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益;黄凤形;潘祖德;黄泽汉
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是硬膜外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对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2例临床资料进行复习,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光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髁状突骨折是颌骨常见骨折之一,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易引起(牙合)功能紊乱、关节弹响、疼痛、面部畸形,甚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与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乳腺癌62.5%和40%,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为零,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中VEGF与p53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63 5,P<0.05).结论:VEGF和p53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粟连秀;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区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母婴安全工程行动计划、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等的实施,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已从1990年的148/10万下降至2005年的41.13/10万,但城乡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
作者:陈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0年4月至2004年6月,我科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晓飞;赵劲民;杨志;苏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腰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院应用臭氧(O3)治疗技术,于2005年3~11月在小C臂导向下注射O3治疗腰突症5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旭清;翁柱庆;潘向荣;周凯;韦敏强;王风华;刘伟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诺迪康(nuodikang,NDK)胶囊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方法,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①NDK对血管环具有明显的直接舒张作用;②NDK能明显减小氯化钾刺激血管环引起的收缩幅度;③NDK在含氯化钾(60 mmol/L)的无钙Krebs-Henseleit灌注液(K-H液)孵浴血管环后对氯化钙以累积浓度所引起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NDK可能通过调节钙通道而抑制胸主动脉血管环收缩.
作者:鲁波;李德剑;莫书荣;何惠;连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一侧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两侧损伤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故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2月829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和不解剖喉返神经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家耀;黄显实;黄小明;赫军;黄世佳;江现强;傅汉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38例各种类型的成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FT3、FT4、s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门冬氨酸氨基转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HBDH)、甲状腺吸碘率试验、心电图和心脏B超.结果:治疗前患者TC、TG、AST、CK、CKMB、LDH、HBDH较正常值高(P<0.01);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心脏治疗前示心动过缓,左右室轻度肥厚,治疗后心率正常,左右室室壁正常.结论:①成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常伴有脂代谢、细胞酶异常和心血管损害;②治疗后随甲状腺功能恢复,细胞酶及心血管损害可随之恢复,临床上不必过早干预.
作者:韦华;李天资;王民登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早产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是引起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首要因素[1].在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半数,而约8%的存活者也会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早期预测早产是防治早产的关键和研究重点.
作者:赵艳琼;黄星;韦业平;陈悦;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心肌供血长期不足,致散在性心肌纤维化或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区域由纤维瘢痕所替代.临床表现以心衰和(或)心律失常为主.大多数ICM药物治疗效果差,随着对ICM心肌内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的检出,为ICM的各种血管重建治疗找到了理论依据,并使之用于临床.
作者:瞿运忠;庞振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改变呼吸参数对人工气腹时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病人全麻气腹后呼吸机参数不变;Ⅱ组病人全麻气腹后调节呼吸机的参数为呼吸频率(f)16次/min,潮气量(VT)10 ml/kg,吸入氧浓度(FiO2)50%,PEEP0.49 kPa.监测时点: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30 min(T3)、气腹后1.5 h(T4)、气腹后2.5 h(T5).结果:两组病人各时点PaO2均增加;P(A-a)O2减少;pH、剩余碱(BE)下降(P<0.05);Ⅰ组:气腹后PCO2、VD/VT、PETCO2即开始逐渐增加,pH、BE下降(P<0.05);Ⅱ组:VD/VT、PCO2气腹后1.5、2.5 h明显增加;pH、BE下降;PETCO2在气腹后0.5 h开始增加(P<0.05);气腹后1.5、2.5 hⅠ组病人的PCO2、VD/VT、PETCO2均分别高于Ⅱ组,Ⅰ组的pH、BE则小于Ⅱ组(P<0.05).结论:CO2气腹时合适的呼吸机呼吸参数可使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得到改善,但长时间的人工气腹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程度不断加重.
作者:蓝雨雁;冯梅;冼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脉压(P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822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和非冠脉狭窄组,冠脉病变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来表示,同时测量外周肱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和PP,分析其与冠脉狭窄的关系.结果:冠脉狭窄组PP与非冠脉狭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10.7 kPa和6.67 kPa<PP<10.7 kPa,两组患者分别与PP≤6.67 kPa患者冠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是方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凌政;李平;刘明;姚光;王正东;林雪芳;陈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治疗上的作用.方法:对76例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每月多时段血糖监测及根据结果进行降糖药物调整使血糖稳定,观察2年.对照组为35例根据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监测调整降糖药物.所有病人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电图、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Holter)等.结果: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生或发展情况经过秩和检验,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时段血糖控制可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并对心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钟立新;李必迅;吴森;满安;刘晓梅;甘文玉;余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采用钻孔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的方法治疗外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玉山;肖绍文;张超元;谭源福;周全;罗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HH组切皮前静脉输入血定安15 ml/kg,50 ml/min行高容血液稀释,对照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不行血液稀释;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 h、术后24 h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的水平.结果:稀释后术中1 h及术后24 h两组CD4+及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低比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秦丹丹;梁宁;黄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巴德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2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亚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部位及浓度.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术前、术后1、3 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明显高于L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TNF-α两项在腹腔引流液中的浓度值均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值.结论:LC对机体的应激损伤明显小于OC,并且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腹腔.
作者:黄颖烽;古维立;唐伟镖;杨劭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脊柱肿瘤好发于胸腰段脊柱,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侵害脊髓,引起截瘫,治疗颇为棘手.2001~2005年,我科收治胸腰段肿瘤13例,均采用经前路肿瘤切除,骨水泥或用肋骨植骨嵌入,相邻椎体间K-plate钢板内固定,修复和重建了脊柱功能结构.初步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检测了Mta1 mRNA的表达.结果:43例鼻咽癌组织的Mta1 mRNA平均表达水平(2.36±0.87)明显高于鼻咽部正常组织(0.87±0.45)(P<0.01);鼻咽癌组织中Mta1 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关系密切;43例鼻咽癌有19例Mta1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4.2%.结论:Mta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高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王会河;黄光武;莫立根;赵惠柳;邝国乾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