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丽;施慧;杨惠萍;宋燕;崔锦娣
目的:考察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与其它以CYP2E1为主要代谢酶的药物联用时,是否可能产生潜在的相互作用.方法:在人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以氯唑沙宗作为底物探针,建立表征CYP2E1酶代谢活性的HPLC检测方法,分别考察体外代谢体系的适宜底物浓度、代谢时间、pH值以及孵育温度.在确定的条件下,将柚皮苷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与氯唑沙宗共同孵育于人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测定在有或无柚皮苷存在下氯唑沙宗的剩余量,以评估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的影响.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氯唑沙宗代谢适宜的体外代谢条件为底物浓度2.4 g/L,代谢时间3.5h,pH7.5,孵育温度37℃.柚皮苷对CYP2E1酶代谢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10.07 μmol/L.结论:柚皮苷对经CYP2E1酶代谢的药物可能会产生微弱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苏延旭;郑华;宋慧;梁永红;苏志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成分,化学结构与天然内源性的雌激素相似,作为天然外源性的植物成分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的雌激素一样的雌激素样效应生物学特点;根据植物雌激素化学分子结构的差异,人们大致把植物雌激素分为木酚素类(Lignans)、香豆雌酚(Coumestans)、二苯乙烯类(Stibenes)、异黄酮类(Isoflavones)及真菌类(Mycoestrogen)5类[1].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是近新发现的一种真菌类植物雌激素,是α-玉米赤烯酮(α-Zearalenone,ZEN)的还原产物,α-ZAL与ZEN相似,均具有雌激素样生物学效应,但α-ZAL的雌激素效应显著高于ZEN,而且副作用少.研究发现α-ZAL在骨质疏松症的防预治疗过程中作用显著,现将α-ZAL对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方晔;邹斌;赵劲民;宗少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DickkopL1(Dkk-1)干预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兔膝关节炎模型,对比观察1个月后对照组、模型组、Dkk-1组的病理学表现,并进行Manikin's评分,评估Dkk-1的治疗效果.结果:兔膝关节炎模型构建成功,Dkk-1组虽然未达到对照组正常兔膝关节软骨状态,但使用Dkk-1干预较模型组单纯注射生理盐水膝关节炎病变明显好转.同时,对照组Manikin's评分为(0.63±0.50)分,模型组为(11.44±0.73)分,而Dkk-1组为(8.81±0.98)分.Dkk-1组Manikin's评分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P=0.007).结论:Dkk-1干预可明显改善兔膝关节炎的病理表现和Manikins评分,但其机制和在人体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健斌;彭伟秋;孙宏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7~10 d;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50 mL 0.9% NaC1溶液中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续应用7~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心率(HR)、体温(T)、呼吸(RR)、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ICU住院时间、患者30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T、RR、WBC、PCT、PaO2/FiO2、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CU内住院天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ICU内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各种炎症反应指标及氧合指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德福;石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且接受过冠脉造影的NSTEACS患者16例为死亡组.同期抽取未发生心性死亡的NSTEACS患者175例为生存组.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GRACE评分与TIMI评分.分别描绘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GRACE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864,95%CI:0.763~0.933,TI-MI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717,95% CI:0.598~0.817.两评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评分,GRACE评分较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优于TIMI评分.
作者:陈军;朱继金;向迪凯;黄皓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帕瑞昔布应用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镇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膝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C组(34例).A组术前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术毕生理盐水5 mL静注,B组则顺序反之.其后两组皆用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12h1次,直至术后72 h.C组则术毕连接经静脉病人自控式镇痛(PCIA)泵并于上述相同时点静注生理盐水5 mL.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60 mm且病人要求镇痛药时,予吗啡5 mg静脉注射.记录3组不同时点VAS、早期康复进程、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C组术后各评定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6,9,12,24 h VAS分别低于B组(P<0.05),而3组术后48,7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康复进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3组吗啡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发热、呼吸抑制和膝及周围明显肿胀的发生率较C组低(P<0.05),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瘙痒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前开始应用帕瑞昔布其术后短期镇痛效果确切,早期康复进程好,不良反应低.
作者:罗利科;韦庆军;张翅飞;刘雷;陈管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T2DM患者175例,根据有无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A组)及不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测定患者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血清铁蛋白(SF)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TG、LDL-C、SF、FINS、HOMA-IR均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合并NAFLD为因变量,以TG、LDL-C、SF、FINS、HOMA-IR为自变量,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FINS、TG、OR分别为1.039,1.7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更明显.T2DM合并NAFLD患者TG、LDL-C、SF水平较不合并NAFLD患者升高.FINS、TG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T2DM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作者:宋琳;庞翠军;袁雁;廖碧芝;肖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Cushing综合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本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3~5.但妊娠合并皮质醇增多症较为罕见,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其诊治和预后与非妊娠状态下的皮质醇增多症有许多不同.本文通过对3例病例的分析及文献复习,以期更好地认识和诊治妊娠合并皮质醇增多症.
作者:李琳;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迅速增长,其生存率的延长仍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化治疗.因此,如何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正确定性诊断及早期发现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提高病人生存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肺部良恶性肿瘤的CT检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学检查,如灌注扫描等,灌注扫描利用多种参数如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等在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灌注扫描辐射剂量大[1],操作过程相对繁琐,故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双能量CT技术的出现,在扫描速度、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上有了更高的突破.双能量CT在肺部肿瘤领域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该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主要就双能量CT在肺肿瘤中的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业胜;邓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及探讨胰腺外分泌细胞对胰岛移植物的损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内逆行灌注胶原酶联合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方法来分离纯化胰岛,人工挑取胰岛细胞并收集胰腺外分泌细胞.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成为糖尿病小鼠.单纯移植组(n=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极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共同移植组(n =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下极同时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和等体积的胰腺外分泌细胞,持续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1个月后切除左肾并继续检测血糖.(2)体外实验: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利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及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测胰岛功能.结果:(1)胰岛移植后,单纯移植组及共同移植组血糖均逐步降至正常,共同移植组较单纯移植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迟,移植术后第2,3,4,5天,单纯移植组受鼠血糖低于共同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两组受鼠左肾3d后,两组受鼠血糖均>21 mmol/L.(2)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2.90).结论:(1)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2)胰腺外分泌细胞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会延迟植入胰岛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作者:韩小乐;田磊;夏小林;糜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切除和面神经保护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资料齐全的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45例,对患者的影像、手术记录、术后2周(或出院时)时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8例(62%),近全切16例(36%),大部分切除1例(2%).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术后2周(或出院时)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25例(56%),Ⅲ~Ⅳ级14例(31%),Ⅴ~Ⅵ级6例(13%).术后由于瘤床血肿需手术清除1例,合并颅内感染4例,2例合并术后脑脊液耳漏,其中1例需再次手术修补,2例患者由于脑积水没有改善而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
作者:黄永健;杨雷霆;黄玮;廖声潮;余永佳;黄光翔;秦坤明;冯大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火焰所致大面积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与转归,探讨其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03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收治病例主要来源从事煤矿、电焊工业、水泥生产、商场人口密集高温场所作业等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人群.32例患者中治愈23例,治愈率为71.9%;死亡9例,病死率为28.1%;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并发严重全身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休克、内脏并发症、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是影响大面积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部病例均行气管切开、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病势严重,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伤后及时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黄积荣;刘达恩;林源;农庆文;李德绘;李顺堂;彭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我院治疗的45例肝衰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和对照组23例(血浆置换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BIL、ALT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PTA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LT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PTA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有效率为68.2%,对照组有效率为65.2%,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ALB、PTA无影响,与血浆置换术比较,可取得相同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血浆紧缺的限制,无输血感染及血浆过敏的风险,是治疗肝衰竭有效的、安全的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苏春雄;雷任国;兰玲鲜;程万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00例初产妇自孕28周开始,给予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临产后实施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照组300例初产妇未参加培训,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减轻、自然分娩率升高、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及24 h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黄毓丽;施慧;杨惠萍;宋燕;崔锦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sdLDL、TG、TC、LDL-C、HDL-C的水平,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cy、sd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sdLDL、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5;r =0.259,P=0.028;r=0.450,P<0.05; r=0.269,P=0.023);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r=-0.632,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cy与sdLDL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两者的水平对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诊断、预后及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霞;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乳腺超声图像报告数字系统(BI-RADS-US)4级声像图特征和进一步分亚级的价值.方法:对147例乳腺病变BI-RADS-US 4级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声像图征象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乳腺病变良恶性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患者不同年龄组(<40岁组、≥40岁组)乳腺病变良恶性差异性;计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微钙化、血流Ⅱ~Ⅲ级声像图特征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ve,PPV),依据所得结果,将BI-RADS-US 4级进一步分亚级及比较分亚级后PPV的差异性.结果:患者年龄<40岁组、≥40岁组乳腺病变良恶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形态、血流分级声像良恶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血流Ⅱ~Ⅲ级声像倾向于恶性病变;边界不清晰特异度、准确度、PPV高(分别为93.3%、81.6%、85.4%)、敏感度为63.2%.147例乳腺病变BI-RADS-US 4级分为4a,4b,4c 3个亚级,3个亚级PPV分别为11.1%、40.5%、6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病变的超声声像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血流Ⅱ~Ⅲ级及患者年龄≥40岁因素对BI-RADS-US 4级乳腺病变的进一步分亚级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唐智勇;李艳宁;廖新红;廖倩雯;陈雪梅;周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则仅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很好地改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体外生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正常孕妇血清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阳离子染料JC-1后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结果:①子痫前期血清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凋亡阳性率与晚期细胞凋亡阳性率分别为(10.8±3.2)%与(6.8±1.8)%,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组的早期凋亡阳性率与晚期细胞凋亡阳性率(4.2±1.7)%与(3.3±1.1)%(P<0.05);②子痫前期血清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Caspase-3阳性率为(8.3±1.2)%,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Caspase-3阳性率(3.6±1.1)%(P<0.05):③子痫前期血清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其线粒体损伤率为(8.9±2.1)%,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损伤率(3.0±0.8)%(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促进体外生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Caspase-3和线粒体凋亡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艳琼;李慕军;唐卉;陈悦;曾雅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白酚对门诊小儿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麻醉效果,探讨七氟醚应用于此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丙泊酚组予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法复位;七氟醚组患儿在进行紧闭面罩吸氧的同时给予8%七氟醚吸入,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4%七氟醚吸入,同时开始进行手法复位,术毕时停止七氟醚吸入.观察和记录麻醉效果、手法复位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法复位过程中、复位后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法复位成功,两组麻醉效果、手法复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七氟醚组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无需开放静脉通路,在小儿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除麻醉诱导时间稍长外,其临床应用效果与丙泊酚相似.
作者:廖年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ICU住院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PICCO技术连续5d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第1天存活组血管外肺水指数8.5 mL/kg,明显低于死亡组18 mL/kg(P=0.001),氧参指数存活组25.3 kPa,高于死亡组的18.4 kPa(P=0.03),第3天存活组和死亡组血管外肺水指数分别为9,15.2mL/kg(P<0.01),第3天存活组和死亡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3.3,22.9kPa(P<0.01),第1天和第3天血管外肺水指数和序贯器官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第1天,r =0.6947,P=0.001;第3天,r=0.732 7,P<0.001).结论:血管外肺水指数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作者:覃红梅;吴先荣;甘枚;庞武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