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34例报告)

朱方敏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 对照分析, 诊断准确率, 良性肿瘤, 肾脏
摘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将我院 1993~1998年发现的3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术30例

    妇女因产伤及年龄的增长,阴道发生松弛,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增加婚姻的不稳定因素,要求手术矫治者逐渐增多.而传的阴道紧缩术在阴道后壁遗留瘢痕[1],我们自1 997年10月开始应用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术为30例患者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陈凤坤;韦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腹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切除术(附152例分析)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优缺点.我院 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有指征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下腹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肖兰;李菲;李力;陈心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止血方法探讨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在泌尿外科就显得更重要,而前列腺摘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确切有效的方法之一 .

    作者:甘宏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肠系膜血管灌注化疗后结肠溃疡2例

    随着介入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各种形式的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开展得越 来越多,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2例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所引起的结肠溃疡报告如下.

    作者:林源;龚念林;罗汉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为一种新术式,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肠蠕动恢复 快,进食早,身体机能恢复快,明显优于经腹手术的术式.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我院共行此术式手术22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耳鼻喉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附11例报告)

    目的: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7年间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Prednisone,CTX及DDS治疗,随访3~6年的11例RPC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成功控制临床症状无复发(82%,9/11),4例后遗耳鼻畸 形,1例晚期患者,病变累及呼吸道及肾脏,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治疗无效,长期带管.另1例病变累及喉气管软骨,未坚持长期治疗,病变复发合并感染、呼吸道阻塞死亡.结论:①RPC是罕见病,据推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器官 的软骨结构及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喉、气管、关节、肾脏及心血管;②早诊早治预后良好,延误诊断,病为不可逆性,则顽固难愈;③病变累及呼吸道者预后不良,因喉气管粘膜水 肿,肉芽,疤痕,管腔塌陷,气道阻塞而致命;④本病无特效药物,好药物是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强调初期大剂量冲击治疗,长期低剂量维持给药的重要性.

    作者:农辉图;徐志文;唐安洲;农东晓;曾钢;温文胜;韦敏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肝 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 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 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生存率为58.3%,2年生存率为0;C组1年生存率为16%,2 年生存率为0.结论:肝切除+门静脉取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生物 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坚持定期经泵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生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黄一成;许景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外科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5例分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并发症和代谢紊乱可增 加外科手术的死亡率,而手术又可加剧高血糖症.

    作者:秦千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Lasègue征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我院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Lasègue征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对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3例Lasègue征阴性(8.5%);男30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40岁以上39例(90.1%);病程短6个月,长7年,平均3年8个月.

    作者:黄恒贤;莫少艺;刘世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恶化43例临床分析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轻型颅脑损伤病人487例,其中有43例(8.6%)出现恶化.现对 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资料及与恶化有关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叶云飞;江文;梁路生;陈德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科素亚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科素亚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方法: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常规接受口服 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科素亚50 mg,每天一次,共 8周作为治疗组.结果:科素亚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mg/24 h) (125.6±43.2降至87.5±30.4,t=3.225 6,P<0.01),尿微球蛋白( mg/L)(0.134±0.034降至0.106±0.025,t=2.967 2,P<0.01),动脉收缩压( kPa)(18.71±2.62降至17.45±2.06,t=0.304 6,P<0.05)及平均动脉 压(kPa)(14.20±2.33降至12.56±2.03,t=2.385 6,P<0.05).而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无显著变化.科素亚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 率及其对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的降压作用无显著相关(r=0.311,P>0.05及 r=0.227,P>0.05).结论:科素亚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聂雷;郝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体瘤苗回植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体瘤苗回植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P一步法及免疫浊度法分别检测30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自体瘤苗回植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及IgA、IgG、IgM的水 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及IgG水平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IgA、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自体瘤苗回植后能改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尤以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

    作者:欧盛秋;黄卓正;李志坤;蒙志斌;曾爱屏;邬国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超诊断中孕单活胎并部分葡萄胎1例

    患者梁某某,女,21岁,因停经4个月余,阴道少量流血13 d于1998年10月8日入院.患 者1998年5月16日,停经1个月开始出现明显早孕反应,8月3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未治疗血止.

    作者:袁华;李柳铭;徐金霞;马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Dieulafoy病5例临床分析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本病罕见,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尚不 详,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约为0.15%~2.0%[1].

    作者:肖开银;彭民浩;李绍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尖锐湿疣2例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存 在着相当的难度,且复发率高,还有恶变倾向.笔者应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 -PDT)治疗尖锐湿疣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有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口腔癌48例疗效分析

    1990~1995年我科对48例口腔癌进行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大86岁,小15岁,平均年龄52岁.48 例口腔分期见表1.

    作者:罗修汉;姚金光;黎淑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直肠粘膜遮盖术治疗直肠前庭瘘24例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 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哌□啶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结果.方法:取采用硬膜外阻滞施行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静滴哌□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作为硬膜外阻滞 的辅助用药,观察二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哌咪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哌氟组(P<0.05),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哌□啶配伍,抑制硬膜外阻滞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素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皮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首选颅骨锥孔引流术[1].我院1990~1999年 共收治CSDH病人52例,均行经皮锥颅引流术.

    作者:王大满;庞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囊脑磁共振诊断(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囊脑的MRI(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方法:1例年龄50 d的男孩,因四肢强直性抽搐作MRI检查.结果:两侧大脑半球有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呈圆形、椭圆形,提 示高度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其信号强度与CSF一致.结论:MR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分层的囊 状结构,信号强度与CSF相似,结合临床病人智力发育异常、四肢强直性抽搐,应考虑多囊脑的诊断.

    作者:李茂;秦宇红;李荣富;梁漱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