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黄一华;刘永梅;余丽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 诊断与治疗, 术后恢复, 环境干扰, 创伤小, 出血少, 应用, 切口, 临床
摘要:妇科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对内环境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小且能将诊断与治疗合为一体等优点而迅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78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冠心病的重要临床类型, 因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引起临床重视,但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隐匿,常规心电图不易检出,故常导致临床漏诊.

    作者:蒙秋云;梁晓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树突状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体内效力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向免疫细胞递呈抗原、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和诱导免疫耐受等功能.1型糖尿病(T1DM)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DC对其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免疫耐受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DC与T1DM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DC的分化和功能及其与T1DM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罗莹;夏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甘草酸的含量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是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2部)收载的制剂,主要成分有甘草流浸膏、复方樟脑酊、愈创甘油醚等,属祛痰镇咳药.甘草流浸膏是由中药甘草提取,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甘草酸,功用主治为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1].

    作者:黄贵明;黄鹏;黄梦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表达HPV16 L1、L2E7蛋白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防治宫颈癌的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L2E7蛋白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方法:以痘苗病毒为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筛选共表达HPV16 L1、L2E7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用PCR和Western-blot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该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连续传代15代,经PCR检测证实病毒基因组中有HPV16 L1、L2E7目的基因插入,Western-blot检测证实病毒可以稳定表达L1、L2E7蛋白.结论:构建的病毒NTVJL1L2E7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PV16 L1、L2E7蛋白,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HPV16相关疾病的候选疫苗.

    作者:范江涛;陈心秋;黄薇;田厚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铅中毒所致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铅中毒情况下一氧化氮(NO)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 mg/kg铅组、30 mg/kg铅组和60 mg/kg铅组).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染毒1次,7次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血铅和血清NO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另分别向大鼠肝匀浆中加入NaNO2使其终浓度为0、13、26及39 μmol/L,37 ℃孵育1 h,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随染铅剂量的增加,血清NO和血铅的含量不断升高(P<0.05),ALT、AST和γ-G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其中γ-GT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和LDH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两者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未见明显的损害.体外实验表明,NaNO2对ALT、AST及LDH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γ-GT及ALP未见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铅所致的血清酶活性双向变化很可能归因于NO等因素对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

    作者:陈森洲;王险峰;施文祥;王程强;李胜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与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偶联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目的:研制一种以单抗F(ab')2片段为基础的抗肿瘤导向药物.方法:制备出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与甲氨蝶呤(MTX)偶联物F(ab')2-MTX、间接偶联物McAb-HSA-MTX、直接偶联物McAb-MTX,并进行体外靶细胞结合实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F(ab')2、McAb、F(ab')2-MTX、McAb-HSA-MTX、McAb-MTX均保持了与靶细胞MG-63的免疫反应性;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F(ab')2-MTX、McAb-HSA-MTX、McAb-MTX、MTX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7±0.110) μg/L、(2.55±0.114) μg/L、(2.71±0.1452) μg/L、(5.51±1.529) μg/L,上述所有偶联物的杀伤活性明显大于游离MTX(P<0.05),F(ab')2-MTX的杀伤活性明显大于McAb-HSA-MTX和McAb-MTX(P<0.01),F(ab')2同抗体一样没有治疗作用.结论:F(ab')2-MTX具有比MTX及McAb-MTX、McAb-HSA-MTX更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作者:詹新立;肖增明;李世德;周江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中两种上样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中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的杯上样法和溶涨上样法对2D图谱的影响.方法: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对上样方法及等电聚焦电泳程序及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和条件优化.结果:在总电压时间积较短的情况下,运用杯上样法可以得到满意的图谱,而运用溶涨上样法却要在总电压时间积较长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好的图谱.结论:杯上样法和溶涨上样法均可得到满意的图谱,但杯上样法所需的总电压时间积比溶涨上样法要短.

    作者:林文珍;张荣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途径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

    我们采用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治疗18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盛秋;欧阳欣;马亦龙;康平;李志坤;蒙志斌;黄梦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铜绿假单胞菌LasI RhlI基因缺陷对大鼠肺部慢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a)PAO1野生型及其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相关的LasI RhlI基因缺陷型菌株人工生物被膜致病性的差异,了解QS系统的LasI RhlI基因在P.a生物被膜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P.a菌株海藻酸盐微菌粒悬液经大鼠支气管,建立人工生物被膜肺部感染动物模型.于感染2周后评估各组大鼠的肺部病理学、细菌学及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结果:感染2周后,PAO1野生型组的病理学改变和细菌学指标均显著重于LasI RhlI基因缺陷组(P<0.001);PAO1野生型组肺部IL-10水平明显高于PA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组(P<0.005).结论:PAO1野生型组引起的肺部感染明显较PAO1 LasI RhlI基因缺陷组的严重,QS系统的LasI RhlI基因在P.a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孔晋亮;刘晓岚;邹小英;陈一强;宋志军;王恒壮;王立赞;陈海荣;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桂林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桂林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探讨减少或控制医源性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调查表等方式对桂林市4级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和灭菌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桂林市各级医疗机构口腔门诊医疗器械HBsAg检出率为0~5.20%,使用中检出率与消毒后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4级医疗机构消毒后口腔门诊医疗器械HBs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28, P>0.05);市辖区内72家口腔诊所使用的消毒液、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工作人员手、治疗场所的物体表面、空气细菌污染、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在13.92%~100.00%,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条件专科医院和市级综合医院口腔科消毒管理比较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个体诊所消毒管理欠规范.结论:桂林市各级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些私营口腔门诊消毒意识需要加强,卫生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地加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管理.

    作者:黄甲清;胡婷婷;蒋就喜;秦明群;龚友林;王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磁共振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附52例报告)

    脊椎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要确定有无合并脊椎转移,X线与CT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磁共振(MRI)可早期发现脊椎转移瘤,对临床病变诊断拟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侯昭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及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疾病中常见的症候群,既往治疗如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面神经干无水酒精及酚阻滞、射频热凝等方法因副作用较大或效果不佳,不利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曙光;王进;程道宾;黄秀娟;凌云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镁血症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低镁血症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以及血镁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83例新生儿,在入院后24 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于诊断后48 h内进行血镁值测定,分组:①正常血镁组与低镁血症组: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镁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血镁组及低血镁组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血镁低于正常值的样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镁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镁水平反映SIRS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作者:程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CPM功能锻炼治疗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强直15例

    膝关节强直的病因很多,其中股骨中下段及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可因膝关节制动及软组织损伤导致伸膝装置的粘连和挛缩,是膝关节强直原因之一.我科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改良伸膝装置松解术及术后辅以被动下肢功能(CPM)锻炼治疗内固定术后膝关节伸直型强直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进;赵劲民;杨志;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外阴癌50例临床分析

    外阴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我院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原发性外阴癌54例,因其他原因死亡2例,失访2例.本文对随访超过5年并有完整资料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勉;李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外科治疗2例报告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晚期肺部恶性肿瘤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vena cava syndrome,SVCS) 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春;韦成信;曹健斌;黄健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临床分析

    为观察脐带异常在胎心监护中的表现,指导分娩,从而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我们回顾分析了452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连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发伤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同时发生的创伤,且其中至少一处是威胁生命的.损伤脏器越多死亡率越高.

    作者:韦向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肝相关疾病患者IL-6 、IL-8与血清HBVDNA、ALT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IL-6及IL-8水平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乙肝后肝硬化31例、原发性肝癌(PHC)33例患者及正常对照30例血清中IL-6、IL-8的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的HBVDNA的含量.结果:CHB、乙肝后肝硬化及PHC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3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HBVDNA的载量与IL-6(r=0.73)、IL-8(r=0.59)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ALT水平与IL-6(r=0.81)、IL-8(r=0.63)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的紊乱,IL-6、IL-8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6、IL-8与HBVDNA载量及ALT水平的相关关系提示其有望成为判断慢性肝病炎症变化和抗病毒治疗的新指标.

    作者:黄振宁;唐星火;卢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合物1-(萘满酮-5-氧基)-3-[2-(2-甲氧基苯氧基)乙胺基]-2-丙醇盐酸盐(简称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卡维地洛阳性给药对照组、TMEP给药组,药物按0.8、1.0及1.2 mg/kg的剂量分别从大鼠尾静脉给予,用颈动脉插管方法测定大鼠血压,并记录夹闭颈动脉后血压上升高值,计算升压反射血压升高值(△BP),然后观察给药前后△BP的变化.结果:0.8、1.0、1.2 mg/kg TMEP和相同3种浓度的卡维地洛均明显降低△BP,其中在0.8 mg/kg与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给药前后△BP的差值大于卡维地洛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0.8、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抑制作用强于同等剂量的卡维地洛,TMEP抑制升压反射的作用可能与阻断外周阻力血管α1受体有关.

    作者:周燕;曾日海;宋慧;田磊;田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