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健;杨雷霆;黄玮;廖声潮;余永佳;黄光翔;秦坤明;冯大勤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乳腺超声图像报告数字系统(BI-RADS-US)4级声像图特征和进一步分亚级的价值.方法:对147例乳腺病变BI-RADS-US 4级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声像图征象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乳腺病变良恶性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患者不同年龄组(<40岁组、≥40岁组)乳腺病变良恶性差异性;计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微钙化、血流Ⅱ~Ⅲ级声像图特征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ve,PPV),依据所得结果,将BI-RADS-US 4级进一步分亚级及比较分亚级后PPV的差异性.结果:患者年龄<40岁组、≥40岁组乳腺病变良恶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形态、血流分级声像良恶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血流Ⅱ~Ⅲ级声像倾向于恶性病变;边界不清晰特异度、准确度、PPV高(分别为93.3%、81.6%、85.4%)、敏感度为63.2%.147例乳腺病变BI-RADS-US 4级分为4a,4b,4c 3个亚级,3个亚级PPV分别为11.1%、40.5%、6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病变的超声声像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血流Ⅱ~Ⅲ级及患者年龄≥40岁因素对BI-RADS-US 4级乳腺病变的进一步分亚级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唐智勇;李艳宁;廖新红;廖倩雯;陈雪梅;周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80岁)冠心病患者病变特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的151例患者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CI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3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PCI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0岁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均明显多于60~79岁组及45~59岁组(P<0.05);(2)冠脉造影提示在冠脉累及左主干者、多支、钙化闭塞性病变病变方面,≥80岁组患者中均明显多于60~79岁组及45~59岁组(P<0.05);(3)≥80岁组行PCI的成功率为94.2%,与60~79岁组(96.0%)及45~59岁组(9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80岁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11.7%,明显多于60~79岁组(2.0%)及45~59岁组(2.0%)(P<0.05).结论:超高龄冠心病患者各种心源性、非心源性合并症均多于低龄患者,且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行PCI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并发症多为可逆性.
作者:林蓓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CHF患者为研究组,分为心功能Ⅱ级47例,Ⅲ级68例,Ⅳ级5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HCY及NT-proBNP,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及健康者HCY及NT-proBNP水平,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HCY及NT proBNP水平变化,研究组出院时按HCY及NT-proBNP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随访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CY及NT 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逐渐升高;研究组治疗后HCY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观察3个月,研究2组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P <0.01).结论:HCY及NT-proBNP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CHF,评估疗效、判断预后.
作者:张应亮;莫紫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及探讨胰腺外分泌细胞对胰岛移植物的损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内逆行灌注胶原酶联合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方法来分离纯化胰岛,人工挑取胰岛细胞并收集胰腺外分泌细胞.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成为糖尿病小鼠.单纯移植组(n=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极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共同移植组(n =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下极同时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和等体积的胰腺外分泌细胞,持续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1个月后切除左肾并继续检测血糖.(2)体外实验: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利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及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测胰岛功能.结果:(1)胰岛移植后,单纯移植组及共同移植组血糖均逐步降至正常,共同移植组较单纯移植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迟,移植术后第2,3,4,5天,单纯移植组受鼠血糖低于共同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两组受鼠左肾3d后,两组受鼠血糖均>21 mmol/L.(2)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2.90).结论:(1)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2)胰腺外分泌细胞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会延迟植入胰岛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作者:韩小乐;田磊;夏小林;糜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期MDCT扫描在小肾细胞癌(<4 cm)不同病理亚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细胞癌根治或部分肾切除后病理确诊的52例小肾细胞癌患者,其中透明细胞型25例,嫌色细胞型17例,乳头型10例.所有患者均行三期MDCT扫描,即平扫、皮髓质和肾实质阶段.测量小肾细胞癌的平扫CT值、增强CT值,强化程度(增强CT值-平扫CT值)和增强的异质性(CT值的标准差),并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的CT值,增强的异质性差异.结果:增强CT值、强化值以及增强的异质性,透明细胞型RCC高,其次是嫌色和乳头型RCC.3个病理亚型在皮髓质期和实质期扫描的CT值和增强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病理亚型的CT值和增强程度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病理亚型在皮髓质期和实质期扫描的增强的异质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病理亚型增强的异质性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三期MDCT的增强CT值和增强的异质性的测量有助于不同病理亚型的小RCC鉴别诊断.
作者:李高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道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食道固有基层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切除病变组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孔以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35%和8.69%,低于对照组的17.32%和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有效降低穿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强化了治疗效果,但操作时需谨慎.
作者:吕长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00例初产妇自孕28周开始,给予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临产后实施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照组300例初产妇未参加培训,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减轻、自然分娩率升高、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及24 h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黄毓丽;施慧;杨惠萍;宋燕;崔锦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平均住院日及其他住院指标的分析,评价某医院2000~2013年的医疗管理水平.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图和各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某医院2000~2013年平均住院日及其他住院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某医院2000~2013年平均住院日呈现下降趋势,实际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呈现上升趋势,病人好转率上升,病死率下降.平均住院日与实际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及实际开放病床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0.799,P<0.001;r=-0.98,P=0.000;r=-0.656,P<0.05.与治愈率、好转率及病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r=0.269,P=0.35;r=-0.663,P<0.01;r=0.932,P=0.000.结论:医院通过加强综合管理,提升病床使用效率和周转次数,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病人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满丽芳;曾志羽;吴易;张帆;刘清;邹云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则仅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很好地改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邕宁区手足口病病原的分布特征和优势流行病原,分析肠道病毒血清型变化,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哨点医院首次就诊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合计检测临床标本132例,阳性标本113例,总阳性率为85.61%.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89.71%,优势病原株是CoxA16型,占73.77%;2012年阳性率为81.25%,优势病原株以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占40.38%和57.69%.患病儿童以1~3岁儿童为主,占77.27%.结论:南宁市邕宁区2011年手足口病优势病原株是CoxA16型,2012年以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EV71型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优势病原株.
作者:何维凤;吕庆文;滕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将病理确诊并行同步放化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课题组成员严格按照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在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两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然后对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焦虑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均处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的中度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均显示为中度抑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但未能减轻患者的中度抑郁情绪.
作者:孙爱平;廖金莲;曾小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广西壮、汉族换药愈合未经抗瘢痕治疗的深Ⅱ度烧伤以及一期愈合的手术缝合切口患者,在创面愈合后12个月内瘢痕增生程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瘢痕增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不同地区壮、汉族伤后3,6,12个月3个时相点439例换药愈合且未经抗瘢痕治疗的深Ⅱ度烧伤及一期愈合手术缝合切口患者伤后瘢痕增生程度进行定量测定以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两种类型损伤瘢痕增生情况以及多种因素与瘢痕增生的相关性.结果:广西壮、汉族烧伤后瘢痕平均增生程度均比同期手术后瘢痕平均增生程度明显(P <0.05),两民族瘢痕同样损伤类型同期比较无差异(P>0.05),两民族同样损伤类型3,6,12个月瘢痕平均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汉族人群中,女性手术后瘢痕增生程度均比男性明显(P <0.05),烧伤后瘢痕男性均比女性明显(P<0.05);未婚人群伤后瘢痕增生均比已婚人群明显(P<0.05);有过敏史和有辛辣饮食习惯者比无过敏史和无辛辣饮食习惯者瘢痕明显(P <0.05).在相关因素分析中,过敏史(r=0.145,P=0.028)和辛辣饮食习惯(r=0.154,P=0.012)与瘢痕增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广西壮、汉族烧伤后瘢痕增生程度均比同期手术后瘢痕增生程度明显,两民族瘢痕同样损伤类型同期比较无差异,两民族同样损伤类型在创面愈合后12个月内瘢痕增生程度无明显变化.瘢痕增生程度与性别、婚否以及有无过敏史和辛辣饮食习惯者有关.
作者:贾文波;王润秀;林源;张立明;农庆文;陆树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经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1次栓塞成功14例,其中2例术后复发(1例球囊早泄,1例球囊移位),3例首次栓塞瘘口残留术后经保守治疗未愈,均经再次栓塞治愈,术后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满意.结论:选择正确的入路和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永旺;唐景峰;杜贻庆;阳永东;杨保华;郑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经病理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超声分型及诊断符合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结果:超声分型分别为单纯妊娠囊型26例,占68.42%;不均质包块型9例,占23.68%;部分位于宫腔型3例,占7.89%.所有患者均与术后病理对照,符合36例,符合率为94.74%.其中30例患者根据实验室与超声检查情况行清宫术,8例患者行子宫修补术.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指导下治疗成功.结论: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早期有效的诊断方式,并且可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江活永;梁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sdLDL、TG、TC、LDL-C、HDL-C的水平,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cy、sd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sdLDL、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5;r =0.259,P=0.028;r=0.450,P<0.05; r=0.269,P=0.023);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r=-0.632,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cy与sdLDL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两者的水平对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诊断、预后及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霞;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大动脉弹性改变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轻、中、重度OSAHS患者及非OSAHS患者(对照组)各40例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检测,比较OSAH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及不同程度OSAHS患者间的CAVI和CAIMT,分析OS-AHS患者CAVI与CAIMT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OSAHS患者CAVI和CAIM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CAVI和CAIMT随病情加重明显增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的CAVI与CAIMT呈中度正相关(r=0.48,P<0.000 1).结论:OSAHS患者的大动脉弹性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黄伟强;曾志羽;文宏;苏红;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白酚对门诊小儿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麻醉效果,探讨七氟醚应用于此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丙泊酚组予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法复位;七氟醚组患儿在进行紧闭面罩吸氧的同时给予8%七氟醚吸入,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4%七氟醚吸入,同时开始进行手法复位,术毕时停止七氟醚吸入.观察和记录麻醉效果、手法复位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法复位过程中、复位后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法复位成功,两组麻醉效果、手法复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七氟醚组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无需开放静脉通路,在小儿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除麻醉诱导时间稍长外,其临床应用效果与丙泊酚相似.
作者:廖年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帕瑞昔布应用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镇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膝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C组(34例).A组术前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术毕生理盐水5 mL静注,B组则顺序反之.其后两组皆用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12h1次,直至术后72 h.C组则术毕连接经静脉病人自控式镇痛(PCIA)泵并于上述相同时点静注生理盐水5 mL.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60 mm且病人要求镇痛药时,予吗啡5 mg静脉注射.记录3组不同时点VAS、早期康复进程、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C组术后各评定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6,9,12,24 h VAS分别低于B组(P<0.05),而3组术后48,7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康复进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3组吗啡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发热、呼吸抑制和膝及周围明显肿胀的发生率较C组低(P<0.05),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瘙痒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前开始应用帕瑞昔布其术后短期镇痛效果确切,早期康复进程好,不良反应低.
作者:罗利科;韦庆军;张翅飞;刘雷;陈管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考察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与其它以CYP2E1为主要代谢酶的药物联用时,是否可能产生潜在的相互作用.方法:在人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以氯唑沙宗作为底物探针,建立表征CYP2E1酶代谢活性的HPLC检测方法,分别考察体外代谢体系的适宜底物浓度、代谢时间、pH值以及孵育温度.在确定的条件下,将柚皮苷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与氯唑沙宗共同孵育于人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测定在有或无柚皮苷存在下氯唑沙宗的剩余量,以评估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的影响.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氯唑沙宗代谢适宜的体外代谢条件为底物浓度2.4 g/L,代谢时间3.5h,pH7.5,孵育温度37℃.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10.07 μmol/L.结论:柚皮苷对经CYP2E1酶代谢的药物可能会产生微弱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苏延旭;郑华;宋慧;梁永红;苏志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胫腓骨多段骨折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30例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P =0.000).结论:对于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而言,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效果确切,创伤性较小,骨折愈合较快,伤口瘢痕小、美观、实现了有效、微创的复位内固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世荣;唐继仁;梁科友;黄丽雄;朱博;谢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