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全;李文华;韦武合;周瑞芝;文青松;谢院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前国内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在剖宫产指征掌握上有存在不适当或无明确指征的问题,本文就我院2000年头位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P300测定.结果:①患者组P300潜伏期(PL)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波幅(Amp)降低(P<0.001);②患者组P300异常率为90.6%:PL延长者12例(41.38%),PL及Amp均异常者11例(37.93%),Amp降低者6例(20.69%);③患者P300的PL延长及Amp降低与代谢异常有关,其异常随代谢异常改善而改善(P<0.000 5).结论:P300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认知、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功能改变的评定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有一定意义.
作者:林洪全;李文华;韦武合;周瑞芝;文青松;谢院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105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HBOT),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纯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6年12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15例,均采用后路SF(Spinal Fixafion)内固定系统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彭维波;黄卫国;韦仕战;陆敏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肩锁关节脱位的传统治疗多以保守为主,但对完全性脱位及陈旧性脱位往往不能奏效,因此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4例陈旧性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同侧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的治疗方法,结果复位完全,固定牢固,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伟;苏方荣;赵劲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ICS)治疗现状,寻找ICS治疗率低下的原因.方法:对58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4例从未接受ICS治疗,17例接受过ICS治疗但已停药,7例正在接受ICS治疗.哮喘患者ICS治疗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以下医院,呼吸专科高于非呼吸专科,住院部高于门诊.34例未接受ICS治疗者,33例为医生未推荐使用.结论:哮喘患者ICS治疗率低,须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哮喘知识教育.
作者:李瑞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因迄今不明,治疗上很困难.1992~2000年,笔者采用意大利里沙化马大药厂生产的长效类固醇曲安缩松混悬液黏膜下注射治疗OLP,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研究发现,不孕患者的体内存在着子宫内膜抗体、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可导致不孕.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阿司匹林配伍叶酸治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不孕患者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斯;欧奇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受损的研究已多有报道[1~4],但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的凝血系统受损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检测,了解海洛因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同时还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了解肝细胞是否受损,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碧燕;李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肾病综合征(NS)患儿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病情恶化,但临床上却较少出现明显的血栓形成症状,给识别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带来困难[1].本文通过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血、尿D-二聚体(D-dimer)的测定,探讨NS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时血尿D-dimer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振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异丙酚因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和检查的应用[1].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我们将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谭跃;黎振林;李永瑾;周颖;吴丽春;沙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刀伤91例,占同期胸部伤的80.3%,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9~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国庆;彭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建成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设正常组(N组,6只);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8只);糖尿病+依那普利治疗组(DE组,8只).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体重、24 h尿蛋白排泄、肾重、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等生化指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脏核因子-κB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DM组相比,DE组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排泄量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P<0.01),肾组织核因子-κB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同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亦减轻.结论:依那普利通过下调肾组织核因子-κB的表达发挥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灵;梁志清;张木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全肺切除术常规在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当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困难时,切开心包处理肺血管,有利于安全地切除病侧全肺.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心包处理肺血管术式完成常规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困难的全肺切除术7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岳培;陈启福;宋剑非;李安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有手术指征,选择子宫活动、盆腔无明显粘连、无盆腔手术史、子宫在8~16孕周大的30例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4~2000年,我院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NIDDM患者(NIDDM组)和34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作SSR检测.结果:NIDDM组47例(82.5%),139只肢体(61%)SSR异常;两下肢共77只(67.5%),两上肢61只(53.5%)肢体SSR异常,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P<0.05);NIDDM组24例(42.1%),30对肢体(26.3%)两侧不对称,不对称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IDDM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SSR潜伏期(Lat)和波幅(Am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ID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Lat和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NIDDM组与HbA1C增高组比较Lat和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组与非DNP组比较Lat和Am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作为评价NIDDM植物神经损害的指标, 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较上肢明显,左右两侧并不都对称,病程长者损害较重,血糖控制不佳者较血糖控制正常者重,合并DPN者较重.
作者:阳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腕掌部切割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损伤后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手部功能的严重障碍.现将我院 1995年8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34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兵;赵顺吕;蒙云飘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