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章;吴闯
目的:探讨神经发生与记忆形成的关系.方法:将经行为学筛选出的27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再按其训练成绩分为记忆力强组和记忆力弱组,每组小鼠9只.实验组小鼠进行水迷宫训练5 d,对照组小鼠不作水迷宫训练,在实验组小鼠训练完成后的24 h内,同时检测3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记忆力强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数目明显多于记忆力弱组(P<0.01),而记忆力弱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神经干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发生可能参与了记忆的形成过程.
作者:黎有文;周三国;杨伯宁;谭国鹤;葛晓东;龚健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90年代后期有报道开始采用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1].我院1999年12月至2004年10月,选择性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于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3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海宁;谭伟;吴锋耀;陆浩;罗又桥;赖纪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运动试验阳性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51例、运动试验阳性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22例及健康人20例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前后、各组间运动后的QT离散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运动可使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增大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廖杰;何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有上消化道病变(消化性溃疡、黏膜糜烂病变等)同时存在HBV相关疾病者胃、十二指肠黏膜对HBV的易感性及与血清HBV感染的一致性,从基因分型的层面进一步证实上消化道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径.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ELP)测定36例HBV相关疾病者及16例上消化道黏膜正常的HBVDNA阳性对照者,分析胃肠黏膜、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及各基因型的分布特点.结果:上消化道损害组黏膜及血液中HBVND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黏膜中HBV基因型以C、D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型基因发生率高,黏膜HBV感染率与血清HBV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上消化道病变易致HBV感染及HBV相关疾病的发生,上消化道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径,HBVC、D型基因为其主要类型.
作者:唐星火;覃山羽;郭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中端粒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20例胃溃疡组织,10例胃炎组织和20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10%(其中2例胃溃疡和1例胃炎组织标本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人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织与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胃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胃良性病变患者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作者:李艳;葛莲英;谢裕安;刘剑仑;覃宇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可以理解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了人体的损伤[1].这种损伤可以是躯体损伤,也可以是精神创伤;既可以引起躯体机能的暂时性失能,也可以造成永久性残疾或残障,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其后果往往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据WHO报道,1995年全球范围内死亡的儿童约有一半是由于各种意外伤害所致,已超过小儿肺炎、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心脏病等疾病死亡的总和[2].迄今,我国开展儿童意外伤害研究已有10余年,在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对此,本文拟作一回顾性概述.
作者:蒋武;张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s,TURP)中应用对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行TURP术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N组 )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0例, N组采用硝酸甘油(1~5 μg/kg*min-1)进行控制性降压, C组不行降压处理.结果:N组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效果显著,无并发症.结论:控制性降压可减少TURP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王喜军;林成新;刘敬臣;蒋卓汛;李英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喷昔洛韦凝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0(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2 nm,柱温:室温.结果:喷昔洛韦在5.0~10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回收率99.8%,RSD=0.48%,精密度RSD=0.71%.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完全适合喷昔洛韦凝胶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成章;吴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锌与多种酶、激素的合成有关[1],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锌的缺乏与否,关系到孩子身体、智力的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健全,所以防止小儿缺锌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指血锌容易受组织液的影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血清锌是目前常用的方法[2].但血清锌取血量多,而全血锌取血量少,受影响因素少,操作简单,儿童也易接受.因而,笔者对1 731名南宁市0~6岁儿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静脉血全血锌,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牡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方法:用ELASA法检测两对半,地高辛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和胃黏膜中的HBsAg、HBcAg.结果:肝、胃组织HBVM的检出与血HBVM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M并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胃黏膜中HBV存在状况.HBV在肝组织、胃黏膜的分布和复制状态不完全相同.
作者:玉艳红;江建宁;周桂英;韦敏怡;梁秀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小儿肾母细胞瘤(WT)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24例WT患儿按临床分期、病理分型进行配对设计研究,TACE组12例,全身化疗组12例,治疗后2周用CT测量肿瘤的体积变化,术中测量肿瘤的坏死率、记录完整切除例数、骨髓抑制例数.结果:TACE组肿瘤的瘤体缩小、液化坏死程度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肿瘤术中完整切除率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出现骨髓抑制少(P<0.05).结论:对比全身化疗,术前TACE更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缩小、坏死,出现骨髓抑制少,有利于手术根治性切除,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董淳强;杨体泉;罗意革;唐咸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74年,Webb和Tiemey[1]先提出了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概念.在他们的实验中,给大鼠进行一段时间气道峰压(PIP)值为4.5 kPa的机械通气后,很快产生了严重且致命的肺损伤.后来,给其它多种动物进行实验也出现类似结果.
作者:谢玉波;刘敬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用醒脑静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味中药及醒神开窍针刺促醒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意识好转和预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7.0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2%(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月内清醒46例,对照组32例(P<0.05).结论: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永斌;黄李平;陈业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46例.观察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9%.46例患者53处靶病变成功植入53枚冠脉支架(药物洗脱支架43枚,普通支架10枚),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7.8%.靶病变类型:A型病变4处,B型病变24处,C型病变25处.术后无出血、血肿、桡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可行,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无需卧床制动,痛苦少.
作者:李浪;李醒三;刘唐威;黄凯;朱立光;曾知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从2004年起,对以往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不能同时治疗既有宫腔又有腹腔病变的病例,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韵洁;于江;俸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去势后的生育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是否可改善其生活质量(QOL).方法:采用EORTC-C30量表和自制的特异性量表对生育期宫颈癌62例[HRT组中宫颈癌31例,非激素替代治疗(NHRT)组中宫颈癌31例],卵巢恶性肿瘤52例(HRT组中卵巢恶性肿瘤26例和NHRT组中卵巢恶性肿瘤26例)及77例正常绝经的妇女进行问卷评分,评价HRT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或放疗后卵巢功能去势后的QOL的影响.结果:①EORTC-C30量表的功能子量表评分方面,HRT组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和NHRT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组评分较低,则其QOL较高);症状子量表评分方面,HRT组和NHRT组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组评分较低,症状轻,则其QOL较高).在总体健康情况和总生命质量评分中,HRT组和NHRT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组评分高,QOL较高).②自制的特异性量表中,性生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评分方面,HRT组和NHRT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组评分低,QOL较好).结论:HRT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生育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或放疗后的QOL.
作者:潘忠勉;李力;陈心秋;黄丽;高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工业生产意外等所致外伤也日益增多,其中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严重外伤.研究急诊颅脑外伤流行病学的特点对于急诊外科日常工作和急诊外科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郑文军;赵会民;潘磊;刘唐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状态,与 E1B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关系的研究,来探讨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 H101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例进行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基因蛋白检测,分析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与H101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基因蛋白总阳性表达率均为69.4%(25/36);36例应用H101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1.1%(22/36).其中p53+患者有效率72.3%(18/25),而p53-患者有效率36.3%(4/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101对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恶性肿瘤患者疗效高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阴性者.
作者:李永强;胡晓桦;谢伟敏;刘志辉;周文献;岑洪;廖小莉;陆永奎;谭晓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女,35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偶咳血丝痰1年余.体检:生命指征正常,血压16.8/9.33 kPa,呼吸13次/min,体温36.7 ℃.心、肺、腹未见异常体征.X线平片见左下肺后基底段大小为4 cm×5 cm分叶状、边缘光整肿块影.
作者:潘少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可定植于人的鼻咽部和皮肤等处,健康人群中约20%携带金葡菌,60%左右的人间断携带,而不携带的人只占20%[1] ,长期以来该菌始终是一种主要呼吸系统常见的致病菌,其耐药性在不断增加 .为了解近几年金葡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金葡菌肺炎312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新梅;卢翠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