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洪
原发性痛经指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1].本病严重影响了青年女性的学习和工作.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此病的理想药物.微波辐射热疗是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具有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我院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0例采用微波辐射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刚;田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目前糖尿病(DM)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4年广西柳州市DM、糖耐量低减(IGT)调查中确定为非DM的5 539人,5.25年后复查血糖、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5 539人中,有96人转变为DM,年发病率为330.1/10万;按1990年广西柳州市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402.0/10万.266名IGT中,有50人转化为DM,年转化率为3.8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高血压、空腹血糖、OGTT1h血糖、OGTT2h血糖是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柳州市DM发病率已达较高水平,对DM的预防应在年轻时就要避免过高的糖负荷、高BMI及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邹劲涛;胡世红;凌利民;陈良细;韦秀英;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约为20%, 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脂异常是DN的一个危险因素,而DN本身也可引起血脂异常[1].脂蛋白(a)[Lp(a)]因为具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样结构及Kringle结构,故它有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性质,一般认为Lp(a)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Lp(a)可能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2].但有关Lp(a)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尚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脂代谢[包括Lp(a)]紊乱,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的改变.
作者:雍军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胃癌并出血64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唐任斌;石荣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0年3月至2001年3月治疗的25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57例患者并发院内感染58例,感染发生率为22.57%;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7.14%,G+杆菌占23.81%,真菌占19.05%;感染部位前3位为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功能性肾衰的发生率为41.38%,病死率为24.14%,均明显高于无院内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院内感染可影响失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
作者:班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鼻内窥镜和微波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采用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微波热凝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红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表浅部位的蛛网膜囊肿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学军;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郑捷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收集我院老年病学外科病房1987年6月至2000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5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S100B蛋白、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S)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和NES含量,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E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缺血性脑血管病S100B蛋白水平迅速下降(P<0.001),而出血性脑血管病NES表达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100B蛋白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S100B蛋白和NES是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标志.
作者:葛益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帕罗西汀(par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其临床疗效与传统的抗抑郁剂相当,且耐受性好,治疗剂量的帕罗西汀对心率、血压、心电图无明显影响,不导致自杀危险倾向和明显厌食作用,其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极其轻微[1~3],是目前值得推荐应用的一种新型抗抑郁剂[4].2000年2月至2000年8月笔者在上海进修期间,收集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超声检查不受屈光间质的影响且有较强的分辨力,对眼外伤所致的眼内异物及并发症能较好地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辅助检查的不足.本文结合临床讨论了B超在复杂性眼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眼外伤的超声检查诊断水平.
作者:蒋林志;梁勇;刘若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前牙色泽、形态、结构、大小的异常直接破坏了面部的均衡美与和谐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患者的语音功能及咀嚼功能.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Conquest Crystal水晶微粒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对294名患者的817个前牙进行美容修复,取得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方方;关淑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各型大肠息肉及早期大肠癌共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自1992年5月至2002年3月开展各类腹腔镜手术49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强;梁中骁;黄顺荣;赫军;李辛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颞下颌关节外科手术的进路,要求其既能充分显露手术部位,又能达到好的美容效果和避免面神经损伤.目前采用的手术进路虽有10余种之多,但都存在不足.因此,探索符合上述要求的颞下颌关节外科手术进路是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课题.1999~2001年我们采用腮腺手术S型常规切口解剖面神经进路切除髁状突良性肿瘤9例,其中4例同期行关节重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冠斌;唐友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前国内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在剖宫产指征掌握上有存在不适当或无明确指征的问题,本文就我院2000年头位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先天性梅毒合并TORCH感染患儿的肾脏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检测单纯先天性梅毒感染、合并TORCH感染患儿和同龄正常婴儿血BUN、Cr及尿常规等.结果:血BUN、Cr及尿蛋白均呈先天性梅毒合并TORCH感染组(合并组)>单纯先天性梅毒组(单纯组)>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组ALT与Cr正相关;合并组ALT与BUN或Cr无明显相关;对照组及合并组BUN及Cr正相关.结论:先天性梅毒在合并TORCH感染时肾功能受损程度较单纯先天性梅毒感染更为严重,可能与病毒或弓形体对肾脏的直、间接损害有关.
作者:莫武桂;郭先鸣;黄维真;杨广林;黄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血细胞的质、量异常,骨髓病态造血及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主要特征.大部分MDS患者在骨髓内造血活跃的同时,却伴有外周血细胞减少.MDS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功能异常有关[1].但随着对正常和病理性巨核细胞生成研究的不断深入,巨核细胞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相互联系更受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1997年6月至2000年8月住院的MDS患者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中的小巨核细胞检测的比较,探讨骨髓小巨核细胞检测对MDS临床诊断的作用.
作者:马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和分泌激素的功能特点,为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取5~8个月胎龄的水囊引产新鲜甲状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生长特点,超微结构特点;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分泌T3、T4的功能进行测定;并对1例临床诊为甲减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细胞移植观察.结果:甲状腺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经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良好,开始为圆形、椭圆形,尔后为多边形,为上皮型细胞,贴瓶生长.培养12 d后,细胞以生长晕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贴瓶生长.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和胶质滴,经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可分泌T3、T4,以培养后的前9 d激素分泌水平较高,10~12 d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经统计学两两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1例甲减病例移植甲状腺细胞后,临床症状大多消失,实验室检查:T3由移植前的0.35 nmol/L提高到2.4 nmol/L;T4由移植前的3.2 nmol/L提高到40.2 nmol/L;TSH由移植前的67.5 mU/L下降到18.3 mU/L.结论:甲状腺细胞经体外短期培养,生长良好,结构正常,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通过1例甲减病例的甲状腺细胞移植,显示甲状腺细胞移植对甲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示甲状腺细胞移植有可能成为甲减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何少健;梁纲;陈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儿童口腔疾病是儿童常见病,并且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为了解儿童患各种口腔疾病的情况,反映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以便指导临床、科研、教学和预防工作,我科对近期门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煜;冯华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