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敏;王瑞兰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所致的继发性贫血,亦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为寻找一种既能解除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望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1].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粤明;孙静;胡沁松;陈文忠;郭曼;向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重复异位妊娠日渐增多,对妇女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本文就我院4年来收治的36例重复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翟淑娟;马兰;张素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自1998年12月到1993年7月,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2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邬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下肢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患者进行检查,能迅速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或动脉闭塞部位或真假动脉瘤,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兴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残冠残根,尤其是外伤折至龈下的残根,以及磨牙的残冠残根,有的学者认为不能保留,本文就有关临床资料,桩核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作者:许咏梅;张继荣;何灼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2年7月的444例孕妇于产前7d内行超声检查,对其羊水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利英;朱昆生;张安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毒鼠强化学名称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剧毒神经性杀鼠剂,一旦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近年来我科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性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玉萍;邱成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资料与方法我院于2001年5月至2003年6月共诊治22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46~79岁(平均57.0岁).1例为食管癌术后复发;21例为晚期食管癌.其中4例病变位于食管上口接近食管第一狭窄处,9例为严重食管狭窄已不能进任何饮食.
作者:和泽源;李梅芳;杨福生;钱江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分为轻度(33~35)℃、中度(28~32)℃、深度(17~27)℃、超低温(16℃以下)4种.由于轻中度低温(28~35)℃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江基尧等[1]于1993年首先将28~35℃的轻中度低温称为亚低温.随后,亚低温这一概念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引用.由于32℃以下低温可能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亚低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
作者:司马秀田;王廷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阻生牙(impacted tooth)指由于各种原因(骨或软组织障碍等)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作者:汪淼;刘流;肖旭辉;汤(讠易);袁瑞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有PTCA指征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设同期住院的30例NQMI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初步评价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25例治疗在严重的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占84%,病变以严重固定狭窄为主,手术成功率96%,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NQMI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
作者:赵燕;张宏;庞明杰;兰炳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如上海市乳腺癌发病率已达38/10万人口[1].近5年来,我院对昆明市73 000余名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中,经钼靶X线摄影共有1 066例.为减少漏诊误诊,提高乳腺癌的早期X线诊断正确率,本文对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15例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曹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例:女,21岁.因剖宫产术后2月,阴道大出血2次入院.孕妇于2003年5月19日因孕41周,2/0,头盆不称致第一产程延长行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宫缩乏力致产时出血约600ml,经肌注催产素,按摩子宫,补液治疗,母婴安返病房,切口Ⅱ/甲级愈合,按期出院.出院后阴道流血不多,量少,色红,无腹痛.于2003年7月27日晚间无诱因出现阴道大流血,量约300ml,伴凝血块,口服消炎止血药物后阴道流血减少.1周后再次出现阴道大流血,量约400ml,即到我院就治.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kPa.面色苍白,神清,腹部平软,下腹正中轻压痛,肠鸣音可.妇检:外阴正常,阴道血污,宫颈柱状,子宫呈前位,饱满,压痛,双附件(-).B超示:子宫7.8cm×5.7cm×4.8cm,子宫前壁切口处可探及0.5cm液性暗区,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诊断为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予抗炎,止血治疗,症状缓解,随访至今,病人健康,无再次流血史.
作者:李明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67岁.10年前感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每日排尿达7~8次,以夜间为明显.2年前症状加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经口服止血药物后好转.1周前排尿困难加重,排尿呈滴沥状,尿不尽感明显,再次出现肉眼血尿入院.入院查体:肛检前列腺约鸭蛋大,质韧、中央沟消失、未触及结节、上界触不清、无压痛.B超提示:前列腺约7cm×6cm×4.9cm,膀胱三角区探及2cm×3.5cm包块,尿常规:RBC:(++).膀胱镜检查;前列腺增生,膀胱三角区可见约2cm×3.5cm条索状新生物,色红润、无菜花状表现.
作者:雷启东;陈静;杨林;陈兴忠;王向渝;冯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第10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在乌干达金贾市医院治疗的1例患者,42岁,以阴囊、阴茎皮肤感染坏死,睾丸外露1月入院.查体:阴茎根部及腹侧皮肤缺损,创面约3cm×3cm;阴囊皮肤由中心向四周坏死缺损,创面约16cm×12cm,未坏死残存的少量有活力皮肤呈环行一圈,宽约1.0cm;双侧睾丸外露,大小质地正常;暴露组织包括睾丸表面有脓苔.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HIV呈阴性.术前1周进行支持治疗,同时清洗创面、换药、敷料保护裸露睾丸.待创面清洁,有健康肉芽生长.术前3天使用全身抗生素,给予常规会阴部术前准备.在腰麻下切取双侧大腿内侧接近阴囊创口蒂外部在大腿外侧的U形皮瓣,面积各为12cm×6cm.适当作剩余阴囊及阴茎根部皮下潜行分离,以备缝合.将两皮瓣向内旋转,覆盖裸露的睾丸,上端缝合于阴茎根部创缘;下端与残余阴囊皮肤缝合.两皮瓣尾端在中线处会合缝合,阴茎根部皮肤相互缝合两针以消除剩余的创面,后缝合两侧股部取皮创面.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第4周将蒂部离断.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有正常性生活.但双侧睾丸体积较术前变小,质地变软;新阴囊松弛度较正常阴囊差.精液常规:排精量2.5ml,液化时间28min,精子数65×1109/L,活动率60%;1年后复查:排精量1.5ml,35min不液化,精子数30×109/L,活动率20%.
作者:谢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结果AITD组患者血清CD41+,CD61+,CD44+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CD62P+,CD62L+,CD11a+/CD18+,CD11b+/CD18+,CD5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GD组与HT组血清细胞粘附分子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提示血清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升高与自身免疫过程有关,也可能是AITD患者甲状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活性增高的标志,使甲状腺细胞易受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损伤.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也可以作为AITD患者甲状腺内皮细胞活化的特殊标记,可以监测AITD的进展.
作者:李蕾;薛元明;马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1999年4月~2003年6月,我们在进行489例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同时行内镜下治疗172例,治疗率35.17%.本文通过对上述内镜治疗病例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治疗性ERCP的应用及价值.
作者:李临海;毛静熙;李胜宏;余少明;田军;陈训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8~2002年我科开展漏斗胸矫治术55例,我们对55例漏斗胸患者在术前进行了血钙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药晋成;陈智豫;黄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非线性法和图形法分析心率变异.方法采用分组法正常人、高血压未治疗、高血压已治疗的患者各30例,进行非线性法和图形法分析心率变异.结果高血压组无论服药与否,血压控制与否均显示出瞬时心率的频谱曲线在不同频段中的面积及形状与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关.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心率变化曲线频谱的高频段的面积增加或出现尖峰,而交感神经兴奋时,频谱曲线低频段的面积增加或出现尖峰.提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受损.结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可产生直接影响,高血压引起相应改变.
作者:阚瑞媛;张荣;张淑民;王珏;郭涛;韩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冠心病(CHD)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CHD是西方发达国家死亡率中的第一杀手,在我国是心血管病死亡率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总体患病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患病率是有所上升的.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对北京、上海、广州3市的CHD死亡率调查结果比较显示,分别为21.7:62/10万,15.7:37.4/10万,4.1:19.8/10万[1].
作者:苏苹;郭庆畲;何宇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