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手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曾素丹;秦超;梁志坚;程道宾;陈莉;叶彬;虞丽霞

关键词:乳腺癌, 围术期, 脑梗死,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4 894例,其中符合乳腺癌手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13例,占所有住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的0.27%.4例患者存在1种以上传统脑卒中危险因素,余9例无传统脑卒中危险因素.其中,脑梗死发生在乳腺癌手术当天2例,术后第2天3例,术后第3天6例,术后第6天2例.头颅MRI的弥散成像(DWI)显示颅内出现单一病灶的患者2例(15.38%),出现两个及以上病灶、而且病灶分布于不同动脉供血区的患者11例(84.62%).血液生化检查显示11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874~6 855 μg/L,平均(2 817.09±2 016.46)μg/L,9例患者CA153水平升高41.10~1 179.05 U/mL,平均(264.47士364.89)U/mL,8例患者CEA水平升高10.18~31.25 μg/L,平均(19.03±7.46)μg/L,8例患者CA125水平升高38.73~754.34 U/mL,平均(384.63±293.98)U/mL.结论:乳腺癌手术围术期脑梗死常发生在术后前3d,多数患者乳腺癌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颅内出现分布于多个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有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脑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对其同时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检查对不同大小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70例患者中,经DSA检查有61例患者为阳性,共有72个脑动脉瘤,53例单发,8例为多发;经CTA检查,有59例患者为阳性,共有65个脑动脉瘤,52例单发,7例多发.CTA诊断脑动脉瘤病例的敏感性为96.72%(59/61),特异度为100%(9/9);经CT检查的65个阳性脑动脉瘤中,长径≥3 mm的真阳性有55个,假阴性有2个,敏感性为96.49%(55/57);<3 mm的真阳性有10个,假阴性有8个,敏感度为55.56% (10/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检查3 mm以上的脑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3 mm以下的脑动脉瘤检查的敏感性较低,漏诊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行DSA检查以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作者:赵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菲牛蛭素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vWF、PAI-1、t-PA分泌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菲牛蛭素对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活力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分泌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菲牛蛭素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UVEC,建立凝血酶细胞损伤模型,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凝血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LDH含量,根据以上结果选取凝血酶佳诱导浓度进行试验;肝素为阳性药,菲牛蛭素分终浓度为1 U/mL、3 U/mL、4 U/mL 3个剂量组,MTT法测定菲牛蛭素对模型细胞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WF、PAI-1、t-PA含量,LDH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LDH含量.结果:凝血酶15 U/mL浓度组诱导作用明显;与凝血酶模型组比较:菲牛蛭素中剂量和大剂量组保护凝血酶对HUVEC的损伤的效果明显(P<0.01),菲牛蛭素小、中、大剂量组明显减少vWF、PAI-1分泌,增加t-PA含量(P<0.01).结论:高浓度菲牛蛭素具有保护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对内皮细胞抗凝、纤溶和血小板活化具有调节作用,使内皮细胞的抗凝、纤溶功能趋于正常,抑制血小板活化.其作用可能与菲牛蛭素对抗凝血酶诱导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vWF和PAI-1,增加t-PA的分泌释放,增加t-PA/PAI 1比值有关.

    作者:黄栎莹;刘言香;黄秋燕;黎渊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槟榔碱饮水法初步构建Balb/c小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模型

    目的:利用槟榔碱饮水法初步构建与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生发展相似的Balb/c小鼠OSF模型.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只.实验组采用500 mg/L槟榔碱饮水法喂养8~16周后停药,对照组仅给予同等量自来水喂养.在实验第8周后,每隔2周随机处死两组小鼠各5只,进行颊部黏膜HE染色显微结构观察及Masson三色染色确定胶原堆积.结果:实验组在第12周后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OSF样改变,表现为上皮萎缩、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胶原堆积和微血管病变;病变迸一步发展可波及深部肌层.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采用槟榔碱饮水法可快速诱发出小鼠颊部较典型、稳定的OSF模型.

    作者:温琦涛;王涛;于大海;王振瑞;卿海云;孙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壮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壮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含量的变化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健康壮族妇女(对照组)、30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癌壮族妇女(实验组)阴道黏膜分泌物检测乳酸杆菌定植密度,PCR检测支原体和衣原体,PCR检测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叶酸的水平.结果:实验组阴道黏膜乳酸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高危型HPV检出率、沙眼衣原体检出率、解脲支原体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叶酸水平(2.19±1.03) μg/L低于对照组(3.00±1.2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28,P=0.008).实验组高危型HPV感染者阴道黏膜乳酸杆菌阴性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可能与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群失调及血清叶酸缺乏有关.

    作者:黄燕;吴晓宁;蒙亚晴;韦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反应,并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经蛋白酶活力鉴定,本实验所用木瓜蛋白酶水溶液活力为20 158.605 U·mg-1.静脉注射木瓜蛋白酶水溶液按组间公比0.931设为6个组,分别为50 mg·kg-1、47 mg· kg-1、43 mg· kg-1、40 mg· kg-1、38 mg· kg-1、35 mg·kg-1组,另设对照组,采用Bliss法测定LD50.结果:随剂量升高,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各给药组小鼠给药后出现自主活动减少,摇头,跳跃,抽搐,挣扎,口鼻流出红色分泌物,直至死亡,小鼠死亡集中于用药后10 min内,肺部有大量红色分泌物.雄小鼠LD50为39.49 mg·kg-1,雌小鼠LD50为40.07 mg· kg-1,雌雄无明显差异,雌雄合并统计LD50为40.55 mg·kg-1.结论: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LD50为40.55 mg· kg-1,95%CI为39.47~41.62 mg· kg-1,毒性靶器官为肺,雌雄无明显差异.

    作者:符静泉;许立拔;胡超;黄燕;郭为;黄群;周婉妮;蒋伟哲;付书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及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及[基于血清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8例,根据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及DN组,收集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ys-C等生化指标及采用中国改良简化MDRD公式基于Scr估算eGFR(eGFR-MDRD),采用CHINA Cys方程eGFR-Cys-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Cys-C及eGFR-Cys-C与24 h UPQ、BUN、Scr及eGFR-MDRD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各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值均超过0.5,均可作为早期DN诊断的指标,其中24 h UPQ、血清Cys-C及eGFR-Cys-C曲线下面积>0.7,其诊断效能均优于BUN、Scr及eGFR-MDRD,血清Cys-C诊断DN的界值为>0.95 mg/L,eGFR-MDRD联合血清Cys-C诊断DN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高达88.23%及96.53%,约登指数为0.848.结论:eGFR-MDRD、血清Cys-C两项指标联合诊断对早期DN的筛查效果好、真实性大,可望成为早期发现DN的一种有效、可行的办法.

    作者:吴潇芸;吴林秀;刘春斌;杨望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脑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利用3.0T磁共振DTI功能成像对肿瘤与毗邻纤维束的位置关系及脑功能区进行评估,结合常规MRI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照组仅根据常规MRI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两组肿瘤的全切除率及术后致残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肿瘤全切除15例(75%),部分切除5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加重2例(10%).对照组肿瘤全切除13例(65%),部分切除7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加重8例(40%).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致残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DTI融合技术可用于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的损害.

    作者:邓忠勇;黄赛;谢锦兰;姜洪;梁斗;吴先良;林胤言;许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电解质监测结果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手术、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手术、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各150例,分别作为胃癌根治术组(G组)、结直肠癌手术组(C组)和全子宫切除术组(H组),于术前24 h(T0)、麻醉诱导前30 min(T1)、麻醉诱导后1 hCT2)、麻醉诱导后2 h(T3)、手术结束时(T4)监测血各项电解质浓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记录各组患者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总液体输入量、出血量以及尿量.结果:T1时,3组患者的低钾血症发生率比T0时均升高(P<0.05),其中G组患者的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平均血清钾浓度较T0时降低(P<0.05),且低于其他两组G组患者血清钾浓度(P<0.05);C组患者的T1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比T0时升高,且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均P<0.001).结论:麻醉诱导前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较高,均以低钾血症为主,其中胃癌根治术患者为严重,而结直肠手术患者还容易出现低钙血症.

    作者:卓婷婷;陈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后外侧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Ⅲ、Ⅳ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旋前一外旋Ⅳ度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后踝骨折及外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后踝骨折采用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下胫腓分离、三角韧带损伤同时予以固定和一期修补.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4±7.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Olerud-Molander标准评定,本组平均87分,其中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复位并牢固固定后踝骨折块有助于恢复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和保持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并防止踝关节后方关节囊挛缩以及由此引起的踝关节背伸受限,是治疗三踝骨折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者:黄铭图;王鹏云;黄永光;朱洪;袁才斌;黄明昭;项载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梗死CT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CT分型构成及不同亚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经过CT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336例,按照1996年施行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中医中风病诊断,同时按照脑梗死CT分型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型.统计分析脑梗死CT分型的构成、中医中风病诊断符合率及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亚型的构成比及诊断符合率为:大脑大梗死16例(占4.8%,诊断符合率100%),大脑中梗死51例(占15.2%,诊断符合率76.5%),大脑小梗死39例(占11.6%,诊断符合率66.7%),腔隙性脑梗死106例(占31.5%,诊断符合率67.0%),多发性脑梗死86例(占25.6%,诊断符合率82.6%),小脑梗死10例(占3.0%,诊断符合率60.0%),脑干梗死28例(占8.3%,诊断符合率96.4%).CT分型各亚型中大脑大梗死与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大脑小梗死与脑干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干梗死之间与中风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亚型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风病诊断与脑梗死不完全相符,脑梗死CT分型不同亚型诊断符合率亦不同.

    作者:李小婵;温春胜;吴新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纳米炭混悬液与亚甲蓝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纳米炭混悬液与亚甲蓝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诊断为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80例,随机分为两组,纳米炭组38例,亚甲蓝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一侧或双侧腺叶切除加一侧或两侧Ⅵ区清扫,分别应用纳米炭及亚甲蓝局部注射的方法示踪淋巴结并辅助辨别甲状旁腺.结果:纳米炭组的淋巴结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7.3%;亚甲蓝组的淋巴结检出率为85.7%,准确率为80.9%,两组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术后血钙水平均优于亚甲蓝组(P<0.05).结论: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相对于亚甲蓝在甲状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能显著提高清扫效率,降低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万福强;安玉胜;田玮;彭丽;秦中平;白凤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效果良好,可很好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凌庆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穿刺进针次数、病灶大小等因素对经皮肺穿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发生的影响.结果:本组穿刺取材成功率98.8%(388/392),病理确诊恶性病变155例,良性病变189例,病理确诊率87.76%(344/392);描述性诊断5.1%(20/392),假阴性6.1%(24/392).多种因素中,病灶大小对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2 cm者,病灶越大假阴性率发生率越高.结论:穿刺活检前详细评估病灶可提高超声引导下肺外周病变穿刺取材成功率.

    作者:唐师;李智贤;廖新红;王蕾;王斯达;陈圆圆;梁舒媛;廖春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4例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24例CAF患者中,超声诊断右CAF 17例(70.8%),左CAF 7例(29.1%),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23例CAF的起源、走行和瘘口,1例左CAF引流入肺动脉因瘘口细小、分流量少难以清楚显示,后经冠脉造影确诊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为临床诊断CAF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诊断CAF的首选方法,但对细小瘘口仍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作者:黎贵华;汤宇;张棣;刘若川;吴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白介素-8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及其合并高血压(HT)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确诊OSAHS患者229例,分为单纯OSAHS组(OSAHS组)106例,OSAHS合并HT组(OSAHS+ HT组)12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前后测量血压,监测后测定血清IL-8水平.结果:血清IL-8水平:OSAHS组、OSAHS+ HT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OSAHS+ HT组显著高于OSAHS组(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和低SaO2 (LSaO2):OSAHS组、OSAHS+ HT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0.05);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OSAHS组、OSAHS+ HT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SAHS+ HT组血清显著高于OSAHS组(均P<0.05).OSAHS组IL-8水平与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关系(r=0.33,P<0.05),与MSaO2和LSaO2均呈负相关关系(r=-0.40,r=-0.45,均P<0.05).OSAHS+ HT组患者血清IL-8水平与AHI呈正相关关系(r=0.54,P<0.05),与MSaO2和LSaO2均呈负相关关系(r=-0.23,r=-0.33,均P<0.05),与晨起收缩压和晨起舒张压均呈正相关关系(r =0.24,r=0.31,均P<0.05).结论:IL-8可能参与了OSAHS并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韦彩周;梁大华;刘建红;王武;谢宇萍;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依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对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其目的旨在减轻或降低患者的身心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自2001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等[1]率先提出FTS理念后,近年在欧美国家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直肠癌切除术等外科手术中,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显著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从而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改变[2].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围术期可能存在术前精神压力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术后住院时间长等问题,加强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管理,减轻围术期患者身心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点.现就FTS理念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前、术中、术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新华;马良;谢镕蔚;罗媚;庞春华;赵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罕见甲状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胃底低分化腺癌同时性双重癌1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rs histiocytoma,MFH)是头颈部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占全身MFH的3%~6%[1],而原发性甲状腺MFH极为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均少见.甲状腺MFH并胃底低分化腺癌同时性双重癌目前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甲状腺MFH并胃底低分化腺癌同时性双重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徐茂林;段绪伟;许坚;李伟;曾先捷;汪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丁苯酞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探讨其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非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NBP组,每组又根据时点不同分为12 h组与24 h组,检测各组间不同时点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S对照组和NBP组的MDA、TNF-a、IL-1β、ICAM-1及细胞凋亡率均较非手术组升高(P<0.05),同一时点内(12h或者24 h),NBP组MDA、TNF-α、IL-1β、ICAM-1及细胞凋亡率较NS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SAH后早期,MDA、TNF-α、IL-1β、ICAM-1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会升高,NB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这些炎性分子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的发生,并降低SAH后细胞凋亡率,对SAH后的EBI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珺;张琪;钱东翔;郭炜;王智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莪术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莪术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莪术高、中、低剂量组.除了假手术对照组,其余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造模前预防给药7d,造模后给药3d,每天1次.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断头取脑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氨酸(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莪术高剂量组LDH、CK、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有明显降低(P<0.05),莪术中剂量组LDH、Glu含量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也有明显降低(P<0.05),而莪术中剂量组CK、脑含水量和莪术低剂量组LDH、CK、Glu、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莪术在一定剂量下能有效地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LDH、CK和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论:莪术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保护缺血区脑组织、减轻脑水肿、抗氧自由基,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作者:黄瑀莘;王柳萍;吴桂甫;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侧块锚钉悬吊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winfix锚钉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应用侧块Twinfix锚钉固定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其中3个节段12例,4个节段6例.18例患者中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9例,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5例,颈椎多节段退变压迫脊髓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8±2.1)分.18例患者均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开门的节段数均为C3~C7,采用Magerl方法植入直径为3.5 mm,长度为12 mm的Twinfix锚钉进行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16分,平均(14.6±1.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76.4±4.3)%,优良率89%.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中矢状径与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平均1∶1.2,锚钉无松动,没有出现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结论:Twinfix锚钉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早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黄宗贵;刘会江;戴海;黎裕明;庞俊峰;苏忠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