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芜湖市2004~2005年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程周祥;汪思银;钱邦群;倪进东

关键词: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特征, 分析
摘要:目的对芜湖市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临床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C群流脑个案调查进行分析.结果C群流脑发病以13~17的中学生为主,占68.18%;病死率较高,为22.73%.死亡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从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为21h,短的仅5.5h.传染源以隐性感染者为主,所有病例均没有同班级及居家集中现象,发病时间呈现不连续的3个时间段,时间段间隔超过长潜伏期.发病由开始的局部爆发地区向周边地区扩散,成散发状态.10岁以下小年龄组发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有54.55%的病例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瘀点、瘀斑;50%的病例血象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 9/L,88.33%的病例中性粒细胞超过80%,少数病例超过90%.结论C群流脑病例大多病情较重,尤其是小年龄组儿童,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C群流脑疫情发生时,要及时、规范、积极地救治病人,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治疗.要减少高危易感人群聚集,对易感人群及时提供免疫保护.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合肥市107家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托幼机构是幼儿聚集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合肥市托幼机构的综合卫生状况,切实加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及幼儿用餐卫生.合肥市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3月对全市107家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卫生类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上述原则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是: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有事实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主动的,不断深入的,新闻传播事业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更要能动地指导社会实践;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方面,更要反映事物的总体.

    作者:王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食用残留甲胺磷农药的小青菜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3年9月27日晚9:40时左右,一市级医院和某学院分别报告有4名学生出现发冷、出汗、头昏等症状,分别在校医务室和医院就诊治疗,初步怀疑是食物中毒.接到报告后市、区卫生防疫站立即派人去医院和学校进行调查并采集了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认定这是一起食用菜农违规使用甲胺磷农药污染的青菜致4人食物中毒.

    作者:朱建胜;邢朝阳;杨林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安徽省1999~2003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省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与管理情况,为控制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1999~2003年的法定传染病订正年报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几年流动人口中结核病人绝对数逐年递增,流动人口中结核病人报告增长远高于全省结核病人报告增长,流动人口结核病的查痰率40%~70%.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管理,是我省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丁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六安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调查与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脑膜炎双球菌的菌型变迁以及耐药菌株等原因,至今流脑膜炎仍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国内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爆发疫情已频频发生.从2003年至2005年4月我们对本市范围内发生的疑似流脑样的临床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共检测血液、脑脊液、鼻咽腔分泌物141份.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动脉血采集方法的探讨

    新生儿动脉血采集,临床常用于血液气体分析及其它化验,如:临床常对有电解质紊乱,重度窒息,应用呼吸机等的新生儿血气分析.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多样,现就如何顺利完成新生儿动脉血的采集探讨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乙肝病毒诱发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精细胞核异常分析

    目的对推测由于乙肝病毒诱发男性不症患者精液精细胞核异常进行分析,探讨核异常分析应用于人类生殖细胞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乙肝不育症患者的精液细胞进行分析,并以12例未患过乙肝的不育症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患乙型肝炎组的精细胞核异常率、核碎解率、其它核异常率明显高于不患乙肝组(P<0.01);而精细胞微核率,核空泡率及核桥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精液量、精子密度、果糖含量、精子活率和畸形精子,在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核异常分析法可用于乙型肝病毒诱发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精细胞核异常研究.

    作者:王安莲;王炳青;王秋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食品卫生许可注销问题的思考

    <行政许可法>首次肯定了行政许可领域的合法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即政府实施行政许可行为必须诚实信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后,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对许可持有人是否法律和许可条件从事许可的活动进行监督,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注销程序是许可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程序之一.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注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供商榷.

    作者:卢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和甲苯

    在工业生产的塑料加工过程中,常使用一些沸点较低的有机溶剂[1].由于其极易挥发,易对作业者的呼吸器官乃至全身造成危害[2].如在磁带涂渍的作业中常使用的甲基异丁基酮、丁酮、甲苯和环己酮,这4种物质对人体有严重的生理影响[3].由于它们性质相似,一般化学方法难以进行分离检测.现采用气相色谱FID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将4者很好地分离直接进样[4]检测.

    作者:戴震;范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芜湖市2004~2005年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对芜湖市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临床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C群流脑个案调查进行分析.结果C群流脑发病以13~17的中学生为主,占68.18%;病死率较高,为22.73%.死亡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从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为21h,短的仅5.5h.传染源以隐性感染者为主,所有病例均没有同班级及居家集中现象,发病时间呈现不连续的3个时间段,时间段间隔超过长潜伏期.发病由开始的局部爆发地区向周边地区扩散,成散发状态.10岁以下小年龄组发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有54.55%的病例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瘀点、瘀斑;50%的病例血象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 9/L,88.33%的病例中性粒细胞超过80%,少数病例超过90%.结论C群流脑病例大多病情较重,尤其是小年龄组儿童,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C群流脑疫情发生时,要及时、规范、积极地救治病人,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治疗.要减少高危易感人群聚集,对易感人群及时提供免疫保护.

    作者:程周祥;汪思银;钱邦群;倪进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不同食品中存活期及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探索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有效检测方法,为提高此类检测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用合成和自制1%葡萄糖肉汤及匹克氏肉汤增菌,将食品染菌并检测其存活期.结果皮克氏肉汤增菌效果佳,奶制品及其它营养丰富的食品中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存活期较长.结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增菌液用匹克氏肉汤效果佳.不含蛋白质的碳水化合物,不需要进行该菌的检测.

    作者:张慧玲;姚宏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太和县2000~2004年疑似麻疹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太和县麻疹流行状况,为加速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太和县2000~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相关年龄麻疹和疑似麻疹的免疫史.结果疑似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病例数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多116.09%;疑似麻疹7~14岁占59.04%,13.03%无免疫史,26.06%免疫史不详.结论太和县疑似麻疹监测系统是敏感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将是今后麻疹控制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作者:唐廷玺;闫建强;陶爱峰;王允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生物指标在环境评价中的使用方法综述

    对污染物的生物监测可追述到20世纪初.1902年,Kolkwitz和Marsson利用微生物类群研究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30年代后,工业化对自然动、植物种群的影响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发生在1950年代的杀虫剂等污染事件促进了生物监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现今利用生物监测进行水质评价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纪岚;李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严重矽尘职业危害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造成本次严重矽尘危害事件的原因及危害程度,探讨小型石英粉加工企业矽尘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深入作业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了解作业环境职业卫生状况,对矽肺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厂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全部超标,高达187mhg/m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高达96.28%.全部28名接尘工人中已诊断矽肺病18例,患病率为64.29%.结论硅粉生产由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粒度细、致肺纤维化作用强,是一个职业病危害极大的行业.应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在项目立项时应避免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事硅粉生产,对已投产的矽尘危害大且整改后仍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企业予以关停或转产,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方新;芮亚非;王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2000~2004年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动态变化,为保证供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4年对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连续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为: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铁、锰、游离余氯8项,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共监测水源水70份,合格22份,总合格率为31.1%,2000~2004年各年度的水源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9.4%、12.0%、50.1%、19.6%和12.3%;共监测出厂水70份,合格率为100%;共监测420份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99.8%.结论六安市水源水合格率较低,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较高.

    作者:王传霞;王惠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以下简称雾化)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稀释痰液,帮助驱痰,消除炎症,湿化气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目的.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作为辅助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均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柳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子胃镜检查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的临床体会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又称Dieulafar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出血量急速且量大,属急性上消化道少见且易致死的病因之一[1].笔者曾于1994年2月~2003年12月采用电子胃镜检查诊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安徽省2004年实施DOTS策略防治肺结核病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4年实施肺结核病DOTS防治策略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全省各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上报的2004年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实施DOTS效果.结果实施DOTS县(区)的活动性病人登记率、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是非DOTS县(区)的4.49倍和8.33倍;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分别提高了14.76个百分点和5.36个百分点.结论实施DOTS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要控制结核病,必需全面实施DOTS策略.

    作者: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综述

    随着对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医药用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设计生产药物[1-3].(表1).在迈进21世纪之际,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酶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生机,发展迅速.

    作者:王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安徽省2003~2004年流脑疫情实验诊断及分析

    目的研究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和流脑菌群变异状况,为控制流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在2003~2004年度流脑疫情处理过程中,采集病人脑脊液2份,密切接触者咽拭子700份,用卵黄双抗琼脂培养基直接分离置37℃5%~10%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18~24h,取可疑菌落进行血清学鉴定及生化、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脑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中分离培养出C群脑膜炎奈瑟氏双球菌74株,A群脑膜双球菌11株,B群脑膜双球菌19株.结论安徽省2003~2004年的流脑疫情是以C群流脑为主的流行.先锋V等青霉素类药对C群流脑菌株敏感.

    作者:陆美娟;胡万富;撒楠;郭仁荣;李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