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黄伟强;曾志羽;文宏;苏红;钟华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踝血管指数, 大动脉僵硬度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8例OS-AHS患者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将患者分为大动脉硬化组即观察组(CAVI>9.0,96例)和对照组(CAVI≤9.0,32例).采集并比较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OLT90%)等指标.将CAVI值与AHI、MSpO2、OLT90%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中、重度OSAHS患者比例、AHI、MSpO2、OLT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VI值与AHI、OLT90%呈正相关(r=0.528、r=0.625,均P<0.01),与MSpO2呈负相关(r=-0.418,P<0.01).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与呼吸暂停、低通气及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氯胺酮1组(K1组),氯胺酮2组(K2组)及对照组(N组),每组20例.K1组患者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首量氯胺酮0.25 mg/kg,随后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4 μg/kg·min-1直至缝皮结束.K2组患者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首量氯胺酮0.5 mg/kg,随后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4 μg/kg·min-1直至缝皮结束,N组患者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3,6,12,24,48 h休息时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48 h翻身活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谵妄、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手术时间、苏醒拔管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1、K2组患者术后1,3,6,12,24,48 h休息时的NRS评分较N组降低(P<0.05);K1、K2组患者术后24,48 h翻身活动时的NRS评分较N组降低(P<0.05);而K1与K2组组间术后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谵妄、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疼痛,不影响患者苏醒,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虹光;刘敬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探讨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恶性肿瘤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年龄≥18岁,既往无肿瘤病史,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非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符合条件的患者26例,其中男1 9例,女7例,年龄24~55岁,平均(39.42±8.05)岁.所有患者起病前无不适,均以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言语不清等表现急性起病.多数患者无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19例,73.08%)、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16例,61.54%),肿瘤抗原(canceragent,CA) 125升高(19例,73.08%)、CA199升高(20例,76.92%),脑内出现多动脉供血区多发性梗死灶(20例,76.92%).肿瘤的类型以肺癌(12例,46.15%)多见,然后是原发性肝癌(5例,19.23%).多数患者预后不良(mRS:2~5分)7例(26.92%),死亡8例(30.77%).结论: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常缺乏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其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及肿瘤抗原水平升高,以及脑内出现多发性脑梗死灶,血液的凝固性升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作者:张云利;秦超;梁志坚;莫雪安;程道宾;邓添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脓胸36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小儿脓胸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11~14 d.术后随访23例,随访时间1~18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明显脊柱侧弯和胸廓塌陷发生.结论: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儿病情、病程、手术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提高小儿脓胸疗效的关键.

    作者:庞永通;何振波;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和空腹血糖(FBG)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7例脑梗死,50例脑出血及40例非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Hcy、血脂、FIB和FBG的值,比较各组患者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Hcy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血清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FIB和FB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脑梗死及脑出血有关(P<0.05),FIB仅与脑出血有关(P<0.05).血清Hcy的增高和TG、LDL-C、FIB和FBG的增高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卒中与血清Hcy、FIB、TG、LDL-C和FBG密切相关,但Hcy的增高和TG、LDL-C、FIB和FBG的增高无相关性(均P>0.05),Hcy可能是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伟平;向彩霞;黄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双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和双氢青蒿素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野百合碱60 mg/kg皮下注射.4周后,干预组给予双氢青蒿素60 mg/kg· d-1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剂量的淀粉溶液灌胃,持续4周后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野百合碱皮下注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升高(P<0.05),经双氢青蒿素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有所下降、白介素-6、C反应蛋白下降(均P <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阻止促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并可直接降低肺动脉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文宏;伍伟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K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F组患者切皮后4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kg;KF组患者切皮前1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于切皮后45 min追加芬太尼2.0 μg/kg;C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双盲评估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 h、第1,第2,第3,第7天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48 h内其他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h、第1,第2天的VAS评分均比F组和C组患者低(P<0.05);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3,6,12h、第1,第2天F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第7天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可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婧娴;卢伊芝;谢玉波;杨一兰;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严重胰腺外伤个体化救治13例临床分析

    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严重胰腺外伤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由于胰腺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生理功能,严重胰腺外伤后手术复杂且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平均高达20%以上[1].我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严重胰腺外伤13例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5~6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牲畜踢伤2例,伐木撞击伤2例,刀刺伤1例.13例病人均为急诊入院,处于休克状态.以腹腔脏器损伤并休克诊断行急诊手术.

    作者:潘观宁;欧强;韦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猪血清腹腔注射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在病理检查证明造模大鼠肝组织出现肝纤维化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阳性组及EGb高(200 mg/kg)、中(100mg/kg)、低(5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1次/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肝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Gb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组ALT、AST、LN及HA明显降低(P<0.05或P<0.01),EGb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组明显改善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变性(P<0.05).结论:EG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不同方法的比较运用,旨在优化现有的星形胶质细胞(AS)分离培养方法,建立稳定,高产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结合自有实验室条件采用优化的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分离培养法获取A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对培养的细胞进行GFAP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AS 7~10 d基本融合,胞体不规则,突起丰富如网状,生长曲线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纯度可达95%以上.结论:优化的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分离培养法对AS的培养更适宜自有实验室条件,可获得稳定纯度较高的AS,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作者:黄太萍;黄巨恩;沈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岁.因“反复头痛、左侧肢体抽搐3年余”入院.患儿于2010年1月首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随后出现左侧肢体抽搐,伴左侧肢体乏力,当时神志清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以上症状反复发作,3~5次/月,每次持续5~10 min,能自行缓解.于2013年2月9日再次出现抽搐频繁发作,不能自行缓解,家属视病情危重遂送我院住院诊疗.患儿为足月顺产,无产后缺氧病史,身体、智力发育正常.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嗜睡状态,唤醒能对答,智力正常,右侧眉弓处见大小约4 cm×4 cm,大片红葡萄酒色扁平血管痣样病变,压之不褪色,检查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肢体肌力Ⅴ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

    作者:陈志俊;李荻玲;庞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减肥降脂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和葛蓝减肥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小鼠灌服给药,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和TG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表明营养性肥胖小鼠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蓝减肥汤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小鼠的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TG含量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李琼;荆树汉;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士的护理礼仪认知和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士的护理礼仪认知和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广西某医学院校附属医院24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护士对所在科室护理礼仪形象满意度评价和自身护理礼仪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结果:调查对象对所在科室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技术形象满意度较高,对外在形象(仪表礼仪、仪态礼仪和语言礼仪)满意度较低,对知识形象(健康教育)评价也不高.临床护士的整体礼仪知识水平仍需提高;对礼仪知识的学习培训有强烈的意愿.结论:医院应该针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开展仪表、举止和语言等方面的护理礼仪服务规范培训.

    作者:曾萍萍;罗红叶;冯启明;应燕萍;黎燕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1例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联合组)19例,吉西他滨单药(单药组)22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为47.4%,明显高于单药组有效率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疗效尚可,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王娟;黄显实;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壮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壮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6~12月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年龄≥18岁常住壮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其中资料完整的2832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 25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 832例资料完整,其中男1 856例(65.5%),女976例(34.5%).高血压人群中H型高血压2 126例,患病率75.1%,其中男性占66.9%(1 422/2 126),女性占33.1%(704/2 126);与单纯高血压者相比,H型高血压者的性别、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血尿酸(UA)、脑卒中、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是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壮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李立定;李新民;张红雨;邓佩芳;梁东妹;林祖汉;陆多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霉素对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特点及使用红霉素(EM)干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烟草烟雾暴露组(B组)、EM预防组(C组),红霉素治疗组(D组),每组6只.A组予伪烟草烟雾暴露,B,C,D组于第1和第14天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烟草烟雾暴露2 h/d,持续8周制备模型;除第1天和第14天,C组每日EM灌胃,持续8周;D组烟草烟雾暴露4周后开始每日EM灌胃,持续4周;A、B组每日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气肿和肺血管及其超微结构评估.结果:电镜下B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水肿,饮泡增多,与基底膜连接处增厚,肺小动脉内弹力膜菲薄,断裂,管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C组预防性干预超微结构上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正常线粒体,内皮细胞无明显脱落,管壁平滑肌增殖但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D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底膜连接处增厚,管壁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及LPS可引起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而致血管重构,早期使用EM干预可改善肺血管重构.

    作者:周广;梁毅;钟小宁;梁莹;曾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23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并发了不同程度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原因,并予防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7个月.23例中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7例,6例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感染,5例经拆除部分缝线,同时加强换药、抗感染、消肿后延期拆线愈合,1例切口边缘皮肤组织并发坏死,拆除缝线清创,1个月后切口仍反复渗液,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钢板外露,分泌物培养仍有细菌,予切开取出钢板内固定装置,术后继续换药、抗感染,1周后切口培养无细菌生长,再次行切口缝合,术后予换药,16d后予全部拆线,愈合好.结论:查找并明确并发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并发切口感染,减轻了术后切口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李炳想;韦文龙;梁永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8例OS-AHS患者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将患者分为大动脉硬化组即观察组(CAVI>9.0,96例)和对照组(CAVI≤9.0,32例).采集并比较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OLT90%)等指标.将CAVI值与AHI、MSpO2、OLT90%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中、重度OSAHS患者比例、AHI、MSpO2、OLT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VI值与AHI、OLT90%呈正相关(r=0.528、r=0.625,均P<0.01),与MSpO2呈负相关(r=-0.418,P<0.01).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与呼吸暂停、低通气及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黄伟强;曾志羽;文宏;苏红;钟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致肝脏功能损伤与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焦炉工多环芳烃类物质不同职业暴露水平及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其肝脏功能损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焦化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焦炉位置作业及GSTM1、GSTT1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肝脏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结果:焦炉工焦炉作业位置越高,其肝脏功能损伤发生率越高(x2 =9.211,P<0.05).GSTM1(-)、GSTT1(-)基因型个体肝脏功能损伤率显著高于GSTM1(+)、GSTT1(+)基因型个体(x2=5.372,P<0.05).焦炉工尿1-OHP水平每升高1μmol/mol Cr,肝脏功能损伤的发生增加0.497倍(P<0.05).结论:焦炉工肝脏功能损伤的发生与多环芳烃职业暴露存在密切联系;焦炉工GSTT1、GSTM1基因全缺失型个体较易发生肝脏功能损伤.

    作者:漆骏;段佳丽;唐艳红;宋家卫;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疗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放疗)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97例,其中113例予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作为治疗组,84例接受5-Fu+DDP(DF)方案放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Ⅲ期106例(占53.8%),Ⅳa期91(46.2%).结果:197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9.5%和48.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7.5%和40.0%(P=0.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3%和48.4%(P=0.610).治疗组和对照组口咽黏膜反应(Ⅲ~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和20.2%(P=0.304),胃肠道反应(Ⅰ~Ⅲ度)的发生率分别为75.2%和96.4%(P=0.000).结论: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相对于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其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似,治疗产生的急性胃肠道副反应相对较低,对于不能耐受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放疗联合HCPT方案.

    作者:韦军葆;朱小东;黄启芳;吴春华;万信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PARC和Tiam1基因在HL-60与K562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SPARC和Tiam1基因在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与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的表达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常规细胞培养,取在对数生长期的HL-60、K562细胞进行mRNA抽提;以HUVEC细胞的mRNA作为对照组,逆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法检测SPARC和Tiam1在HL-60、K562细胞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SPARC和Tiam1在HL-60、K562细胞中均为低表达;②SPARC和Tiam1在HL-60、K562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ARC与Tiam1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86,P<0.01);SPARC与Ti-am1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0.086,P=0.872).结论:在髓系白血病中,评价SPARC与Tiam1的表达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SPARC和Tiam1可能通过共同的信号通路调控下游基因.

    作者:李虹颖;彭志刚;刘列;罗军;邓东红;赖永榕;苏良焱;黄莹;刘振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