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搏定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436例

梁宏;赵永斌;陶卫琦;刘昕

关键词:异搏定, 黄体酮治疗, 现报告如下, 输尿管结石, 排石治疗, 疗效满意, 临床, 病人
摘要: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异搏定联合黄体酮对43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保守排石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马尔尼菲青霉AP-PCR基因指纹分析

    目的:观察马尔尼菲青霉基因特征及与致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P-PCR技术,以P235′-AGTCAGCCAC-3′,P1055′-AGTCGTCCEE-3′,P120 5′-GGGAGACATC-3′为单引物对12株竹鼠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及3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①菌株DNA指纹图谱呈多态性,主要带型相同;②引物P23扩增竹鼠分离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DNA带型有较大差异.结论:马尔尼菲青霉基因差异可能与致病力相关.

    作者:曹存巍;梁伶;韦义萍;韦高;刘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TVI) 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VI技术对62例临床确诊(其中3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松弛受损组与假性正常组的舒张早期波与舒张晚期波之比(Ea/Aa)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限制型组的Ea与Aa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但Ea/Aa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V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Ea/Aa反映的是组织结构运动的变化,具有相对不依赖前负荷的影响,在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可用于无创评价冠心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作者:潘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疾病与血清胃蛋白酶原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疾病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正常对照组17例,胃炎组18例,胃溃疡组18例,胃癌组19例.结果:胃炎患者PGⅠ、PGⅡ、PGⅠ/PGⅡ及胃溃疡患者PG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PGⅡ高于正常对照组及PGⅠ/PGⅡ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PGⅠ、PGⅠ/PGⅡ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Ⅱ升高及PGⅠ/PGⅡ降低是胃溃疡的危险因素,血清PGⅠ和PGⅠ/PGⅡ降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秦荔荣;聂海明;覃山羽;韦宗萍;覃小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25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缺氧缺血性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2个)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探讨防治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措施.

    作者:颜云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72例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良性卵巢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文对我院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卵巢良性肿瘤86例及同期经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应用前景.现将相关资料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姚军;于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

    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原则,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这三大常规治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免疫治疗即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直接或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能减轻一些肿瘤治疗时产生的副作用.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四大类.

    作者:宋红林;唐步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系统的临床特点与应用体会

    1995年美国研制出第一代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系统(MED),由于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破坏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在脊柱外科领域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我院应用美国第二代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7例,21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斌;李荣祝;韦建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异搏定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436例

    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异搏定联合黄体酮对43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保守排石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宏;赵永斌;陶卫琦;刘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17例

    我院1998年3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患者17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盛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了解高通量透析在纠正尿毒症患者贫血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n=19)和低通量常规透析组(n=17).高通量透析组采用高通量透析器F60,常规透析组采用低通量透析器F6,进行血透共半年,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半年后与常规透析组比较,高通量透析组Hb、Hct、ALB显著升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透析组.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

    作者:吴杰;骆字验;黄龙;高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GADA和ICA联合检测在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是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一个重要亚型,其发病缓慢,且发病初期的临床特点酷似2型DM ,因此易造成临床误诊.目前区分LADA与2型DM的重要指标是前者的患者血清存在胰岛自身抗体.本文就462例临床初诊为2型DM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检出率及其临床生化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12%~16%的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与玻璃体切除联合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22例22眼作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均为21例;术后并发白内障两组各3例;术后高眼压:非膨胀浓度组1例,膨胀浓度组9例,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10 d内不需低头位,可避免俯卧位所致患者心胸受压等不适.

    作者:赵昕;李敏;刘路宏;罗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 042例尿干化学分析与镜检结果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干化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尿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得以快速分析.但由于干化学试剂带是依靠颜色变化来显示检验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其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对1 042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福;黄宝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LASIK术后严重角膜上皮植入8例(8眼)报告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严重角膜上皮植入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行LASIK术的2 787例(5 511眼)中发生的严重角膜上皮植入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LASIK术后出现严重角膜上皮植入共8眼(0.15%),经手术处理掀开角膜瓣,对瓣下上皮进行处理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未再发生明显上皮植入,裸眼视力恢复至0.8~1.0.结论:LASIK术后出现严重的上皮植入较罕见.其原因可能与术后上皮细胞从角膜瓣边缘侵入层间或术中上皮细胞被带入层间有关.一旦发现明显上皮植入需尽早清除层间上皮,彻底冲洗,并将角膜瓣准确对位,使之与基质床紧密贴合,是目前处理本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静;黄明汉;杨斌;谭少健;卢荣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选择4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个探诊深度≥5 mm且探诊后出血的牙位点.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放药,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不放药.于基线、治疗后第4、8周记录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等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第8周时,两组各观察指标(除AL外)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复查,实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派丽奥软膏作为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辅助疗法能有效地控制牙周炎症.

    作者:韦名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静脉注射柔红霉素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

    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Ara-C)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首选方案(DA方案).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使约80%被治疗的患者发生局部刺激性疼痛症状和无菌性静脉炎.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护理工作量,影响化疗质量及护理质量.为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率和炎症程度,减轻疼痛,作者对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进行改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旭;梁金清;蒋和玲;周贻振;刘燕晔;梁梅梅;朱柳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ontinuous 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CHVHF)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CHVHF治疗MODS患者58例,采用Fresenius ADM08TM/ABMTM型肾替代治疗床边机,血滤器采用Fresenius聚砜膜AV600S,置换液为Fresenius 4008B-on line透析机制备碳酸氢盐置换液,置换液输入量4 000~6 000 ml/h,前稀释输入,39例<60 L/24 h,19例60~144 L/24 h,血流量250~300 ml/min,每天治疗8~24 h,平均CHVHF(38±10.4) h.结果:31例(53.4%)存活,27例(46.6%)死亡,停止CHVHF时平均BUN、Scr、CVP均显著降低(P<0.01),平均PaO2、MAP均显著升高(P<0.01),而多巴胺用量显著降低(P<0.01);置换液输入量60~144 L/24 h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60 L/24 h患者(P<0.05).结论:CHVHF显著改善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生存率;CHVHF治疗剂量越大,预后越好.

    作者:闭闵;李家燕;潘波;龚智峰;吴潮清;王浩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探讨

    35岁或35岁以上初次分娩的产妇称为高龄初产妇.近年来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8年在我院分娩的单胎高龄初产妇102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高龄初产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对分娩和围生儿的影响.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ICA、IAA、GADA的临床意义

    目的:联合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对胰岛细胞C肽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83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CA、IAA、GADA和C肽.结果:在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抗体阳性,其中ICA阳性32例(11.31%);GADA阳性9例(3.18%);IAA阳性8例(2.83%),ICA与GADA及IAA相比, 1CA阳性率为高(P<0.01).女性患者抗体阳性率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3 0、P=0.055 0).抗体阳性组C肽水平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P<0.01).结论:ICA、IAA、GADA三种抗体结果不一致,联合检测比单个检测对诊断意义更大;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胰岛素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者,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胰岛素功能有明显损伤.

    作者:赵爱香;马付坚;黄承乐;蒙清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再次住院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清的、多系统多脏器均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曾有报道75.31%患者在1年内复发[1].因此,如何减少SLE复发是值得医务人员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127例SLE复发患者的诱因进行统计,并根据其诱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