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思
寒战是全麻病人苏醒期间较常见的并发症.尽管麻醉后寒战极少产生严重后果[1],但是寒战发生频繁,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甚至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有效地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发生,我们将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的曲马多用于全麻术后的病人,观察其对全麻术后苏醒期间寒战的预防作用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与传统肌注哌替啶止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剖宫产术产妇,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术毕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做硬膜外镇痛,对照组采用肌注哌替啶止痛.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睡眠情况、PRL变化、早活动及肠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活动早,镇痛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影响肠排气时间.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能增加PRL分泌,促进早泌乳.
作者:邹建平;黄燕娟;冉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电镜观察微波组织凝固(MTC)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3例宫颈癌阴道出血患者分为MTC治疗前(对照组),MTC治疗后癌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MTC治疗后一周(C组),MTC治疗后两周(D组),按电镜常规制样方法制备标本,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经微波固化治疗后的癌细胞均出现细胞坏死的超微结构改变,死亡有两种形式:细胞凋亡和细胞胀亡.结论:微波高热不仅可达到止血的效果,还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杀死癌细胞,有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作者:梁莹;李菲;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效心痛定合并普罗布考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8),分别予长效心痛定加普罗布考、长效心痛定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内皮素(ET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两组的ET1、血尿β2-MG及尿Alb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降压合并抗氧化治疗较单一降压治疗更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提示内皮功能损害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
作者:梁凌;覃永生;赵印平;康春强;刘卫华;庞振瑶;黄晓明;侯津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c purpura,A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型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皮疹、腹痛、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48例AP患儿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多发病,以往多采用单纯手术切除胬肉的方法治疗,但术后易复发.为了降低复发率,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6月采用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5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奉红波;宋雪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 fibrosis)又称闭塞或缩窄型心肌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属于限制性心肌病的范畴,多发生在非洲潮湿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其他国家散发[2],在我国虽比较少见[3~6],但属于潮湿的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发病数在逐年增多[7~10].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该病的影像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李荣富;陈翰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及其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9例EM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29例在位内膜组织及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分别测定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VEGF的表达在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和异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月经周期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在EM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均有表达,VEGF的促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徐红;况燕;缪勇建;欧奇志;徐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内血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穿刺过程中不可视性的操作,往往造成重要功能区和血管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继发性脑损伤重,手术并发症多.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我科对20例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树洪;甘渭河;陆伟水;罗红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初治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患者P-糖蛋白表达率并结合FAB分型及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13%,耐药组P-糖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莫武宁;李山;赖永榕;秦雪;薜小霞;周丽南;刘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下简称风心病)患病率高,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发病率为40%[1],该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国内成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3~1/2无明显风湿病史[1],瓣膜增厚几乎见于所有风湿性心脏炎患者[2],以二尖瓣狭窄为常见,其所致的左心房扩大常规检查手段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作者:杨升;梁显峰;麻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检测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重量及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方法:扩张型心肌病病人32例,采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采集其二维图像,然后在TomTec echo-scan三维超声工作站脱机进行三维超声图像重建,采用三维圆盘总和法测量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V)和射血分数(EF),同时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Simpson法测量上述指标.结果:3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27例获得满意三维重建图像.应用3DE检测LVEDV为(165.15±26.59)ml,与二维测量的结果(158.44±22.49)ml相关性良好(r=0.754,P<0.01),3DE测量LVESV为(122.74±27.13)ml,与2DE测量结果(115.96士22.56)ml呈高度正相关(r=0.837,P<0.01),3DE测量EF为(0.26±0.05),与2DE测量结果(0.27±0.05)呈高度正相关(r=0.875,P<0.01),3DE测量LVM为(302.74±31.72)g,与2DE测量结果(278.07±39.02)g相关性良好(r=0.691,P<0.01).3DE检测LVM与EF呈高度负相关(r=-0.897,P<0.01).结论: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均可用于测量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容量、心肌重量和收缩功能,且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关性良好.
作者:庞玉生;刘唐威;郭盛兰;潘迪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188铼-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盐(188Re-HEDP)治疗转移性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88Re-HEDP对58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骨痛基本消失14例(24.1%),骨痛明显缓解36例(62.1%),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6.2%(50/58).治疗后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转移灶减少或缩小在50%以上1例,转移灶减少或缩小在25%以上4例,转移灶消失或缩小的总有效率为10.3%(6/58).结论:188Re-HEDP对转移性骨癌所致骨痛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肖国有;劳永聪;李党生;梁艺华;姚新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6 8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球菌(NG)、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各年龄组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原体阳性6 445例,其中UU 3 841例(59.6%),MH 1 052例(16.3%),CT 756例(11.7%),白色念珠菌1 177例(18.3%),TV358例(5.6%),NG177例(2.7%);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 910例(60.7%);混合感染2 535(39.3%);3种以上混合感染451例(7.0%);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94.2%).结论: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以UU为高,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感染为常见,感染好发年龄为30~50岁.
作者:覃爱萍;郑文军;潘尚领;梁铭;刘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5~10轮,每次置换出脑脊液总量为40~100 ml,总疗程为3~7次.结果:104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迅速缓解,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迅速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龙健中;吴锦英;杨培全;吴清伦;冯兵;黎文欢;胡春明;陈春晓;蔡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女在胰岛素代谢上的改变,以了解高胰岛素在上述疾病发病上的作用及高胰岛素这一易患因素的遗传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人各38、32、34例,并从每例病人的一级子女中随机选择一位子女组成子代组,同法选择34例健康老年人及其一级子代组成对照组.每一样本分别空腹检测身高、体重、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人及其子代存在高胰岛素现象,而且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存在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的趋势.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并具有遗传倾向;而单纯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并非密切.
作者:李必迅;钟立新;刘晓梅;吴森;满安;刘式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测定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PNS在0.10~0.1 6 g/L浓度范围内可使f-EPSP可逆性减小(P<0.01),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氯化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均无显著的影响.结论: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f-EPSP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作者:周燕;莫宁;何萍;林自忠;田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围产儿Turn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为性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性疾病,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流产、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0年1月至2004年2月行围产儿尸检2 770例,其中检出围产Turner综合征2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作者:谢希锦;莫云;王勇;贝为武;刘观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 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 Gy(平均50.8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海杰;杨云利;梁世雄;朱小东;黄启芳;黎福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