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柯;刘剑仑;谢东;黄臣养;韦长元;李强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疾病,治疗上主要 是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1].通过改变手术方法,减少复发率.1998年1月至 1999年6月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0例34眼,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林源;李正华;黄贤;谭汉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即可明确其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又可进行局 部止血治疗.1998年我院对1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局部用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44例,女40例,30岁以下26例,30~59 岁100例,60岁以上58例.1.2 术前准备:被检病人按胃镜常规进行,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对大出血的病人除应先给予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还应
作者:颜丽萍;曹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病人常因口腔粘膜反复溃疡而多次就 诊[1].自1994年以来,我科使用食盐治疗RAU患者25例,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按四川医学院主编的<口腔内科学>中RAU的诊断标准,选择我院就诊25 例患者,其 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5~50岁,病史1~8年不等.溃疡多见于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 、颊粘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溃疡大小、数量、发病间隔时间长短不等.
作者:张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0岁以上健康老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年龄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0例不同年龄组老人的TT3、TT4、FT 3、FT4、rT3、m-TSH,并与青年、壮年及老年前组作对比.结果:随着增龄m-TSH、rT3逐渐上升,TT3、TT4、FT3、F T4逐渐下降.60岁~90岁的不同年龄组、老人与45岁至59岁的老年前组及青、壮年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差异(P<0.05).结论:随着增龄,甲状腺功能逐渐下降.
作者:何凤屏;冼苏;罗佐杰;刘广钊;秦映芬;周华珍;曾智羽;覃锦耀;秦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出血破入脑室者病情危重,如未及时正确处理 ,可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 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室内血肿1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传东;仇洪;潘毓标;覃洪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沙蝰蛇毒PLA2分子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特别是基因水平上的特点.方法:采用不加权成对群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来自沙蝰蛇毒的5 种PLA2的分子进化树;将PLA2 cDNA顺序中编码区内的碱基进行两两比较,统计和分析编码氨基酸密码的三个碱基不同位置的取代数及同义取代(S)和非同义取代(N)数目;并分别统计和分析这些PLA2的二联碱基胞嘧啶-鸟嘌呤(CpG)和鸟嘌呤-胞嘧啶(GpC)的数目及分布情况.结果:①成功地构建了与PLA2性质、功能和彼此间关系相符的分子进化树;②碱基取代以第Ⅰ、Ⅱ位为多,同义取代的数目也远低于非同义取代的数目,S/N远小于1;③编码区内的二联碱基顺序CpG出现的频率非同寻常的高,GpC/CpG之比为1.12~1.25.非编码区内CpG则明显受到压抑而数目很少.结论:沙蝰蛇毒的PLA2基因有加速进化的情况发生,可能与其基因中异常高的CpG出现频率有关.
作者:刘滔滔;梁宁生;李艳;蒙子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常用的补救措施之一.过去几乎都是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孕妇处 于紧张、痛苦、恐惧中,常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 调查术中呻吟诉痛者达93%,恶心者达43%,血压下降达43%,脉率减慢占70%[1]. 为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和防止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1999年1月起将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其病 因复杂,个体差异甚大,喘息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哮喘的规范化 治疗和管理教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院儿科自1997年2月起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及管理教育,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城区在我院儿科哮喘门诊诊治的60 例哮喘儿童.全部患儿均符合哮喘诊断 标准[1].男37例,女23例,男女之比1.6∶1.年龄:3岁以下10例,3~6岁20例 , 7~9岁10例,10~12岁10例,13~15岁10例.哮喘分度:轻度10例,中度49例,重度1例. 平均6.87岁,病程<6个月10例(16.7%),7个月至2年23例(38.3%),>2年27例(45%) .
作者:吴曙粤;潘革;王淑萍;陈惠文;苏惠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降低血糖,参与免疫调 节等作用,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在血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能反映某些疾病状态[1] .我们1998~1999年对糖尿病组50例,糖尿病肾病组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5例,糖尿 病高血压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IGF-1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锦耀;何飞屏;周华珍;刘广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67岁.因咳嗽咳痰一个多月,痰中常见少许血丝.全胸X线片提示:右上肺结 核.于1998年7月28日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经异烟肼、丁胺卡那、氯霉素、庆大霉素治疗,病情好转,于9月10日出院.细菌学分离鉴定:取患者痰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5℃温箱培养24 h,在血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光滑、湿润、凸起、直径为2 mm左右的β溶血菌落,转种麦康凯平板,生长为2 mm左右不发酵乳糖、较混浊的菌落.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有动力.生化特征:氧化酶阳性,发酵性代谢葡萄糖不产气,硝酸盐还原、靛基质、阿拉伯糖、 水杨苷、麦芽糖、精氨酸双水解酶、甘露醇、蔗糖均为阳性.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 、鼠李糖、肌醇、苯丙氨酸、枸缘酸盐、丙二酸盐、6.5%氯化钠蛋白胨水.廿叶苷、本糖 、DNA酶、乳糖均为阴性.根据上述生化反应和生物学特征,鉴定结果为豚鼠气单胞菌.为 慎重起见,经查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站检验所<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册>(第二 代GYZ-9V系统)检索编码是234,菌名是豚鼠气单胞菌,鉴定值是99.9%.讨论:豚鼠气单胞菌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气单胞属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发酵型代谢葡 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无菌胞杆菌,有九个种.通常于粪便中分离得到,为肠道致病菌的病原菌 之一,可引起急性肠道感染.但关于气单胞菌在肠道外的感染,过去文献较少有报道,近年 来报道有所增加,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手术后伤口感染,尿路感染,腹膜炎, 脑膜炎,中耳炎及心内膜炎或继发感染于原有的基础疾病(慢性肝炎、肿瘤、白血病等等). 本次从肺结核患者痰中分离得到,说明该病菌可能与患者在原发性疾病基础上,由于患者机 体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的院内感染或者自身感染有关,提示临床和细菌检验工作者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明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中空气微生物活动规律及蒲公英合剂消毒效果 .方法:对101例清洁手术分三组用不同中药及空白对照持续消毒空气 ,术中分10个采样时间点,用空气采样器采样培养分析空气含菌量的变化规律;寻找适宜的手术切皮时间及实用有效价廉的动态空气消毒剂,术后跟踪调查院内感染情况,观察与术中空气含菌量的关系.结果:术中30 min时X空气菌落下降率:A(蒲公英合剂)组为65.2% 、B(空白)组11.4%、C(空气清菌片)组35.11%;术后总院内感染率:A为3.33%、B为19 .51%、C为13.33%.结论:蒲公英合剂动态空气消毒效果较好、安全、经济实用;手术切皮时间在铺台完后10 min时较好.
作者:宫照英;刘萍;范柳青;史青秀;黄永红;刘滨;韦真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2~1995年我院对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局部切除加术后根治性放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例中,年龄小23岁,大40岁.乳腺癌肿均<2 cm,行单纯肿块切除术,未加腋窝 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浸润性导管癌2例,单纯癌1例.术后2~4周开始放疗.照射方法: 应用6 mV或8 mV直线加速器照射,以中线面计算剂量,全乳腺切线DT 50 Gy,瘤床再追加电子线DT 20 Gy,腋窝、锁区、内乳淋巴引流 区预防照射DT 50 Gy.放疗结束后加CMF方案化 疗4周.随访至1998年底,全部无瘤生存至今,1例6年,2例3年.美容效果良好.双乳头对 称,外形基本正常.1例手感稍硬于健侧,2例手感好.皮肤正常,仅有1例出现轻度放射性肺炎(无症状).
作者:甘浪舸;阮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1998年我院应用复方丹参佐治婴儿重症肺炎5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5例,发病年龄2~11个月,男68例,女37例,病程长3 d,短1 d,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2~6个月以内32例,6~1 1个月23例;对照组2~6个月以内30例,6~11个月20例,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呼 吸困难及缺氧明显,吸氧短期内不能缓解,部分有气紧、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C,无 其它合并症,听诊肺部有细小湿罗音,X线胸片示:肺部有小点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诊 断[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统计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先锋Ⅴ、病毒唑抗感染,喘者予氨茶碱解痉平喘、高热患儿 予泰诺退热剂口服,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 ml/kg*d-1) 加入5%葡萄糖10~20 ml,分二次静脉注射,连续用药3 d.
作者:刘景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与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及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总胆汁酸与Ⅳ型胶原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0.01),肝癌组及肝炎组升高不及肝硬化组.结论:血清Ⅳ型胶原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杰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3年4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47例.术后使用Newport E 200型呼吸机;发生呼吸机依赖(VD)26例,现就可能发生VD的危险因素及VD病人呼吸机停机方法与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VD组病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平均(39±11)岁.MVR 19例,AVR 3例,BVR 3例,TV R 1例.术前心功能Ⅱ级1例,Ⅲ级14例,Ⅳ级11例.主动脉阻断时间(84±39)min,体外循 环转流时间(128±5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至44 d.结果:治愈21例,死亡5例.我们抽取同期瓣膜置换手术未发生VD 30例作对照,其中MVR 21例,AVR 3例,BVR 4例,TVR 2例 .男14例,女1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5例,主动脉阻断时间(78±29)m 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11±36)min.资料采用方差t检验.两组术后并发症见表1.
作者:温昭科;陈德熙;叶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并且严重威胁患 者的预后.为拟定预防措施及较好的控制感染,现对我院2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入院前及入院 48 h内 无感染病例217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66.4+12.5)岁.1.2 分组及诊断标准:A组为感染组(参照中华呼吸病学会1990年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 感染诊断标准诊断[1]),共86例.B组为非感染组,共145例.
作者:张杰;周元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25岁,因与男友吵架后顿服地奥心血康2 g,慢心律5 g,意识丧失、小便失禁 20 min,于1997年11月12日晚上10 时急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45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0/0 kPa,昏迷状态,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心率45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 鸣音正常.四肢频发抽搐.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Ⅰ度 房室传导阻滞;③室内传导阻滞;④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⑤室性逸搏;⑥V1呈qR型. 入院 诊断:急性慢心律中毒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立即洗胃,心电监护,多巴胺、阿拉明升 压,可拉明、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心电监护示室性逸搏,心率10~30次/min,接着出现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心律,自主呼吸停止.立即按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 工呼吸,电除颤二次未成功,心电呈直线,给予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1 mg,阿托品2 mg, 地塞米松10 mg,心电监护示窦性停搏,室性逸搏,qRs波宽大低平的电机械分离,血压0/0 kPa,持续心外按压,每20 min静推肾上腺素1~2 mg,阿托品1~2 mg,并持续静滴肾上腺素2 mg,多巴胺20 mg,阿拉明10 mg,半小时后静推5%碳酸氢钠50 ml.11月13日早上心跳恢复 ,但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4/10 kPa.继续用20%甘露醇250 ml加压静滴预防 脑水肿,654-2 40 mg静滴改善微循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改善脑细胞 功能,多巴胺、阿拉明维持血压,钾镁液治疗心律失常,先锋霉素Ⅴ抗炎,置冰帽等措施 .13日上午8时心电监护再 次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压0/0 kPa,立即静推利多卡因100 mg,同步电复律二次成 功,心律转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2∶1~3∶2传出阻滞.继续用利多卡因200 mg, 钾镁液、多巴胺与阿拉明三管维持输液.13日上午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电转复一次成功,心律转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2/8 kPa.下午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清醒.13日恢复窦性心律,血压14/12 kPa,呼吸正常即拔除气管插管.观察5 d病情无变化 ,未留后遗症于1997年11月18日痊愈出院.讨论:本例主要因顿服大剂量慢心律5 g,至昏迷、抽搐、心律紊乱,心跳骤停.慢心 律又名美西律(Mexiletine)、脉律定或脉舒律,属Ⅰ 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 律失常、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常用量50~200 mg/次,3 次/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震颤、头痛、眩晕等.大剂量可 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周盛斌,周康年报告慢心律中毒临床症状有呕吐、抽搐、昏迷、口唇发绀、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例.本例虽服地奥心血 康20片,但服慢心律为正常用量的25倍,服药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本例心跳骤停3 h 20 min能抢救成功的体会是:①及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持心脑供氧,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②持续有效的心外按压,使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保持一定血液循环.对中毒病人不要轻 易放弃抢救,要有信心和耐心;③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要果断处理,合理用药;④及早头部降温、脱水治疗是脑恢复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温彩仙;李其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西方是较常见的疾病.我国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也并 非少见.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共对11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进行静脉切开取栓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6~75岁.术前均有左下肢臀部以下肿胀 ,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左下肢浅静脉怒张.全组均行左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证 实均有左下肢浅静脉曲张,显示左股静脉至髂外静脉充盈缺损1例,左髂外静脉不显影6例, 左股静脉不显影4例.
作者:刘祖定;唐春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于上肢骨与关节、神经和肌肉的损伤,无论是非手术或术后及早地进行康复治疗是非 常有必要的.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我们对56例上肢损伤和术后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康复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容秋;危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式剖宫产是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大医院开展了这种手术.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我院开展了新式剖宫产共52例,均获得成功,临床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式剖宫产52例,年龄23~41岁,平均28.5岁,均为初产妇.抽取同时 期指征基本相同的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51例做为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28.8 岁,均为初产妇.1.2 手术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见表1.
作者:林珏瑛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