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研究

刘锋;檀大羡;邹彦;邓志华;王植柔

关键词:生精细胞, 体外培养, 大鼠
摘要:目的:寻找一个适合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体系,为进一步培养人类生精细胞提供技术基础.方法:用单一酶-研磨-Percoll法制备15 d龄雄性大鼠生精细胞混悬液用于体外培养.①设计两种不同的培养条件:DMEM/F12和改良人类输卵管液(HTF)作为基础培养液,分为两组.每组根据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分为6小组.添加的睾酮(T)和FSH浓度分别为:对照组H0(T 1 μmol/L,FSH 0 IU/L)、H1组(T 1 μmol/L,FSH 10 IU/L)、 H2组(T 1 μmol/L,FSH 25 IU/L)、H3组(T 1 μmol/L,FSH 50 IU/L)、H4组(T 1 μmol/L,FSH 100 IU/L)、H5组(T 0 μmol/L,FSH 50 IU/L). ②通过BRDU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实验的生精细胞倍体的变化来判断其发育,进一步确认本研究使用培养条件的可靠性.结果:在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共培养过程中以改良人类输卵管液作为基础培养液,添加T 1 μmol/L ,FSH 50 IU/L或100 IU/L都适宜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另通过BRDU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均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体外培养生精细胞能从初级精母细胞阶段分化到精子细胞阶段.结论:改良人类输卵管液作为基础培养液,添加浓度为50 IU/L或100 IU/L的FSH及T 1 μmol/L,适合生精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720例慢性前列腺炎4种疗法的临床分析

    1998年3月至2004年3月,我科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CP)72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2组,观察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喉返神经解剖在迷你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喉返神经解剖在迷你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迷你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7例进行喉返神经解剖显露,评估其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解剖显露,未发现与解剖显露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迷你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显露是安全可行的,对预防术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锋;张福维;张兴;陈凤坤;黄华;黄林;杨立健;刘良;赖开旭;宁冬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RFIA法与ELISA酶免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

    乙型肝炎在多种传染病中是常见的一种,在正常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感染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赖国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附6例报告)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以后利用人造血管移植,但有相当数量有手术指征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大及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所以传统术式病死率很高,择期手术的病死率为2%~7%,平均5%,而破裂的主动脉病死率竟高达50%~80%以上[1],且均死于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永春;韦成信;曹健斌;黄健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马凡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7例(34只眼)马凡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眼采用不同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包括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一期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或囊袋内植入.结果:术后病人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好矫正视力0.8~1.0有6眼(17.6%),0.3~0.7有12眼(35.3%),0.1~0.2有8眼(22.5%),另有8眼(16.2%)视力0.1以下.结论:马凡综合征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尤其在一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或囊袋内植入者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选择不同手术的适应证及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发梁;区显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西眼镜蛇神经生长因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扩增广西眼镜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全长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广西眼镜蛇cDNA为模板,扩增出编码NGF的全长基因,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所得序列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M61180)对比显示,广西眼镜蛇prepro-NGF与Naja kaouthia (monocled cobra)、Bungarus multicinctus、mouse、人的NGF同源性分别为99%、91%、66%、68%,将不同氨基酸相同的化学性质计算在内,同源性更高.结论:成功地获得了广西眼镜蛇NGF的全长基因,且序列与已知序列高度一致.

    作者:宋慧;张学荣;周元聪;江涛;舒雨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单J管在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膀胱阴道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也是泌尿外科棘手的手术之一.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单J管作尿液改道引流,治疗膀胱阴道瘘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银河;徐志强;莫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宿主来源的华支睾吸虫同工酶比较观察

    目的:通过对不同宿主华支睾吸虫的同工酶研究,了解其在不同宿主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状电泳(CG-PAGE)对50 d虫体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进行电泳观察,通过凝胶成像软件对酶(蛋白)带的迁移率、相对浓度分布、光密度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不同宿主(大鼠、犬、豚鼠、兔、猫)的虫体主要酶带特征基本相同,但次要酶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宿主的华支睾吸虫同工酶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实验结果为华支睾吸虫在不同宿主中的发育、生理、生化提供实验资料.

    作者:胡文庆;秦小虎;田春林;刘登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温血停跳间断灌注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我院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应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进行心内直视手术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阳世雄;曾建业;韦涌初;黄思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TV感染及复制与原发性肝癌家庭聚集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及复制在原发性肝癌(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制定HCC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配对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中选择肝癌高发家庭成员的同时,选择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同民族、相同性别,年龄士5岁的无癌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巢式PCR和RT-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TTVDNA、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将HBV及HCV的感染作为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应用χ2检验方法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TTVDNA在HCC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阳性率分别为33.0%(33/100)和21.0% (21/1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3 0,P=0.039 6)(RR=1.85,95%可信区间为0.980~3.502);两组在男、女性别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7%(23/75)、40.0%(10/25)和20.0% (15/75)、24.0%(6/25),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255 6,P=0.094 2;χ2=1.470 6,P=0.181 8).结论:TTV感染及复制与HCC家庭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TTV的致肝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国坚;吴继周;梁远;黎乐群;刘志明;梁任祥;韦忠亮;陈茂伟;吴健林;苏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5例符合DSM-IV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的轻中度VD患者(MMSE评分在10~26分之间).分别于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MMSE和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前及用药后12周TCD检测脑血流;用药前及用药后12周分别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6周时,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1),Blessed-Roth评分显著降低(P<0.01);继续治疗至12周,病情改善更趋明显,MMSE增分及Blessed-Roth减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CD提示其有效地改善脑血流;用药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道宾;王进;秦超;曾丽;罗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电功率谱和双频谱分析技术在全麻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脑电边缘频率(SEF)、双频谱指数(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EA)组,每组10例.EA组先于胸段硬膜外给予局麻药8~10 ml.两组均吸入异氟醚/O2维持麻醉.先记录两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0.5、1.0、1.5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时的SEF、BIS值,然后使两组麻醉维持在稳定水平,记录不同阶段的呼气末MAC、SEF、BIS值.EA组每间隔60 min硬膜外给局麻药4~5 ml.结果:两组SEF、BIS值与异氟醚呼气末MAC均呈负相关;GA组异氟醚呼气末MAC值高于EA组,SEF、BIS值则低于G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中局麻药常规剂量对脑电无影响;SEF、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谢玉波;覃怡;李文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干卒中后癫(癎)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干卒中后继发癫(癎)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脑干卒中继发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结果.结果:①548例脑干卒中中有10例(1.8%)继发癫(癎)发作,发作类型依次为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失神发作;②8例行脑电图检查5例正常,2例呈轻度异常出现散在快θ波增多,各联波率普遍减慢,仅1例重度异常表现为出现弥漫性δ波,双侧尖波、棘波短阵发放.结论:脑干卒中后癫(癎)为全面性发作,(癎)性发作可发生于各发病阶段,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改变较轻.血肿刺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等可能是早期癫(癎)发作的主要机制,晚期癫(癎)发作则与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形成、中风囊等致(癎)灶有关.

    作者:韦云飞;赵伟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肝破裂合并多处骨折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5例外伤性肝破裂合并全身多处骨折的病人,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行肝破裂修补术,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蒲桂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度二尖瓣狭窄外科治疗临床探讨

    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病史往往较长,且病情较重,如何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顺利康复,并获得良好的远期生活质量,显得尤为关键.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山;吴文森;张赋;龙驹;江毅;范悦;方恒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制猪尾导管穿刺引流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

    起搏器囊袋血肿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局部加压胸带包裹或用注射器针头反复抽吸血肿.但对于囊袋内持续渗出,患者效果欠佳,我们采用自制猪尾引流导管经皮穿刺对起搏器囊袋血肿进行抽液;引流,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我院成功进行起搏器囊袋血肿穿刺引流术2例.

    作者:张伟;伍于斌;潘迪光;蒋靖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目的:研究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AmpFISTR IdentifilerTM扩增试剂盒和ABI 3100遗传分析仪检测152例无关个体血样.结果:D3S1358、D16S539、D19S433、D21S11、FGA5个STR基因座共检测出54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 3~0.401 3.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70 0、0.711 0、0.809 0、0.822 0、0.908 0;多态信息总量分别为0.760 0、0.670 0、0.790 0、0.820 0、0.860 0,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 999 098,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99 548.广西黑衣壮族与其他2个广西壮族支系之间相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属高度遗传多态性标记;广西壮族内部存在多种支系的说法可能具有STR基因座的遗传学基础.

    作者:滕少康;徐林;曹林枝;朱少建;汪萍;黄世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注射用磷霉素钠应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探讨

    注射用磷霉素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探讨其应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1 200例应用注射用磷霉素钠(东北制药总厂生产,商品名:复美欣)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带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的解剖学观察及手术方法改良

    目的:对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进行系统观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同时对手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利用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标本15具(30侧)进行解剖学观测.对15例(30侧)成人的活体小腿应用多谱勒血管探测仪测定小腿远端后外侧皮支穿支点的分布.总结近年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49例,对手术方法进行总结、改良.结果:腓肠神经周围伴行数支恒定的细小动脉,且相互吻合,在发出营养神经的血管同时,亦发出2~6个小分支,平均为3支,供养相应区域的皮肤.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足跟,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较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具有不牺牲肢体的主要血管,血管危象风险小的优点,皮瓣血管蒂恒定,变异较少,且手术操作简易.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良,使皮瓣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劲民;苏伟;刘军廷;帕拉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偏瘫弛缓期康复治疗训练光盘的制作与应用研研究

    目的:探讨偏瘫弛缓期康复治疗训练有效的指导方法.方法:先后随机抽取偏瘫弛缓期病人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前后对照,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指导,实验组通过观看专门制作的康复治疗训练光盘及阅读配套的康复手册进行学习.结果:实验组对偏瘫弛缓期特定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功能锻炼的准确率及功能锻炼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康复治疗训练光盘及配套的康复手册指导偏瘫弛缓期病人的功能锻炼的方法,不仅能更好地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引起无意注意,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机地结合,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还能满足病人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丰富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卢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