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炎症淋巴管变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于大海;韦舜;温玉明;李龙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急性炎症, 淋巴管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炎症组织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淋巴管变化.方法:通过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炎症组织VEGF-C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酶组化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观察淋巴管体视学参数:包括总体面数密度(TNa)、有腔淋巴管面数密度(ONa).结果:不同时期(周)急性炎症与正常对照相比,VEGF-C、TNa无统计学差异(P>0.05),Ona有明显增加(P<0.05),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炎症不仅没有明显的淋巴管增生,而且也没有明显的VEGF-C表达增高,管腔增大仅是适应功能的改变.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胃癌85例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胃癌者受到了更多重视,我科1990~2000年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急诊内镜诊断,治疗技术提高,对肝硬化出血原因的诊断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00~2004年首次出血住院的239例及经过系统治疗后再次出血的86例次病人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超微结构改变观察(附3例报告)

    目的:运用电镜观察微波组织凝固(MTC)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3例宫颈癌阴道出血患者分为MTC治疗前(对照组),MTC治疗后癌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MTC治疗后一周(C组),MTC治疗后两周(D组),按电镜常规制样方法制备标本,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经微波固化治疗后的癌细胞均出现细胞坏死的超微结构改变,死亡有两种形式:细胞凋亡和细胞胀亡.结论:微波高热不仅可达到止血的效果,还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杀死癌细胞,有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作者:梁莹;李菲;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60名有典型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进行18周的有氧健身运动,并比较试验前后更年期综合征12项的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5项.结果:有氧健身运动能使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抑郁、性交困难、乏力、头痛、心悸等8项Kupperman评分比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性激素5项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有升高倾向,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有下降的倾向.结论:有氧健身运动能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身伽玛刀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总量42~50 Gy,分10~12次完成,每日一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PLF(P-顺铂,L-亚叶酸钙,F-氟脲嘧啶)方案,28 d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末次化疗结束4周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96.87%(31/32),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1~3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25%(2/32),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逯华;陈日新;韦智法;罗展雄;刘支源;贺润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乙肝血清学阳性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及母婴传播的研究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产妇乳汁及其婴儿血清中HBV-M及HBV-DNA,分析阳性率,指导哺乳,减少母婴间传播.方法:采集87例HBV-M阳性产妇的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及婴儿血清,运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个时期乳汁及婴儿血清中HBV-M及HBV-DNA,并与10例HBV-M阴性的健康产妇作对照.结果:①87例HBV-M阳性产妇初乳中有40例检出HBV-DNA(46%),对照组无一例阳性.HBeAg阳性组排毒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②三个时期乳汁中HBsAg检出率高于HBeAg(P<0.01);③乳汁三个时期HBV-M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过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母乳喂养儿0个月和10个月的HBV-M及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0个月时此两项的阳性率较出生时均有一定的增高.结论:①HBV-DNA检测与HBV-M检测具有相关性,用此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乳汁中HBV的检测能更好地指导哺乳;②产妇HBV-M阳性的婴儿应慎重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大三阳的产妇建议进行人工喂养,以减少HBV的母婴传播.

    作者:沈菁;潘敏;杨丽娟;刘小春;杜春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897例治疗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我们1992年5月至2003年11月共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897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勇;丁军平;丁智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1例甲状腺癌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骨转移在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中较常见,但甲状腺癌转移到骨较少.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我科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劳山;肖增明;李世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 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 Gy(平均50.8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海杰;杨云利;梁世雄;朱小东;黄启芳;黎福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预防阑尾术中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下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病人常有明显的牵拉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胃区不适和疼痛等症状.以往我们传统地应用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非那根25 mg)辅助,虽有一定作用,但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从2003年起我们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以下简称FM)辅助手术,预防阑尾手术中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青;周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羊膜腔灌注简易装置的应用

    羊膜腔灌注是一项简单易行,费用低廉,相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因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我们利用医院的常用设备,设计一种简易装置进行羊膜腔灌注及羊水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庆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期梅毒15例分析

    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不断上升,妊娠期梅毒患者也不断增多[1].妊娠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会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的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梅毒15例分析如下.

    作者:林珏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七花含片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三七花含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设1 066、533、267 mg/kg体重3个剂量组1个酒精肝损伤模型组(肝损模型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进行试验,连续给予大鼠灌胃30 d后,测定肝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甘油三酯(TG)含量,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三七花含片有2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大鼠肝组织中MDA(P<0.05)及TG含量(P<0.05和P<0.01),提高肝组织中GSH含量(P<0.05),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结论:三七花含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彦武;赵鹏;李彬;杨峻锋;何为涛;刘荣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附2例报告)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腔镜外科大而又复杂的手术[1,2],要切除的器官多,解剖复杂,由于术者手术经验、技巧不同,术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不尽相同.我院微创外科中心成立后于2002年11月已成功进行国内第一例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003年12月又成功进行国内第二例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合这2例的手术实践,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靳小健;李微筠;林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斜坡区胆脂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与应用(附13例报告)

    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合适当手术入路治疗斜坡区胆脂瘤13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斜坡区胆脂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6~48岁,平均29.8岁.病程3个月至6年.

    作者:冯大勤;肖绍文;黄玮;秦坤明;谭源福;杨雷霆;张超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下简称风心病)患病率高,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发病率为40%[1],该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国内成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3~1/2无明显风湿病史[1],瓣膜增厚几乎见于所有风湿性心脏炎患者[2],以二尖瓣狭窄为常见,其所致的左心房扩大常规检查手段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作者:杨升;梁显峰;麻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叶多糖在肿瘤放射、化学治疗中的增敏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银杏叶多糖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放射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鼻咽癌细胞CNE-2、宫颈癌Hela细胞株经过药物作用后其放射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银杏叶多糖与多种抗癌药物合用后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作用.结果:银杏叶多糖与CNE-2细胞、Hela细胞混合培养后进行照射,其作用效果与药物浓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同时银杏叶多糖与环磷酰胺、卡铂、顺铂、5-Fu、盐酸阿霉素等药物合用,其抑制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强于各药物单独使用的抑制率.结论:银杏叶多糖可增加化疗药物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治疗敏感性,是一种有希望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侯华新;黎丹戎;黄桂宽;张玮;莫玉珍;宋慧;周劲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X线平片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内生软骨瘤33例的临床与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单发内生软骨瘤10例,多发23例,有85块四肢管状骨受累,共115个肿瘤.主要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条索状骨破坏,还可见膨胀性生长、皮质断裂、瘤内钙化、硬化边、软组织增厚(或肿块)和病理性骨折,部分肿瘤向骨干或骨骺侵袭.结论: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特征是干骺端骨透光区,伴有硬化、钙化,结合临床、X线平片进行分析多能做出诊断.

    作者:李家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中日趋重要,随着上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上世纪90年代以来,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EN)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技术、制剂研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海球;许建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