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远
目的:对新发现的一种黄芩类黄酮,3',5,6',7-四羟基-2' 一种新的黄芩类黄酮3',5,6',7-四羟基-2',8-二甲,8-二甲氧基黄酮(TDF)的免疫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检测TDF对人多形核细胞(PMN)、单个核细胞(MNC)化学发光反应、化学趋向性和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TDF本身不能激活PMN和MNC的氧呼吸爆发,TDF对PMN和MNC无毒性作用;当TDF与PMN或MNC预先孵育后,明显的抑制fMLP或OZ激活PMN以及fMLP激活MNC的氧呼吸爆发,抑制的强度与孵育的剂量成正比关系;对PMN的抑制能力大于MNC.TDF本身对 PMN和MNC没有明显的化学趋化作用,但经与TDF预先与细胞孵育后的PMN或MNC对ZAS的化学趋向性明显增强,对fMLP的化学趋向性作用不明显;TDF浓度在(1.25×10-4~5×10 -4)mol/L时,显著地抑制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达31%~100%.结论:TDF对人的免疫细胞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海平;秦箐;陈明;Arsalan Kharazmi;Soren Br ogger Christensen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局部扩大野的设野方法照射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53例,分为实验组(A组 ,25例)和对照组(B组,28例),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 50~65Gy,设野方法:A组用局部扩大野,B组用全脑加局部照射野.随访其放疗后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4个月,15.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是80%,24%和82.14%,24%,复发率分别是64% , 64.2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 >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局部扩大野和全脑加局部照射二种方法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别.建议采用局部扩大野,可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
作者:梁振强;吴春华;王安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即可明确其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又可进行局 部止血治疗.1998年我院对1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局部用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44例,女40例,30岁以下26例,30~59 岁100例,60岁以上58例.1.2 术前准备:被检病人按胃镜常规进行,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对大出血的病人除应先给予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还应
作者:颜丽萍;曹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目前美容手术中隆鼻术占相当大的比例,同时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亦比较多,如不 及时处理,常可造成严重后果.我科1990年8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隆鼻术后并发症236例 ,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处理措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腔镜肾脏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开放式腹膜后腔镜施行15例肾脏手术.结果: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切除之组织无需破碎即可取出,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无气腹或水囊扩张的并发症,该术式扩大了腹腔镜肾脏手术的适应证范围.
作者:潘毓标;韦舸;覃洪斌;牙韩清;仇洪;张传东;吴毅华;莫喜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降低血糖,参与免疫调 节等作用,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在血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能反映某些疾病状态[1] .我们1998~1999年对糖尿病组50例,糖尿病肾病组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5例,糖尿 病高血压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IGF-1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锦耀;何飞屏;周华珍;刘广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25岁,因与男友吵架后顿服地奥心血康2 g,慢心律5 g,意识丧失、小便失禁 20 min,于1997年11月12日晚上10 时急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45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0/0 kPa,昏迷状态,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心率45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 鸣音正常.四肢频发抽搐.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Ⅰ度 房室传导阻滞;③室内传导阻滞;④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⑤室性逸搏;⑥V1呈qR型. 入院 诊断:急性慢心律中毒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立即洗胃,心电监护,多巴胺、阿拉明升 压,可拉明、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心电监护示室性逸搏,心率10~30次/min,接着出现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心律,自主呼吸停止.立即按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 工呼吸,电除颤二次未成功,心电呈直线,给予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1 mg,阿托品2 mg, 地塞米松10 mg,心电监护示窦性停搏,室性逸搏,qRs波宽大低平的电机械分离,血压0/0 kPa,持续心外按压,每20 min静推肾上腺素1~2 mg,阿托品1~2 mg,并持续静滴肾上腺素2 mg,多巴胺20 mg,阿拉明10 mg,半小时后静推5%碳酸氢钠50 ml.11月13日早上心跳恢复 ,但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4/10 kPa.继续用20%甘露醇250 ml加压静滴预防 脑水肿,654-2 40 mg静滴改善微循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改善脑细胞 功能,多巴胺、阿拉明维持血压,钾镁液治疗心律失常,先锋霉素Ⅴ抗炎,置冰帽等措施 .13日上午8时心电监护再 次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压0/0 kPa,立即静推利多卡因100 mg,同步电复律二次成 功,心律转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2∶1~3∶2传出阻滞.继续用利多卡因200 mg, 钾镁液、多巴胺与阿拉明三管维持输液.13日上午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电转复一次成功,心律转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2/8 kPa.下午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清醒.13日恢复窦性心律,血压14/12 kPa,呼吸正常即拔除气管插管.观察5 d病情无变化 ,未留后遗症于1997年11月18日痊愈出院.讨论:本例主要因顿服大剂量慢心律5 g,至昏迷、抽搐、心律紊乱,心跳骤停.慢心 律又名美西律(Mexiletine)、脉律定或脉舒律,属Ⅰ 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 律失常、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常用量50~200 mg/次,3 次/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震颤、头痛、眩晕等.大剂量可 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周盛斌,周康年报告慢心律中毒临床症状有呕吐、抽搐、昏迷、口唇发绀、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例.本例虽服地奥心血 康20片,但服慢心律为正常用量的25倍,服药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本例心跳骤停3 h 20 min能抢救成功的体会是:①及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持心脑供氧,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②持续有效的心外按压,使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保持一定血液循环.对中毒病人不要轻 易放弃抢救,要有信心和耐心;③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要果断处理,合理用药;④及早头部降温、脱水治疗是脑恢复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温彩仙;李其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膀胱鳞状细胞癌(简称膀胱鳞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 后差.我院1980~1998年共收治膀胱鳞癌15例,占同期膀胱癌的3.25%,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例,年龄40~77岁,平均55.6岁,60岁以上者8例,病程为2个月至2年 ,其中有9例在半年以内.15例中有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者9例,终末血尿4例,血尿伴膀胱 剌激症者7例.15例中伴发膀胱结石或过去曾做过膀胱切开取石术者5例.尿细胞学检查12例 ,4例阳性(33%),B超检查15例,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15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膀 胱充盈缺损者有7例,3例有一侧或双侧肾积水或显影不良.4例CT检查均证实膀胱占位,15 例行膀胱镜检均发现肿瘤,大小2.5~5cm,活检病理证实膀胱鳞癌者8例.本组15例中10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全切,直肠膀胱术;2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2例不能手术 ;5例术后行放疗.临床分期(Jewett分期):A期2例,B期6例,C期5例,D期2例;病理分级 :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3例;纯鳞癌12例,混合癌3例(鳞癌+腺癌).本组15例,除1例死 于手术并发症外,13例获随访,1例失访.术后1年存活6例(46%),3年存活5例(38%),5年存活2例(15%).
作者:米华;李盛宽;黄伟华;刘天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性阳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疑阳萎39例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进行检测,观测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加立其丁之前、后的动脉管径值及注药后15 min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小流速(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对罂粟碱加立其丁反应良好7例,反应低下32例,反应良好者 Vmax为(41.33±9.76)cm/s,Vmin为(3.52±1.22) cm/s,RI为0.94±0.04,PI为4.8 7±0.60;反应低下者中18例为静脉机能不全,10例为动脉供血不足,4例为动静脉混合性阳萎,其Vmax分别为(36.14±8.2)cm/s 、(22.23±4.6)cm/s、(23.57±5.0)cm/s,Vmin 分别为(7.20±2.10)cm/s、(2.51±1.31)cm/s、(6.68±1.40)cm/s,RI分别为 0.75 ± 0.04、0.89±0.06、0.66±0.06 ,PI分别为 2.08±0.56、4.52±0.51、2.15± 0.55 .反应良好与反应低下的静脉机能不全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大于2倍,而动脉供血不足与动静脉混合性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小于60%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配合罂粟碱加立其丁试验对血管性阳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若川;朱尚勇;刘德云;黄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肝源性溃疡发生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住院并经过胃镜检查的178例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对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否影响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154 2.以后依次为年龄、肝功能分级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者,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91 5,0.026 9,0.013 9.结论:年龄越大、肝功能分级越差、患门脉高压性胃病及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较易发生肝源性溃疡.
作者:黄雪;谭至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比3种测量呼吸中枢功能的方法,从中找出佳者,以便临床上需了解患者的呼吸中枢受损程度时使用.方法:选择17例需行全麻并气管内插管的手术病人,于麻醉前及诱导后5~10 min、插管后2 min分别测定呼吸中枢驱动力(P0.1)、潮气量与吸气时间之比(Vt/Ti)、二氧化碳(CO2)通气反应、分钟通气量(Ve).结果:诱导前后P0.1无明显变化,Vt/Ti及CO2通气反应值变化均显著,但后者需时间较长,对生理干扰较大.结论:Vt/Ti及CO2通气反应均较灵敏,但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冯梅;梁桂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并且严重威胁患 者的预后.为拟定预防措施及较好的控制感染,现对我院2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入院前及入院 48 h内 无感染病例217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66.4+12.5)岁.1.2 分组及诊断标准:A组为感染组(参照中华呼吸病学会1990年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 感染诊断标准诊断[1]),共86例.B组为非感染组,共145例.
作者:张杰;周元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81例SAH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 ,应用PGE1治疗,比较两组病人DCV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DCVS的发生率(2.44 %)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 P<0.05.结论:PGE1可减少SAH病人发生DCVS的机会.
作者:罗杰峰;王进;龙德志;黄载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9年2~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79例.为观察本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 床特点与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与经皮黄胆指数的效果,对2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 与光疗前、后有经皮黄胆指数、血清总胆红素值记录的血清总胆值及经皮黄胆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农玉芳;单庆文;刘悠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陈发性腹痛,在婴儿主要表现为无明显 原因的持续、难以抚慰的尖声哭闹.我院1996~1999年共诊治婴儿肠痉挛1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患儿反复哭闹、哭闹的特点和哭闹时高体征等情况,在排除 了器质性病变之后,诊断肠痉挛共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大者8个月,小1个月 .
作者:庞宇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Pa-ETCO2的变化和PETCO2 与PaCO2的相关性来评价单肺通气(OLV)时监测PETCO2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分别于双肺通气(TLV)20 min、OL V 5 min,15 min,30 min,60 min测PETCO2与PaCO2的值,计算Pa-ETCO 2,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OLV时不同时段的PETCO2比TLV时增大(P<0.05) ,PETCO2与PaCO2相关(r=0.419 2,P=0.000 6),但相关性低于TLV时(r=0.702 0,P=0.003).结论:OLV时可用PETCO2来监测PaCO2,但可靠性较TLV时下降,需间断监测PaCO2来校正PETCO2.
作者:阮林;温文钊;黄冰;赖恩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2例,在麻醉稳定后由挠动脉放血(8 ml/kg),同时经肘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海脉素.从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以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检测KPTT、PT、D2、3P、PLC、HCT、PC WP、SV及CO.结果:与血液稀释前相比,PT明显延长(P<0.05),PLC、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值内;KPTT、3P、D2及PCWP未见显著差异(P>0.0 5).SV、CO较血液稀释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凝血和纤溶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甘丽霞;叶凤青;谭立清;黄中华;张庆敏;莫井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其关键,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2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儿科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65例,新生儿 硬肿症分度参照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订的分度标准[1].按入院单双日分 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足月产9例,早产23例;体质量<2 50 0 g 23例,≥2 500 g 9例;起病日龄≤7 d 26例,>7 d 6例;轻度硬肿10例,中度 硬肿15例,重度硬肿7例;体温不升12例;单纯寒冷损伤综合征9例,感染9例,窒息1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足月产10例,早产23例,体质量<2 500 g 25例,≥2 500 g 8例;起病日龄≤7 d 28例,>7 d 5例,轻度硬肿12例,中度硬肿15例,重度硬 肿6例;体温不升13例;单纯寒冷损伤综合征10例,感染8例,窒息9例;两组病例的胎龄、 体质量、发病日龄、入院时体温、硬肿程度、病程和病因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暖箱快速复温、防治感染、合理供给热卡和液体、纠正器 官功能紊乱、吸氧、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2~3 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中以每分钟5 μg/kg静脉滴注,再用肝素0.2~0.5 mg/ 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中静滴,至硬肿消退后停药.1.3 疗效判定:①显效:体温于12 h内恢复正常,硬肿3 d内消退;②有效:体温于24 h 内恢复正常,硬肿8 d内消退;③无效:体温于24 h后恢复正常,硬肿8 d后尚未完全消退或死亡者.
作者:罗军;罗杰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29岁,男性,因打呃2个月到外院照片拟诊纵膈肿瘤,转我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3.3/3.9 kPa,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两肺未见异常.心脏稍大,心率 9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3~4肋间闻轻度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十) .B超检查示左室扩大,长轴切面见主动脉瓣关闭时有缝隙,升主动脉逐渐增宽,主动脉根部内径2.8 cm,距主动脉根部7 cm处主动脉内径3.9 cm,因用普通凸阵探头,自胸骨柄上方 探查显示不清.剑突下探查腹主动脉正常.自背部脊柱左侧探查见一巨大液性暗区,大小约 8 cm×20 cm,暗区上缘达第三胸椎水平,下缘达肩胛下角线水平.暗区境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呈长条形,其下端逐渐变窄,移行为内径2.1 cm的管状结构.暗区及其相延续的管状构均有规律性的搏动,并与心搏同步.超声诊断:胸主动脉瘤并相对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入院后升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B超诊断相符.因无条件作人造血管置换术.明确诊断后出院.
作者:陈蒙华;龙驹;杨柳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人的寿命也相应延长,老 年人增加,老年人颅脑损伤增多.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颅脑损伤 284例,死亡57例,占20%,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16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8例 ,跌伤11例,砸伤8例.入院时GCS分极:4~8分18例,9~12分29例,13~15分10例,CT扫描检 查提示颅内血肿2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脑挫裂伤24例.合并脾破裂4例,肠穿孔2例, 血气胸2例.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45例.
作者:王大满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