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茶多酚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瞿雪莉;陈蒙华;谢露

关键词:茶多酚,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海马神经元
摘要: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盐水组(n=6)、茶多酚组(n=6).盐水组及茶多酚组大鼠麻醉、插管后经食道起搏诱导心脏骤停,常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分别给予静脉泵入生理盐水2 mL/kg、茶多酚10 mg/kg,监测大鼠1 h后结扎血管放入笼内饲养.假手术组大鼠仅行麻醉、插管,未诱导心脏骤停,监测1 h后结扎血管放入笼内饲养.自主循环恢复后48 h处死大鼠取出海马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及TUNEL方法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茶多酚组大鼠海马区病理损伤及神经元凋亡程度均低于盐水组,盐水组的凋亡指数为(27.1±11.9)%,茶多酚组的凋亡指数为(4.9±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茶多酚可减轻复苏后大鼠海马区病理损伤及凋亡程度,对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丹皮酚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体内激素及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乳腺增生病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注射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垂体泌乳素(PRL)的含量;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测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皮酚可有效降低E2、PRL及ER表达,大剂量且可升高P水平.结论:丹皮酚可以有效干预大鼠乳腺增生病,其治疗作用随剂量的增加体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孙二虎;陆澄;黄艳;陈飞;唐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G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它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有高度的亲和力,而GC也必须与GR结合才可发挥其药理和生理作用.自从1948年美国风湿病学家Phillip Hench第一次将GC用于治疗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以来[1],GC就被广泛应用于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肾病综合征(NS)的治疗,并且大多数患者使用GC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使用GC治疗的疗效欠佳,甚至有出现GC抵抗的现象.

    作者:王明军;莫晓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EMR治疗老年结直肠无蒂息肉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老年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78例共145枚结直肠无蒂息肉病变.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老年结直肠无蒂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直肠占24.82%(36枚/145枚)、乙状结肠占21.37%(31枚/145枚);术后病理:腺瘤72.41%(105枚/145枚),包括管状腺瘤31.03%(45枚/145枚),绒毛状腺瘤22.75%(33枚/145枚),管状绒毛状腺瘤18.62%(27枚/145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51%(8枚/145枚);增生性息肉21.37%(31枚/145枚);直肠类癌0.68%(1枚/145枚);直径20~30 mm息肉术后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占11.72%(17/145),较直径10~19 mm及6~9 mm息肉绒毛状腺瘤息肉比例[8(5.51%)及2(1.37%)]增加.139枚病变经EMR完整切除,治愈率95.86%(139枚/145枚);有6枚(5.71%)病变直径>30 mm的结肠腺瘤术后3个月复查时,在原EMR瘢痕边缘见息肉复发,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增生性息肉2处,管状腺瘤性息肉4处,予APC处理,1例黏膜类癌到2012年1月已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并发症:术中出血31.03%(45枚/145枚),予钛夹封闭10.34%(15枚/145枚),APC止血20.68%(30枚/145枚);术后迟发出血1例,在肠镜下给予钛夹夹闭创面止血;术中、术后无穿孔.结论:EMR是治疗老年结直肠无蒂息肉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冰;唐星火;吕小平;韦荣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既往有化学性肾功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68例进行观察,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前肾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应用含标准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期间两组定期监测肾功.化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尿β2-MG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损伤情况均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作者:韩灵敏;韩春山;杜利力;于晓丽;段孝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预防

    胰胆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日趋广泛.ERCP严重的并发症为ERCP术后胰腺炎(PEP)[1],按Cotton标准[2],ERCP后出现持续腹痛且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持续24 h以上者,诊断为PEP,其发生率约1%~9%,而在高危患者可达10%~30%,其中约有1%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作者:苏东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LA-DRB1基因多态性对ADV抗乙肝病毒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对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乙肝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服用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24周的94例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病毒效果,分为疗效佳组和疗效不佳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07、HLA-DRB1*13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间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不佳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疗效佳组(14.29% VS 1.69%,χ2=3.911,OR=9.667,P=0.048);两组中无HLA-DRB1*13阳性患者,HLA-DRB1*13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HLA-DRB1*07基因位点可能与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效果有一定关系.

    作者:牙晶晶;李国坚;吴继周;蒋春燕;庞裕;覃玲;郭群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柳州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40例HFMD重症病例、131例普通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预测HFMD重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HFMD病原学主要为EV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就诊时发病日≥3 d(OR=6.903,95%CI:2.787~17.101,P=0.000)、高体温≥38.5 ℃(OR=4.452,95%CI:1.854~10.693,P=0.001)、CK-MB≥30 U/L(OR=3.467,95%CI:1.474~8.155,P=0.004)及胸片示肺炎(OR=5.615,95%CI:1.836~17.171,P=0.002)是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论:就诊时发病日≥3 d、高体温≥38.5 ℃、CK-MB≥30 U/L及胸片示肺炎是HFMD重症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葛善飞;郭堑;徐阳曦;胡天桥;曾菲;农村立;尹胜平;李巧于;邱明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测量胎儿腹内段脐静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ABO血型不合致胎儿贫血的关系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腹内段脐静脉(FIUV)和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探讨其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的价值.方法:对75例(母子ABO血型不合组35例和正常妊娠组40例)单胎孕妇在孕24,32,38周时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FIUV大速度(Vmax)、FIUV内径(D)和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检测ABO血型不合组孕妇的血清IgG抗-A(B)效价.结果:孕24周时两组的FIUV-Vmax、FIUV-D、MCA-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2,38周时ABO血型不合组中FIUV-Vmax、FIUV-D、MCA-PSV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8周时孕妇IgG抗-A(B)效价≥1∶128各组的MCA-PSV明显高于抗体效价为1∶64组,而FIUV-Vmax、FIUV-D在各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CA-PSV>64.5 cm/s为异常,其预测胎儿宫内贫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4.11%.结论:超声多普勒测量FIUV-Vmax 、FIUV-D 、MCA-PSV对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晚孕期孕妇IgG抗-A(B)效价≥1∶128时,结合超声监测MCA和FIUV血流速度,若其异常增高,提示胎儿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需引起重视和随访.

    作者:舒艳;马燕;李慕军;马海英;陈立宏;李鸿燕;金彬彬;陆柳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根据CLSI EP9A2评价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一致性

    目的:根据CLSI-EP9-A2文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比对实验,研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4),但两组结果的预期偏差大于预设的允许误差,检测结果不一致.结论:两种方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重复性及相关良好,但检测结果不一致,需按照回归方程对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后才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弘;陈善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 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高[1].据文献报道[2],PNS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改善脑血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肾炎、肝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3].

    作者:文丽;刘华钢;赖玲;黄柳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YP1A1基因 Msp1多态性与广西壮族食管癌的易感性

    目的:探讨CYP1A1基因 Msp1多态性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食管癌患者(广西壮族)和100例健康人CYP 1A1基因 Msp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分析其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YP1A1基因 Msp1多态性与吸烟、饮酒在食管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CYP 1A1 Msp1 3种基因型(野生型基因 m1/m1型、突变杂合型基因 m1/m2型、突变纯合型基因 m2/m2型)分布频率在食管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8%、41.8%、19.4%及40.0%、43.0%、17.0%,两组间的频率分布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调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1A1 Msp1 m2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野生型基因 m1/m1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a=1.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387).按照吸烟、饮酒因素分层后,这种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a>0.05).结论:单一基因CYP1A1 Msp1位点多态未表明与广西壮族食管癌易感性相关.

    作者:黄雪;谭至柔;张瑜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UC4和HER2/neu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UC4和HER2/neu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交界组)、15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和11例正常卵巢(正常组)组织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 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良性组、交界组(P<0.05),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8,P<0.05).结论:MUC4和HER2/neu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陈莹;易建平;刘海燕;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切口技术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38例伸膝装置粘连在距髌骨外上缘2 cm处,向近侧作2~4 cm纵行切口潜行的两侧切开内外侧支持带及关节囊,必要时行股直肌腱延长,术后辅以CPM、镇痛康复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有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39°,股四头肌肌力4~5级,术后平均恢复至100°,按Judet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2.1%.结论:小切口技术能够有效松解伸膝装置粘连挛缩,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并能大限度地保留了伸膝功能.

    作者:黄科;黄云波;覃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IgM与心肌酶谱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M和心肌酶(CK、CKMB、HBDH)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其中治疗前22例,治疗后(痊愈)43例,同时选择45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M与心肌酶谱水平并探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IgM、CK、CKMB、HB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疾病的相关性表达中,IgM与心肌酶谱各指标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不仅在心肌细胞中存在损害,免疫系统也容易出现失衡,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及心肌酶水平,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以及治疗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光新奇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光新奇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光新奇胶囊中当归、制何首乌,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当归、制何首乌.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324~6.6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1.57%(<2.0%).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检测标准.

    作者:刘滔滔;蒋霞;唐双意;林耀兰;程道海;钟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V)引起的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CHB后肝硬化患者62例,正常对照22例,于消化内科、传染科、肝胆外科病房收集入组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血小板(PLT)、血红蛋白、红细胞、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Child-Pugh分级;入组者经常规超声测取相关指标:门脉主干内径、门脉流速、肝动脉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脾脏增大与否、腹水有无,再使用RTE扫查,图像根据弹性程度分为0~4分.分析RTE评分与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AST/ALT(AAR)、AST/PLT(APRI)的相关性.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TE评分与上述临床及影像指标的关系.结果:①在不同RTE评分间,CIV、HA、LN、PⅢNP、AP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5、χ2=27.18、χ2=12.41、χ2=17.66、χ2=20.44,均P<0.05),AA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8.38,P>0.05).RTE评分与指标CIV、HA、LN、PⅢNP、APR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54、rs=0.58、rs=0.29、rs=0.36、rs=0.49,均P<0.01),RTE评分与指标AAR的相关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s=0.12,P>0.05).②RTE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6个指标进入方程.其中PLT对RTE评分影响大,其次是HA,影响小的是门脉主干内径.结论:RTE有望成为较客观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杜阳春;廖新红;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心功能衰竭快诱导气管插管78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快诱导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经验.方法:对78例重症急性心功能衰竭住院患者行快诱导麻醉喉镜明视法插管.结果:71例为一次插管成功,7例二次插管的原因有喉镜暴露声门困难3例,经鼻插管失败2例,误插入食管1例,插管时抵抗1例.无患者在快诱导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10 min内出现严重循环抑制或心跳骤停.结论:快诱导气管插管可以应用于抢救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插管成功率高.

    作者:覃洋洋;张炳东;何芳;陈燕桦;梁东科;涂杰;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心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体外循环方法,未涉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涉及弓部的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顺行脑灌注方法,术中注意器官保护.结果:1例术后心跳复苏时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例病人术后1周内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1例病人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心包填塞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病人因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延期拔管,其余病人均早期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式,体外循环中维持内环境稳定,重视器官保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梁蓓薇;张炳东;黄海清;陈燕桦;梁东科;涂杰;何芳;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对血透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评估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6例MHD患者按透析龄分为MHD A组、MHD B组两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测3组颈动脉IMT值,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HD A组和MHD B组颈动脉IMT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 A组与MHD B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 A组及MHD B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很好的显示MHD患者颈动脉IMT变化,同时能客观评价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陆雯;陈苏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芒果甙对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毒性细胞中铁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铁调节蛋白1(IRP1)及铁调节蛋白2(IRP2)在芒果甙保护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4 μmol/L柔红霉素单用或联合应用25~200 μmol/L芒果甙为处理因素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24,48 h及72 h,应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IRP1、IRP2 mRNA表达.结果:25~200 μmol/L 芒果甙模型组在干预24 h后IRP1、IRP2表达水平较柔红霉素组(4 μmol/L)降低,干预48,72 h后,二者表达较柔红霉素组升高.结论:芒果甙能改变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毒细胞中铁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细胞内铁代谢产生影响.

    作者:石泽延;彭志刚;马劼;赵卫华;杨杰;姚弈斌;吴泽广;唐涌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