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会璇;钟宇华;高碧华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可得到早期诊断,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提供了有利条件.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556例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忻琳;韦继红;吴秀芬;王远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c purpura,A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型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皮疹、腹痛、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48例AP患儿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和307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53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①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②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01,P=0.04)的为ε2/ε2(5.34%;0%)和ε3/ε3(79.39%;68.63%)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携带者在长寿人群中占85%以上.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现象有关联.巴马地区长寿相关基因为ApoEε2/ε2、ε3/ε3基因型.其中ε3/ε3纯合子是主要的长寿关联基因.
作者:郑陈光;杨泽;胡才友;吕泽平;梁积英;庞国防;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郑卫东;梁永锡;夏宁;潘尚领;王沥;金锋;吴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炎症组织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淋巴管变化.方法:通过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炎症组织VEGF-C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酶组化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观察淋巴管体视学参数:包括总体面数密度(TNa)、有腔淋巴管面数密度(ONa).结果:不同时期(周)急性炎症与正常对照相比,VEGF-C、TNa无统计学差异(P>0.05),Ona有明显增加(P<0.05),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炎症不仅没有明显的淋巴管增生,而且也没有明显的VEGF-C表达增高,管腔增大仅是适应功能的改变.
作者:于大海;韦舜;温玉明;李龙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紫杉醇联合方案是当前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1~3],但此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在应用时做好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我科2003年10月以来采用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共23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化疗过程顺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珊;黄雅意;庞永慧;陈振兰;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谢伟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的检测在Graves病诊断、疗效观察等方面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Graves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RAb.结果:92例未经治疗组、76例治疗控制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TRAb结果分别为(32.52±25.23)、(11.91±7.62)和(4.38±2.09)U/L,未经治疗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控制组,未经治疗组和治疗控制组的TRAb阳性率分别为88.0%和47.3%.结论:TRAb活性的高低在判断Graves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霞;谭萍;曾自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19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照组用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一周后复查,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消除自觉症状、促进瘘管愈合、减少封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根管消毒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较好.
作者:胡青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支气管动脉咯血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急性大咯血患者可因休克、血块阻塞气道等而死亡.笔者近年来对12例不同原因经内科治疗无效的中、大量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耀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脊柱内窥镜系统是将微侵袭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目前临床上用于腰椎间盘摘除及腰椎管狭窄减压等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2001年9月至2004年1月应用美国安捷公司生产的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庆初;刘雄文;谭斌;蒋宁茂;胡辉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48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激素,对照组应用常规激素疗法,观察两组血纤维蛋白原(FIB)、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LMWH治疗组FIB、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Scr治疗后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LMWH可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陈战瑞;赵铖;黎伟;杨桢华;符娟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左室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周龄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62.56±5.12)g,以呋喃唑酮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DCM)、牛磺酸干预Ⅰ组(I Tau)、牛磺酸干预Ⅱ组(ⅡTau)、牛磺酸假干预组(TC)及空白对照组(NC),每组又根据不同时间点分为4周和12周二个亚组.应用多功能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模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缩短率(FS).应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左室心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应用RT-PCR技术检测左室心肌MMP1的表达活性.结果:DCM模型组及TC组4、1 2周亚组大鼠与NC组相应亚组比较,LVEDD和LVESD均明显增大(P均<0.05);FS、EF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肌细胞肥大,胞浆灶性溶解,呈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与空泡变性,细胞核增大、分裂、畸形,细胞间隙增宽,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左室心肌Ⅲ型胶原明显升高(P均<0.01);左室心肌组织MMP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ⅠTau组和ⅡTau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呋喃唑酮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Wistar大鼠模型,MMP1在左室心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参与左室重塑的全过程;应用牛磺酸可抑制MMP1的活性,逆转心室重塑;牛磺酸有望成为DCM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唐威;庞玉生;黄荣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我们1992年5月至2003年11月共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897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勇;丁军平;丁智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65例,效果较好.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年,平均32.53个月.76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57例、良16例、可3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宋子卫;刘传太;林舟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联合红外线制导眼球主动跟踪系统行近视LASIK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使用WAVELIGHT公司ALLEGRETTO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及法国MORIA-2角膜板层刀对1 630例(3 174眼)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结果:术前屈光度-0.75~-9.00 DS[(-4.09+1.35)DS]2 962眼,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UCVA)98.8%达0.8以上,92.4%达1.0以上,术前屈光度-9.25~-19.75 DS[(-9.45±3.66)DS]共212眼,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75.9%达0.8以上,52.8%达1.0以上.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0.5 D范围内占90.7%,±1.00D范围内占97.4%.术后出现屈光回退33眼(1.04%).主要并发症:术中角膜上皮部分松脱7眼,术后角膜瓣翻转移位1眼,术后角膜上皮植入5眼.未发现偏心切削、中央岛及不规则散光现象.结论: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联合红外线制导眼球自动跟踪治疗近视安全、可靠,精确度高,可预测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林德;杨斌;覃小平;宋强;何乾;孙银辉;谭淑媛;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常见,以往多采用牵引及小夹板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尤其是儿童股骨干长斜行或螺旋形骨折更甚,近年来随着创伤外科的发展和骨折观念的更新,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1996~2000年,我们采用螺钉和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斜行或螺旋形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胸腹联合伤是胸部损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及处理,病死率很高.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胸腹联合伤23例,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若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5~10轮,每次置换出脑脊液总量为40~100 ml,总疗程为3~7次.结果:104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迅速缓解,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迅速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龙健中;吴锦英;杨培全;吴清伦;冯兵;黎文欢;胡春明;陈春晓;蔡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合适当手术入路治疗斜坡区胆脂瘤13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斜坡区胆脂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6~48岁,平均29.8岁.病程3个月至6年.
作者:冯大勤;肖绍文;黄玮;秦坤明;谭源福;杨雷霆;张超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时从脑脊液(CSF)中检出新型隐球菌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确诊极为重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只做CSF常规检验,不要求检查新型隐球菌,易造成漏诊.我们在计数CSF有核细胞时,注重与新型隐球菌的区别,并把2%冰醋酸直接检查法作为新型隐球菌的过筛试验,与墨汁染色法联检,大大减低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作者:杜春桃;韦惠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