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羟苄麻黄碱防治早产临床应用

龙燕

关键词:盐酸羟苄麻黄碱, 硫酸镁, 孕周, 早产
摘要:早产是妊娠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5%左右,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并且在存活者中部分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故防治早产已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腮腺同时发生不同类肿瘤1例

    患者,男性,53岁.因双侧耳垂下无痛渐增性包块十年余到我科就诊.自诉十年前偶然发现双侧耳垂下均有一蚕豆大小肿块,无痛,也无其它不适.

    作者:朱礼昆;翟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循证医学与临床药物研究

    引言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是指任何一种以病人或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医疗实践活动,按国家有关规定所进行的一系列临床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寻求在相同条件下对未来病人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明;刘跃英;程若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进展

    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又称四维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作者:杨蓓;倪锐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目的 评估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3例,回顾分析其切除范围、围手术期天数、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围手术期天数为4±1.5d,次全切除例数为40例(93.02%),优良-有效例数为32例(76.77%),术后死亡例数为1例(2.31%),术后并发症例数为3例(7.21%).随访2年,临床症状控制良好,内分泌功能正常,影像检查未发现垂体腺瘤再生长.结论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故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可经蝶窦入路切除,仅在出现鼻部或蝶窦感染,以及肿瘤明显偏向侧方、额叶底、鞍背后方等禁忌症时,才需考虑经额颞入路.

    作者:朱兴宝;柏秀松;刘艳生;李栋平;范润金;邓洵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皮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23例报告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治疗极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自1986~2000年间运用皮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2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嘉平;孙国顺;何实为;苏云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腹式子宫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对2001年1月以来我院妇科住院病人,子宫小于妊娠4月大小的良性病变(包括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施行改良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摘术患者共5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50例为对照组,其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均与研究组相近,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罗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溶血1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34岁,因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于2003年2月19日入院.

    作者:邱志宏;肖践明;潘家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评估

    目的 术前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等患者能否行腹腔镜及对手术的难易进行评估.方法临床上对病史、体征、B超三个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6%胆囊良性疾患可用腹腔镜完成手术,4%病例须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其特有的优越性,随技术的发展,该术式已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但是仍有小部份病人还须开腹才能完成手术.

    作者:高连才;许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转子间线外下侧骨面在股骨颈骨折闭合打钉中对导针方向的指引作用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在牵引复位后行闭合性打导针内固定时,往往因颈干角及前倾角掌握不准,导致打导针失败,需反复透视、拍片纠正.

    作者:吴云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肿瘤治疗传统方法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而晚期肿瘤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或放、化疗者,局部非手术疗法尤为重要.

    作者:温建平;朱昆生;张安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的探索与体会

    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教育岗位培训是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我院自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以来,在全科医师岗位位培训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问题,保证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和立;沈勤峰;彭惠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猝死型高原反应3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1~2002年内收治猝死型高原反应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有才;杨松生;赵玉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短节段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报告

    椎弓峡部离断性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下腰部疼痛的常见病之一.统计应用短节段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横突间、横突骶骨间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d fusion,PLF)治疗共32例,其中有11例加椎体间植骨,并进行影像学观测,术后80%滑脱复位,融合率为94.7%,滑脱角改善.

    作者:刘一民;赵双林;关宏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孤立性蝶窦炎症疾病临床分析

    蝶窦解剖位置深,与眼、脑关系密切,孤立性蝶窦炎症疾病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炎症的临床症状更加隐蔽,容易误诊.

    作者:张光平;任黎;曹现宝;薛希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尿路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尿路感染(UTI)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症状不典型,其漏诊及误诊率相对较高.现将1991年6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赵韵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无症状轻中度子宫颈糜烂处几种病原体的检测

    关于宫颈糜烂病原体感染的报道较多,但对无症状的宫颈糜烂的病原体检测的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对80例无症状的轻、中度宫颈糜烂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滴虫、霉菌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韩雪松;徐琳;章锦曼;张开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腔静脉过滤器在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预防异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下肢静脉血栓及1例永存动脉干合并右颈内静脉血栓的患者,分别经静脉置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或临时性腔静脉滤器后,用大量尿激酶顺行或全身静脉溶栓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10-15天的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栓完全或部分溶解,血管开通,未出现并发症及异位栓塞.结论置入腔静脉滤器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是预防静脉血栓脱落导致异位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立人;陈宦君;李丽云;刘波;赵晋齐;姜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是近来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起搏器[1~3].这个功能是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试图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植入28台,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尹翠芬;雷芸;张伟华;卢静;钱忠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助腹腔镜行直肠癌切除1例报告

    结直肠癌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常规腹腔镜(Pure Laparos-copic SurgeryPLS)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缺乏开腹手术所具有的手的精确触感.

    作者:金焰;贾玲;乔鸥;杨昆宪;莫一我;刘玉明;董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盐酸羟苄麻黄碱防治早产临床应用

    早产是妊娠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5%左右,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并且在存活者中部分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故防治早产已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龙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