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奇;陈卓宏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以便为临床肿瘤手术创面的药物冲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洗必泰溶液对癌细胞作用5 min的即时杀伤细胞数,对残余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以及对残余活细胞再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洗泌泰溶液均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结论:临床应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肿瘤手术创面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作者:梁荣奇;张永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美沙酮系目前世界上广泛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脱毒治疗的经典药物,治疗方法有15 d和21 d替代递减疗法及维持疗法等多种.1996年2月至1999年8月我院对收治的78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15~20 d,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并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婴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方法:对60例存活的婴儿于其出生后40~56周时随访,采用Gesell发育诊断方法检测发育商(DQ),同时测量身体发育值.结果:有病例16.7%身高、体重和18.3%头围生长落后,DQ在中下及其以下水平者占33.3%;DQ与甲功变化形式与病危程度有关.结论:LBWI并甲功异常的婴儿,其出生体重越低,病情越重,其体格与智力发育落后发生率越高.
作者:潘革;王淑萍;吴曙粤;陶志华;李惠玲;凌明;赖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降血压,避免应激反应,又能不升高ICP,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且经济便宜的麻醉方法,1997~1998年我们对4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用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发;官英勇;唐培佳;刘家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将16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与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冠心病120例,诊断符合率为73.2%.其中除冠脉痉挛或溶栓成功或自溶8例,X综合征5例.尚有44例误诊,占26.8%,主要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结论:严格掌握心绞痛标准是冠心病诊断正确的关键.
作者:林英忠;徐广马;王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宝灵曼公司的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Tunel)对1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1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11例检测出有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指数(AI)范围在33.14±12.56~26.51±11.21之间.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
作者:冯震博;伍伟锋;刘唐威;朱立光;陶新智;李佳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置入容易、损伤小等优点.但用于老年病人是否适合,尤其是对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国内少有报道.我院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采用喉罩静吸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发玲;李桂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学技术系统检测肾功能衰竭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多项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比较,肾功能衰竭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的吞噬率、胸腺指数以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移行抑制指数(MI)则明显增大(P<0.05);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时呼吸道局部及全身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受抑.
作者:温冠媚;王潮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P53基因突变问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对40例鼻咽癌患者的P53 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检测5.6.7.8.四个外显子,发现3例突变,其中第6外显子1例,第7外显子1例,第8外显子1例,仅第5外显子无突变发生.结论:鼻咽癌P53基因突变在四个保守区均有可能发生.
作者:秦松树;冯炜;韦茂木;冯献斌;黎法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4年1月至1998年1月,我科共收治颈内静脉扩张症患儿20例,其中18例行患侧颈内静脉扩张段结扎术,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体泉;唐咸明;谭志忠;王红;陆文奇;陈自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将无保护性交72 h内的234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与口服米非司酮25 mg和口服左炔诺孕酮0.75 mg,一天两次,按Dixon法计算避孕有效率.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左炔诺孕酮组的避孕有效率分别为77.6%和62.9%,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一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药.
作者:李爱武;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0年1月至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胆管疾病186例,其中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4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4.5岁. 发病至就诊多数在48~72 h,长7 d.曾诊断有胆管结石29例(67.4%),12例有胆管手术史,其中5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首次发病6例.大多数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2年以上,长达10多年.
作者:张奕文;周东怀;王茂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康泰片和活力片是供运动员赛前训练时服用的两种片剂.前者含多种维生素和中药提取物,主要提供人体多种营养成分;后者由肌醇、酒石酸氢盐等组成,具有增强活力,抗疲劳的功效.在这两种片剂成型工艺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观察到赋型剂对其成型起重要的作用,现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黄东萍;李如敏;焦爱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颈内动脉结扎或颅内动脉瘤孤立手术,近年来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对直接手术困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采用了栓塞治疗方法,现报告我科收住的1例巨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情况,并就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肖绍文;张超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A、PAI:A和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MP-140含量.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PAI:A及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PA:A、PAI:A及GMP-140含量的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客观血液学指标.
作者:黄承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可乐定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施行中、下腹部择期手术45例行术后镇痛治疗.病人分为3组,每组15例.药物配方为A组可乐定2 μg*kg-1,B组丁丙诺啡2 μg*kg-1,C组可乐定1 μg*kg-1加丁丙诺啡2 μg*kg-1两药混合.术后病人疼痛采用VAS评分,4分以上者从硬膜外导管注药.结果:C组镇痛效果,起效、持续时间优于A,B两组(P<0.01) .注药后20~60 min A,C两组均出现血压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能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但对于血容量不足者应慎用.
作者:王建荔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科于1991~1998年采用手术治疗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12例,现就治疗有关问题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8~37岁,平均25岁.损伤原因:刺伤5例,砂枪伤3例,军用手枪伤1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部位:球部延及降部上段1例,降部8例,横部2例,横部及降部同时分别有穿孔1例.腹部合并伤:右肝破裂或刺伤5例,横结肠破裂3例,右肾破裂2例,胃窦破裂、胆总管刺破、胰头挫裂及下腔静脉刺破各1例.全部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
作者:李冠华;曾达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0~1999年我院胸心外科对178例普胸手术后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出现不同程度心律失常37例,其中严重心律失常28例,发生率12.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对象:28例病人术前心电图均正常,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8~79岁,平均54.5岁.
作者:朱立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电镜作为一种先进手段,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许多疾病的确诊离不开电镜观察资料.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能自行缓解的单一骨损害到威协生命的多系统受累等多种形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临床较少见,故早期诊断较困难.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诊断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国内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就2例小儿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进行报道和探讨.
作者:梁莹;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