的夫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测定精子DNA碎片率(DFI),据DFI值将患者分为DFI<15%、30%>DFI≥15%和DFI≥30%3组,比较3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子DFI≥30%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均显著低于DFI<15%组和30% >DFI≥15%组(P<0.05),其余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IVF-ET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84,-0.187,P<0.05).精子DFI预测受精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9(95% CI 0.534~0.803),截断值30.70%,敏感性41.67%,特异性93.10%.结论:精子DNA损伤对IVF-ET中的受精情况有负面影响,可用于预测受精异常.
作者:曾玖芝;袁华;龚衍;梁梅玉;马蓉宁;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颅脑幕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S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S组用0.596%甲璜酸罗哌卡因行眶上神经(2 mL)、滑车神经(2mL)、耳颞神经(5 mL)、枕大神经(5 mL)和枕小神经(5mL)阻滞,对侧头钉所在的位置作相应的区域神经阻滞.C组不行神经阻滞.两组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3~3.5 mg/L和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 μg/L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上头架(T2)、切头皮(T3)、分离骨膜(T4)、去骨瓣(T5)、术中(T6)、缝皮下(T7)、缝皮结束(T8)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血糖(GLu)的变化,麻醉镇痛药的用量以及清醒拔管后0.5h、2h、6h、12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结果:与T1时点比较,T2~T4时点、T7时点、T8时点C组SBP、DBP明显升高(P<0.05);T2时点、T8时点C组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S组SBP、DBP在T2时点、T7时点、T8时点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2时点、T8时点C组GLu明显升高(P<0.05),T6~T8时点S组GLu明显升高(P<0.05);T2~T8时点两组Co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C组AⅡ明显升高(P<0.05),T2时点S组AⅡ明显降低(P<0.05);T3~T8时点两组AⅡ明显降低(P<0.05).与T6时点比较,在T7时点、T8时点两组SBP、DBP、Cor、AⅡ、GLu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2时点、T7时点、T8时点SBP、DBP、HR、Cor、AⅡ明显降低(P<0.05);T2~T8时点S组GLu明显降低(P<0.05);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清醒后0.5h、2h、6h、12 h、24 h、48 h VAS值S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并能减少全身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梁琛;梁友君;杜林;吴明伟;张济源;陈铎鑫;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阴茎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是一项阴茎癌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可准确评估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的病理状态,对于早期判断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阴茎癌SLN被认为是位于腹股沟淋巴结组上群或中群,腹壁浅静脉前内侧及大隐静脉汇合点的上内侧,但实际上阴茎癌SLN并无特定解剖区域,如何寻找、定位阴茎癌SLN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唐勇;程继文;陆浩源;白先忠;蒙清贵;张庆云;廖芝玲;陈军;叶新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辅助生殖技术中通常要对患者的输卵管、宫腔形态、子宫内膜进行检查,传统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或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等,虽特异性较高,但对患者的机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成熟.它除能获得与二维超声一样的横断面结构外,其图像直观、清晰、立体,还能显示二维超声看不到的病变整体和表面形态,并精确测量容积与体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同时,它较传统的其它检查方式更具快速和无创的优点.现将三维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医学上的新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华;李慕军;李柳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PVS患者应用HBO综合治疗的疗效.采用南京会议所制定的PVS疗效评分为评定标准,总结HBO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不同病因、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及不同疗程组间的HBO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基本痊愈30例(31.3%),显效25例(26.0%),有效25例(26.0%),无效16例(16.7%),总有效率为83.3%.颅脑损伤组基本痊愈率高为45.7%,其次为脑血管病组40.0%,高于脑炎组及缺氧性脑病组(P<0.05).年龄<30岁组基本痊愈率为54.3%,高于年龄>30岁组(P<0.05).发病后30~59 d内开始HBO综合治疗组,其基本痊愈为59.5%,高于发病后60~89 d及发病后≥90 d组(P<0.05).HBO治疗疗程>6个疗程组,基本痊愈率为54.2%,高于疗程<6个疗程组(P<0.05).结论:HBO综合治疗对PVS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年龄越小、越早开始治疗及采用足够疗程治疗的患者疗效越好.
作者:李亚范;庞进军;余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193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126例)、Ⅳ期(40例)和Ⅴ期(27例)患者静脉点滴酚妥拉明10 mg/d,疗程8~24 d,平均(13.2±3.4)d,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有153例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38例增加,2例不变.②治疗后有157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33例增加,3例不变.③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静脉点滴酚妥拉明过程中5例(2.6%)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例(4.1%)患者出现心悸,81例(41.9%)患者出现鼻塞、面部潮红症状,停止点滴酚妥拉明后症状消失.结论: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可减少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效果不明显.
作者:黄炫赓;苏宏业;潘海林;黎英荣;沈寒蕾;何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肺挫伤导致连枷胸采用手术早期(72 h内)内固定方式与保守治疗模式的临床经验.方法:在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按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分为2组:治疗组A组30例(早期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钛合金材料,固定肋骨骨折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B组30例(采取单纯胸带加压包扎或叠形胶布外固定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脓胸、死亡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内固定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时有效改善胸廓的畸形,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庆淮;谭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GERD的患者293例(GERD组)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Hp检测,比较GERD和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的情况;经电子胃镜检查将GERD患者分成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反流性食管炎(RE)组、Barrett食管(BE)组,比较3组患者Hp感染的情况,将RE组患者分成A级、B级、C级、D级组,比较各级患者Hp感染的情况.结果:GERD组患者Hp感染率(37.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Hp感染率(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ERD组、RE组、BE组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5.16%、35.25%和30.77%,3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A级、B级、C级、D级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3.90%、36.36%、30.44%和28.57%,各级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GERD患者食管黏膜是否有糜烂及食管黏膜糜烂的程度与Hp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秦荔荣;唐国都;邓嘉;李建英;韦宗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护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SEP对90例脊柱外科手术进行术中监护,记录手术前后和重要手术步骤前、中、后的诱发电位方法并分析原因.结果:8例出现术中波形明显改变,其余82例术前、术中监护、术后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CSEP监护操作简单,其敏感性较高,可以有效提高脊柱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黄圣斌;詹翼;李颖;邹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并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均得到愈合,有2例患者进行了坏死趾解脱术.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肢.
作者:冼呈;赵劲民;苏伟;劳山;花奇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接受全冠、固定桥、活动义齿3种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及其对修复治疗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274例(有效问卷占比91.24%)接受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就诊主要原因、修复状况、修复方式和治疗效果,并就调查信息进行相应统计描述与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的年龄与全冠和固定桥两种修复方式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和咀嚼功能满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全冠修复的总满意度呈负相关(rs=-0.142,P<0.05);与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271,0.256,0.298,均P<0.01),与活动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呈负相关(^ =-0.037,P<0.01);与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170,0.180,P<0.01).(2)女性患者对全冠修复的颜色满意度(P<0.05),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呈负相关(rs=-0.235,-0.205,-0.173,-0.208,-0.253,P<0.05或P<0.01),对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rs=-0.136,-0.208,-0.155,P<0.05或P<0.01).(3)患者的学历与修复治疗方式的各项满意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义齿能有效的改善口腔的外观,但其咀嚼效能的恢复仍未达到天然牙的咀嚼效能;女性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各项满意度较低.
作者:陆建志;黄冬梅;张天;覃媛;廖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