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亚强;莫军扬;朱其一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治疗.方法:3例HLA配型完全相合、ABO血型主要不合的患者进行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但移植后均出现PRCA.1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血型均转为供者血型.血色素逐渐恢复正常,红系造血恢复.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治疗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PRCA的有效方法.
作者:牟海霞;马劼;蔡正文;邓东红;赵卫华;杨杰;罗琳;刘练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约占小儿消化道梗阻的20%[1].1998年De La Torre[2]首创经肛门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取得了满意效果.目前,该术式因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流行术式.
作者:胡显飞;谭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此模型上,脑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72 h后,再次脑缺血90 min后再予再灌注24 h,用Bederson神经缺损体征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用亚硝酸盐还原法测定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后,脑缺血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组(IP+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轻于假脑缺血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组(R组)(P<0.05);R组和IP+R组的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层、海马的NO含量异常升高,与假脑缺血预处理+假脑缺血再灌注组(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R组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层、海马的NO含量较R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脑组织的NO水平.
作者:程道宾;孙圣刚;陈小武;田有勇;王岚;苏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软坚护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和酒精联合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软坚护肝片预防组.对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病理纤维化分级和胶原纤维总面积及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降低,病理纤维化分级降低,胶原纤维总面积及所占百分比减少.结论:软坚护肝片可改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脏胶原纤维的面积、纤维化程度和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对大鼠肝纤维化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庆渠;梁水庭;梁雪婧;余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蝎毒(BMK)对耐药肝癌细胞株Bel-7404/ADM耐药逆转的的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水平.结果:50 mg/L蝎毒处理Bel-7404和Bel-7404/ADM后,细胞表面P-gp表达分别由原来的4.20±0.05、68.49±3.07下降到4.05±0.07、37.15±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025 3,P=0.002 5).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表达分别由原来的1.73±0.35、9.51±1.82下降到2.35±0.18、4.58±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03 6,P=0.108 8).结论:BMK在非细胞毒剂量水平具有下调MDR1 mRNA、P-gp的表达的作用.
作者:杨春旭;韦晓谋;朱灵;吴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规范、彻底的腹腔区域淋巴清扫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清扫腹腔区域淋巴结的同时, 机体相应区域的组织结构也遭到损伤破坏, 甚至可导致术后淋巴漏等并发症.
作者:唐卫中;唐宗江;刘小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高龄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越来越多.由于高龄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差,故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麻药及剂量尤显重要.本文旨在比较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用于高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评价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陈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分布及其在活检中的意义.方法: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对96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SLN的分布与病人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96例中检出SLN 者83例,检出率86%,假阴性率12%,准确率96%.结论:88%以上的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SLNB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作者:庄亚强;莫军扬;朱其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点两面立体定向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点两面定位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微创组),分别与 50例常规钻孔置管引流脑内血肿术(钻孔组)和52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进行穿刺准确性、并发症、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作对比分析.结果:微创组在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钻孔组和开颅组(P<0.05).结论:采用两点两面定位技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方法简单、准确、直观、疗效好、安全性高,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邓忠勇;姜洪;关心;梁斗;章万容;潘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应用依地酸二钠钙(CaNa2 EDTA)驱锰可使锰中毒早期患者症状暂时好转,但常有反跳现象,副作用大,对晚期有帕金森综合征的中毒病人治疗效果欠佳.据报道,中毒患者脱离职业性锰暴露10多年后,锰致帕金森综合征仍继续发展[1].
作者:郭霏烨;区仕燕;姜岳明;王进;廖凤玲;陈润阶;黄贵彪;郑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人类大肠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在3株不同分期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Claudin-1在大肠癌Dukes'type C期细胞株SW620强表达,Dukes'type B期细胞株SW480次之,Dukes'type A 期细胞株SW1116弱.结论:Claudin-1在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其表达量与大肠癌分期有关.
作者:陈琳;姜泊;张亚历;张宏权;龚伟;卢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瘤样扩张是不常见但潜在危险性非常大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若急性期治疗,48 h内病死率约为36%~72%,1周内病死率达到62%~91%.其病因尚不清楚,多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正确的治疗可改变这一过程.
作者:李香伟;林辉;龙小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数字随机法将6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n=32),以氟西汀治疗;对照组(n=30),以安慰剂治疗.结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问卷(BDI)在治疗前后HDRS与B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第4、8、16周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可以有效而安全地治疗PSD.
作者:吴霖浦;黄永新;郑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以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为特征,发病率为5%~10%.PCOS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发或闭经(继发闭经为主)、肥胖(体重指数BMI>25 kg/m2)、不孕、多毛、雄激素过多症等.
作者:黄卡立;蒋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经过抗挫折教育后抗挫折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3级原调查的大学生在经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后采用标准化问卷方式等进行再次调查.结果:①教育后大学生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丧失和其他因子应激程度高于教育前,学习压力因子应激程度低于教育前;②教育后大学生应付方式中仅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方式得分低于教育前;③教育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方面和焦虑情况基本没有变化;④教育后大学生抑郁标准分和发生率明显降低(具体表现为抑郁严重指数、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障碍、抑郁心理评分明显降低);⑤68.5%的大学生自我感觉抗挫折能力明显提高;86.2%的大学生是通过自我调节提高抗挫折能力的.结论:经过教育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今后应继续加强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作者:闭志友;旷文建;王家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Graves眼病(GO)患者(病程<2年)的T细胞亚群和其Th1和Th2细胞因子,探讨免疫机制在GO起病中的作用及与眼病炎症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Graves眼病和正常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和CD8-/IL-4+和CD8-/IFN-γ+T细胞的百分含量;②对早期GO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clinical activity score )和T细胞亚群、CD8-/IFN-γ+T细胞和CD8-/IL-4+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早期GO患者中,CD4+T细胞和CD4+T细胞/ CD8+ T细胞比值增高,CD8-/IFN-γ+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比值显著增高;②在早期GO患者中,CAS与CD8-/IFN-γ+T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 T细胞/CD8-/IL-4+ T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T细胞亚群、CD8-/IL-4+ T细胞的百分含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①在早期GO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失衡,以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早期GO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②CD8-/IFN-γ+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的比值可以作为反映GO眼球后组织增生及眼病活动性的临床指标.
作者:夏宁;周素娴;梁瑜祯;邓宏明;沈寒蕾;肖常青;潘海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在肩部损伤中常见,以往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完全性脱位及陈旧性脱位往往不能奏效,因此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按Allman分类[1]:Ⅰ、Ⅱ度肩锁关节脱位为肩锁关节囊和肩锁韧带的断裂(部分或完全),在此基础上如进一步发生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则形成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即完全脱位.
作者:苏伟;花奇凯;丁晓飞;白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51例广西壮族SLE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1例患者HLA-DQA1基因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患者自身抗体谱.结果:HLA-DQA1·0101与抗dsDNA呈正相关 (χ2=4.488,r=0.297,P<0.05),DQA1·0301与抗dsDNA呈负相关 (χ2=10.082,r=-0.491,P<0.01).结论:广西壮族SLE易感基因 DQA1·0101的易感性可能通过诱导抗dsDNA抗体产生实现.DQA1·0301可能通过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为保护基因.
作者:刘栋华;梁伶;苏家光;郑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以下简称风心二狭)患者体内P选择素(以下简称PS)变化及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干预作用.方法:入选风心二狭患者共37例,其中房颤组16例,窦律组21例,均于PBMV术中抽取其左房、右房及股静脉血,术后24 h抽取其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S值.选取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共14例作为对照组,于射频消融术(RFCA)中抽取其左房、右房及股静脉血,同样方法测定PS值.对PS值进行3组间对比,3个部位间对比及手术前后对比并分析房颤组和窦律组病人左房PS和二尖瓣口面积的相关性.结果:①风心二狭患者在窦律和房颤两种状态下左房、右房和股静脉血PS均比对照组高(P<0.01 ),窦律组和房颤组左房和股静脉血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右房PS比窦律组高(P<0.01);②对照组左房、右房和股静脉血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窦律组左、右房PS无明显差异,但均比股静脉高,房颤组左房、股静脉PS无差异,但均比右房低(P<0.01);③窦律组左房PS和二尖瓣口面积呈负相关,与左房内径、二尖瓣跨瓣压差、压差半降时间、肺动脉压等无关,而房颤组左房PS与上述各指标均无关:④窦律和房颤组外周血PS于PBMV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风心二狭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但其左房血小板活化程度并没有局部增高;风心二狭窦律患者左房PS和二尖瓣口面积呈负相关,房颤患者无显著相关性; PBMV能显著减轻其体内血小板活化.
作者:李醒三;何显菁;吴玉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优化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工程菌(pMAL-c2X-hpaA-TB1)的表达条件,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免疫活性鉴定.方法:通过诱导表达实验了解不同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并应用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Amyloss树脂预装柱对可溶性HpaA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后蛋白做Western blot实验鉴定免疫活性.结果:该工程菌培养2 h时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终浓度为0.3 mmol/L进行诱导4 h,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经纯化得到了较高纯度(>90%)的目的蛋白,并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结论:建立了从TB1(pMAL-c2X-hpaA)可溶性表达产物中纯化高纯度rHpaA融合蛋白的方法,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诊断性抗原的研制以及工程菌发酵、高效表达生产工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黄学勇;段广才;范清堂;郗园林;黄志刚;宋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