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现状观察

顾卫强;李丽君;杨永健;李加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救助, 复发
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救助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现状.方法: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由所在地公安、民政等部门救助,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助前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ANSS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患者脱离治疗6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常规用药、有经济来源、较高的文化程度是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而男性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必须在保障患者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后期连续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复发率.同时对此类患者的教育和监管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应引起注重.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三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酸保护胃黏膜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76.19%,治疗8周时患者溃疡愈合率:观察组为80.95%,对照组为35.71%,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89.29%,对照组为2.38%,半年后患者的复发率:观察组为20.59%,对照组为76.67%.结论:泮托拉唑三联疗法能明显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降低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红平;肖永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重性强迫症的护理体会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其主要特点是患者意识到强迫症状源于自我,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但无法控制,患者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使患者焦虑不安和苦恼;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其一或兼而有之;患者有自知力,要求治疗.本病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病程迁延,精神痛苦,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我国患病率为0.3‰(1982),男女患病率相近.

    作者:赵美华;张莉;郭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随即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宪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核桃树皮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山核桃树皮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中2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使用山核桃树皮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统计评估并观察副反应,探讨预防及治疗副反应的方法.结果:26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6例.严重并发症2例,分别是上消化道出血和上消化道穿孔各一例.结论:山核桃树皮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中疗效是肯定的,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严密观察,可以明显减少其不良反应.

    作者:房立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24例和对照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呼之睁眼,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苏醒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ECG、HR、SBP、DBP和SpO2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好,术中患者心血管功能稳定,起效及苏醒时间短,是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理想的麻醉药组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士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状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总均分为(2.85±0.46)分,节制维度均分得分高,为(3.76±0.59)分,超越维度均分得分低,为(2.13±0.41)分;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总分为(2.82±0.40)分,与同事关系维度均分得分高,为(3.70±1.04)分,福利待遇维度得分低,为(2.28±1.06)分.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士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工作满意状况不容乐观,提升护士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周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对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工作做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通过临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实施急救、常规饮食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痊愈45例、好转10例、转诊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严格的临床护理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质量,降低死亡危险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宁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及治疗心得.方法:收集48例符合CCMD-3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患者,使用自编调查表对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依次为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及思维障碍等,对联合用药疗效显著.结论: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多以兴奋、紊乱、幻视及被害妄想为主要临床相,予以中、小剂量抗焦虑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铁岭地区6165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铁岭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现状,为社区管理和救治救助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将系统中铁岭地区患者数据信息导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13年10月31日,铁岭地区共确诊并录入重性精神病患者6 165例,实际社区管理患者3 341例,管理率54.19%.6 165例患者中患病率多的对象分别为:精神分裂症占85.13%,年龄18(含)~44岁(44.01%),小学文化占40.31%,已婚占53.22%,职业是农民占76.16%,贫困占86.83%.3 341例中服药者1 857例,治疗率58.03%.结论:铁岭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管理率和治疗率比较低,容易引起自身社会功能衰退和发生肇事、肇祸事件,应提高认识,建立综合管理机制.

    作者:王明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方法:对78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简明智能状态检查(MMSE)、老年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治疗中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疗效可靠,有效率87.2%,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席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全程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国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对规范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进行了法律规定.本文在总结临床实践工作和相关心理健康干预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全程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赵强;武克文;吴建杰;马登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居家康复按自我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由医院护理人员组成康复护理小组给予每月1次的家庭护理指导,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定两组的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RHMS总分为(270.49±20.54)分,对照组患者为(276.13±21.31)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4,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RHMS总分为(347.21±18.61)分,对照组为(305.36±23.55)分,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7.64,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崔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106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使用止痛剂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霞;付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碳酸锂联合治疗组(研究组)和碳酸锂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期均为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比分析治疗2周、4周及8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基线期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后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17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末和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障碍较单用碳酸锂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张治华;邓雪峰;李建平;张俊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并行相应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7.33%,对照组为25.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重度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36.8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观察组轻度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应用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感染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竞赛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通过竞赛改变住院精神病患者对住院环境和疾病的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方法:对参加三次竞赛的5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用人脸量表(Andrews & Withey,1976)、总体情感指数量表(Campbell et al,1976)测量,所得结果用折线图分析.结果:三次所测量表总平均分差异不大,所绘图折线走势一致.结论:竞赛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曾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肿瘤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肿瘤是一类致死性疾病,目前人类对于其治疗方法上仅仅停留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大部分肿瘤不能够彻底根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及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因此就肿瘤的细胞治疗方面做一概述.

    作者:刘晓峰;吴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CT和CRP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直接收住重症医学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住ICU后1h内留取血标本,收集患者每日的临床资料:以体温峰值(℃)、WBC(×109/L)、N(%)、CRP、PCT、微生物指标、影像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列表.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7.3%,CRP检测阳性率为100%,PCT、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联合CRP检测阳性率及特异性高,故联合监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早期较特异和敏感指标.

    作者:许涛;孙运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与腰穿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互补作用

    目的:探讨CT与腰穿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SAH的临床资料.结果:CT 诊断SAH的阳性率在发病24h内为89%,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下降;临床高度怀疑SAH而CT阴性的病例,腰穿仍是主要诊断手段.结论:CT与腰穿诊断SAH各有优势与缺陷,可以互为补充;初诊首选CT,必要时结合腰穿,以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姚丽英;邢江;罗艳春;姚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癌1521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近3年来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住院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对该院2010年-2012年期间1 521例肺癌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易感因素,病理类型等方面的特征.结果:1 521例肺癌中男性1 124例,女性397例,发病年龄17~91岁,平均年龄60岁,左侧553例,右侧870例,未注明部位100例.有明确病理类型中,鳞癌397例,腺癌266例,小细胞癌89例,大细胞癌3例,其它49例.有吸烟史427例,慢性肺部疾病史487例等.结论:近三年来肺癌的发病趋势平稳,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发病有上升趋势.肺癌发病右侧多于左侧.有明确病理类型中,以鳞癌为主;不同性别患肺癌的病理类型有所不同,男性以鳞癌为主,女性以腺癌为主.高发年龄段均为50~79岁.本组调查数据中,肺癌相关危险因素(吸烟,嗜酒,慢性肺部疾病史等)在肺癌中所占比例有差异;除顺庆区外,不同地区的肺癌就诊人数相差不大.

    作者:易菁;蒲劲宏;王俊达;蒲军成;王雪;郑洁;吉渝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