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临床分析

卢京

关键词:
摘要: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是导致病人猝死的因素之一.按照发生室速的病因,可分为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异常等引起的室速,而把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定义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随着特发性室速认识的逐步深入,对特发性室速的机制,起源部位和临床治疗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可治愈的室速之一.我们收治了1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现报道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评价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儿童先天性疾患的一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8‰[1].此病如果在婴幼儿(6个月~3岁)时早期发现,及时早期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目前在一些地区仍有许多就医晚的CDH患者,手法复位,支架固定等保守疗法已难于达到治疗目的.大龄患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增多且较严重,如何降低这些患者病残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者自1989年以来手术治疗326例,378个髋关节,报道如下.

    作者:曹有良;马斌;计实贵;张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J管置管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术后残留结石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对6例双侧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透析肾功改善后行开放手术取石,术后对残留结石置入双J管,1~2月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碎石后结石排出率高,肾功能无进一步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庆;张小德;徐跃文;崔茂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

    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一直为眼科界所关注.我国从七十年代的板层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八十年代的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胶原膜的覆盖,以及各个时期抗病毒药物,对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都不尽完善.1997年Lee等[1]用保存的人体羊膜治疗角膜溃疡取得成功,这是病毒性角膜溃疡治疗方法中的一个有意义的进展.笔者于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在援助非洲医疗队工作期间,应用羊膜移植及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了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共31例(34只眼).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应用霉酚酸酯的临床体会

    霉酚酸酯(骁悉,MMF)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以其特有的疗效,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我院从1997年以来行肾移植手术47例,其中硫唑嘌呤(Aza)、环孢素A(csA)及强的松联合用药25例;MMF、CsA及Pred联合用药22例.临床用药体会如下.

    作者:钟一鸣;郑影;李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脉造影术前后的护理

    我科近几个月成功地为数名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术,我们总结了护理的点滴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和金仙;张建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YL-1型针微创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26例

    我科自1998年12月到1993年7月,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2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邬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藜芦集体中毒4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2年收治藜芦集体中毒40例患者经洗胃导泻、解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抢救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云芬;陈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膀胱与乙状结肠同时原发癌并瘘道1例

    膀胱与乙状结肠同时原发癌并瘘道少见,我们于2003年8月16日收治1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丁明霞;王剑松;左毅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直肌痉挛症1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不适、饱胀感数月,后渐出现右侧腹部强硬,呈持续性,3月余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见异常,患者平卧时见左侧腹直肌呈条索状隆起,触诊感左侧腹直肌僵硬,呈条索状,右侧腹直肌柔软,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曾在他院做过B超、CT、磁共振检查,全腹器官未见异常.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左腹直肌取材病检,术中见左腹直肌颜色正常,肌质柔软,无纤维化及钙化.

    作者:靳江波;傅德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助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体会

    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ted LaparoscopicSurgery,HALS)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已在脾切除、肾切除和结肠切除等多种手术中得到应用,手助式腹腔镜手术可保留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且可降低腹腔镜手术的难度,更具灵活性,而且非常实用于腹部联合手术,我们只需在腹部作一6cm的切口即可完成两个远离部位的手术.近期我们完成了12例HALS,其中4例为手助腹腔镜下的联合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并左侧腹巨大肠系膜囊肿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并大脾脏切除2例,胆囊切除并经腹腔行左侧内脏大神经切断术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焰;贾玲;乔鸥;杨昆宪;莫一我;刘玉明;董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所致的继发性贫血,亦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为寻找一种既能解除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望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1].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粤明;孙静;胡沁松;陈文忠;郭曼;向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脓胸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我科1997年2月~2003年5月早期手术治疗小儿脓胸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伟;曹辛;吴骏;白强;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目的探讨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比较4℃保存和深低温保存两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血恢复时间,同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与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法检测两组造血干细胞的活性.结果深低温保存移植组移植后血小板上升时间较4℃保存移植组缓慢(但P>0.05),4℃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影响不大,深低温保存可引起造血干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和死亡,导致存活率明显降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凋亡测定法检测造血干细胞活性的敏感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台盼蓝拒染法.结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护剂仍有较大缺陷,需开发具有抗凋亡作用的新型冷冻保护剂.造血干细胞活性检测选用流式细胞仪凋亡测定法较为可靠.

    作者:杨同华;沈晓梅;史克倩;赵仁彬;宋建新;杨艳梅;陆洁;崔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罕见阻生齿1例报告

    阻生牙(impacted tooth)指由于各种原因(骨或软组织障碍等)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作者:汪淼;刘流;肖旭辉;汤(讠易);袁瑞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列腺异位增生误诊为膀胱息肉1例

    患者,男,67岁.10年前感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每日排尿达7~8次,以夜间为明显.2年前症状加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经口服止血药物后好转.1周前排尿困难加重,排尿呈滴沥状,尿不尽感明显,再次出现肉眼血尿入院.入院查体:肛检前列腺约鸭蛋大,质韧、中央沟消失、未触及结节、上界触不清、无压痛.B超提示:前列腺约7cm×6cm×4.9cm,膀胱三角区探及2cm×3.5cm包块,尿常规:RBC:(++).膀胱镜检查;前列腺增生,膀胱三角区可见约2cm×3.5cm条索状新生物,色红润、无菜花状表现.

    作者:雷启东;陈静;杨林;陈兴忠;王向渝;冯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价值

    下肢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患者进行检查,能迅速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或动脉闭塞部位或真假动脉瘤,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兴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苯白血病7例分析

    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时间接触苯可发生恶性血液病,部分病人可在苯中毒的基础上发展为白血病.本文对本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7例分析如下.

    作者:贾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亚低温脑保护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分为轻度(33~35)℃、中度(28~32)℃、深度(17~27)℃、超低温(16℃以下)4种.由于轻中度低温(28~35)℃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江基尧等[1]于1993年首先将28~35℃的轻中度低温称为亚低温.随后,亚低温这一概念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引用.由于32℃以下低温可能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亚低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

    作者:司马秀田;王廷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细胞粘附分子

    目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结果AITD组患者血清CD41+,CD61+,CD44+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CD62P+,CD62L+,CD11a+/CD18+,CD11b+/CD18+,CD5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GD组与HT组血清细胞粘附分子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提示血清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升高与自身免疫过程有关,也可能是AITD患者甲状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活性增高的标志,使甲状腺细胞易受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损伤.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也可以作为AITD患者甲状腺内皮细胞活化的特殊标记,可以监测AITD的进展.

    作者:李蕾;薛元明;马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3例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的超声诊断

    急性胰腺炎病损程度和范围常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这虽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很有帮助,但仍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近年来,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将2000~2002年间的急性胰腺炎超声检查结果给予报告,旨在寻找超声显像的特征.

    作者:刘筱敏;王瑞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