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瑀莘;王柳萍;吴桂甫;杨斌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24例CAF患者中,超声诊断右CAF 17例(70.8%),左CAF 7例(29.1%),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23例CAF的起源、走行和瘘口,1例左CAF引流入肺动脉因瘘口细小、分流量少难以清楚显示,后经冠脉造影确诊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为临床诊断CAF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诊断CAF的首选方法,但对细小瘘口仍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作者:黎贵华;汤宇;张棣;刘若川;吴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诱导形成蛋白-2(BMP-2)诱导人牙髓细胞(DPCs)矿化的佳条件.方法:将人DPCs进行体外培养稳定传代,用含不同浓度BMP-2(0 μg/L、50 μg/L、100 μg/L、150 μg/L)的诱导液培养14d,另用浓度为100 μg/L BMP-2诱导细胞,分别于7d、14d、21 d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以及诱导成牙本质过程中相关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碱性磷酸酶(AL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BMP 2诱导细胞过程中,诱导液浓度的改变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诱导剂剂量的增加,DPCs矿化结节形成量,DSPP、DMP-1、ALP基因表达量上调,各浓度与对照组(BMP-2为0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μg/L组和50 μg/L组之间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μg/L组和150 μg/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 μg/L浓度BMP-2诱导下,0~14 d各表达明显增长,14d组与7d组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 d组与21 d组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对DPCs增殖无明显作用,但有明显诱导细胞矿化作用,佳浓度为100 μg/L,佳天数为14 d.
作者:赵文青;林田;陆彦玲;吴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采用X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5~72岁,平均5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椎间盘性腰痛8例,腰椎滑脱(Ⅰ°)9例.病变节段:L1~L24例,L2~L36例,L3~L4 10例,L4~L5 22例,L1~L43例.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并进行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评价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50~300mL,平均150mL,住院时间7~12 d,平均8d;术后屈髋乏力3例,症状在2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大腿前方感觉麻木感5例,症状在6~8周后均得到大部分缓解或消失;均未发现椎间隙定位错误,无脑脊液漏、大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无生殖股神经永久性损伤,无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3士1.8)、(24.5±3.6),比术前(7.6士2.8和12.0±5.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损伤少、时间短、并发症少,融合率高,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甘锋平;陈国平;詹翼;黄圣斌;李颖;邹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肺感清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优选肺感清合剂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应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水量、醇沉浓度为影响因素,选用L9 (34)表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肺感清的佳提取条件为每次提取0.5h,提取3次,10倍量水,醇沉浓度为50%.结论:优选工艺提取的合剂中黄芩苷含量高,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王小洁;邱岳;黄银妹;彭晓丽;苏桂玉;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观察组)实施FTS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治疗模式.选取42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康复治疗.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FTS理念可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仲健;宗双乐;梁卫东;李立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T7E1和Surveyor核酸内切酶对于CRISPR-Cas9引起的点突变的错配剪切活性.方法:利用野生型和点突变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突变位置的基因片段,用不同比例的野生型和点突变的PCR产物进行DNA杂交,分别用T7E1和Surveyor核酸内切酶对杂交后的产物进行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结果:当5%点突变DNA与95%野生型DNA杂交时,T7E1核酸内切酶剪切杂交产物的比例为9.5%,Surveyor核酸内切酶为3.2%;当点突变DNA与野生型DNA等比例杂交时,T7E1核酸内切酶剪切杂交产物的比例为45.6%,Surveyor核酸内切酶为26.4%;且T7E1和Surveyor核酸内切酶均能检测5%的突变DNA.结论:T7E1核酸内切酶检测点突变的效率高于Surveyor.
作者:兰博;谢秋巧;明建军;黄仁彬;张士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对33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549条下肢静脉曲张肢体)使用国产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其中按国际静脉联盟制定的CEAP分级中的临床(C)分级法,C4~C6级的下肢静脉曲张肢体占226条(41.17%).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均操作成功.549条下肢静脉曲张肢体中523条肢体(95.26%)手术阻断隐静脉主干后,再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出现皮下硬结20.40% (112/549),血栓性浅静脉炎6.01%(33/549),皮肤溃疡2.00%(11/549),皮肤色素沉着1.46%(8/549).23条残留曲张静脉肢体(4.19%)实施了补充注射治疗.未发生空气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泡沫硬化剂具有安全、简单、经济、可靠、可重复的的特点,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忠;覃晓;郭思恩;胡明;陈靖;林秋宁;张江峰;梁雪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入路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Ⅲ、Ⅳ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三踝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旋前一外旋Ⅳ度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后踝骨折及外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后踝骨折采用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下胫腓分离、三角韧带损伤同时予以固定和一期修补.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4±7.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Olerud-Molander标准评定,本组平均87分,其中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复位并牢固固定后踝骨折块有助于恢复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和保持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并防止踝关节后方关节囊挛缩以及由此引起的踝关节背伸受限,是治疗三踝骨折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者:黄铭图;王鹏云;黄永光;朱洪;袁才斌;黄明昭;项载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及RE检查的69个甲状腺结节,根据图像特征进行赋值评分,计算结节的联合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结节分为良恶性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使用常规超声评分和联合超声评分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有效性.结果:结节内部回声、边界、纵横比、有无微小钙化、内部血流及弹性评分等几个参数的联合评分在良恶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甲状腺结节的平均联合评分高于良性组甲状腺结节;以联合评分6分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界点,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87.5%、92.8%、93.5%与91.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常规超声结合RE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作者:方芹;何云;杨红;彭金波;吴玉泉;郭莉娟;褚桐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获取肌腱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腘窝后内侧附加小切口改良胭绳肌肌腱切取法,取股薄肌、半腱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共32例.术后进行为期2年的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行患下肢X线片检查、功能评分.结果:肌腱切取长度平均(28士1.12)cm,术后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实验均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3.6士2.30)分增加至术后2年的(91.50士2.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30,P<0.01).手术前后X线片复查无退行性改变,MRI无韧带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胭绳肌肌腱用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且胭窝后内侧附加改良胭绳肌肌腱切取法简单,易掌握.
作者:刘会江;黄宗贵;黄卫国;黎裕明;苏忠毅;顾容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穿刺进针次数、病灶大小等因素对经皮肺穿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发生的影响.结果:本组穿刺取材成功率98.8%(388/392),病理确诊恶性病变155例,良性病变189例,病理确诊率87.76%(344/392);描述性诊断5.1%(20/392),假阴性6.1%(24/392).多种因素中,病灶大小对穿刺活检病理假阴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2 cm者,病灶越大假阴性率发生率越高.结论:穿刺活检前详细评估病灶可提高超声引导下肺外周病变穿刺取材成功率.
作者:唐师;李智贤;廖新红;王蕾;王斯达;陈圆圆;梁舒媛;廖春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1,2].近年来,经伤椎置钉,由于其复位效果佳,固定更牢固,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得以广泛应用[3,4].然而作为一种内固定,跟四肢内固定一样,也避免不了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只是不会发生类似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产生骨不连等严重的后果,但是由于患者对医疗的要求日益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失败,作为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应引起医生的重视[5].从2009年9月以来,我院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60例,其中内固定失效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民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莪术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莪术高、中、低剂量组.除了假手术对照组,其余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造模前预防给药7d,造模后给药3d,每天1次.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断头取脑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氨酸(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莪术高剂量组LDH、CK、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有明显降低(P<0.05),莪术中剂量组LDH、Glu含量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也有明显降低(P<0.05),而莪术中剂量组CK、脑含水量和莪术低剂量组LDH、CK、Glu、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莪术在一定剂量下能有效地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LDH、CK和Glu含量以及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论:莪术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保护缺血区脑组织、减轻脑水肿、抗氧自由基,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作者:黄瑀莘;王柳萍;吴桂甫;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11例(16指).选用圣·乔治型指间关节,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切除掌骨头及近节指骨基底部,在掌骨、近节指骨的中心用骨锥钻孔、扩髓腔,安放人工掌指关节,并用骨水泥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2年,平均(16±3.2)个月.本组效果显示:优7指,良6指,可3指,优良率为88.9%,术后无早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贝朝涌;李朝旭;王锐英;辛林伟;彭艳红;唐际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含子源性27nt-miRNA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wt-27nt-miRNA、mut-27nt-miRNA和空白对照序列的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HUVECs增殖能力,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s的迁移能力,Matrigel检测HUVECs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1)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wt-27nt-miRNA表达组HUVECs eNOS mRNA降低39.51%(0.49±0.02 vs 0.81±0.02,P<0.05),其蛋白质表达量下降47.41%(0.71±0.07 vs1.35±0.06,P<0.05).(2)与空白质粒对照组相比,wt-27nt-miRNA表达组HUVECs增殖明显减少,抑制率为41.86%;wt-27nt-miRNA表达组HUVECs迁移速度明显减缓,且迁移数目降低75.55%(28.75士1.71 vs117.60±4.45,P<0.01),未能形成明显管腔样结构.在mut-27nt-miRNA表达组中,上述指标比空白质粒对照组降低(P<0.05),但比wt-27nt-miRNA表达组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管腔形成数量及管腔长度与空白质粒对照组相近.结论:内含子源性27nt-miRNA显著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能力,并与内含子源性27nt-miRNA对eNOS表达的调控相关.
作者:陈伟;莫国君;罗雪兰;杨鹏;欧和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腹TME患者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患者65例,对比两组疗效指标包括保肛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实验室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P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肛率(73.8%)高于对照组(62.00%)(P<0.01),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PR、TNF-α与IL-6水平在两组均较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23%、局部复发率为3.08%均低于对照组34.00%、14.00%(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优于开腹TME,可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卫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捆绑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儿童单侧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缝线捆绑固定骨折块.术后通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X线片、CT、MRI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与术前资料进行比较,并根据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评估预后.结果:术后失访1例,其余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无关节不稳定现象;术后影像学X线片示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CT检查显示均无骺板早闭的现象;MRI检查显示均无骺板增宽现象,ACL信号未见异常;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92.3土3.1)分,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35.3±4.3)°,均较术前(53.7±3.2)分及(84.5±11.3)°]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捆绑治疗儿童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经济、有效,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谢大旺;姚军;韦庆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在单纯型舌下腺囊肿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2例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治疗单纯型舌下腺囊肿,32例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有3例复发,治愈率为90.6%.结论:对于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不但手术方法简单,治愈率高,并且有效保存了腺体的功能,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剑波;邝海;蒙宁;李鸿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2011~2014年南宁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中窝沟封闭3年防龋效果,为政府开展口腔公共卫生项目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4~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11年南宁市区参与项目的10家医疗机构所对应的24所学校纳入研究,将学校中于当年接受过窝沟封闭的二年级儿童(2014年为五年级儿童)作为实验组(826名),同班级未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作为对照组(654名),复查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及龋坏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患龋率(53.6%)、龋均(1.12±0.89)、第一恒磨牙患龋比率(22.78%)均低于对照组[73.2%,(2.03±1.05),3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龋降低相对有效率为50.79%,龋降低实际有效率为23.52%.结论: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儿童窝沟龋,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韦琨;庞鸣;陈柏霖;刘秋林;曾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利福平及高渗糖治疗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感染效果良好,可很好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凌庆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