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荆树汉;朱丹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特点及使用红霉素(EM)干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烟草烟雾暴露组(B组)、EM预防组(C组),红霉素治疗组(D组),每组6只.A组予伪烟草烟雾暴露,B,C,D组于第1和第14天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烟草烟雾暴露2 h/d,持续8周制备模型;除第1天和第14天,C组每日EM灌胃,持续8周;D组烟草烟雾暴露4周后开始每日EM灌胃,持续4周;A、B组每日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气肿和肺血管及其超微结构评估.结果:电镜下B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水肿,饮泡增多,与基底膜连接处增厚,肺小动脉内弹力膜菲薄,断裂,管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C组预防性干预超微结构上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正常线粒体,内皮细胞无明显脱落,管壁平滑肌增殖但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D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底膜连接处增厚,管壁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及LPS可引起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而致血管重构,早期使用EM干预可改善肺血管重构.
作者:周广;梁毅;钟小宁;梁莹;曾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比较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其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是值得重视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1-2].我们于2014年10月诊治了1例TRALI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并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2014年10月28日入院.主诉:反复下腹痛半年,发现盆腔包块20余天.患者于2014年4月开始出现下腹痛,大便从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1~2次,有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等(欠详),病情无好转.入院前10余天发现盆腔出现拳头大小肿块伴肛门部坠胀感.病后消瘦,体重减轻3kg.既往曾于2000年在当地行“卵巢囊腺瘤”手术.
作者:周吉成;罗琳;赵卫华;赖永榕;彭志刚;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用药时间在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2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213例,B组219例,分别在30,15 min开始进行氧气雾化吸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的表面麻醉药.通过对支气管镜进入顺利程度,患儿的咳嗽、恶心等感觉表现及不同时间段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效果评价、进镜到支气管(T2)、进镜到检查部位(T3)、检查完毕、取镜(T4)时间段的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以及T2、T3时间段的面色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5 min开始氧气雾化吸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的表面麻醉能够使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麻醉效果好.
作者:杨少丽;唐利华;李艳青;刘静;蒋敏;覃美淑;韦文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超声漏诊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0例经临床手术、输尿管镜检查等证实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病例均行螺旋CT和超声检查,以螺旋CT检查提示的输尿管结石位置、大小为参考标准,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比较输尿管检出结石和漏诊结石大小及部位.结果:超声检出输尿管结石160例(其中上段52例,中段15例,下段93例;结石大小为0.4~2.5 cm,平均1.45 cm,其中<0.5 cm 35例,0.5~1.0 cm 85例,>1.0 cm 40例),总检出率88.8%(上段检出率32.5%,中段检出率9.4%,下段检出率58.1%);漏诊输尿管结石20例(其中上段8例,中段10例,下段2例;结石大小为0.3~0.7 cm,平均0.5cm,其中<0.5 cm 15例,0.5~1.0cm5例),总漏诊率11.1%(上段漏诊率40.0%,中段漏诊率50.0%,下段漏诊率10.0%).结论:输尿管结石的大小、部位可能是造成超声漏诊输尿管结石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昌和;苏珊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我科确诊的1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39~52岁,病史1~4个月,均无肺内外慢性基础疾病等;常见症状为轻微干咳(10/11)与胸痛(9/11);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Ab)测定阴性,生化检查无异常;肺功能全部正常.纤支镜下未见管腔受累,分泌物极少;影像学示均有胸膜受累表现,多呈单个宽基底的较大肿块影(9/11);病理组织中隐球菌阳性,特点为淋巴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及纤维化,部分伴小灶坏死.常被误诊为肺癌(10/11)或肺结核(7/11);9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有些患者无任何症状;影像学又表现为多样性,临床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作者:陈晓丽;邓静敏;钟小宁;柳广南;张建全;何志义;白晶;王自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中出现下腹部急腹痛的病情转归及影响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腹部急腹痛10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下腹部急腹痛症状缓解组为A组、下腹部急腹痛不缓解需要手术治疗组为B组,比较两种不同临床转归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中出现下腹部急腹痛共102例,A组64例(62.7%),B组38例(37.3%).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停经天数、妊娠包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保守治疗前血β-HCG水平为(821.4±84.1)IU/L,B组为(1 245.4±97.2)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痛VAS评分平均为(6.0±0.8)分,B组为(6.7±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为(25.4±7.3)min,B组为(55.6±9.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药物治疗中出现下腹部急腹痛需警惕病情变化,药物治疗前血β-HCG水平高、腹痛严重、腹痛持续时间长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植枝福;周卓琳;钟莉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PICC置管后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PICC置管24 h后,在穿刺点无渗血情况下于静脉穿刺点上方8~10 cm处连续微波治疗5d,对照组用热毛巾局部湿热敷法,连敷5d,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P=0.03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予微波治疗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燕;李霞;梁微;陈利冬;凌瑛;唐忠敏;吕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小儿脓胸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11~14 d.术后随访23例,随访时间1~18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明显脊柱侧弯和胸廓塌陷发生.结论: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儿病情、病程、手术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提高小儿脓胸疗效的关键.
作者:庞永通;何振波;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32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0例,感染率为17.41%,高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4.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口腔和血液系统;病原菌以G-杆菌(53.85%)和G+球菌(41.02%)为主;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病程、住院时间、院前滥用抗菌药物、糖尿病代谢控制不佳、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或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是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廖小平;谭庆;梁谷;周小梅;杨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分类、各种主要临床表现的出现频率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评价各种诊断方法的效率.方法:收集1995~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临床确诊为库欣综合征患者80例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中,肾上腺皮质腺瘤多见,库欣病次之.临床表现方面,高血压出现的频率高,为76.25%;生化检查中100.00%的患者16:00皮质醇升高,90.92%患者皮质醇节律紊乱;24 h尿游离皮质醇检测增高者占90.48%;各种影像学检查中,肾上腺CT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结论:临床诊断库欣综合征,应综合各种检查结果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冼晶;蔡劲薇;李励;黄松;卢德成;黄耀;何青梅;罗佐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法测生长曲线,抗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抗STRO-1免疫化学染色.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纯化获得的大鼠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丝蛋白、STRO-1均有表达.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符合干细胞特征.结论:成功从大鼠牙髓中获取牙髓干细胞.
作者:陈婉;甘春兰;赵文青;吴煜;蔡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入院当天和首次化疗后的心理状况,并使用本课题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试行)》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廖佳;李秋萍;陆彬;黄佩绿;王翠英;黎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CAT-1 rs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在广西红水河流域收集长寿组(年龄≥90岁)505例,以及同一区域内健康老年人(年龄在60~80岁)468例,采用PCR-RFLP方法对ACAT-1rs1044925进行基因分型,结合BMI、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分析rs1044925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长寿组和非长寿组的基因型(AA,AC,CC)频率分别是:76.43%,22.38%,1.19%和79.06%,19.66%,1.2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4,P=0.581).两组等位基因A,C的频率分别是87.62%,12.38%和88.89%,11.11%,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749,P=0.387).非长寿组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G水平低于非携带者(P=0.005).结论:ACAT-1 rs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长寿无明显的相关性;长寿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未发现有相关性.
作者:梁靓;潘尚领;彭均华;刘承武;庞国防;吕泽平;胡才友;罗桓;周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肝脏的影响.方法:对自愿申请参加社区MMT的1 31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按入组时肝脏有无损害分成两组,A组为肝脏损害组498例,B组为肝脏无异常组814例;A、B两组入组时、治疗8,12周取血清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L)检测,入组时、治疗12,24周行肝脏B超检测.结果:A组MMT 12周ALT、AST下降到正常范围(P<0.001);B组ALT、AST治疗前后未见改变;A组治疗前B超检测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336例(67.47%),治疗24周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156例(31.3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B超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肝纤维化、肝硬化均无改变(P>0.05).结论: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基本上不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蔡彦;石珊;杜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牙齿比色训练系统(TTB)对受训者辨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学5年级口腔专业本科生68名作为受训者,采用TTB进行牙齿比色训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训练前后受训者比色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全体受训者训练后成绩比训练前平均提高(32.32±71.96)分(P<0.01),操作时间比训练前平均加快了(4.45±3.84)min (P<0.01);其中男性加快了(3.80±3.79)min(P<0.01);女性加快了(4.90±3.88)min(P<0.01).训练前后的男女性之间成绩、操作时间相互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过牙齿比色训练系统的专业训练,口腔医学生比色能力有明显提高.
作者:朱光宇;苫君玲;王玲菲;麦昱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和葛蓝减肥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小鼠灌服给药,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和TG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表明营养性肥胖小鼠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蓝减肥汤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小鼠的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TG含量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李琼;荆树汉;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我科采用在关节镜铺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横形或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18例,并通过关节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治疗髌骨及股骨滑车的软骨损伤,对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随访期内未见钛缆松动、螺钉断裂、髌股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笠;冯江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23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并发了不同程度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原因,并予防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7个月.23例中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7例,6例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感染,5例经拆除部分缝线,同时加强换药、抗感染、消肿后延期拆线愈合,1例切口边缘皮肤组织并发坏死,拆除缝线清创,1个月后切口仍反复渗液,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钢板外露,分泌物培养仍有细菌,予切开取出钢板内固定装置,术后继续换药、抗感染,1周后切口培养无细菌生长,再次行切口缝合,术后予换药,16d后予全部拆线,愈合好.结论:查找并明确并发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并发切口感染,减轻了术后切口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李炳想;韦文龙;梁永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维生素B1联合大黄敷脐法解除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维生素B1肌内注射,2次/d,每次100 mg,并联合用自制的大黄贴敷盖脐部,用胶布固定;对照组仅采用维生素B1肌内注射,2次/d,每次100mg,观察两组解除术后腹胀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10±6.55)h,排便所需的时间为(20±9.08)h,对照组分别为(21±6.42)h,(38±8.86)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t=11.36,均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内注射维生素B1联合大黄敷脐法可解除腹部术后腹胀,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作者:苏海瑕;赵婵;黄效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后6h,1,3,7 d;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测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除7只眼眼压升高超过2.80 kPa外,余眼压均在2.80 kPa以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观察组眼压降低,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h和术后1d眼压升高,与观察组及本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压升高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可以避免术后早期由于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所造成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
作者:王瑛;曹珊;梁民;郑茜匀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